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幼果期,如何避免产生药后“黑点”

梨树幼果期,如何避免产生药后“黑点”

近些年,在河北辛集、晋州、赵县等地开始频繁出现打药后梨幼果黑点问题,是药害?是生理病害?还是侵染性病害?

一、幼果期黑点、现象规律总结

1.品种主要是黄冠梨、车轴梨、绿宝石、水晶、南方的翠冠、莱阳茌梨容易出现药后黑点,而鸭梨、雪花梨、白梨、酥梨极少出现。

2.出现黑点时往往伴随高温干热、或者气温剧烈变化。

3.一般在用药后5~6天左右出现。

4.与使用的农药种类没有必然联系,但梨木虱发生重的年份发生黑点的频率明显增多,故而推测可能与大量使用乳油、有机硅类农药有关。

5.多半打药时间在5月6~14日之间,容易造成黑点。

6.使用老式喷雾器很少出问题,使用高压喷雾器更容易出问题。

7.套袋扎口不严的果蒂部较多见。

二、如下几点原因都会造成黑点

1.药剂问题:贪图便宜使用含大量有机溶剂的乳油农药、过量使用含有机硅的农药、使用了单质硫超标劣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使用了掺有铜离子的劣质杀菌剂、三唑类、丙烯酸酯类药剂浓度控制不当、盲目相信低劣的“祛锈药”。

2.气候因素:打药期间骤然升温、干热风、或者气温剧烈变化、打药碰到连阴雨。

3.不合理混配:碱性叶面肥与农药一起混用;多种农药没有分开进行二次稀释;盲目添加大量增效剂(有机硅、氮酮等)。

4.喷雾器械:盲目追求压力大的喷雾药械,打药时也不注意使喷头与幼果保持安全距离,造成机械伤害。

三、如何预防黑点的出现?

1.种黄冠梨、车轴梨、绿宝石的种植户要格外注意,花期至套袋前尽量选用对果面刺激性小的药剂(如悬浮剂、水乳剂);

2.选择使用三证齐全正规厂家的杀菌剂产品。

3.谢花70%时打梨木虱的药剂尽量不选择乳油产品、使用有机硅的稀释倍数控制在5000倍以上。

4.喷枪距离幼果果面不可低于30厘米,以40~50cm为宜。

5.打药时间的安排,应提前看好天气预报,不要在天气异常的时间打药。

6.套袋务必将袋口扎严、确保底边透气孔打开。

7.在谢花后15天~25天打套袋药为宜。

8.配药一定注意不要添加碱性叶面肥、尽量将不同种类的农药分开二次稀释。

四、发生黑点怎么补救

万一发生了黑点怎么办?也不必恐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补救,控制得当基本对后期的品质和产量影响不大。

1.针眼大的黑点,是绒毛不正常脱落造成的,后期黑点会变成正常的麻点,基本不影响后期果面品质。可以在套袋药时喷施碧护或者含氨基酸类的生物刺激素。后期通过改善树体营养,调节水肥会自然恢复。

2.如果黑点大于1mm,而且有凹陷或者溃疡状,多已造成不可逆的坏死斑,应在疏果时去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