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白江:一颗樱桃与一位乡贤的故事

帮助解决矛盾,共建邻里和谐、顾全大局的村集体;担任乡村发展的智囊团,树榜样、带头干,发动村民一起增收致富;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帮助营造家庭和睦、孝老爱亲的氛围……近年来,成都市青白江乡贤们充分发挥德治的作用,积极配合村两委工作,助推乡村振兴。

今年51岁的邓勇虽是外村人,却被青白江区清泉镇五桂村村民评选为了该村最美新乡贤,“他给我们五桂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他就是我们五桂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村民们对这位“外来人”给予了极大认可。2013年,邓勇来到五桂村,开起了农家乐,并且租下周边的二十几亩荒地,种上了樱桃、李子等果树,打算发展乡村旅游。起初农家乐的生意并没有达到邓勇的预期,来吃饭的多是周边村子需要办宴席的人,外来的游客很少,收益远远不够成本,樱桃、李子等水果更是无人问津。正当邓勇犯愁时,没想到自己的一条“我家的樱桃熟了”的朋友圈,让他看到了希望:朋友们纷纷询问地点,想要来采摘体验。

五桂村历来就有种植樱桃的传统,很多村民都在自家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种上一些。但因为樱桃皮薄,成熟采摘期短,也不便长途贩运,村民管理樱桃树的积极性并不高,所以村里的樱桃并没有形成规模。“现在乡村旅游很火,既然五桂村有种植樱桃的传统,何不把它发展为我们村的一个特色产业,以此吸引游客。”邓勇找到村干部,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随后,邓勇和村领导一起去到简阳、金堂等地实地考察,学习他们的产业发展经验。“取经”回来后,邓勇把自己的二十几亩樱桃树全部改种成了优质樱桃,同时,他还积极帮助村干部做村民的工作,动员村民一起规模种植。“改良品种虽好,但是规模种植,到时卖不出去怎么办?”“就是,樱桃不宜保存,年轻人又大多外出打工,我们老家伙些咋个搬得动出去卖嘛。”……不少村民觉得大规模种植樱桃风险不小。

村民的顾虑不无道理,“得想一个办法,让五桂村的樱桃叫好叫卖。”邓勇想到了采摘节,通过广泛征求村民意见,2016年五桂村举办了第一届樱桃采摘节。“当时我们只是想尝试下,通过前期的宣传,没想到效果奇好,短短几天时间,就吸引了成都周边上万名的游客。”五桂村委会主任官久松告诉记者,在这次采摘节上,不仅樱桃大卖,村民自家的土鸡、鸡蛋、豌豆、红苕之类的农副土特产也销售火爆。

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大量种植优质樱桃。2018年樱桃采摘节期间,五桂村累计接待游客15余万人次,村户均净收入3000元以上。如今,五桂村原来不值钱的土樱桃,成了市民体验水果采摘的“香饽饽”。“在村里生活几十年,从没见过我们五桂村这么热闹。”村民黄孝孺感慨地说。

随着五桂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游客越来越多,不少年轻村民返乡开起了农家乐,而邓勇也成为了他们“取经”的对象,“我们这里农家乐开得越多,对他的生意多少也会有影响,但他从来不吝啬向大家传授经验。”新办农家乐的村民喻立快说。

五桂村成立了“妇女互助基金”,邓勇主动拿钱作为活动的启动资金;村民陈小谷不幸罹患癌症,邓勇不仅自己慷慨解囊,还发动自己农家乐的所有员工募捐;五桂村制作“十大孝子孝媳”挂历没有钱,他立即拿出1万元帮助印刷……这样一个外来人,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和称赞,成为了一方乡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