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紀委書記任正曉:規範信訪舉報工作 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不容置疑,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戰略性成果,與人民群眾依法監督黨員幹部和國家公職人員、積極提供違紀違法問題線索,是密不可分的。但不可忽視的是,也有一些別有用心者故意捏造問題線索,借信訪舉報打擊報復、誣告陷害敢於擔當、勇於負責、善於作為的幹事創業者,讓好乾部蒙受不白之冤,挫傷他們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也極大浪費紀檢監察機關的工作精力和監督執紀、審查調查資源,破壞一個地區、行業、領域的政治生態。近年來,河南省紀檢監察機關積極發揮主導推動作用,圍繞鼓勵保護依法檢舉舉報、嚴厲打擊誣告陷害行為,建機制、強措施,有力有效匡正了社會風氣,淨化了政治生態。

一是暢通信訪舉報渠道,鼓勵支持依法檢舉舉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信訪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信訪舉報工作對紀檢監察機關來講,是查處各類違紀違法問題最重要的線索來源和主渠道,是強化對黨員幹部和國家公職人員監督不可或缺的措施和手段。新時代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鞏固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最後取得徹底勝利,必須始終依靠人民群眾的支持和監督。近年來,全省不斷在拓展並暢通信訪舉報渠道上下功夫,在保護信訪舉報人合法權益上推出新的舉措,切實把憲法賦予人民群眾的參與、表達、監督等權利落實到位。2018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接受信訪舉報139188件次,同比增長42.2%,人民群眾對紀檢監察機關的信任度進一步提高。

二是依紀依法研判甄別,嚴厲查處誣告陷害行為。誣告陷害行為的目的是把水攪渾、把事搞亂、把人心搞散,從中漁利,既違反了紀律,也觸犯了法律,如果讓這些人大行其道,讓這種行為肆意蔓延,長此以往,就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就會讓被誣告的黨員幹部寒了心、洩了氣、鬆了勁,就會敗壞風氣、影響發展,阻礙中原更加出彩事業的進程。在鼓勵保護依法檢舉舉報,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參與監督的同時,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加強對問題線索的梳理分析、研判甄別,對於正常的黨內監督和真實的舉報行為支持鼓勵,對於錯告及時進行糾正,對於故意造謠、誹謗誣告行為,像對待腐敗一樣零容忍,堅決嚴厲打擊,依紀依法處理,真正讓誣告陷害者受到應有懲處,付出應有代價。2016年以來,全省查處誣告陷害類問題11件、14人,黨紀政務處分12人,移送司法機關2人。其中,周口市把嚴查誣告陷害行為作為優化政治生態、激勵幹部擔當作為的關鍵舉措,2017年2月制定出臺《預防和查處誣告陷害類信訪舉報辦法》,通過嚴肅查處市紀委原常委孟某和原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劉某等誣告陷害典型案件,形成了強大震懾,推動了民風好轉。關於領導幹部的信訪舉報明顯下降,同時也激發了幹部精氣神,幹事創業的熱情空前高漲,推動中心城區“兩違”治理、棚戶區改造、開放招商等各項工作打破了多年山河依舊的僵局。

三是及時為受到誣告者澄清正名,激勵幹部擔當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為那些敢於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幹部撐腰鼓勁。”全省紀檢監察機關一方面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突出在第一種形態上下功夫,教育黨員幹部要有自覺接受、正確對待監督的胸懷和氣度;另一方面認真貫徹“三個區分開來”要求,落實容錯糾錯機制,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以適當方式,在一定範圍,及時為受到誣告者恢復名譽、消除影響,還清白者以清白,不讓流汗者再流淚,推動形成了當幹部必作為、讓幹部敢作為、促幹部想作為、使幹部受監督的濃厚氛圍。比如2018年,鄭州市紀委監委通報了兩起誣告陷害黨員幹部的典型問題;駐馬店市紀委監委對正陽縣5起不實信訪舉報予以了結澄清,並向正陽縣委和有關方面進行了通報,受到黨員幹部的廣泛好評。

當前,河南正處於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一個良好的政治生態。中央《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指出:“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及時為受到不實反映的幹部澄清正名、消除顧慮,引導幹部爭當改革的促進派、實幹家,專心致志為黨和人民幹事創業、建功立業。”釋放出為幹事創業者撐腰、向誣告陷害者亮劍的強烈信號,傳遞了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的鮮明導向。今後的工作中,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將堅持兩手一起抓,既要暢通信訪舉報渠道,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同時又要保持基本的政治判斷力,嚴查誣告陷害行為,防止被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被誣告陷害者牽著鼻子走,防止一封誣告幾角錢,夠上紀委跑半年的現象發生,切實狠剎歪風邪氣,弘揚新風正氣,為譜寫河南工作更加絢麗新篇章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河南省紀委書記任正曉:規範信訪舉報工作 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2018年12月,河南省紀委監委領導同志到鶴壁市淇縣靈山辦事處調研信訪監督情況。陳振焱/攝



(本文刊載於2019年第8期《中國紀檢監察》,作者:河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 任正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