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幽默的人是誰?


中國燦燦文明5000年,幽默的人數不勝數,但我覺得最幽默的人是紀曉嵐。

乾隆帝身邊有兩寶:和珅、紀曉嵐,一個是馬屁擔當,一個是搞笑擔當。都說心情好能長壽,有這倆活寶,所以乾隆帝活了85歲,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下面我們見識一下紀曉嵐的功夫。

話說宮裡有個老太監,是一個對對子的愛好者。他十分仰慕紀曉嵐的才學,有一次他跟偶像討教對聯技巧。老太監出了一個上聯“小翰林,穿冬衣,執夏扇,一部《春秋》曾讀否?”


紀曉嵐眼珠一轉,分分鐘回了一個下聯:“老太監,生南方,來北地,那個東西還在麼?”頓時周邊鬨堂大笑,不過雖然搞笑,但有點太損。

有個翰林母親八十大壽,久聞紀曉嵐大名,就請紀兄過來題寫祝壽詞。酒足飯飽後,紀曉嵐開始他的表演。他邊念邊寫:“八旬老太不是人”,周邊眾人大驚失色,他再來一句:“南海觀音下凡塵”,眾人鬆了一口氣。


他接著來了第三句:“三個兒子都做賊”,三個兒子頓時面如土色,難道貪了一點小錢被發現了?最後紀曉嵐來了一句:“天宮偷桃獻母親”。此句一出,大家一片叫好,紛紛點贊。

乾隆帝有次閒來無聊就捉弄紀曉嵐,問他:“紀昀啊,啥為忠,啥為孝啊?”紀曉嵐一想這是和珅的臺詞啊,我早就耳熟能詳,於是不慌不忙的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此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此為孝。 ”


乾隆帝暗自壞笑的說:“是嗎?那朕賜你一死。”紀曉嵐一聽,頓時臉上各種表情包,但皇命難違啊,只好回覆臣馬上去死。

可沒一會兒,他渾身溼透的跑回來了,回乾隆說:“皇上,臣剛奉旨到河邊自盡,剛跳下去就被屈原拉上來了,屈原問明緣由,拍著臣的肩膀對臣說:曉嵐啊,這就是你的不對了。想當年,楚懷王是昏君,不辨忠奸,我才不得不死。而當今皇上是一代明主,你如果死了,那不是陷皇上於不義嗎?所以皇上,臣不能死啊。”乾隆聽完哈哈大笑,紀曉嵐又充分發揮了一次搞笑的天賦。

如果你有搞笑的段子,請在留言區分享,瞭解更多歷史知識,請關注花木童說史!


花木童說史


還有一個徐文長,徐文長,明朝人。才華橫溢,風流倜儻,幽默風趣。在未得志時,某一天下午,正在裡間閒步。路過一家做豆乾的,他招呼徐文長坐下來說閒話。徐文長說我有事沒時間,店主說有什麼事不能在這說嗎,他說我房親裡有一位老人死了,需要三百塊豆乾。我得趕緊去找人做,那個人說我不就是做豆乾的嗎?我給你們做好了。徐說那好哦,你可別誤我。明天中午一定派人來拿。徐走後他一家子忙了一夜把豆乾做好,等人來拿。等到快中午了還沒人來拿,他有點急了。找上徐文長的門上問他怎麼還沒去拿。徐說拿什麼,你不是叫我做豆乾嗎?你不是叫我說閒說嗎?這不是閒話嗎?


桌上客


我感覺歷史上最為幽默的人,應該是周恩來總理,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周恩來總理在外交事宜的處理上,遇到有些他不願意回答的問題, 或者對方不懷好意的時候,他就選擇用幽默的方式給予回絕。

當然這樣的回答方式,周恩來總理,每每都能做到恰到好處,適可而止,因此也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們舉幾個例子,大家就可以看出周恩來總理的大智慧來了。

新中國成立之初,很多外交事宜,都是周恩來總理親自出面處理的。

有一次在一個外國記者發佈會上,有些別有用心的記者,很不友善的對周總理提問道:“我到你們中國,小住了幾日,發現你們中國的馬路,有一個特別讓我不理解的地方。為什麼你們的路明明是人走的,偏偏要叫他為馬路呢?”

