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純指出,玄關就是“中”。他說:“諸丹經皆不言正在何處者,何也?難形筆舌,亦說不得,故曰玄關。所以聖人只書一“中”字示人,此中字,玄關明矣。所謂中者,……汝但於二六時中,舉心動念處著功夫,玄關自然見也。見得玄關,藥物、火候、運用、抽添,乃至脫胎神化,並不出此一竅。”(《中和集》卷三)可見“守中”一著是李道純丹法的核心要訣。內丹之“中派”亦由此而來。
在尹真人高弟《性命圭旨·元集》中,論守中要訣時說:“儒曰存心養性,道曰修心煉性,釋曰明心見性。心性者,本體也。儒之執中者,執此本體之中也;道之守中者,守此本體之中也;釋之空中者,空此本體之中也。本體之中,本洞然而空也。道之得一者,得此本體之一也;釋之歸一者,歸此本體之一也;儒之一貫者,以此本體之一而貫之也。”又云:惟此本體,以其虛空無聯,強名曰中;以其露出端倪,強名曰一。然而中即一之藏也,一即中之用也。天得此而天,地得此而地,人得此而人,而天地人之大道,原於此也。”即把三教大旨及天地人的本原都歸結於“中”。本天道立人道,以人心合天心,則自符於中道而無背逆。丹經中說:“人心若與天心合,顛倒陰陽止片刻。”正 言其功用奧妙。
清·黃元吉亦以守中為一貫功夫。“昔論吾道,始終只是一‘中’字,始也守有形之中,以煉精化炁;終而守無形之中,以煉虛而合道。”又云:“吾道修為,除童體之精氣神三寶無虧者,無須守中一著功夫,可直從河車搬運下手處。凡已漏之體,精氣神三寶均已虧損者,則舍守中溫養—法,以積精累氣、復精聚氣、固精養氣,期返於童真體,用為修煉之本,別無二途可循。”此亦是單提一箇中字,
作為內煉修持,返老還童的惟一途徑。
《張三丰全集·道言淺近說》:“大道從中入門,所謂中字者, —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須兩層做:第一尋身中之中,朱子雲‘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須要迴光返照,注意規中,於臍下一寸三分處不即不離(似守非守),此尋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雲‘喜怒哀樂之未發,此未發時,不聞不見,戒慎幽獨,自然性空神清,神清氣慧,到此方見本來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這是從臍下入手之說。張三丰指出:“凝神調息,只要心氣平和。心平則神凝,氣和則息調。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渭平,心執其中之謂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經之玄關一竅也。”
閱讀更多 天意課堂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