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角度上看,二戰時日本的南下政策是對是錯?

飄零198691001


歷史不能假設,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二戰時期,在北上還是南下,兩大戰略決策上,日本也曾經糾結了很長時間,但最終選擇了南下。

是日本基於國內外形勢的判斷,矛盾極深的陸軍和海軍,雙方之間的最終妥協,而作出的正確選擇,儘管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即便以當下的眼光來審視,作為論壇資深軍迷,個人依然認為戰時日本的選擇沒有錯,因為日本已經沒有了選擇,北上的道路事實上已封死了,只能選擇南下的道路,雖然日本自此走上了戰爭這條不歸路,最終導致了失敗的命運。

日本簽定了《日德關於共產國際的協定》,1937年11月6日,結成了柏林-羅馬-東京法西斯軸心國,標誌著法西斯主義已成為一種國際勢力和侵略性國家集團,使得日本對外擴展的侵略戰爭不可避免。

儘管日本軍隊早已駐紮在東北(日俄戰爭前清庭邀請與沙俄開戰),但在日軍執行南下戰略前,一直未能在東北地區找到石油(倘若日本提前勘探出大慶油田,那麼二戰歷史就要重新改寫了,最起碼有了大慶源源不斷的石油,那麼英美對日本的燃油和廢鋼鐵的封鎖就失去了意義,日本人不會再冒險執行南下戰略,與英美荷等老牌帝國開戰了),強大的關東軍野戰師團在諾門罕戰役中,見識了蘇軍機械化部隊合成作戰的強大威力,打掉了日本陸軍的囂張氣焰,導致日軍北上計劃被無限擱置。

日本陸軍少壯派軍官太狂妄,因為東北軍的不抵抗政策,整個東北包括熱河省,以及內蒙的大片區域,僅在數月內就被日軍侵佔,就喊出了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狂妄口號,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由於國共摒棄前嫌,攜起手來全民抗戰,中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日軍部判斷要讓中國徹底臣服,最起碼還得三年以上。

由於英美等盟國對中國施以援手,源源不斷的戰爭物資進入中國,中國絕對不會屈服於日本,相反國共雙方高層都正確判斷出日本和英美必有一戰,一旦開戰,以日本的綜合國力,必然戰敗,抗戰軍民在最困難的時候就熬著,勝利必定屬於中國。

由於日本不能使中國屈服,只得不斷加緊對華戰爭,但觸及到了英美等西方列強在中國的利益,因此對日本實施了貿易封鎖,日本得不到來自美國的成品燃油,國內的燃油儲備還不夠聯合艦隊一年所用的,導致從皇室到內閣的極度焦慮不安,迫切要求在北上和南下兩大戰略上作出最後的定奪。

陸軍最終認慫,同意了海軍南下戰略,奪取南洋的石油和橡膠等戰略資源,將英美荷等西方勢力趕出東南亞,實施以日本為核心包括中國在內的大東亞共榮圈。

於是,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偷襲了美軍在太平洋夏威夷的珍珠港,山下奉文率領的陸軍第25軍在馬來半島登陸,一直打到菲律賓和新加坡,將所有英美荷等軍隊趕出了東南亞。

聯合艦隊還全殲了英國遠道而來的以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領銜的強大的遠東艦隊,日本海軍主宰了浩瀚的太平洋,日本陸軍掃蕩了整個東南亞而無敵手,日本軍隊一度可謂如日中天。

但日本的南下戰略,卻打醒了醉心北美不願干涉其他區域的美國,美國瞬間進入戰爭狀態,以強大的綜合國力,建造150餘艘護航航母和艦隊航母,175餘艘排水量超過3000噸的弗萊徹驅逐艦,以及遠超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戰列艦、輕重型巡洋艦等海軍主力戰艦,以及成千上萬的戰轟機等。

