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通说自己破了童子身,练不了高明武功,但王重阳却传了段王爷先天功,为什么不传他?

武侠留影屋


首先,个人观点认为,王重阳不传授“先天功”给周伯通的原因主要有:

(1)周伯通天性率真无邪心无城府,迷恋武功以及习练武功主要是为了“贪玩儿”。

(2)习练“先天功”需要下很大的苦功,王重阳担心周伯通耐不住性子,吃不了这个苦。

(3)修习“先天功”需要良好的内功基础,而周伯通当时的功力显然还远远达不到修习“先天功”的要求。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射雕英雄传》里,“全真七子”当中都没有一个人是会“先天功”的。

这也就是说,王重阳不传授“先天功”给周伯通,其实跟周伯通是否是“童子之身”完全没有关系的!

其次是,王重阳把“先天功”传授给“南帝”段皇爷的原因又主要是:

(1)按《射雕英雄传》原著小说的描述,第一次华山论剑之后,中神通王重阳知道自己在世的时日已经不多了,担心“西毒”欧阳锋会为害武林而无人能够克制。

(2)段皇爷功力深厚,与王重阳等人一起并称称“五绝(老五绝)”;而且大理段氏的“一阳指”武功加上“先天功”,刚好是欧阳锋蛤蟆功的克星。

(3)在那段时间里,王重阳恰好与师弟周伯通云游造访大理国,可以说是适逢其会。

至于在《射雕英雄传》原著小说里,在桃花岛周伯通初遇和初识郭靖之时,周伯通就对郭靖说起懊悔自己已不是“童子之身”之事,这应该是周伯通突然想起自己当年与瑛姑欢好的情形,与周伯通因此不得修习“先天功”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红船之歌


王重阳之所以这样说,既是在批评周伯通,又是在保护周伯通,只是周伯通自己还不明白!



破了童子身,照样可以练高明的武功!孙不二和马钰修道之前是夫妻,一样可以学王重阳的武功!郭靖不是童子身,也学了全真教的内功,就连王重阳自己也和林朝英眉来眼去,是不是童子身还说不准。更不用说段王爷,他可是佳丽三千,何来童子身?

所谓非童子身练不了高明的武功,这是赤裸裸地说谎!

王重阳为什么要这么做?

王重阳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能文能武,是个天生的练武奇才。他学文学武是为了抗金,是为济世救民,这是他崇高的理想!

王重阳参加第一次“华山论剑”夺得天下第一,其目的不是为了绝世武功,而是为了平息江湖上的血雨腥风,为了拯救天下的英雄豪杰!

拥有绝世的武功,仅仅是王重阳实现人生理想的条件,并不是王重阳的追求,也不是他的人生目标。



王重阳心里明白全真教里武学天赋最高的是周伯通。王重阳希望周伯通能承他衣钵,发扬全真教,领导天下英雄豪杰抵抗侵略,保家卫国。

周伯通嗜武如痴,疯疯癫癫,却没有济世救民的胸怀,这让王重阳非常失望。

师哥当年说,我学武天资聪明,又乐此不疲,但是一来过于着迷,二来少了一副救世济人的胸怀,就算毕生勤修苦练,终究达不到绝顶之境。—《射雕英雄传》。

王重阳预感命不久矣,而江湖上依旧没有风平浪静。全真教领导天下英雄,济世救民,保家卫国的梦想更是遥不可及。

为了江湖上的风平浪静,为了能够留下克制欧阳锋“蛤蟆功”的武功!周伯通武学天赋高,却不能担此大任,因此王重阳不远万里去大理交换武功,传给段王爷先天功。



王重阳和段王爷交换武功时,周伯通这个长不大的孩子又闯祸了。周伯通和段王爷的皇妃发生了男女之事。

发生了男女之事的周伯通依旧像个孩子,他简单认为男女之事好玩!总而言之,周伯通就是个长不大的孩童!

在大理发生的事情,也让王重阳开始担心周伯通的未来。这个长不大的孩童,拥有一身绝世的武功,或许并不是人生之福!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绝世的武功能成就一番事业,也可能带来杀身之祸!这和《九阴真经》一样,王重阳也不让周伯通学里面的武功。

周伯通想要学师哥的绝世武功,王重阳用周伯通的“丑事”来拒绝周伯通,这件“丑事”让周伯通羞愧难当,久而久之周伯通就认为“自己不是童子身,不能学先天功”!



