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费新规实行 西安停车难依旧存在


停车费新规实行 西安停车难依旧存在


停车费新规实行 西安停车难依旧存在

西北信息报讯(记者 魏建军) 2018年西安市的机动车保有量早已突破300万辆,停车难是西安市民日常生活中较为头疼的问题。随着4月1日,西安停车收费标准再次从新调整,计费单位由每60分钟计费变更为每30分钟计费,同时增加早晚高峰时段,鼓励市民短时停车,出行时快停快走。然而,停车难依旧存在,办停车年卡没有车位可停、收费员私自包月停车等一些乱象仍旧存在。

新规短停车更优惠

4月1日起,新的《西安市城市道路和停车场机动车停车服务收费标准》正式执行。本次收费标准调整范围:城市道路机动车停车泊位,政府投资的公共停车场以及长途汽车站、医院、大专院校、旅游景区、高铁西安北站等自然垄断经营、公益性停车场。

道路停车泊位收费时间:8∶00-21∶00;其中8∶00-10∶00为早高峰时段,17∶00-19∶00为晚高峰时段,其他时间为非高峰时段。政府建设封闭性停车场收费时间:全天24小时;其中8∶00-10∶00为早高峰时段,17∶00-19∶00为晚高峰时段。其他时间为非高峰时段。

本次道路停车跨高峰时段、非高峰时段停车的,该跨时段计费单位按照就低不就高的原则收费。特定区:非高峰时段每30分钟3元;高峰时段每30分钟4元;一类区:非高峰时段每30分钟2元;高峰时段每30分钟3元;二类区:非高峰时段每30分钟1.5元;高峰时段每30分钟2元;三类区:每30分钟1元,不设高峰时段。

同时,24小时内连续停车最高限价格为:地面停车场、立体停车库:一类区80元,二类区60元,三类区40元;地下停车场(不含立体停车库):一类区60元,二、三类区40元。高铁西安北客站建营公司所属停车场:每30分钟3元;24小时内连续停车最高限价格80元,不足最高限价格的据实收取。

西安市城市道路和停车场机动车停车计费单位由每60分钟计费变更为每30分钟计费,另增加早晚高峰时段。记者走访发现,各类停车场绝大多数都执行了新标准,多数车主认为短时间内在非高峰时段停车,交的停车费确实比以前少了;但是,长时间停车采取的累计收费标准,却高于以前。

在西安北郊凤城二路记者看到,路边停车标识牌上的内容已经更换为新的收费标准。一名车主准备驾车离开时,这里的收费员告知对方,“停车2小时23分钟,10元。”车主说,“我昨天在这里停了2小时3分钟交了12元,今天咋还便宜了?你昨天是不是给我把费用弄错了。”

收费员指着“收费标准”说,这个路段属于特定区,原来是停车15分钟内不收费,1小时收费4元,超过1小时分别按4元一个阶梯累计。按照新的收费标准,停车15分钟不收费,半小时内2元,不到半小时的按半小时计费。半小时后4元,在这个基础上每半小时增加2元,计费层次是2、4、6、8、10元依次累计。

“现在是每30分钟一个计费单位,停的时间短越长,费用就越多。停的时间越短,相对比过去交费越少,主要是鼓励市民短时停车,出行时快停快走,加大公共停车泊位周转使用率,提倡大家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出行。”收费员说。

有卡没位很尴尬

西安市2015年开始试点道路停车年卡,当年限量发售1000张。去年“西安道路停车年卡”将升级为“西安道路停车电子年卡”,从去年8月20日起开始发行,每年每车2800元,日均资费7.6元,在停车过程中“无需持卡,存取自如”。

记者调查发现,机动车道路停车年卡可适用范围为,西安市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管辖区域内所有道路停放站点(不含桥下及封闭停车场)。但询问了几处不同道路停车位的收费人员,却得到了不同的回复。

“在城内很多地方地上,有划线的停车位,穿蓝色职服的收费人员说这里不可以使用停车年卡,停车年卡在城里只能用在柏油马路上的划线停车位,而马路沿之上的停车位不能使用。”一位办了去年停车年卡的车主给记者说,“但是,在西安城外的一处道沿上的停车位,同样是划线车位,着蓝色职服的收费人员说这里可以使用停车年卡。”

与此同时,许多办了年卡的车主反映,虽然办了年卡当时部分道路停车位非常紧张,有卡没车位还是让人很尴尬。

记者将此问题反映给西安市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称道路两侧和道沿上的停车位,只要属于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管辖就可使用停车年卡,若使用时被拒绝,可拨打热线电话029-86119888、86119899投诉。

另据工作人员介绍,根据2015、2016年大家对年卡的使用情况的调研,从2017年年卡在数量上不设限制,只在发售时间上设限。年卡的发行对象仅针对7座以下乘用车办理,由于道路停车年卡为惠民政策,经营性车辆不予办理。同时,2019年西安道路停车电子年卡的费用现在还没有确定,预计到今年8月中旬公布。

小区周边包月是常态

为了进一步了解普通西安市民,每月停车费花费情况,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有车族。部分车主反映很多居民小区周边的停车点,收费员都会私自办包月。

赵先生家住西安北郊,在高新区附近上班,家有汽车一辆。“高新停车位都很紧张,我上班的地方附近,停车费是一小时6元钱,上班把车开过去,停一天下来就要四五十元钱。所以我一般把车放在家里,坐公交或打车过去。”赵先生说。为了节省停车费,2017年,他办了西安道路停车年卡,算下来一个月平均233元左右。不过,今年他却选择在小区周边包月停车。“收费员每月收取200元包月费,每到月底我通过微信把费用转给他。”

和赵先生一样,家住太华路的李女士在小区外面的路上停车位办了包月,一个月220元,也是通过微信发给收费员。“220元还是比年卡便宜,停在小区周边也很方便,这样停车很好,新规对我们这样包月的没有影响。”李女士对记者说。

记者将此问题反映给西安市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收费员自己包月是违规行为,车主可以电话投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