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记、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这些经典电影,你看过几部?


魏少先,男,1955年生,河北省邯郸县南吕固乡四留固村农民,乡村电影义务放映员,魏少先耗时十余载、耗资百万元建起的“燕赵红色收藏馆”,从外墙的宣传图片、电影海报,到屋内琳琅满目的红色藏品,到处都散发着浓郁的“红色气息”,享有“红色电影收藏家”盛名。

京剧艺术片《红灯记》,是上世纪70年代八大样板戏之一,八一电影制片厂1970年摄制。 影片根据中国京剧团的现场演出拍摄,片中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一家三代,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与日寇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

《红灯记》的故事取材于电影《自有后来人》,此剧是中国京剧院的优秀保留剧目,六十年代至今,众多艺术家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高玉倩、钱浩梁、刘长瑜、李维康、冯志孝、孙岳、王晶华、杜富珍、张岚、耿巧云等都曾先后参加演出。近几年来,青年团排演此剧,得到老艺术家们的指导,演出取得成功。


歌剧、电影《白毛女》,讲述了解放前的华北农村,年轻貌美的喜儿被恶霸地主黄世仁霸占后,逃进深山丛林,头发全变白,后来被大春解救的故事。现在我们观看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时,经常有歌剧《白毛女》的演出,以激发革命战士的阶级立场,坚定杀敌的决心。

1951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根据歌剧《白毛女》拍摄了电影《白毛女》,以七场芭蕾舞剧的形式演出,是中国第一部芭蕾舞电影。电影由王滨、水华执导,田华、陈强、胡朋、张守维、李百万、李壬林等主演。1951年该电影获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1957年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

电影《红色娘子军》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片,由谢晋执导,祝希娟、王心刚等主演,1960年上映 。该片讲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吴琼花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经历和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战斗故事。


1962年,获第一届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1964年获第三届亚非电影节万隆奖、最佳男演员。1995年,被评为中国电影“世纪奖”---中国电影90周年十大优秀影片。

电影《奇袭白虎团》讲述1953年,我军某团侦察排长严伟才率领尖刀班,在朝鲜民众的帮助下,冲破重重难关,直插敌人王牌军“白虎团”心脏,捣毁团部,为我抗美援朝志愿军全线反击美、韩侵略者创造有利条件的故事,后被多次改编成快板书和样板戏。电影于1972年上映。

《铁道游击队》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赵明执导,曹会渠、秦怡等主演的剧情片,于1956年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临城枣庄的一支铁道游击队在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的带领下,活跃在铁路线上,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斗争的故事。电影主题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经久不衰,成为永恒。


除了国产电影外,当时从社会主义国家进口的电影也是一战争题材为主。《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是由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一部战争片,于1972年11月30日在匈牙利上映。该片讲述了游击队长瓦尔特凭借个人出色的谋略与众多英勇的游击队员让打入内部的间谍现出了原形后,成功地挫败了敌人的阴谋的故事。

电影《桥》是1969年由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一部战争影片,影片讲述的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期,一小队南斯拉夫游击队员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惊险曲折的斗争将德军撤退途中一座必经的桥梁炸毁的故事。电影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出色的逻辑叙事,使一场反间谍的鏖战既带有着抒情的悲伤,又有着幽默的调和,充沛了剧情张力。

经过初期的小场景的积累,国产电影逐步向影响全局的大场景电影过度。《血战台儿庄》讲述了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正面作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这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中第一次大会战的胜利,电影由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战争电影,由杨光远、翟俊杰执导,邵宏来,初国良、江化霖、赵恒多、翟俊杰等出演,于1986年上映。


电影《大决战》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系列电影,分为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三部,影片于1991年上映。三部电影以宏伟逼真的气势再现了解放战争中三次决定性的伟大战役。1992年地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14个奖项,1992年地1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奖。

电影《杜鹃山》海报。这些电影无论从内容还是艺术表现形式,看成经典,值得反复欣赏​【《布衣镜界》关注百姓生活 弘扬传统文化,感谢您的评论、收藏、点赞、转载链接,敬请“关注”并查看前期内容,谢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