王重阳对周伯通有失望之情,也有着兄长般的关爱之情。


我是一个小书虫


王重阳在第一次华山论剑以后就感觉身体不对劲,旧疾复发,可能将不久于人世。而西毒欧阳锋一直都是心狠手辣之辈,为了争夺《九阴真经》苦心孤诣,如果王重阳离世,欧阳锋绝对会在江湖掀起轩然大波,而且没有人能制服的了他。

王重阳考虑再三,带着师弟周伯通远赴大理,将自己的绝技“先天功”传授给段皇爷。

段皇爷地处南疆,大理段氏一阳指天下闻名,而且恰恰一阳指能够克制欧阳锋的蛤蟆功。

正是基于这个考虑,王重阳才会不辞万里来到大理传授先天功。当然,王重阳的先天功绝对是一门奇妙无比的绝技,威力盖过其余众人的绝技,这也是王重阳能够成为天下第一的直接原因。

王重阳深知,他的先天功如果没有传承下去,欧阳锋就会肆无忌惮,毕竟没有一人能够真正克制欧阳锋。

段皇爷的有克制蛤蟆功的方法,但是功力有所欠缺,因为段皇爷的功力与欧阳锋功力旗鼓相当,这样也难以克制。如果段皇爷能够学会先天功,功力自然会增加,就对欧阳锋有绝对优势,就能够克制他的蛤蟆功。



王重阳没有将“先天功”传授给周伯通,并不是周伯通失去了童子之身,因为周伯通失去童子之身是在同王重阳一起去大理过程中才与瑛姑有了不堪之事。

在这之前,周伯通从来都没有与任何女子有染,也就是说在王重阳准备传功之前,他就没有想到过传给周伯通。

个人认为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王重阳不看好周伯通的实力。

周伯通在第一次华山论剑时期的武功是要低于五绝的,应该就是裘千仞的水平,但是王重阳并不看好周伯通未来能够成为一代大家,认为他武学没有认真修炼过。所以,王重阳并不是很器重这个师弟,觉得他学武也是为了玩,完全没有那种责任感。

第二,王重阳认为周伯通的性格成不了大气候。

相比王重阳的正人君子,周伯通完全就是个小孩子天性。他爱玩爱闹,懵懵懂懂,不拘礼节,这是他的天性,王重阳也从未约束他的天性,但是正是这种天性,王重阳也认为他不可能对武学达到极高的水准,即使修炼了“先天功”,也不见得达到五绝的高度。

也就是说,王重阳认为周伯通这种性格,就不能委以大任,很难挑起克制欧阳锋这副担子。



段皇爷修炼了先天功以后,功力并没有突飞猛进,也并没有真正成为天下第一,完全克制住欧阳锋,归根到底还是段皇爷不是童子之身。

就像《辟邪剑谱》,林震南也会一些招式,但是在行家眼里看来,完全就是稀松平常,再普通不过,可是在林平之真正修炼到位以后,他的威力就极其强大,因为修炼《辟邪剑谱》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要自宫!

没有自宫就发挥不出剑谱最大的威力,就快不起来。

“先天功”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童子之身才能发挥武功最大的威力,而段皇爷却不是童子之身,所以发挥不出“先天功”的全部内力。

如果段皇爷真的将“先天功”融会贯通,击败其余几位高手都不在话下,可见,段皇爷修炼的“先天功”作用并不明显,只是比没有修炼强一点。

再说,如果王重阳“自私”一点,将武功传授给周伯通,也不会引发段皇爷一系列问题,段皇爷也不至于出家。

说白了,王重阳对周伯通这个师弟并不看好!