<strong>


周恩來總理,風輕雲淡地說道:“我們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所以簡稱為馬路”。

你看這樣的回答,是不是很幽默、風趣,是不是恰到好處,即給了外國人充分的面子,又給了他們想要的答案。

所以說,周恩來總理能夠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敬仰,那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還有一次,是一個美國記者。

當他看到周恩來總理上衣的兜上,彆著一個派克的筆的時候。他就誇誇其談地說美國的筆有多麼的好,聞名全世界。

然後他又問周恩來總理,您們中國如此大,您怎麼還要佩戴我們美國的筆呢?難道你們連一個筆都生產不出來嗎?

很顯然這又是一個不懷好意的提問。

周恩來總理告訴他,你們還年輕,可能還不知道,當年我們抗美援朝的時候,和朝鮮人民一起,打敗了美國。

這支鋼筆就是那時候朝鮮人民收繳的戰利品,為了增進中朝之間的友誼,所以,朝鮮人民就送了我這麼一支筆。

周恩來總理點到為止,不多說一句話,本來洋洋得意的記者,聽到這句話之後,立刻慚愧的低下了頭。

你看看周恩來總理的外交水平,是不是很高呀,無論遇到什麼複雜的情況,他都能做到應對自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這就是周恩來總理受世人尊重的原因,他做任何事都會給別人留足餘地,雖然你對我不友好,但是,我和你不一般見識。

當然了關於這樣的事情, 在周恩來總理的身上,還發生過很多。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周恩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優秀的中國共產黨員,馬克思主義的忠實擁護者,中國優秀的軍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為中國的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史學達人


幽默是一種語言藝術,是知識和智慧的體現。歷史上幽默的人很多,誰最幽默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我們可以說,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都是幽默的人,一些文學家和很多名人也很幽默。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幽默的故事已有網友介紹了,這裡介紹一下陳毅的幽默。陳毅不但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也是一位詩人和幽默家。他襟懷坦誠,光明磊落,談笑風生,詼諧幽默,留下很多幽默趣事。

1、接受佛像

陳毅是我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上世紀60年代訪問亞洲某國時,在一個公共集會上,一位宗教界領袖突然向陳毅外長敬獻了一尊佛像。

會議根本沒有這項內容,陳毅外長也沒有思想準備,在場的人都在看陳毅如何應對。因為很多人知道,陳毅是個無神論者,不信佛。直接拒絕顯得生硬,對方也下不了臺。只見陳毅外長恭敬地雙手接過佛像,笑著說道:

“靠老佛爺保佑,從此我再也不怕帝國主義了!”

頓時掌聲四起,一片笑聲。

陳毅巧妙地把佛像與老佛爺聯在一起,有老佛爺的保佑,自然就不怕帝國主義了。

這樣,獻佛的有面子,受禮的不尷尬,也體現了統戰工作的高超藝術。

毛主席和陳毅同志在一起

2、竹竿子捅飛機

上世紀60年代,美國援臺的U-2,多次對我國大西北的核試驗地偵察照相,由於它的飛行高度在2萬米以上,高射炮根本夠不著它,所以如入無人之境。

1962年9月9日,當一架U-2型飛機又侵入我國領空飛行時,突然一聲巨響,一頭栽地,這件事引起國際的震動。

人們不明白,中國是怎樣把U-2高空偵察機打下來的,有什麼秘密武器。

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一位記者問陳毅外長:

“請問,中國是用什麼先進武器把U-2型美國高空偵察機擊落的?”

問題直截了當,直奔主題。

陳毅外長微笑著,做著手勢回答說:

“是竹竿子,是用竹竿子捅下來的!”

頓時,臺下鬨堂大笑。

這個回答太幽默了,用竹竿子捅下來的!

當然,沒有人會相信,都知道是開玩笑,但很合情合理,也很有風度!

因為沒有讓提問的記者尷尬,沒用“無可奉告”的外交辭令拒答。也不可能直接回答,這樣會洩露軍事秘密。

陳毅這一幽默回答,很長時間是人們談笑的話題。

毛主席、朱德、陳毅在井岡山

3、《語錄》第271頁

在那個特殊期間,紅衛兵要開陳毅的批鬥會。面對臺下群情激奮的小將,從槍林彈雨走過來陳毅顯得很淡定,並沒有被嚇得低頭認罪。

陳毅手舉《毛主席語錄》,高聲說道:

“請翻到第271頁。”

臺下的紅衛兵翻開後發現,只有270頁,根本沒有271頁。

大家不明白是怎麼回事時,陳毅高聲朗讀道:

“毛主席說,陳毅是個好同志!”

