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遭遇"絞刑者"骨折 煙臺山醫院成功微創治療

男子遭遇

手術中

膠東在線4月17日訊(記者 賈楚航 通訊員 葉杏 周慶生)近日,煙臺市煙臺山醫院接收一例高暴力損傷導致的頸胸腰椎多發骨折患者,脊柱外科王磊升副主任醫師成功通過14處“小眼”,完成固定微創手術治療。

42歲的姜先生從5.5米的高臺墜落,導致頸胸腰椎多發骨折。患者為高暴力損傷,脊柱有三處椎體骨折,其中頸椎、胸椎、腰椎各有一處。頸椎是樞椎(第二頸椎)的椎弓骨折,暴力在樞椎的後半部形成強大的剪切力量,使其椎弓不堪忍受而發生骨折,以往多見於被絞刑者,故又名絞刑者骨折。第二頸椎屬上頸椎,為頸部旋轉活動至關重要的一環,其後方即為掌控呼吸心跳的生命中樞神經,一旦損傷神經,可以直接導致患者死亡。其解剖特點決定了該處手術的難度和風險。胸椎為第12節胸椎爆裂骨折,腰椎為第3節壓縮骨折,骨折均比較嚴重。

姜先生是家裡的頂樑柱,父母年邁需要照顧,孩子尚小,他現在脊柱多處受傷,翻身都特別困難,照料全家的重擔都落在了患者妻子一個人的身上,這使得患者及妻子的精神壓力非常大。姜先生多次在病房落淚。

面對姜先生希望儘快康復的訴求,煙臺山醫院的脊柱外科專家團隊進行了重點討論。分管病人的醫療組長王磊升副主任醫師提出了對三處骨折同時進行經皮微創手術的治療方案。

經過精心準備,由王磊升副主任醫師主刀,煙臺山醫院手術室機器人小組、麻醉師通力配合,順利完成了頸胸腰椎三處骨折的微創手術治療。 術中採用3D-CT掃描後,醫生在機器人操作檯上規劃好置釘位置,經過機器人精確制導,王磊升僅僅在患者身上點了十多處1公分左右的“小眼”,就完成了三處骨折的手術治療。三處骨折手術出血總共不到20ML,其中頸椎手術僅兩個“小眼”就完成手術,出血只有2ML。術後4天,患者就已經下地活動,行走自如了,目前已康復出院。

王磊升副主任醫師介紹,患者胸椎和腰椎進行經皮微創手術的難度並不大,如果上頸椎進行開放切開手術輔助機器人螺釘固定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上頸椎切開手術,即使應用機器人輔助手術切口仍需要10-15CM左右,要剝離頸部的很多重要的肌肉組織,術後遺留頸部頑固性疼痛的機率很高,會給病人帶來很大的痛苦。而上頸椎的經皮微創手術僅需要2個1公分的“小眼”,不需要損害頸部的肌肉結構,不僅創傷小,而且機器人的精確導航可以保證手術安全性和精確性,明顯降低手術的風險,使患者受益多多,可以說這項技術是脊柱外科高精尖技術的體現。骨科機器人這一先進技術有力地保障了醫生遊刃有餘的開展微創手術。

近年來,煙臺山醫院脊柱外科團隊積極進取,不斷鑽研新技術、新方法。不僅在重大脊柱手術,如脊柱腫瘤、矯形及上頸髓損傷等方面頗有建樹,而且追求對常規手術的精準化、微創化、細緻化,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及骨質疏鬆骨折的微創治療等。作為膠東地區骨科龍頭,煙臺山醫院脊柱外科開展的微創手術技術使複雜手術簡單化,提高了手術效果,加快了患者康復速度,降低手術風險。上頸椎微創手術技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煙臺山醫院脊柱外科的精準微創醫療又邁上了新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