*忠肝义胆岳老三聊武侠第219期*


忠肝义胆岳老三


人人说他太疯癫,

不知他是逍遥自在一真仙



周伯通是《射雕英雄传》书中,是非常可爱的人物,他一生痴迷武学,被关在洞里,自己还搞出来“左右互搏”。他根本就不喜欢女人,也不懂男女情义,却被瑛姑缠住,不知不觉还有了孩子,他真是懊恼又气愤,最后,师兄告诉他,不能学某些武功了,他简直懊恼至极,所以“不能碰女人”,他认认真真告诉郭靖。



周伯通在未露面之前,很多人都以为他死了。说他十多年不知所踪,谁也不知道他藏在桃花岛上跟黄老邪较劲着呢

他一出来,就跟郭靖闹着玩,表现的特别可笑可又天真烂漫

83版的周伯通,秦煌所演,我个人感觉,应该是特别符合我们心目中的周伯通,也是非常符合原著所描写的“鹤发童颜,活泼有趣”的胖子形象。 秦煌就是周伯通,而其他后来者,在演秦煌。

周伯通这个角色不是很好演,因为他很顽劣,对什么都满不在乎,有时候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要么演成了了傻子,要么演成了疯子。秦煌的度,掌握得很不错。

在书中,周伯通就像一个极其聪明的学霸一样,随随便便就达到了武功的登峰造极的境界,就像生活中某些从不学习但总考第一的学霸一样,他玩世不恭,却总有奇妙的机遇

1,他被王重阳非常高看一眼。 王重阳看到他极高的天赋和烂漫的性情。传授他许多武功,最后还把九阴真经让他保管。

但是,一阳指就没传给他,也许这功夫需要特别高的功夫和内力了吧,反正王重阳费劲力气,跑到大理皇宫传给了段王爷,而没有给他。

也许在跟这些人相比,他还是差那么一点吧!

2,他不肯学九阴真经,却无意中九阴真经上的武功就到了他身上。这可是气死西毒的际遇。别人求而不得,他却“自行上身”

他就是随便看了几遍,却在睡梦中,武功自行上身了,他使出其中招数,心里却懊恼至极。

3,他无意于男女之情,却被一个痴情女紧紧跟随

这瑛姑也奇葩,看不上皇上,却喜欢他。瑛姑在皇宫受到段王爷的照顾,享受着皇妃待遇,最后却反打一耙,恨上了段王爷。

念念不忘周伯通,也是痴情啊!



4,他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生活着,不是道家,却有着道家“淡泊名利”的天性。

全篇书中,他的天赋最高,缘分也最奇特,真是应了一句老话“有福之人不用忙”啊


Longsuixinyuan


大家想得未免太多太主观,这个问题根本不用去猜测,因为老顽童和全真七子不会先天功是确实有原因的,而这个原因倒是和王重阳无关!而是和金庸老爷子本身有关!

这个问题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因为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的初版,王重阳的绝学是一阳指!段王爷的绝学是先天功!!!!!

大家没看错,在最早的版本里王重阳破蛤蟆功,用的是自家的看家本领一阳指!但是后来金庸老爷子又写了一部小说,就是备受推崇的《天龙八部》,不知道是为六脉神剑打理论基础,还是在着笔的时候还没有确切的把年代设定在北宋,总之,天龙八部里的一阳指,成了大理段家的绝学………

吃书的情况……哪怕是如金庸老爷子这样的大家也是没能避免的……所以天龙成书之后,为了避免前后矛盾,就在重新修订《射雕》《神雕》的时候,把两家的武功换了一下,并加入王重阳和段王爷互换绝技克制欧阳锋的桥段。这也就是为啥老顽童和弟子们都不会先天功的原因,因为最早先连王重阳都不会!新修版的只是修改之前矛盾的地方,再让老顽童会先天功,那改动是巨大的!人物实力也会失衡!所以,吃书才是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

至于你问我,那为啥老顽童不会一阳指,我是这么认为的:王重阳~一阳指,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开始给人物设计的独家绝学!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空无边处非想


当时周伯通跟郭靖说起这些事的时候,实则是懊恼不已,因为他自己是个武痴,一生所有的乐趣可以说都是跟学武相关。他不仅自己对瑛姑对女人避之如猛虎,还竭力劝说郭靖不要接近黄蓉,不要接近女人。这全是王重阳害的,就因为王重阳告诉他,周伯通破了童子身,所以几门高明功夫不能传授他,其实结合全书来看,这根本是搪塞之词!