語錄上沒有這句話,臺下一片哄聲。在場的周總理證實說:主席確實說過這樣的話,會場才靜了下來。

“陳毅是個好同志”,也是多年人們常提起的一個話題。

你認為還有哪些人是最幽默的人,請補充吧。


趣話歷史那些事


中國歷史上很有多很會幽默的人,他們留下的故事讓人津津樂道,最近歷史知事再看一本《毛主席幽默故事》的書,給你講幾個故事:

1,四抬大轎不行,至少要八抬大轎才行。

延安時期,毛主席兼任了多個學校的客座教授,一次馬列學院請毛主席去講課,來了四位院領導來楊家嶺邀請。毛主席說“我一個人去作報告,你們4個人來接,來的太少了,再來四個,湊成八抬大轎,那多威風,多氣派!”四個人羞得無地自容。

這個故事,充分體現了毛主席不講排場、不搞形式主義的作風,事後,他說我們艱苦樸素人人平等的延安作風,要打敗前呼後擁大搞排場的西安作風。

2,我是反手,蔣是草頭。

重慶談判期間,蔣軍方面的記者不懷好意的問“如果和談失敗,有沒有信心打敗國軍?”毛主席說“現在是談和,不好談戰爭。如果蔣先生的“蔣”是草頭將軍,咱也不怕。”對此,記者繼續追問“那您的毛代表什麼?”毛主席回答“我這個毛,是把手反過來,想要取勝,易如反掌!”


毛主席這個玩笑話,和後來的“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一脈相承異曲同工。毛主席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是出自於對人民力量的高度自信,後來面對美帝也毫無懼色!

3,總要放幾槍歡迎一下他們吧!

1947年,蔣軍對陝北解放區進行重點進攻,胡宗南23萬精銳直逼延安,延安附近只有2萬軍隊,華北東北等方面要求派兵支援,毛主席說“我這裡一個警衛連就夠了!”於是毛主席就帶著一個警衛連轉戰陝北各地,配合彭德懷元帥三戰三捷,粉碎了胡宗南對陝北的進攻。

戰爭中,我軍不得不放棄延安,警衛連戰士說,就這麼走了,心不甘!毛主席說,“那好啊,我們總要放幾槍歡迎一下他們。運輸大隊長要來,咱也攔不住啊!延安的幾孔破窯洞,他也搬不走,至於廣大人民的心,更是始終跟著解放軍走!”

毛主席用幾句幽默的話,就勸服解放軍指戰員放棄延安,踐行了“人存地亡,則人地皆存。人亡地存,則人地皆亡”的大戰略。蔣軍在運動戰中被不斷削弱,最終徹底滅亡。


歷史知事


說起古人的幽默,漢朝有個人可謂是獨樹一幟,他的名字叫東方朔,想必很多人都聽過這個名字,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聊一聊東方朔的幽默事蹟。

東方朔刺激餵馬的侏儒,通過和漢武帝幽默地對話,升了官



東方朔才華橫溢,滿腹經綸,但是起初當了個“公車令”的小官,薪水低下不說,而且也見不到皇帝,進不到皇帝眼裡,被重用的概率就降低了。

於是,東方想了個辦法,什麼辦法呢?他跑到給皇帝養馬的幾個侏儒跟前說道:“你們幾個人,既不能種田,也不能打仗,更缺乏治國的才華,實在是沒什麼用處,我聽說皇帝準備殺掉你們。”

這幾個人慌了,趕快問道:“那怎麼辦呢?”東方朔說道:“去向皇帝求情啊!”



話音剛落,幾個人就跑去求情了。幾個人在漢武帝面前連哭帶說,漢武帝是聽明白了,有人嚇唬他們了,那個人叫東方朔。

於是,漢武帝召見了東方朔,問道:“你膽子不小啊!”