最終,美國海軍全殲了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所有的主力水面艦艇,讓日本海軍名存實亡,以海軍陸戰隊為主包括部分陸軍殲滅了150萬以上日本陸軍精銳野戰部隊,加上在日本本土投擲了兩顆原子彈,日本最終宣告無條件投降。


國平軍史


如果以今天的角度來看日本南下奪取東南亞油田的戰略方向是錯誤的,因為它惹到了它不該惹的人,最終導致日本身死國滅。但就當時的就當時的大的國際環境來看,如果日本不願放棄在中國戰場上獲得的戰果,南下奪取東南亞油田則是日本國家戰略利益最大化的決策,當然,物極必反,你日本奪取東南亞油田是將日本的國家利益最大化,但是你也觸及了英、法、美等國家的利益,所以也將日本的國家安全威脅與風險推到了最大化。所以按照為維護國家利益的而決定南下的政策是正確。


友無恆友,敵無恆敵,邦國之交,為利是常。到遠東地區一直是帝國主義國家嘴中的肥肉,但是如何劃分利益卻是看國家實力,新興帝國主義強國挑戰老牌帝國主義強國,他們之間的戰爭其實就是為爭奪國際利益的戰爭。美國通過美西戰爭打敗西班牙這個老牌帝國主義強國奪取了菲律賓,而日本作為一個後來居上的新興強國,二戰當中他要挑戰的是英國以及美國,因為要奪取英國在東南亞的油田,就必須經過中國南海,而這樣子美國肯定不同意,所以搶英國人的油田順道還得將美國人幹掉。


經過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日本都是在賭國運,而前兩次賭博日本都贏了,所以這給了日本前所未有的自信心,而這一份自信再後來演變成了自大,太平洋戰爭日本人需要打的不僅僅是美國人,還有英國人,而如果沒有絕對的實力同時單挑兩個大國的下場會非常慘,二戰當中的日本以及德國都驗證了這一個說法因為兩線作戰一向都是兵家大忌。但是日本人卻擁有這種自信,也是不得不佩服日本,這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作死精神。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在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後,日本法西斯決策層曾經有過關於“南下”發動太平洋戰爭和“北進”攻打西伯利亞迫使蘇聯屈服這兩種爭霸擴張的國策之爭。

1937年,德意日三國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更使人相信日本會配合德國進攻蘇聯。但最後日本為何選擇了南下,發動太平洋戰爭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日本做南下“決策”的原因。

首先,南下是日本的既定國策

日本是先天不足的帝國主義國家,帶有濃重的軍事封建性,其帝國主義特徵註定它充滿了擴張性。

早在一戰期間,日本的決策層的一些高官就提出了日本應該成為“亞洲盟主”的主張。此時,它利用歐戰的有利時機,取代西方列強成為中、印和澳大利亞等國主要的商品出口國,在太平洋地區擴展勢力。在“二二六兵變”,日本法西斯上臺執政後,廣田內閣在1936年通過了“基本國策綱要”,即“確保帝國在東亞大陸的地位,同時向南方海洋發展”。

所以從很早的時候,日本“南下”的擴張方針,就成為既定國策,並非在全面戰爭爆發後的昏招。如果改弦更張,向北面西伯利亞擴張,勢必會影響接近20多年的精心謀劃。

其次,奪取戰略資源、維持擴日持久的戰爭需要是日本南下的主要原因

日本是島國,資源貧乏,原材料大部分依賴進口。侵華戰爭爆發後,日本的戰略物資消耗非常大,雖然軸心國有三個,但大家都是各自為戰,也沒辦法互相幫助。所以日本只能通過擴大戰爭,奪取佔領地的資源,“以戰養戰”,才能繼續將戰爭進行下去。


雖然配合德國進攻蘇聯,或許能迅速奪取蘇聯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但是其氣候寒冷,人煙稀少的荒涼西伯利亞奪下來了,也沒辦法開發利用啊。