首先来说一下全真教的武功,全真教内功号称玄门正宗,是上乘的内功心法,也是王重阳武功的根基。这门内功不仅全真教老老少少都修炼,而且周伯通、郭靖、杨过、耶律齐等人全部修炼过,全真七子的马钰孙不二本就是俗家夫妻,这些人可都是有男女关系的,大部分还都有孩子,而且大部分武功都登绝顶,看得出来,全真教的内功根基对修炼大有裨益,跟男女之事一点关系都没有。王重阳的武功大部分都是自创,用周伯通的话讲就是天生了不起,一个人自创武功肯定不会违背自己的根基,所以就算他创造了不少厉害武功,比如先天功那种,也不会因为男女关系就受损。不然他巴巴的跑到段皇爷那交换武功,不是去坑人嘛。那段皇爷也说了,当年嫔妃就算不像大宋皇帝那么多,十几个还是有的,早就不是什么童子身了,但是王重阳依然传授他先天功,说明他的武功跟童子身压根没关系。不然王重阳如此伟光正的为人,他决计干不成这么损的事。

那么他有不少厉害武功,为何偏偏不传给周伯通呢,是不喜欢他嘛,其实不是的。王重阳这么做,正是因为他十分喜欢爱护周伯通,起码在他眼里是这样的。

王重阳先文后武,领兵抗金,是一个有大情怀的人物,跟后面的郭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一路的。除了家国情怀,王重阳注重大道修为,尽管武功天下第一,在他眼里这只是小道。而周伯通呢,却是个武痴,对于武学十分执着,对于个人修道和家国天下,浑然不在意,王重阳就说他缺少救世济怀之心,难以登绝顶。所以在王重阳看来,如果周伯通不注重大道修为,只知道武功,那无异于陷入魔障。周伯通性格天真烂漫,没心没肺,他如果练成绝世武功被坏人利用,那时候自己早死了,没人制衡他,说不定要惹多大祸患呢。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打算教周伯通最顶尖的武功。


那他为什么选择段皇爷传功呢,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克制西毒以后作乱。段皇爷武功高强,性格稳重识大体,有大局观,而且他的一阳指恰好又是西毒蛤蟆功的克星,当然是最佳人选了。

其实看一下时间线就明白了,周伯通从小就认识王重阳,年纪比东邪西毒还要大上几岁,第一次华山论剑时候,其他几人武功皆有所成,那个时候周伯通年纪也不小了,也是童子身,如果王重阳肯倾囊相授,周伯通就算不如王重阳,也绝不会比其他四绝差。可是王重阳始终教给周伯通的主要是全真教的基本内功,不要小瞧这基本内功,这门内功是上乘功法,无非进阶缓慢而已,凭着周伯通的武学天赋,修炼到老年未必就差了,可是那时候他还不够火候,王重阳又不把顶级武学传给他,所以后来跟西毒打了几十招就被打吐血。


华山论剑以后,周伯通跟王重阳才去找段皇爷,周伯通看到师兄居然把武功传给外人,而自己却一直无缘修炼几门最厉害的武功,肯定要问王重阳。王重阳就告诉他说你现在破了童子身,那些武功不能练了。你以后要好好修道,不要一天天的就想着练武。天真的周伯通当时居然信了,不过懊恼极了,特别不应该跟瑛姑搞出事情来,然而事已至此,还能怎样呢,以后只有加倍小心女人。

后来,周伯通被困桃花岛,自己琢磨以前的道理武功,也慢慢想通了以前师兄说的大道,居然自创武功,武功大进,再加上无意中学会的九阴真经,几乎可以说是天下无敌。后来在神雕里面,周伯通虽然依旧游戏人间,但是自己跑蒙古军营偷军旗,后面帮助郭靖镇守襄阳也出了不少力,还被箭射伤,也总算实现了师兄王重阳所说的大情怀。

所以王重阳的先天功等厉害武功能不能练,跟童子身没啥关系,纯粹是王重阳不希望周伯通沉迷武功。而周伯通无欲则刚,完全是自娱自乐精神,最后居然自创武功荣登绝顶,可见一个武学天才是阻挡不住的。