東方朔風趣地說道:“他們幾個人身高三尺,我身高九尺,我們拿的工資卻一樣多。總不能撐死他們,餓死我吧!陛下如果不重用我,就放我回家吧,這樣也可省點糧食。”

東方朔說完,漢武大帝就笑了,不久升東方朔為侍郎。

有人想看東方朔的笑話,結果事與願違



郭舍人,是漢武大帝身旁的一個擅長表演的人物,歌舞雜技耍得很好。

看到東方朔風趣幽默,很受器重,於是郭舍人有點羨慕嫉妒恨。

有一天,機會來了,郭舍人準備讓東方朔猜個東西,邀請漢武帝當裁判,如果東方朔猜中了,郭舍人願意捱打一百板子,如果東方朔輸了,希望漢武大帝能給郭舍人賞賜,漢武大帝答應了。

郭舍人從樹上拿下來一寄生物,放在盆子底下,讓東方朔來猜,一般情況下,這哪能猜出來啊!但是,東方朔在這之前,遠遠瞄見了郭舍人的行為,於是朗聲說道:“這東西,在樹上叫寄生,放到盆子下,叫墊圈。”



郭舍人無奈地摸了摸頭,就此受罰。看到郭舍人脫掉褲子捱打的樣子,東方朔不禁說道:“啊!嘴上沒毛,喊聲嗷嗷,屁股越抬越高。”漢武帝笑了。

郭舍人穿起褲子不願意了:“陛下,他隨意笑話你的隨從,應該斬首示眾。”看來這人真生氣了。

話剛說完,東方朔說道:“我沒說你啊!哪裡說了?“口無毛”我說的是狗洞子,“聲嗷嗷”我指的是老烏鴉喂小烏鴉,“尻益高”我指的是禿鷹抓兔,屁股朝上。”聽起來很有道理。

東方朔用幽默的方式收拾了郭舍人,還沒有把柄,只能說“高明”。

東方朔自己提前拿走了肉,漢武帝卻原諒了他



有一天,漢武帝下令給官員們發點福利,分點肉。

結果,當東方朔到了跟前時,分肉的官員不在,按理來說應該等等的,可是東方是誰呀?人家不願意等,自己拿刀直接割了點肉,直接回家了。

於是,禍事來了,東方朔被分肉的告了。沒辦法,這事得解釋。

到了漢武帝那裡,漢武帝發話了:“你怎麼回事?自己割肉就跑了,你還講不講講規矩?”

東方朔躬身施禮說道:“陛下,沒有等著分肉的來,我是節省了時間啊,這樣分肉的來了,他可以少割一次啊!我沒有多割肉,這是我廉潔啊!回到家,我沒有獨自偷吃,而是交給妻子,這是我仁義啊!”

漢武帝大笑不止:“本來讓你認錯來了,沒想到你還把自己猛誇了一頓。”說完,漢武帝又賞賜了東方朔“酒一石,肉百斤”,讓東方朔回去交給他妻子。



東方朔就是這麼一個風趣的人,每每看到《史記》當中描寫東方朔的這一段,總是讓人很輕鬆,原來幽默不僅能讓人放鬆,還具有力量,能讓窘境變為順境,只能說“東方,你真是個高人。”


藍風破曉


諸葛亮的侄子諸葛恪。

一個人一時的幽默很容易,一輩子幽默就很難了,諸葛恪大半輩子都在幽默。

(1)馬糞和雞蛋。

孫登嘲笑諸葛恪,說諸葛恪要吃馬糞,諸葛恪說太子吃雞蛋。

孫權奇怪了,說人家讓你吃馬糞,你卻讓他吃雞蛋?

諸葛恪說,因為雞蛋和馬糞是同一個地方出來的。

孫權聽了大笑。

太子嘗嘲恪:"諸葛元遜可食馬矢。"恪曰:"願太子食雞卵。"權曰:"人令卿食馬矢,卿使人食雞卵何也?"恪曰:"所出同耳。"權大笑。《三國志·吳書·諸葛恪傳》

(2)你爹和你叔誰更厲害?

孫權有一次問諸葛恪,你爹(諸葛瑾)和你叔(諸葛亮)誰更厲害?

諸葛恪說,我爹厲害。

孫權問,為什麼?