如此一來,不僅在遠東樹了一個強敵蘇聯,(雖然這個強敵不如美國強大,同時也被盟友牽制)還會極大分散日軍的兵力部署。

而英、法、荷控制下的東南亞是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錫生產地及整個太平洋地區最大的石油產地。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東南亞稻米出口已經佔到世界總量的80%以上,天然橡膠的出口佔到87%左右。

除此之外,印尼的蘇門答臘島、菲律賓的呂宋島等地均蘊藏豐富的資源,而這些都是日本夢寐以求的。因此,奪取東南亞地區,掠奪資源,是日本爭霸全球的重要一環,也是促使其南下的主要原因。

再次、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國際形勢變化是其南下的外部因素

七七事變後,日本國內一度“北進”呼聲較高。從歷史上看,日本和蘇聯在中國東北的爭奪就很激烈,日本想要永霸東北,獨吞中國,爭霸世界,就必須反對蘇聯,解除蘇聯對它的威脅。

1938年8月初日本在鄰近朝鮮的張鼓峰製造事端,遭到蘇軍痛擊,傷亡3000餘人。1939年5月潤在蘇蒙邊境的諾門坎再次向蘇軍挑釁,最後以日軍傷亡5萬人的結局收場。這兩次試探性的進攻均以失敗告終使得日本一時不敢輕舉妄動。

二戰爆發後,日本政府利用歐戰造成的對其有利的國際形勢,調整了對外戰略。當時法西斯德國席捲西歐,荷、法等國相繼而亡,英國自身難保,陷入困境。這些國家無暇顧及它們在太平洋、遠東地區的殖民地,而美國更是將戰略重點放在了歐洲,有利的國際形勢給日本南下發動太平洋戰爭以可乘之機。

最後,日本南下是蘇日雙方妥協的結果

一方面,當時蘇聯面臨複雜的形勢,西邊德國虎視眈眈,是蘇聯當時面臨的最大敵人,蘇德戰爭爆發是遲早之事,東邊的日本亦嚴重威脅這蘇聯的安全,因此,調整與日本的關係成為了蘇對外關係的當務之急。

另一方面,對日本來講,在張鼓峰事件和諾門坎事件後,日本亦感到暫時無法進攻西伯利亞,迫使蘇聯屈服,而在中國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日本的疲狀已顯,日本歲對國民政府誘降,卻未成功。繼續擴大戰爭,進攻東南亞,以奪取那裡的戰略資源,同時切斷國際對中國的援助,儘早結束對華戰爭,就很有必要。但由於蘇聯的威脅,影響了戰爭的形勢。

因此,調整對蘇關係,調關東軍南下,就成為了日本的當務之急。由於雙方共同的需求,蘇、日在1940年開始接觸談判,並於1941年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


總而言之,以當時的形勢而言,南下是日本最優選擇,北上並不利於戰爭的進行,甚至會讓日本提前失敗。站在當時的角度,或以如今的眼光來看,被戰爭綁架的日本,擴大戰爭獲取資源維持統治,也只能選擇南下。


文話史


在二戰史上,日本作為軸心國之一,他所承擔的軍事打擊範圍囊括了整個環太平洋以及北亞、南亞等地區,和負責歐洲、西亞等地的德、意相呼應,如果一切行動按預期那樣順利的話,整個北半球都將成為軸心國的勢力範圍。

當時的日本面臨兩個選擇:一就是揮師北上,德國曾多次向日本發出邀請,通過閃擊戰東西夾擊,德國直逼莫斯科,日本迂迴在西伯利亞以牽制當地駐軍;二就是帶兵南下,靠本國力量吞併中國。



毫無疑問,最終日本選擇了南下政策,而且這條政策對於日本來說也是正確的選擇。

日本在二戰前的經濟萎靡,本身國土面積狹小、資源匱乏急需對外掠奪,以保證國家正常運行。

戰爭就是國家之間利益的碰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之一就是經濟危機的爆發。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受到經濟危機的打擊,日本也受到了嚴重的波及。美國採取新經濟政策、英法等國家啟動貿易壁壘,而日本則用更簡單粗暴的方式:發動戰爭掠奪資源。



