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沒了山,重慶“輕軌”還是第一嗎?

假如沒了山,重慶“輕軌”還是第一嗎?

重慶市,簡稱“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也是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既以江城、霧都著稱,又以山城揚名。

2018年,由於某音的傳播,重慶竟然又多了一個暱稱“網紅城市”,解放碑、洪崖洞、長江索道、李子壩車站都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打卡地,吸引了大批遊客慕名而來。那麼我們今天就主要來講講重慶的軌道交通系統

輕軌?單軌才對!

大家都說重慶的輕軌很有名,但是經過仔細的區分軌道形態,不難發現,重慶所謂的“輕軌”,其實是單軌,這一軌道交通方式。單軌是一種車體下部有凹槽的列車,列車運行時,車體“抱”著一根粗大的鋼軌,沿著鋼軌運行。而普通的地鐵、輕軌、火車都是兩條鋼軌。

假如沒了山,重慶“輕軌”還是第一嗎?

攝影:楊智

而且重慶並不是只有單軌,重慶軌道交通現在運營的線路中只有2、3號線為跨座式單軌線路,目前,其餘線路均為常見的地鐵線路

但提到我國單軌的發展,那就不得不說說重慶,因為在我國目前只有重慶使用了單軌這一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單軌特點是使用的軌道只有一條,而非大多數的軌道交通的兩條平衡路軌。

假如沒了山,重慶“輕軌”還是第一嗎?

攝影:唐安冰

那麼為什麼單單就重慶會採用獨特的跨坐式單軌而不是我們常見的地鐵呢?那就要先從重慶獨特的地形地貌說起了重慶眾所周知,有山城之稱,到處都是連綿起伏的山,地形複雜

重慶主城區海拔高度多在168~400米之間。市內最高峰為巫溪縣東部邊緣的界梁山主峰陰條嶺,海拔2796.8米;最低為巫山縣長江水面,海拔73.1米。海拔高差2723.7米

假如沒了山,重慶“輕軌”還是第一嗎?

重慶地形圖

要發展軌道交通,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車輛怎麼爬坡的問題,就單軌和地鐵相比,單軌的爬坡能力要明顯高於地鐵,並且擁有拐彎半徑小的優勢

假如沒了山,重慶“輕軌”還是第一嗎?

這也就是為什麼考慮地理因素後決定在重慶使用單軌的最大原因。

城市發展引導軌道交通

2004年,最早開通的線為2號線,就是九龍坡區聯通渝中區,當時成為了重慶的名片直到現在也被稱為“重慶的最美輕軌線”。網紅觀景臺 “李子壩車站”就位於這條線上,另外電影《火鍋英雄》和《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也曾在2號線取景

2011年,開通了2條軌道線,1號線和3號線開啟了重慶向北的步伐,形成了目前的軌道交通格局從最北邊坐到解放碑要1個半小時的奇特現象,大部分軌道交通都圍繞北區發展。

假如沒了山,重慶“輕軌”還是第一嗎?

重慶軌道交通規劃圖

2018年底,環線和4號線的開通,讓重慶的交通出行更加便捷。特別是軌道環線,是重慶的代表之作讓重慶成為了擁有環線軌道交通的幾個城市之一,串聯了重慶主城各大區的關鍵位置,俗稱重慶內環分界線

全國首創“穿越設計”——李子壩站

假如沒了山,重慶“輕軌”還是第一嗎?

“2號線李子壩站2004年試運營,2006年正式運營。”當時軌道交通2號線李子壩站設計團隊負責人、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老師葉天義回憶道。“這是一項很有挑戰的工作。”樓房與軌道交通的建築標準不同,審批程序也不一樣。

當時設計團隊面臨三大必須解決的難題,首先,要保證軌道能順利穿過樓棟;其次,軌道穿過樓棟時不能影響樓棟結構;最後,軌道站點交通轉換的功能佈局要合理,能疏導客流,滿足周邊居民出行

假如沒了山,重慶“輕軌”還是第一嗎?

