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三国时期的人的名字大多都是单字,比如刘备、关羽、张飞,这是为什么?

琅琊热点榜


何止三国时期古代大多数时期都是如此,

古人是有名有字的,名是一个字,字一般是两个字,也是一种通过五行或者其他的方式来对名进行补充的

看看古人的名就知道了:先看先秦时期的: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公姬旦、管仲、孔丘、孟轲、庄周、苏秦、张仪、秦昭襄王赢稷、秦武王赢荡等等

两汉也是如此:刘邦、刘盈、吕雉、刘恒、刘启、刘彻、刘询、刘安、刘长、刘秀、王莽、曹操、孙权、刘备等等

复姓的也是取一个字:司马迁,诸葛亮,诸葛瑾、诸葛恪、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都是一个字

后来的唐宋也是如此,杨坚、杨勇、杨广、李渊、李治、李恪、李泰、李显、李旦、李亨、秦琼、罗成,苏轼,苏辙、苏洵,

到了明代之后,朱元璋建立了一套辈分的制度,后代一般来说中间的字是辈分,后来三个字的名字才逐渐的多起来:朱元璋的后代他自己的儿子是木字旁,他的孙子辈之后就是三个字了儿子有朱标、朱棣,后代子孙有,朱高炽,朱厚照,朱厚熜,朱由检,朱由校,等等

朱元璋之后,民间也开始续辈分了,三个字的名字才逐渐的多起来!


鹏程日志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这个问题很简单,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传统原因:图方便

在古代,读书识字是一件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办到的事情。大量的农民、手工业者都是文盲,而且由于书籍数量的稀少,大量的书籍知识都掌握在极少的大儒手中。只有贵族出身、有钱人才有资格去求学。

所以在古代一般能起的起名和字的人,都已经战胜80%以上的人了。

而且古人起名的方式都比较简单的一个原因就是古人有字作为补充,比如曹操字孟德,刘备字玄德。

在称呼对方时一般还会加上字、官职、地区等要素一般都可以区分。比如郭嘉就是颍川郭奉孝。

二、王莽改制的原因


其实这个原因才是最大的原因。

王莽篡汉后,不但把所有的地名、官职名都给改了一边。

当时著名的南阳、河内、颍川、弘农、河东、荥阳六个郡,全被王莽改名了。

南阳叫“前队” , 河内叫“后队” ,颍川叫“左队”, 弘农叫“右队” ,河东叫“兆队”, 荥阳叫“祈队”,合称为豫州六队。

还把高句丽改成了下句丽,匈奴改成降奴……

最后王莽开始拿普通人的名字开刀。王莽认为:在三皇五帝时期,人民生活安居乐业,我们要向这个时候学习。如何学习呢?学两点就好了!

一、古代的尧舜禹都只有一个名,这就说明了只有好人、良民才有资格用单个的名。

二、上古时期的蚩尤、旱魃、相柳这些敌人、怪兽才用双名,这就说明只有坏人、罪犯才配使用双名。

所以,王莽规定,把所有的罪犯、坏人强制性的改为两个字的名。在这一政策下,第一个倒霉的就是王莽的长孙王宗。

王宗觉的自家爷爷这样搞下去王家迟早药丸,于是打算兵谏。结果事情暴露后王莽大怒,逼迫王宗自杀。这还不算完,王莽把王宗改名为王会宗,表示死了也是罪犯。

于是大家为了表示我是良民,纷纷只起一个字的名。



虽然王莽很快就被刘秀给赶下台,但是王莽在姓名上遗留的影响力却没那么容易消除。东汉一百多年来,大部分人还都是以单字为荣。

所以在三国历史故事里,绝大多数谋士武将的姓名都是一个单名加上一个双字。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大家关注。


以史为鉴


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国人历来对名字都十分重视,许多人为了给自己的小孩起个好名字也是绞尽脑汁。三国时期两军对阵时,也可以经常看到,一方有武将出来说:来者何人?报上名来,我刀下不杀无名之鬼。 那么,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司马懿,周瑜,鲁肃等等,为什么三国时期从君主到文臣武将,名字都是以单字为主呢? 这一现象是否包含了什么特殊的意义?

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特定历史时期,飞扬认为,主要有以下两大原因:

第一、要避讳的缘故

中国历史进入秦汉之后,为加强皇权独尊和显示天子的威严,皇帝的名字是必须要避讳的。如秦始皇名政,便改“正月”为“端月”,或读作“征月”。汉高祖名邦,改“邦”为 “国”。东汉光武帝名秀以“茂”代“秀”,改“秀才”为“茂才”。

这样一来,取一个字的名字当然比取两个字更容易避讳。于是,君主为了下面的人好避讳,就只用一个了;而百姓为了省却因避君主的讳而改名的麻烦,也会优先用一个字取名。这一历史背景,导致单字名大量出现,东汉三国也是如此。

第二、与王莽篡汉有关。

三国时期是东汉末年的延续,汉朝发生的事情,自然对三国影响最大。

西汉末年,汉朝大臣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但不久后光武帝刘秀重新统一天下,仍立国号为汉。史称东汉。但王莽终因篡逆一事,在汉朝历史上留下了恶名,也在其后留下了一定影响力。