日本本身就是個島國,狹小的國土面積註定資源不充足。而且戰爭消耗太大,日本倍感壓力,必須以最快的時間獲得充足的資源。

對比北上、南下這兩個選擇。

北上,面對的是1300萬平方千米的高原,接近四個日本了。蘇聯的重工業中心在中西部,就算把西伯利亞高原搶過來,日本也沒法快速地利用。

南下,首先接觸的就是京津地區,皇城腳下又是中國的數一數二的工業地區,大把現成的資源可以直接運走。



就算是和德國兩面夾擊,日本也沒有把握幹掉蘇聯遠東軍。

遠東軍的基數太過龐大。包括兩個編制的步兵軍、四個區域駐軍、後又增加兩個師,坦克、迫擊炮、摩托部隊和其他技術型裝備應有盡有。如此眾多、兵眾齊全的集團軍日本沒有膽量挑釁,而且在莫斯科戰役時,也沒有召回遠東部隊。



北上將面對惡劣的氣候。西伯利亞一帶氣候過於寒冷,日本的後勤保障方面無法供應,戰爭將很吃力。看看德國在莫斯科戰役裡,不就是因為氣候問題吃了大虧嗎?

日本的海軍、陸軍分化極其嚴重。

由於日本的歷史原因(也就是幕府時代的長洲藩和薩摩藩的仇恨,後來長洲藩掌握陸軍,薩摩藩掌握海軍)。

日本陸軍一直堅持的就是北上戰略,並且付諸行動。1939年,日本陸軍在遠東和蘇聯硬剛了一波,結果就是陸軍被狠狠揍了一頓。這邊戰爭讓日本調整了戰略,嚴守蘇聯但不發生摩擦,軍事主導地位也轉移到了海軍手中。



實際上就是日本讓蘇聯打疼了,海軍鑽了這個空子實施南下政策。

所以說,日本在二戰中的南下政策是正確的,就算讓他們在夢裡再來一次,他還會選擇。


摯潷畫畫紅塵


南不南下,是日本能說了算的麼?

日本面對的局面其實已經很嚴峻了,作為戰爭發動者,已經燈盡油枯了。北面的蘇聯惹不起,惹不動,那麼只能南下,進軍東南亞的資源產地了。

日本屬於是發動戰爭,想速戰速決,結果深陷戰爭泥潭了,最後陷進去死在了裡面了。日本開了第一槍之後,後面的戰爭怎麼打,他自己已經說了不算了,不是自己想打,是不得不打了。

日本在中國和國軍僵持不下,而在華基本啥都沒得到,石油啥的一概沒有。而這個時候,日本要麼放棄對華戰爭,要麼南下東南亞,尋找新的石油供給。東南亞是美國等列強的勢力,想過去,就要觸動這些列強的利益。

然而,如果停止對華戰爭,那麼將徹底宣告日本之前幾十年的努力都是白費的,反而還容易被打死,沒辦法,只有南下。

日本其實是在賭

東南亞的美國是惹不起,尤其山本五十六,見識過底特律的汽車工業和德克薩斯的油田,知道美國的實力是多麼強大。日本要賭一把,賭美國不會太過激進。

日本想要的就是東南亞,然而打東南亞,就要斷了東南亞美軍的後路,一個辦法,擊潰太平洋艦隊,讓東南亞美軍失去後援,成為甕中之鱉。只不過,襲擊珍珠港之後,美國的反應則宣告日本賭輸了。

如果,日本襲擊珍珠港,又拿下東南亞,這個時候,美國孤立主義沒有完全消除,美國簡單教訓下日本,就和日本議和的話,日本就成功了。這場賭博,賭的就是國運。

日本其實沒辦法,想繼續在中國作威作福,就要南下東南亞,這場賭局,明顯美國人更加高明。如果,日本發現了大慶油田,還會對美國開戰麼?