諸葛恪說,我爹知道誰是明主,我叔卻不知道,所以我爹厲害。

孫權大笑。

他日復見,權問恪曰:”卿父與叔父孰賢?“對曰:”臣父為優。“權問其故。對曰:”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為優。“權又大噱。《三國志·吳書·諸葛恪傳》

(3)諸葛子瑜之驢。

有一次,孫權故意牽一頭驢來,在驢臉上貼一個紙條,寫著“諸葛子瑜”(即諸葛恪老爹諸葛瑾,他的臉長得長,所以孫權戲弄他)。

諸葛恪見了,要求拿筆添兩個字,寫了“之驢”字後面,變成了“諸葛子瑜之驢”,舉座都是大笑。。

恪父瑾面長似驢。孫權大會群臣,使人牽一驢入,長檢其面,題曰諸葛子瑜。恪跪曰:“乞請筆益兩字。因聽與筆。恪績其下曰:”之驢。“舉座歡笑,乃以驢賜恪。《三國志·吳書·諸葛恪傳》

(4)白頭翁與白頭婆。

吳國重臣張昭年紀大了,頭髮都白了,有一次孫權大宴群臣,殿前來了一隻白頭鳥,就問諸葛恪這是什麼鳥,諸葛恪說,這叫白頭翁。

張昭一聽,這小子想耍我吧?就說,陛下,諸葛恪戲弄您呢,沒聽說過有鳥叫白頭翁的,不行讓諸葛恪找一個白頭婆來。

諸葛恪說,鳥的名字不一定成雙成對的,有叫鸚母的鳥,請張老找出來叫鸚父的鳥。

張昭回答不出來,舉座又是大笑。

曾有白頭鳥集殿前,權曰:“此何鳥也?”恪曰:“白頭翁也。”張昭自以坐中最老,疑恪以鳥戲之,因曰:“恪欺陛下,未嘗聞鳥名白頭翁者,試使恪復求白頭母。”恪曰:“鳥名鸚母,未必有對,試使輔吳復求鸚父。”昭不能答,坐中皆歡笑。(《三國志》裴松之注引《江表傳》)

師明禮閒聊中國歷史


說到最為幽默的人,倒是讓我想起來了毛澤東主席。

大家不要一想起毛澤東是軍事家,打仗很厲害,就覺得他是一個很嚴厲的人。其實他很平易近人的,尤其是和同事,士兵相處的時候。他還經常給士兵開玩笑。

有一次,一個小士兵受傷了,毛澤東知道後,趕緊去探望他。

在確認沒有什麼大礙之後,毛澤東問這個小戰士叫什麼名字?

他告訴主席說自己叫“錢昌鑫”。

毛澤東主席聽說之後,笑著問他是那幾個字。

小戰士說到,錢就是花錢的錢,昌就是兩個日,鑫就是三個金。

毛澤東主席聽說後,哈哈大笑道:你姓錢還不夠,還帶那麼多金子,小心打你土豪哦。

你看看毛澤東說的這一句雙關語,是不是很好笑,即活躍了氣氛,又拉近了他於士兵之間的感情。

還有一次,毛澤東在屋子裡正研究地圖,指揮前線打仗呢。

這時候只見一個警衛員,急匆匆的走進來,趕緊讓毛澤東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去,因為敵軍的飛機來轟炸了,當時的情況十分的危機。

毛澤東不慌不忙的說,不用慌張,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這時候警衛員見毛澤東,不急不躁,趕緊把自己半路上拾來的炸彈片,拿給毛澤東看。毛澤東看了之後,風趣地說道,“不錯嘛,還可以用來打兩把菜刀。”

你看看毛澤東是不是很幽默,即使在戰場上,他也是能做到從容不迫,閒庭信步。

毛澤東之所以會這樣,因為他明白,自己身後有人民,只要有人民的支持,他最終會取得革命的勝利的。

所以,也正是他這種樂觀的態度,讓他最終帶領中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讓中國人民徹底的翻了身,成了國家的主人。


漢史趣聞


下面我說的這個人 我敢說99.9%的人都不知道!這個人不只是幽默了,簡直是個人才!



