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袋果实黑点病影响收益让人烦,用药是关键就在落花后与套袋前

套袋果实黑点病影响收益让人烦,用药是关键就在落花后与套袋前

很多果农朋友都会遇到这个问题,苹果摘袋后发现布满了大小不一的黑点,严重影响着果实的品质,只能当残次果处理。而不明真相的部门购买者也会对这个现象很是不解,会质疑果子会不会要烂掉了。而这些大小不等、形状不一、颜色由浅褐到黑褐的各种“点”和“斑”我们统称为“黑点病”,好好的果长满了麻子,肯定对果农的收入影响很大。今天,“农知君”就来谈谈麻子的事,以供果农朋友参考,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有效防治。

套袋果实黑点病影响收益让人烦,用药是关键就在落花后与套袋前

农业知识科普:黑点病的出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苹果自落花后到套袋前的果实,果皮幼嫩,对外界环境敏感。降雨后的高湿条件,能使一些寄生性稍强的腐生菌从表皮直接侵染,形成黑点。除直接侵染外,二是腐生菌还能从各种伤口侵染。如虫害、机械伤、药害、日灼等,因此苹果幼果期应避免果实受到伤害。

我们知道了黑点病的发生是由腐生性的病菌从各种伤口,或从果实幼嫩表皮直接侵染所致。那么黑点病的发病率也就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取决于果实表面的腐生菌的种类和数量,另一方面取决于果实表面的各种伤口的数量。

农业知识科普:腐生菌主要有:粉红单端孢、链格孢、镰孢菌、顶枝孢等。
套袋果实黑点病影响收益让人烦,用药是关键就在落花后与套袋前

套袋后,黑点病的发病机制

主要是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黑点病形成和扩散的主要时期,接下来给大家简要说一下,让大家看看这看不见的发展过程。

套袋果实黑点病影响收益让人烦,用药是关键就在落花后与套袋前

如果在6、7月份遇持续时间较长的阴雨,袋内湿度高,存活于败落花瓣、花药、花萼等部位的腐生菌会迅速生长,并产生大量孢子,散播到幼果表面,自幼嫩表皮或新形成的皮孔侵入,杀死表皮及皮下数层细胞,在萼部形成大量的小黑点。坏死细胞的汁液溢出,干燥后在黑点表面形成虫蜡状的白膜。黑点下细胞木栓化,限制黑点的扩展。这里就可以看出,病菌主要存在于花瓣、花药和花萼中。

随着果实的持续膨大,如果在8-9月份果实迅速膨大期遇连续阴雨,这时候果实处于生长后期,表皮加厚,可塑性降低,降雨后快速膨大的果实,导致表面形成大量微小裂口。大量腐生菌从裂口侵入果肉,形成褐色或黑色斑点。

套袋果实黑点病影响收益让人烦,用药是关键就在落花后与套袋前

防治措施

防治原则:只要能降低果实表面带菌数量,减少果面伤口或伤害的措施,都能降低黑点病的发病率。

降低果实带菌数量的方法:清园,苹果开花前需彻底清除果园周围及果园内的枯枝烂叶及杂物,它们都生有大量的腐生菌,会加重黑点病的发生。做好清园工作,以减少果园内腐生菌的数量;预防病菌,苹果树枝干上也带有大量腐生菌,春季清园后,全树喷布一遍100倍波尔多液,以减数侵染菌源的数量;花后药剂处理,苹果谢花后至套袋前,喷施2-3次杀菌剂,以减少残败花瓣、花药、花萼、及果实表面的带菌量。杀菌剂以高质量广谱性杀菌剂为主,重点针对粉红单端孢、链格孢、镰孢菌和顶枝孢选择杀菌剂;加强管理,套袋时扎紧袋口,防止雨水从袋口流入。

套袋果实黑点病影响收益让人烦,用药是关键就在落花后与套袋前

减少果实伤口的方法:病虫害防治,苹果谢花后套袋前,及时防治各种病虫害,以减少果实表面的病虫伤口;加强管理,果实膨大期,避免果实膨大过快形成自然裂口。同时,注意补施钙肥、硼肥,增加果实细胞的抗性;化学防治,苹果谢花后套袋前,选用高质量的杀菌剂,以避免药害。

温馨提醒:喷药时,雾滴要细,喷头需离果面10厘米以上,以避免喷雾对果面形成机械伤害。


您关心的就是我们关注的,欢迎关注: 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