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作文解析:品嚐生活的滋味

一、考場真題

“品”,三個口。造字本義:一小口一小口地吃,慢慢辨別滋味。品嚐美食是一種享受,縈繞在每個人的舌尖;品味情感是一脈溫柔,流淌在每個人的心田;品評世態是一種情懷,伴隨我們成長前行……

請以“品”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題目自擬。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少於600字。

二、真題解析

這是一篇以“品”為話題的作文。從文章的立意來看,寫作重心應該放在寫“某種感受”上,如果只是寫某種“味道”,顯然是不夠的。要深挖滋味的內涵,但就其滋味寫滋味,必然俗氣淺薄。如能扣住“品”的深刻內涵,掘而深之,那文章的立意就會高人一籌。

“品”留給考生思考的餘地很大,修飾“品”的修飾語很多,因此話題顯得很寬泛。在審題時就要在修飾語上作文章了,儘量要化大為小。可圍繞“品嚐、品味”寫作文。

可以深入到現實生活中去,對現實生活的原生態加以提煉,寫出人生的酸甜苦辣的滋味,如母愛的滋味、鄉愁的滋味、後悔的滋味、惆悵的滋味等等。

也可以將思緒沉浸到歷史中,在歷史的豐富典籍中尋找素材,通過古人的言行詮釋人生的種種況味,從而對現實生活中人生的滋味加以指導和警示。

當然考生也可以不必那麼沉重或厚重,寫文筆優雅的散文同樣可以出彩,青春的滋味、蘋果的滋味、家的滋味、香草麵包的滋味、年輕的滋味……

考場作文解析:品嚐生活的滋味

三、優秀作文

品嚐生活的滋味

生活的音樂——鍋碗瓢盆的交響曲。生活的顏色——赤橙黃綠青藍紫。那麼生活的滋味呢?自然是酸甜苦辣鹹五味瓶啦。不信?那就去體驗吧!

酸的感覺

唉,懊人的語文,煩人的數學,這次的考試肯定考砸了。成績公佈下來,老師的笑酸酸的,我們的鼻子酸酸的,老師的話酸酸的,我們的眼睛酸酸的,彷彿大家嘴裡都嚼著一枚青橄欖。“哭有什麼用?考試不相信眼淚。”班長對同學說。“對,擦乾淚水,找回自我,奮勇前進,一次失敗算什麼!”也許以後正是這青橄欖會讓我們回味無窮!

甜的享受

“譁……”掌聲在耳邊響起,我心裡美滋滋的,一年多來的努力沒有白費,我的書法終於獲獎了。聽著同學們的祝賀,心裡生起一股甜甜的感覺。放學回家的路上,鳥兒叫得多麼清脆,花兒開得多麼豔麗,河水流得多麼歡暢,它們也在和我分享這份甜蜜,我加快腳步,我要把這份甜蜜快樂帶給爸爸媽媽。

苦的滋味

甜的滋味有,苦的滋味更有。學習生活就是苦的感覺。這不,數學老師留下的兩黑板作業剛抄完,語文老師又帶來一張考卷,老師說:“要好好消化。”真是“無邊作業蕭蕭下,不盡考卷滾滾來。”沒有幾個同學不伸長舌頭拉長臉,苦啊苦!

辣的體會

“哇,考得這麼好!”同學們的話裡帶著一絲辛辣。我低頭不語,看著試卷上那個鮮紅的分數,不知是高興還是難過。老師還在表揚我考得很好。“哼!”有的同學嘴一瞥,眼睛斜了一下,還有得同學疑惑地望著我……我把頭埋得更低了,我不願看到同學們那火辣辣的目光。可我的臉異樣地發燙了,像是辣椒醬擦過一樣。怎麼辦?我終於鼓起勇氣,一把抓起那張不光彩分數地卷子向老師走去。辣的味道,我不要再體會。

生活是一杯清茶,要你去細細品嚐。酸甜苦辣,紅黃藍綠,將生活編織成一首甜美的歌,一幅斑斕的畫。讓我們去體驗,你會發現它是多姿多彩的。

四、作文點評

本文開篇以細節描寫入手,主體部分以小標題劃分段落,凸顯結構,綜合運用記敘、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緊扣中心,文章結構嚴謹,舉例得當,語言簡明。四個小標題是最大的亮點,對仗工整,語言優美,既有力地點明事例的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