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如何成為了清王朝的掘墓人?

彭吉光


袁世凱是不是清王朝的掘墓人,個人認為還是頗具爭議的話題。從微觀歷史的角度來說,末代皇帝的退位的確是因為的袁世凱的逼宮。從這個角度來說,袁世凱應該可以算是清王朝的掘墓人。但是如果從宏觀歷史的角度來看,清王朝的覆滅絕不僅僅是因為袁世凱!

從微觀歷史的角度來看袁世凱如何顛覆清王朝的統治

袁世凱出身河南項城的一個大家族,在他爺爺輩開始,袁家人才輩出。其中最有名的是袁甲三(袁世凱的叔祖),曾和呂賢基、李鴻章等人一起在安徽籌辦團練鎮壓太平天國,因此和後來的淮軍領袖李鴻章結識。袁世凱的叔父袁保恆、養父袁保慶都曾在淮軍或李鴻章手下效力。由而可見袁世凱一家和淮軍的關係非常密切,這也是袁世凱發跡的開端之處。

早年的袁世凱也和當時的大多數士人一樣,投身科舉,但是顯然寫八股文章不是老袁的強項,屢試不中,這也成為袁世凱的一大憾事。袁世凱的長處在於幹練的辦事能力,他的叔父袁寶恆曾經帶著年輕的袁世凱一起到開封賑災,袁世凱表現出超出年齡的辦事能力,頗有優異的表現。他的另一個叔父袁保齡也評價他“世凱可堪造就,雖文章尚不入門,但已竟是上中美材”。

袁世凱真正開始在清政府嶄露頭角也與他的辦事能力和袁家與淮軍的關係分不開。但是與淮軍的關係只是給袁世凱的成功準備了一個敲門磚,而真正讓他聲名鵲起的原因還是他極強的個人能力。1881年科舉失意的袁世凱投靠養父袁保慶的好友淮軍名將吳長慶,並在吳長慶的慶字營任幫辦營務處。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軍亂,袁世凱隨吳長慶的慶字營,在這次平亂中袁世凱表現優異,引起了淮軍領袖李鴻章的關注。

當時的朝鮮雖然是清朝的屬國,但是日本吞併和控制朝鮮的野心非常大,同時俄國、美國等列強也對朝鮮虎視眈眈。清政府如何能在列強的夾縫裡保證自己的利益,是極其考驗主事者能力的。但是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的是這個艱鉅的任務會落在二十多歲的袁世凱身上。1882年袁世凱以朝鮮軍務幫辦的身份開始為朝鮮編練新軍,開啟袁世凱的練兵之路。1884年李鴻章下令吳長慶回國,並留下部分慶字營的軍隊由袁世凱統領,袁世凱開始取代吳長慶主持朝鮮事務,同年袁世凱指揮軍隊擊退日軍的進攻,平定了朝鮮的“甲申政變”。1885年短暫回國後,又被李鴻章起用,正式成為清政府在朝鮮的最高負責人,這一年袁世凱才26歲。

袁世凱從1882年算起,駐紮朝鮮長達12年的時間,期間不僅為朝鮮編練新軍,同時還與日、俄等國周旋,表現出極強的軍政能力。要知道李鴻章為了啟用他,甚至將袁世凱的頂頭上司吳長慶都調回國內。

甲午戰爭後,面對慘敗舉國上下要求變法圖強,其中強軍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這時因為在朝鮮編練新軍而知名的袁世凱獲得了朝廷眾多大臣的舉薦,這些人包括劉坤一、李鴻章等封疆大吏,也包括奕訢、榮祿等王公大臣,由此可見袁世凱的能力已的到朝野上下的公認。於是袁世凱開始了著名的小站練兵,也成功的訓練出了當時中國最具近代化水平的北洋新軍,也是他日後叱吒風雲的最大資本,由此他也成為了北洋軍閥之祖。

隨後袁世凱在戊戌變法中站隊“後黨”,權力進一步擴大。後來的“義和團”運動中又幸運的被調往山東,隨後爆發的八國聯軍進攻北京的戰爭中,袁世凱的北洋新軍(當時叫武衛右軍)也就幸運的躲過了一劫(試想如果當時袁世凱仍在天津或者北京,在那場戰爭中他的北洋新軍很可能也會被摧毀)。

此後袁世凱的北洋新軍就成為清政府僅存的生力軍,袁的身價也就自然水漲船高,並在李鴻章死後繼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在慈禧和光緒帝死後,袁世凱被清政府解職,袁世凱回到河南隱居,但是此時的袁世凱已經不是清政府可以任意擺佈的了,擁有北洋新軍支持的袁只是暫時的韜光養晦等待時機而已。

辛亥革命爆發後,清政府根本指揮不動北洋新軍,不得不求助於袁世凱,但是羽翼已豐的袁世凱逼迫清政府解散皇族內閣,由自己組建新內閣,徹底架空清政府,隨後與南方的革命黨談妥條件後逼迫末代皇帝退位。

