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法庭巡禮”專欄系列報道⑰ 山區百姓的法治護衛者——內鄉縣人民法院馬山口法庭

距河南省內鄉縣城33公里的馬山口鎮,地處內鄉東北部山區,是內鄉縣人民法院馬山口法庭的駐地所在。馬山口法庭,管轄馬山口鎮和餘關鄉,這裡位於丘陵地帶,周圍大山林立,交通極不便利。

近年來,馬山口法庭通過以案說法、源頭化解、巡迴審判等方式,打通司法為民最後一公里,讓山區百姓切實感受到了法治的貼心與溫暖。

以案說法 普及山區法律知識

“如果判你們離婚,孩子的撫養問題你們想好了嗎?”

在內鄉縣馬山口鎮閆崗村村民閆某家裡,步行1個多小時山路趕來的內鄉縣法院馬山口法庭庭長徐宜明正在調解著小兩口的矛盾糾紛。每次審理案件,馬山口法庭的法官們都會主動聯繫當事人,或到當事人家中,給他們做思想工作、解釋判決結果……

“山區的村民,文化程度不高,判決書有的也看不懂,要為他們做好解釋工作。”徐宜明總是對庭裡的法官們說,上門“說理”,其實就是“以案說法”,要力所能及地為更多村民普及法律知識,通過判前說理、判後答疑等形式,將法制宣傳融入到審判全過程,不斷增強山區百姓的依法維權意識,守護大山百姓的公平正義。

源頭化解 法庭連續多年無上訪

“徐庭長,你快來醫院大門口看看吧,幾十號人正在圍堵醫院,快來想想辦法吧!”,2014年4月,來自內鄉縣政府辦公室的一陣急促電話聲,打斷了徐宜明的工作思路。

原來,馬山口鎮上一大型民營醫院的院長突發疾病身亡,生前醫院一些賬目沒有結清的債主們,得知情況後,蜂擁趕到醫院要求償還債務。

“趕緊聯繫院長家人,在院長辦公室進行接待,我現在馬上過去。”掛了電話,徐宜明立馬帶上庭裡的法官們,趕往醫院。

經過多方協調,幾十餘人的欠款得到核實,醫院也承諾會盡快把錢還給大家。事後,法庭的法官們還多次對民營醫院的後續經營問題,進行了相關法律指導。如今,醫院在經歷“一把手”突然離世後,又重新走上了正常的經營軌道。

山區審判資源有限,為多渠道解決“案多人少”矛盾,馬山口法庭每年定期召開村支書、治保主任工作會議,互通轄區情況,邀請村裡德高望重的群眾參與到調解工作中,及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減少案件進入訴訟程序,拓寬訴訟調解渠道。多年來,馬山口法庭所審理的案件無一矛盾激化和涉訴信訪。

巡迴審判 便民服務直達家門口

2017年7月,馬山口鎮石廟村58歲的劉某因相鄰權糾紛將鄰居趙某起訴到法庭。

劉某常年在外務工,回來割麥子時發現鄰居趙某蓋房子時,將地基起的高過了自己的房子,下雨時趙某房子的屋簷水就滴落在自己房子上。為此,兩家矛盾尖銳。

開庭當天,冒著39度的高溫,幾名法官先驅車13公里,後棄車沿山間小路翻山步行10餘公里,在一山坳小村的樹蔭下,公開開庭審理了這起案件。

開完庭後,幾名法官奔走在原、被告之間,做著兩家的思想工作,每個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溼透了。下午2點多,看著法官們不辭辛苦的工作,雙方終於冰釋前嫌互相做出讓步,案件順利調解結案。

馬山口法庭先後被授予“全省先進人民法庭”、“全省優秀人民法庭”、南陽市“人民滿意的政法單位”、南陽市“十佳法庭”、南陽市“五一勞動模範單位”等榮譽稱號;庭長徐宜明也先後被授予“全省優秀法官”、“全市優秀人民法庭庭長”、全市政法系統“百優政法幹警”等榮譽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