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倫外匯: IMF:全球金融體系的薄弱點可能放大沖擊

在美國,企業債務佔GDP的比重正處於歷史最高水平。在幾個歐洲國家,銀行過度持有政府債券。在中國,銀行盈利水平正在下降,中小銀行資本充足率仍然較低。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穩定報告》,類似這樣的脆弱性在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都在增加。它們還未觸發警報,但若繼續積累,尤其是在依舊寬鬆的金融條件下,可能放大對全球經濟的衝擊效應,提高未來幾年經濟出現嚴重下滑的可能性。

這使政策制定者在尋求應對全球經濟放緩的措施過程中面臨兩難選擇,《世界經濟展望》就此展開了討論。央行對貨幣政策採取耐心的方式,以適應日益加劇的經濟下行風險。但如果寬鬆的金融條件持續過久,脆弱性將繼續積累,未來某時點經濟增長急劇下滑的概率將會提升。

好消息是,根據歷史標準,全球金融穩定的短期風險仍然較低,儘管略高於我們在2018年10月《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中的結論。然而,中期風險依然高企。但只要各國實施正確的政策組合,就能在維持增長的同時抑制脆弱性。

為什麼我們對金融脆弱性表示擔憂?因為它們會放大突然性衝擊的影響,例如經濟放緩超過預期、貨幣政策意外轉向或貿易緊張局勢加劇。脆弱性加劇會引發更嚴重的金融穩定風險。

格倫外匯: IMF:全球金融體系的薄弱點可能放大沖擊


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介紹了一種量化金融體系脆弱性的方法,使政策制定者能夠實時進行監測,並在必要時採取預防措施來緩解風險。該框架涵蓋了六個部門:企業、家庭、政府、銀行、保險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其中部分被我們稱為“影子銀行”。

該框架跟蹤一系列脆弱性的水平和變化節奏,包括槓桿率、資產負債的期限和流動性錯配以及貨幣敞口。它從地區和全球層面進行跟蹤,並對29個系統重要性國家的脆弱性進行加總。

格倫外匯: IMF:全球金融體系的薄弱點可能放大沖擊


下文列示了一些最嚴重的脆弱性:在發達經濟體,企業債務上升,金融冒險行為增加,借款人信用惡化。自危機以來,美國和歐元區BBB評級的債券存量增加了三倍,投機級信貸存量增加了近一倍。若金融條件急劇收緊或經濟嚴重下滑,負債的公司可能更難以償還貸款,從而被迫減少投資或裁員。所謂的面向負債累累的借款者的槓桿化貸款尤其值得擔憂,我們此前的博客和本期《全球金融穩定報告》對此進行了解釋和進一步討論。

格倫外匯: IMF:全球金融體系的薄弱點可能放大沖擊


在歐元區,部分國家面臨的財政挑戰可能大幅推升債券收益率,導致大量持有政府債務的銀行蒙受鉅額損失。保險公司也可能面臨損失。這種被稱為“主權-金融部門關聯性”的動態是2011年歐元危機的核心。為防範上述風險,目前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更高,政策制定者還採取了解決銀行資產負債表不良貸款問題的措施。

在中國,中小銀行盈利下降以及資本充足率較低,都制約了對小型私營企業的信貸發放。進一步提供貨幣和信貸(3.68,0.07,1.94%)支持可能加劇金融穩定風險,因為持續的信貸擴張將加大小型銀行清理資產負債表的難度。

在新興市場,境外證券投資越來越多地由努力匹配常用指數收益的機構管理。在過去十年中,基準指數驅動型的固定收益投資規模增加了三倍,達到8000億美元。雖然指數驅動型基金擴大了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投資者範圍,但這也使其更易受到全球趨勢導致的資本流動突然逆轉的衝擊。

格倫外匯: IMF:全球金融體系的薄弱點可能放大沖擊


幸運的是,可採取如下方法應對這些脆弱性:

所謂的宏觀審慎工具可以抑制信貸增長,鞏固金融體系。一個例子是逆週期資本緩衝,其要求銀行在信貸擴張時持有更多資本。

企業債務高企的國家可以開發新工具,對公司信貸的風險程度進行限制——尤其是非銀行借款者提供的信貸。

在歐元區,降低政府債務佔GDP的比重將會緩解風險。銀行進一步修復資產負債表也能實現這一目標。

中國需要繼續降低金融部門槓桿率,尤其是影子銀行槓桿率,確保借款者積累資本緩衝。

面對資本流動波動的新興市場經濟體,可以限制對短期境外債務的依賴,確保外匯儲備和財政緩衝的充足性。各國還可以使用靈活匯率安排來吸收衝擊。

在部分情形中,經濟強勁且通脹達到或超過目標水平的國家也可考慮使用貨幣政策“逆勢操作”。只要採用正確的政策組合,這些國家可以保持經濟穩健運行,同時控制金融穩定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