終上所述,袁世凱憑藉個人出色的軍政能力,依靠淮軍勢力和朝鮮的實績在清廷暫露頭角,隨後抓住小站練兵的機會掌握和控制了北洋新軍,躲過多次政治風暴後逐漸羽翼豐滿,最後抓住辛亥革命的時機給了清王朝致命一擊。

從宏觀歷史的角度來看清王朝的覆滅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 外部環境的巨大沖擊

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外國列強用堅船利炮轟開清王朝的國門,並不斷在華攫取利益,甚至一度掀起瓜分中國的高潮。清政府在這樣的衝擊下,背上沉重的政治壓力和經濟壓力。這些壓力又進而轉嫁給農民,又導致太平天國和捻軍這些農民起義的爆發,進一步動搖的清王朝的統治基礎。

  • 太平天國等農民起義頻發

本就已經處在王朝末期的清政府,又背上割地賠款的巨大壓力,這些沉重負擔直接導致中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清王朝喪失了主要的國防軍,只能依靠漢族士大夫的自辦團練來剿滅起義軍,這些自辦團練的漢族士大夫在戰後的地位提高,開始改變清政府一直以來的滿洲貴族掌權的政治格局,也使清王朝的統治力迅速下降。

  • 地方督撫的漢族化和獨立化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基礎

隨著太平天國運動的被鎮壓,漢族士大夫官僚的地位迅速上升,尤其是以曾國藩和李鴻章為代表的湘系和淮系勢力,地方督撫大多由此兩派出任。出於當時戰爭的需要,清政府又不得不將權力下放,這些封疆大吏在掌握這些權力之後就已漸有尾大不掉的苗頭,在清朝中央政府對常備國防軍的控制下降的情況下,地方督撫已經開始擁有相對獨立軍權、人事權和財權,再加上後來的洋務運動的關係,地方督撫和本地士紳形成了利益聯盟,弱化版的地方割據漸漸形成。特別是慈禧向全世界宣戰之後,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袁世凱等地方督撫發起“東南互保”,乾脆撇開清政府宣佈中立,而清政府拿這些封疆大吏一點辦法沒有,還得召回李鴻章回到直隸收拾殘局。

  • 軍隊私有化導致清政府逐步喪失話語權

封建王朝遭遇叛亂或起義無力鎮壓時,往往會迫不得已允許地方勢力自籌兵勇剿滅叛亂。清政府在鎮壓太平天國時也不得不採用這種辦法,從而導致後來的湘軍和淮軍的出現。而這些軍隊某種意義上就是私人武裝,只不過曾國藩、李鴻章和左宗棠都沒有割據自立的想法,他們仍然認可清朝中央政府的領導,所以才沒有導致武力割據和新一輪的內戰(個人觀點是當時曾國藩、李鴻章和左宗棠如果聯手,清政府極有可能會迅速崩潰)。但是無可否認清政府不得不依靠這些中興名臣才能控制這些軍隊。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李鴻章在晚清政壇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他的淮軍就是事實上的清朝國防軍。後來清政府雖然也通過編練新軍的方式逐步控制了一些軍隊,比如榮祿的武衛軍就是清朝晚期為數不多的掌握在滿洲貴族手中的軍隊,但是八國聯軍進攻北京一役,清政府又基本上打光了家底,只剩下僥倖留在山東的袁世凱的武衛右軍,而這支武衛右軍又恰恰是隻忠誠於袁世凱個人的軍隊,後來武衛右軍擴充改編為北洋六鎮,袁只把第一鎮交給滿清貴族掌管,其他五鎮都是袁世凱的嫡系掌握。而在其他地方,各個督撫編練的新軍也都明顯具有私人化、革命化的傾向。

終上所述,袁世凱在狹義上來說可以算清王朝的掘墓人,但是清王朝的滅亡還有其他更深層次的原因,它的覆滅是歷史潮流的必然,而袁世凱不過是在那個歷史節點上給了清王朝最後的致命一擊。


    圍爐品茗人


    袁世凱不是清王朝的掘墓人,他只是清朝遺棄的狗,你只是利用革命黨趕走傅儀自己當皇帝,當時袁世凱已是終身大總統,可是這條狗不滿足,還要做皇帝,因為這種見風使舵沒有原則的人極不自信,極沒有安全感,只有稱帝了才有安全感。當今中國許多封建餘孽為了洗白他們的主子,誣陷孫中山反賊,為日本的代理人,其實孫中山從來沒跟日本籤什麼條約,只有一些同情中國革命的日本友人資助過他,但十分有限,黃埔軍校也是蘇聯人的幫助下建立的,倒是他們的主子為向日本貸款簽了二十一條,不管怎麼解釋,二十一條是你袁世凱借款日本的條件,你欶不掉。日本人才不希望孫中山領導中國,他們最希望袁世凱這樣的人領導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