德國日本其實都一樣,開戰猛如虎,後期被按在地上摩擦,發動戰爭,最後燈盡油枯,深陷泥潭,而且越陷越深。


軍武文齋


二戰時期日本陸軍和海軍就對南下和北上產生過激烈的辯論,陸軍主張北上利用日軍在中國戰場取得戰績士氣正是高昂的時候一鼓作氣攻下蘇聯的遠東地區,為日本徹底解決來自蘇聯遠東的威脅更是為了鞏固他們對東北佔領,因為如果不消滅蘇聯遠東部隊無論對日本統治下的東北還是日本本土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同時期的蘇聯經過斯大林的大清洗國內許多高級將領被處死軍隊士氣低下,陸軍認為他們完全可以殲滅蘇軍,隨後爆發的諾門坎戰役就是日本陸軍隊蘇聯軍隊的一次試探。

諾門卡戰役是一次由日本主動挑起的戰爭,在這次戰爭中蘇聯和日本都把本國最為先進武器裝備投入到對彼此的戰爭中。蘇聯經過改革軍隊的軍隊的機械化程度遠遠的超過日本陸軍,特別是蘇聯新研製的武器也被投入戰場,如果單單從武器的先進性來講日本就已經輸了,蘇聯的新式坦克,飛機和遠程火炮對德國而言可能不算什麼但是打日本還是綽綽有餘的,還有就是日本陸軍作戰思想還停留在一戰時期,依舊憑藉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橫衝直撞甚至集體衝鋒,毫無疑問這些人都會成為蘇聯人的活靶子,這場戰爭日本的軍隊損失高達80%

.戰後德國的戰地觀察員在向希特勒彙報日蘇之戰時說了一句:愚蠢的日本人。

諾門坎戰爭的失敗使日本正確的認識到在陸地上自己遠遠不是蘇聯的對手,隨後蘇日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開啟了日本與蘇聯的短暫和平。那既然北上已經失敗剩下的唯一選擇就是南下,佔領東南亞獲取那裡的資源以持續支撐日本戰爭機器的運行。戰爭初期日本海軍就先擊潰美國的太平洋第七艦隊,解除了美國海軍的威脅之後日本海陸軍先後佔領菲律賓,馬來半島,新加坡和越南等這些西方殖民地。無論是美國陸軍還是英法陸軍面對日本軍隊的進攻不是投降就是逃跑。後來投降的美國和菲律賓聯軍經過巴丹死亡行軍之後活下的軍人寥寥無幾。

現在來看日本軍隊南下的戰略選擇是無比正確的,但這種正確也只是暫時的,當時的美國面對歐洲戰場無暇東顧,給了日本可乘之機,但是待到歐洲戰場緩和之後美國就徹底顯示出了自己強大的武力,這是日本的國力所不能比擬的。在隨後的太平洋戰役中日本聯合艦隊幾乎完全被摧垮,雖然美國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愛的人lxl


是對是錯,從歷史結果就能看出來,單單從日本方面來看,從七七事變開始全面侵華,已經註定了其失敗的結果。

日本通過滿清賠款及明治維新,迅速完成工業化,使其擁有了侵略中國的能力。但僅僅是擁有了侵略的能力,但不是必勝的能力。實際上,最早日本留過洋又十分了解中國之文人內閣是全力反對日本全面侵華。這些人深知日本即使已經完成工業化,但實際的工業化程度與歐美根本無法比擬,且並無太多用於戰爭的戰略資源,而且中國雖然工業基礎薄弱,但地域廣闊,民族性格堅韌,如果發動全面戰爭,日本一定會疲憊不堪,陷入持久的煎熬之中,容易被耗盡國力,最終崩潰。