淝水之戰我們都知道,可以說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列子。的前秦苻堅率領八十萬號稱百萬大軍,進攻東晉,結果被東晉擊敗,損失慘重,像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也是出自這場戰役。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就是苻堅的侄子苻朗。苻朗之前任鎮東將軍兼青州刺史、統率青徐兗三州諸軍事。淝水之戰秦兵敗後,在北方的統治全面崩潰。之前的附屬紛紛倒戈,東晉也趁機北上,苻朗的地理位置就很尷尬了,是有家難回,又有國難投。最後只能投降了旁邊的東晉。
苻這個人雖然不是漢人,但漢化的特別徹底。什麼諸子百家,四書五經漢家的文化是瞭如指掌。運用起來爐火純青。沒事就和那些東晉名士坐一起扯牛皮。這些東晉名士還都說不過他。他到扯起來沒完沒了,到了什麼程度呢?據說他高談闊論的時侯旁邊會有一個下人專門捧著痰盂,苻朗說唾沫星子橫飛,說一會就要吐口痰,以至於下人要時不時出去倒掉再回來接。可能有些誇張,反正就是表達這個人扯起牛皮來有多厲害!他還是一個十足的吃貨,吃雉,就是雞,能吃出這是幾個月的雞,老的還是小的。吃鵝能吃出來這個部位長的是黑毛還是白毛。其他人不信,一問果真如此!當然這些不過是輒事,下面我就說一個活生生的列子!



據說當時王羲之的兒子王肅之(老四),特別不服他,總想借機會挖苦諷刺他。經常就像他求見北方的風土人情,你們那兒吃的怎麼樣啊!妹子漂亮不漂亮啊!其實是想借機找機會諷刺苻朗一頓。苻朗是煩不勝煩!

一次王肅之見到了苻朗又開始叨叨叨,叨叨叨,(這位也是話嘮),突然王肅之就問苻朗:“你們北方的奴婢都是什麼價格啊?那種比較貴哪種比較便宜呢”?


苻朗忍無可忍,就回答道:“謹厚有識中者,乃至十萬;無意為奴婢問者,止數幹耳”!翻譯過來就是:“品德厚道並有見識的人,身價可以到十萬錢;少見多怪並還像奴婢一樣問個不停的人,身價也就幾千錢。”就是說品德好的奴俾都不怎麼說話,可以賣到十萬錢。什麼都不知道怎麼嗶嗶叨叨問個沒問的就比較賤了,幾千錢而已!即諷刺了王肅之話嘮問個不聽,又嘲笑了王肅之沒有品德沒有文化。

如有誤筆,煩請斧正!


濟州府一戶侯


一個幽默至死的最慘烈的例子:

《呂氏春秋》裡講過齊國的兩位猛男。

倆人一個人住在東城區,一個住在西城區,都覺得自己很猛,關鍵是倆人還都挺聰明。

有一天倆人在大街上相遇。

喝一個?

得,喝一個就喝一個。

倆人走進旁邊的小酒館,開喝。

連續乾杯,喝的很爽。

過了一會兒,不爽了。

有酒沒肉,好像差點兒意思啊。

是啊是啊。

可是兜裡沒錢呢。

這可咋整?

東城好漢問西城好漢:

想吃肉不?

西城好漢:

想!

東城好漢:

你是好漢不?

西城好漢怒:

廢話,當然是好漢!

東城好漢慢吞吞地來了一句:

既然大家都是好漢,這就好辦了。

西城好漢靜靜地看著東城好漢裝逼。

東城好漢又開了口:

你身上也有肉,我身上是也有肉,咱哥倆碰巧都是好漢,還花什麼冤枉錢買肉?互相吃吃不就可以?!

倆人點點頭,齊聲向酒保喊道:

小二,拿點兒豆瓣醬!

豆瓣醬上來後,倆人抽刀相向。

你給我一刀,割下一塊肉,蘸蘸豆瓣醬就扔進嘴裡大嚼,那個也如法炮製,給對方也是一刀。

血流成河,倆人神色自若,互相吃肉,連續乾杯。

喝到最後,血自然是要流乾的。

於是倆人就死了。

《呂氏春秋》中的這篇《割肉相啖》的“齊之好勇者”,原意是說兩位齊人兄弟都是盲目勇敢又愛攀比的充滿革命樂觀主義的二貨。但中國歷史上,又何曾少過兄弟鬩於牆、外人看笑話、裝逼裝過頭的後來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