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二见钟情

明朝的时候,江城县有一大户人家叫李玉凡,才华横溢,十八岁上就中了举人。李玉凡祖上曾做过礼部尚书,在江城县是豪门权贵,所以到江城任职的县令都愿意结交他们。

民间故事:二见钟情

这年李玉凡二十岁,由于为人狂放不羁,恃才傲物,因此还未娶上夫人。江城的新任知县吴学到知道后,就托媒人到李家说媒,想把自己的独生女儿吴晓敏许配给他,媒人把吴晓敏的画像拿给李家看,李玉凡的父母很满意,觉得门当户对,就答应了这门亲事。不料给李玉凡一说,他竟不答应,看着吴晓敏的画像虽然很美丽,但是他想县令的女儿必定是一个娇生惯养,爱撒脾气的娇娇小姐。

古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李玉凡没办法,只好逃婚。逃到哪里呢?李玉凡打算到人间天堂的杭州去游玩一番。他辗转来到杭州,这天晚上,他住宿在钱塘江旁边的一个客栈里,晚上他辗转反侧睡不着,于是借着月光来到钱塘江边,情不自禁吟咏起古人诗句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正在这时,忽听有人叫好,他回头一看,只见旁边站着一个穿着绿衣的青年女子,美若天仙,李玉凡似曾相识,但一时又想不去在哪里见过?

民间故事:二见钟情

那女子接着吟道:桂倚玉儿吟处雪,蓬遗苏丞舞时腰。才子佳人,你有情我有义,两人竟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不知不觉间,居然整整聊了一夜,眼看天快亮了,那女子才羞涩起来:“啊,我得走了!”

“请问姑娘芳名,仙乡何处?”李玉凡问道。

“我叫吴晓敏,家住钱塘县,我要去江城县找我父亲,我的父亲在江城县做县令。”李玉凡依依难舍,但又不能强留,只好无奈地望着她远去。忽然,李玉凡好像想起了什么“江城县,吴晓敏,父亲在那里做县令,莫非这就是给我说的未婚妻?”

李玉凡急忙追了上去,哪里还有姑娘的身影。

李玉凡在杭州待不住了,他立即雇了一艘船,急急忙忙往家里赶去。回到家,他迫不及待地对父母说:“快去央媒人去提前亲,那门亲事我答应了。”父母惊讶地看着他,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个月后,李玉凡和吴晓敏完婚,婚后夫妻二人琴瑟和鸣,生活幸福。

民间故事:二见钟情

一次,夫妻二人说起这段往事,吴晓敏开玩笑对丈夫说:“我们这真是二见钟情呀!”李玉凡惭愧的低下了头。(故事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