所以日本文人內閣制定的戰略是在滿洲站穩腳跟,同時經營好滿洲,再逐步蠶食中國。

可是之後軍人驅逐文人內閣,日本軍人當政。尤其是少壯派對於戰爭過於狂熱,七七事變之後,由於中國軍隊過於軟弱,日軍囂張氣焰達到了頂峰,號稱三個月滅亡中國,由此開始了全面侵華。

前期美國並沒有對日本禁運。日本大量戰略物資來自美國。即使如此,進攻中國也變得越來越困難。可以說雖然當時大半個中國淪陷,但是日軍漫長的補給線造成其僅僅能實際控制鐵路沿線主要城市。而大量的農村處在敵後抗日力量手中。而其以華制華的方式並不奏效,偽軍基本不堪重用,戰鬥力尚且不說,裡通外和,渾水摸魚的事情也不少幹。

所以由於兵源和資源匱乏,國內經濟已經在崩潰的邊緣,留給他的只有兩條路可以走,要不然收縮戰線,要不然進攻蘇聯或者東南亞獲取資源。

前者意味著竹籃打水一場空,而且有可能陷入中國軍隊包圍之中。後者意味著觸碰蘇聯或者英美法的利益。日本經過諾門坎戰役,基本被蘇聯打怕了。所以只剩下南下一條路。

日本進攻法屬越南觸碰了法國的利益,1941年,美國開始對其禁運。至此,日本也和美國撕破臉,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的介入已經決定日本開始走上失敗的道路。

所以我們回過頭來看,日本的失敗,不是其從南下開始,而是從其全面侵華開始。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日本穩住東三省而不大肆擴張,首先其兵源是極其充沛的,其次其控制的東三省當時是亞洲最富庶的地區,可以為期提供堅實的工業基礎和經濟基礎。所以,即使二戰歐洲戰場結束,面對未經戰爭大量消耗,又未曾與蘇聯,美國有血海深仇的日本,同盟國都不會也不敢為了中國的領土完整與其進行大規模的戰爭。

那麼戰後東亞大陸有可能形成蘇聯,日本,中國三國格局。而美國為了制衡其中任何一方,也更加遊刃有餘。那將是中華民族的災難,但對於日本,其大國夢就有了現實的基礎。

所以,未來對於日本來說的戰略政策,就是決不允許其離開日本本島,這個民族一旦有了大陸的戰略空間,就是極其危險的。所以一旦其染指朝鮮半島或者其他大陸,一定要第一時間加以制止,實在不行,可以核平其本土,絕不能給予其任何喘息的時間,也不能有任何僥倖心理,命運的天平不是每次都在我們這裡。


Damonshui


不論日本北進還是南進,都是走不通的。


日本進佔法屬印度支那,就是破壞了西方列強的地盤規則。這是美國不能容忍的。羅斯福要求日不僅本撤出越南,還要撤出中國,恢復到七七事變前的狀態。這是日本不願意接受的。這就是侵略者的本性,吃到嘴裡的不想吐出來。

美國為此對日本實行戰略物資禁運,包括石油、廢鋼等。當時東亞的石油只有印尼和文萊才有。馬來西亞的橡膠、錫、棕櫚油等也是日本急需的。


現代戰爭打的是資源和工業能力,這是日本先天不足。不論什麼政策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日本想走英國那種靠掠奪海外殖民地維持帝國的道路已經行不通了。失敗是必然的。


天明遙遙山海關


是對的,蘇聯經過斯大林的大清洗以後,還是讓一些有本事的人當上了司令,日本北上面對的是蘇聯究極戰神朱可夫,諾門坎一戰日軍被打怕了,相比南下更好打些。日本想取勝,要有2點,1是美國不能介入,2是要滅掉蘇聯。日本錯就錯在南下過深,應已黃河天險為止,集結力量配合德軍東西夾擊蘇聯。


去玩耍AA


只要是失敗了就肯定是錯誤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