喀喇崑崙山深處“打尖”記

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19日電題:喀喇崑崙山深處“打尖”記

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從喀喇崑崙山深處的大同鄉阿克託尕欄杆村村委會出發,逆大同河而行約6公里處,僅容一車通過的土路在此畫上句號。河道兩旁,群山聳峙,數十棵杏樹和四間民居“抱團”擠在山腳濱河的狹小空地上。

“快進屋喝碗奶茶。”63歲的巴克居民·依力齊頭戴黑絨硬殼圓形高帽,倚著屋前的杏樹,向路過的記者招手。見有客進門,妻子合尼祖比格木·拉西卡爾連忙往火爐里加了一把木柴,炭火燒得更旺。帕米爾高原的寒氣和涼風,被牢牢地擋在了室外。

“這個嘛,是我的舊房子,一年只住幾個月。”巴克居民打開了話匣,“其他時間,我們都住在新村”。他口中的新村,建在全鄉最大的可利用連片空地上,佔地165畝,是當地政府為高度分散居住的52戶貧困家庭提供的搬遷安置點。

大同鄉位於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地處喀喇崑崙山區,距離縣城約190公里。今年9月,從鄉里到縣城的柏油路通了,路過新村,巴克居民第一次可以在家門口坐汽車舒坦地去縣城。

儘管世居深山,巴克居民卻很快適應了新村的生活,他的小兒子還在新村開起了商店,家中又多了一份收入。“明年開春後,政府會幫忙把棚圈修好,我還要把15只羊都帶過去。”他越說越起勁。

談笑間,合尼祖比格木端著奶茶、杏仁、胡蘿蔔燉犛牛肉、饢過來,擺放在炕上。“要是再晚兩天,我們就回新房子,都碰不上面了。”夫妻倆邊打趣邊忙著分湯匙。由於家中的8畝耕地、牧場仍在舊址附近。今年,巴克居民和妻子選擇在小麥播種、收割的季節回到這裡。

但在他所列的年收入計劃中,並不包括堆放在庫房的11袋小麥。“小麥主要是口糧,”巴克居民喝下一口奶茶,掰著指頭,“草場補貼每年9000元、地裡補貼1000元,還有6頭犛牛,看病有了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再加上由政府購買服務提供的工資性月收入2600元,可以確定的是,貧困將不再是以後生活上的“攔路虎”。

對與大山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巴克居民來說,回到舊址勞動,更像是一場和季節的約定。作為鄰居,63歲的扎熱尼·達熱格外珍惜巴克居民或其他人能回來的時間,“跟他們聊聊,說說變化,我很開心”。這位獨守在這兒的老人也領到了搬遷安置房的鑰匙,但她還是想等兒子婚事定了再搬。

大同鄉黨委書記張國碧介紹,全鄉有貧困戶318戶,通過採取易地搬遷、改善基礎設施等多種措施,截至目前已脫貧153戶,2019年將摘掉貧困帽,“這個冬天,我們還要組織村民學習培訓,讓大夥都想著往好日子奔。”(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