單軌穿樓而過

軌道2號線穿越而過的這棟樓,並不是你眼中看到的那樣嚴絲合縫,它們中間還是有20釐米的間隔並在且物管和電力線路上都是分開佈置。

為了減少車輛經過時對樓產生的震動,李子壩站與其他站點不一樣,託舉軌道的柱子看不見,而是埋在下層的房子裡。從大樓第一層算起,軌道有6根託舉柱子,每根長約22米。而樓棟的柱子約有90多根,每根高度69米,與軌道的柱子並不在一起

此外軌道採用低噪聲和低振動設備,車輪為充氣體橡膠輪胎,並由空氣彈簧支持整個車體,運行時噪聲遠遠低於城區交通幹線的噪聲平均聲級75.8分貝

而且,李子壩站與這棟樓是同時設計、同時修建的,並不是一些網友猜測的遇到了“釘子戶”。畢竟從穩定性上看,無論樓房還是軌道,一旦其中一個先修建,要想把兩者再次很好的結合,其難度是難以估量的。

這裡的軌道“十八拐”——平安站

軌道2號線大渡口到平安站,能夠帶乘客體驗一次單軌版過山車。在近90度的軌道彎道行駛,讓乘客猶如坐過山車般刺激無比。

接近90度的彎不是最任性的,最任性的是彎道後面的站居然叫“平安站”。對,你沒看錯,叫“平安站”!從站名這種小細節就可以看出設計者的巧妙心思。

假如沒了山,重慶“輕軌”還是第一嗎?

重慶的軌道交通擁有不止一段這樣的彎道,在2號線平安站至馬王場站段、臨江門站至較場口站段,以及3號線唐家院子站至獅子坪站段和金渝站至金童路站間的最小轉彎半徑都在100m左右,接近了轉彎設計的理論極限半徑

假如沒了山,重慶“輕軌”還是第一嗎?

攝影:楊智

自主研發,全國首創——道岔系統

重慶不僅車站設計很有特點,而且單軌的道岔系統也十分獨特,採用是一種梁軌合一的道岔系統,即道岔既是車輛運行的軌道,也是車輛轉線的道岔,因此製造工藝要求十分嚴格。

假如沒了山,重慶“輕軌”還是第一嗎?

道岔系統運行狀態GIF動態圖由小眼看世界製作

重慶3號線已開通里程67.09公里,是全世界最長的單軌線路

。因為運營里程過長,3號線採取了多個大小交路運營:魚洞~江北機場T2航站樓、九公里~龍頭寺、四公里~江北機場T2航站樓和魚洞~龍頭寺,這就對軌道道岔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為滿足這些需求,2016年3月,重慶市自主研發生產的全國首臺跨座式單軌交通平移式渡線道岔設備下線,設備可以將道岔梁與需要的相鄰軌道梁銜接形成岔道、轉換列車的行駛線路,使列車以較高速度平穩通過道岔。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CBTC控制系統

如果說轉向架是單軌的“腳”,軌道梁(道岔)是單軌的“路”,那麼控制系統則可以說是單軌的“大腦”了。單軌技術源起於日本,日本國內和重慶2號線的信號系統均採用基於TD(Train Detect)環線的列車控制系統。

重慶3號線信號系統採用了目前在鋼輪鋼軌制式中廣泛採用的基於通信的列車控制系統(CBTC),在跨座式單軌線路中採用該系統為全球首創。

假如沒了山,重慶“輕軌”還是第一嗎?

CBTC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兩條:一是列車定位技術不依賴於軌道電路,二是適用於連續的、大容量的列車軌旁雙向數據通信技術。CBTC系統在防止列車超速或追尾、縮小行車間隔方面有極大的作用,將CBTC系統引入跨座式單軌之後,大大提高了運營在可靠性、安全性、可用性、可維護性、運行間隔、精確定點停車和可擴展性等方面的性能。

假如沒了山,重慶“輕軌”還是第一嗎?

明天重慶的軌道交通會怎樣?

重慶在軌道交通上創造了很多第一,2號線是中國第一條跨座式單軌, 也是中國西部地區第一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號線是最長的單軌線路,但是現在隨著地鐵建設水平的提升,重慶後期修建的軌道交通也主要以地鐵為主。

假如沒了山,重慶“輕軌”還是第一嗎?

不禁讓人提出疑問難不成重慶就不再修建單軌了嗎?修不修單軌不好說,但是,隨著南濱路到巴南有軌電車的提出,重慶將來又會再添一種全新的交通工具

假如沒了山,重慶“輕軌”還是第一嗎?

目前,重慶市規劃部門正在組織開展有軌電車的規劃研究工作,擬將綠色環保、舒適新穎的新型中運量公共交通方式引入濱江帶,打造長江靚麗的風景線,提升城市品質。未來的重慶軌道交通將在天上、地面、地下,全面開花,發展的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