一览众河小


读金庸,品武侠。独特见解,坚持原创。大家好,我是睢州居士华强哥。

周伯通的这句话纯属是谬论,练成练不成高深武功和是不是童子之身并没有什么关系,周伯通破了色戒,还不是一样练成了七十二路空明拳、双手互搏和九阴真经。尤其是九阴真经不比王重阳的先天功弱,当年王重阳身负先天功还不是一样破解不了林朝英的玉女心经,最后得益于窥看九阴真经才算找到了克制玉女心经之法。


我个人认为能不能练成绝世武功一来和自己的天赋有关;二来和自身的机遇有关;三来主要还是在于后天的努力。郭靖天性木讷愚笨,但还不是一样跻身五绝,笑傲江湖。

王重阳的先天功确实很厉害,第一次华山论剑王重阳就是凭借先天功技压群雄,获得武功天下第一。但是先天功并非人人都能练习,主要在于拥有先天造化之力或者机缘巧合才能练成。先天功精髓在于彻底开发人的潜能,所以修炼此功很多不可能都会变成可能。

我们都知道周伯通前期的武功,都是王重阳所传授。既然先天功这么厉害,为何王重阳没有将其传给周伯通而是传给了南帝呢?

其实这里不能说是王重阳传给南帝,而是两人互相交换武功。一阳指是大理段氏不外传绝学,而且又是蛤蟆功的克星,之所以南帝答应和王重阳交换武功,是因为王重阳要用附带先天功的一阳指破除欧阳锋的蛤蟆功。王重阳一直都知道欧阳锋觊觎九阴真经,欧阳锋这个人心术不正,一旦自己去世以后,再没人能制衡欧阳锋,那么一旦九阴真经被欧阳锋夺取,势必威胁中原武林。但是自己又时日不多,王重阳想在最后时刻为中原武林做一件善事,南帝本身就仰慕王重阳的先天功,再加上王重阳有如此善举,自然答应了王重阳的请求。

王重阳传给南帝先天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即使自己生前没能破除欧阳锋的蛤蟆功,去世以后,还是有南帝可以制衡欧阳锋。

之所以王重阳不传给周伯通先天功,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第一、我觉得应该是传授先天功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以王重阳当时的身体状况,不允许他传授给两个人,而周伯通又不会一阳指,综合考虑只能传给南帝。第二、以当时周伯通的武功天赋和造诣,还不足以修炼先天功。第一次华山论剑前后,周伯通的武功和五绝还有很大的差距,从周伯通和欧阳锋交手就可以看出,周伯通最多在五绝手下走上四五十招,武功相差太大。

第三、我觉得应该是王重阳的私心。先天功太过开发人的潜力,修炼之人很可能会早早身体透支,不利于身体健康。看看王重阳自己的寿限就知道了,而王重阳很爱护自己的师弟,自然不想让他重蹈自己的覆辙,所以有心不传给周伯通。


睢州居士华强哥


首先,我觉得周伯通说自己破身不能练就高明武功是不对的,后期在桃花岛其无意间学习了《九阴真经》的武功就是明证,那么其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和王重阳不传其先天功有密切的关系。

在第一次华山论剑中,王重阳凭借其先天功,技高一筹,拿下《射雕英雄传》中第一武功秘籍《九阴真经》,然而其胜的并不轻松,五绝在华山之巅大战七天七夜,王道长险胜,拿的了天下第一人的称号。然而,其他四绝的年龄优势又很明显,尤其是号称“西毒”的欧阳锋,更是以阴毒著称,其誓夺秘籍之心也是路人皆知,为了防备身后事,王重阳必须做好安排。

门下无人

全真七子虽然听话,然而悟性不高,王重阳只能传授他们天罡北斗阵,用阵法的奥妙来对付强者;此时周伯通武功基础很差,加上其性格上永远像个孩子一样贪玩,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先天功,周伯通说其失身不传只是给自己个台阶,同时也是堵住武林人士议论王重阳小心眼之心。

克制蛤蟆功

从射雕中我们知道,破解西毒绝技蛤蟆功的办法,就是用含有先天功的一阳指,然而一阳指作为大理段氏不外传之内家武功,如何取得呢?唯一可以获得的途径就是用全真教镇教绝学去交换,还要辅以王重阳个人于段智兴的交情以及为武林安危着想的大义。

所以王重阳不是不传周伯通先天功,是他没有条件学习,而段智兴并非王重阳传授,而是双方交换武功得来的。


小乐故事会


而就这周伯通,生活简单,头脑简单,武功高强。而且遭遇重大人生变故,也仍然如此。之所以说他破了童子身,练不了高深武功,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文学创作方面:让周伯通这样说是一种文学交代,金庸先生的小说,逻辑是很严密的。让周伯通这样讲是为了后面写《九阴真经》,和他与瑛姑的感情纠葛,这样说才不会使后面的情节突兀而失掉了严谨。

说这句话时,好像记得是郭靖一上桃花岛,初识顶尖高手的时候。周伯通这样说,为他强行向郭靖教授九阴真经心法,找到了情绪脉络。使郭靖这个有傻气、土气的年轻人成长交待了这个机会。

二、从小说构建的世界来看。王重阳与周伯通的关系应该是发小。这位德高望重的掌门与周的关系,亦师亦兄。肯定传授给周武功的,而周别的不乍的,但优点有两条。一是天性善良,二是周惟独对武学是悟性极高,又痴迷于武学,是个武痴。这样一个人,有着那么好的习武背景,如果不是因为与瑛姑的孽缘,早就是天下武功第一了。哪里还有华山论剑!所以尤于他不通人情世故,恰遇寂寞的瑛姑这就出了这档子事。

而王重阳授一灯武功,书中是有明确交待:王怕自己时日无多,一旦故去,没人治得了欧阳峰。于是为武林安危计,向一灯传授武功,望他之后,有人能担起这个责任。当时武功能与西毒一较高下的人,黄药师太怪,洪七公太闲散,周伯通不通人情世故,只有段皇爷人品贵重,武功高强,是唯一适合托付的人。所以传授武功给段皇爷,不过又闹出周伯通私通后宫这件事,事总有可虑而无常啊。

谢谢


白玉飞猪671


这是因为王重阳觉得周伯通不太靠谱,担当不起克制欧阳锋的重任,和破不破童子之身没毛关系。


重阳真人这一生可以说真的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年轻的时候,为了实现抗金大业,不惜拒绝几乎哭着喊着倒赔嫁妆嫁给自己的红颜知己林朝英。后来看到抗金无法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形势,一气之下挖了个坑搭上盖儿住下,意思是不和他们共处一片蓝天之下,我觉得这和掩耳盗铃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是在林姑娘的死缠烂打之下,不得不重见天日,但还是不肯和她一起过快乐幸福的生活,而是建立全真教,住进重阳宫。

即使这样,重阳真人还是忧国忧民,为了制止武林人士因为争抢《九阴真经》引起血雨腥风,还江湖一个清平世界,他组织了了第一次华山论剑,最终确定了自己为《九阴真经》的使用权和保管权的地位。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即使有了这种合法的资格和权利,也没有去练习真经中的武功,并且也不让自己的门人弟子去练,这和现在某些大国自动放弃拥有核武器的权利意义差不多。

而当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将要驾鹤西游后,首先想到的还是怎样保持江湖的和平稳定的局势,具体就是怎样防止西毒欧阳锋的发难——此人阴狠毒辣,而且一直对《九阴真经》心怀不轨。

反复权衡与思量后,他觉得南帝段智兴是最适合的人选。因为东邪性格乖张,亦正亦邪;北丐行踪飘忽不定,又贪吃嗜睡;师弟周伯通虽然武学天赋极高,但是心智不成熟,这么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交给他太不让人放心了。而南帝段智兴老成持重,正气凛然,他的一阳指恰好又是西毒蛤蟆功的克星,自己可以以学术交流的名义把先天功传给他,能让他在短时间内武功精进。而且如果欧阳锋一旦得知自己亡故的消息发动袭击,自己也可在临终之前用两人之间交流的武学给他出其不意的来一下,哪怕不能将其击毙,也会让他不敢再生异心。


时不我待,就这样,王重阳带着天真烂漫的周伯通进入了大理皇宫,他从不会想到,自己的良苦用心竟会无意间引起一段孽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