王莽篡汉上台后,曾经颁布了许多法令,其中与名字相关的有这样两条:

第一、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也是出于避讳的考虑)。第二、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

也就是说,颁布法律后,二字只是为了惩罚罪犯用的,一般人都只用单字名。

可能有人会说,王莽早就覆灭了,怎么到了三国时期还会有影响呢?实际上,虽然王莽早就垮台了,但是他颁布的法令已经促使了民间形成了这样一种崇尚单字名风气,在短时间内这种风气逐渐扩散,形成了持久的影响力。到了崇尚名誉和义气的三国时代,也依然极少会有人会用罪犯用的双字名,而多选择用高贵的单字名了。


关羽因义薄云天而受人崇敬

此外,《汉书·王莽传》还记载道:“匈奴单于,顺制作,去二名”之语,意思是说,匈奴单于依顺王朝的法令,去掉二字名中的一个字。可见,当时不但有禁止使用双字名的法令,而且还影响到了匈奴,可见这一法令的影响之大。

这两大原因,可能直接造成了东汉三国时期的单字名多见。大家还有什么看法,请留言评论。

我是飞扬,一个爱读历史的理工男,愿把我所读的变成有趣的故事说给你听,关注我,让我们共成长。

历史飞扬


古人单名双字是一种习惯,这习惯其实缘由是当时的文明传播程度。秦汉之际,著书立说,犹靠铅刀之刻,所以古人为了刻名之便,尽量取单名。以至于沿袭到魏晋。

唐朝时,随着造纸和印刷业的繁荣,笔墨纸砚的普及,书写名字已经很便利,所以取双字名的逐渐增多。后来为了区分辈分,有的家族还写了专用字,渐渐成了习俗,三个字的人也就多了起来。

如今有不少人依旧是单名,一是辈字不好听,二是找不到辈字。三是有避讳。四是敬仰某个古人。五是好听。六是其他………………







水浒我最懂


二名非礼也

其实这个事情不完全是王莽的锅,和古人识字多少也没有关系。王莽是儒学大家,他是喜欢复古的人,用法律规定单名也是一种复古行为。既然是复古,那始作俑者肯定就不是王莽。

王莽根据的是《春秋》的记载,在《春秋公羊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晋国大夫魏曼多率兵攻打卫国。卫国人很讨厌他,都称呼他为魏多,讽刺他多名。人们认为多名是不符合礼法的。

晋魏多帅师侵卫,此魏曼多也。曷为谓之魏多?讥二名,二名非礼也。

在汉朝以前,单名就是最常见的取名方式。比如公孙鞅,苏秦,张仪,孔丘,孟轲,嬴政,陈胜,吴广,刘邦,萧何,张良,韩信,项羽等等。如果你去看两汉皇帝的名字,没有一个双名的。刘弗陵和刘病已在登基后分别改名刘弗和刘询。这有为了天下避帝王讳方便的缘故,但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无形中让人们觉得单名为贵是正确的。

其实不仅仅是两汉的皇帝喜欢用单名,在宋朝以前大多数皇帝都是单名。唐朝只有李世民和李隆基为双名。李世民曾下诏只要“世民”两字不同时用,可以不用避讳。在唐太宗时期,民部就叫民部。到了永徽初年,唐高宗李治才改民部为户部。

令曰:“依礼,二名不偏讳。近代已来,两字兼避,废阙已多,率意而行,有违经典。其官号、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两字不连续者,并不须讳。

所以既不是因为王莽的一个人原因,更不是因为读书识字少的缘故。而是有历史原因的。

取名的规则

根据《礼仪》记载:“婚生三月而名”。也就是说在孩子出生三个月后,就该给他取名字了。但是取名的规则并不是一直都有的,最早的时候就很随意。比如晋成公叫“姬黑臀”,由于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梦见有神人在他臀部描了一颗黑痣。在《国语》中记载

成公之生也,其母梦神人规其臀以墨,故名之曰黑臀。

其它的还有鲁成公姬黑肱,齐桓公姜小白等等各种方式取名,不一而足。而最早为取名制定规则的是鲁国,鲁桓公向申繻请教该如何给太子取名。申繻取名的五种原则和五个该避免的地方。分别是

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五原则让名字更加富有涵义,五不准避免造成混乱同时也规避了一些容易造成尴尬的问题。逐渐被世人所接受。后来儒家提倡“为尊者讳”,所以在五不准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了更多的避讳。


渔耕樵读


这事很有意思,以单字为名,可不止三国,胡乱回答几个原因吧。

我们经常笑俄罗斯人的名字很复杂,有曾祖父名+祖父名+父名,然后才是自己的名字。其实这正是传承,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中国人的姓名,最早也体现出这样的特点,姓、氏、名都有,或者标明的是部落、家族,而后才是自己的名字。这样也是很长的,为方便使用,自称往往就是一个字,是代表自己的“名”。

中国文字,是一字一义的。大家仔细去想,是不是每个字都可单独使用,并都有自己独立表达的意思,所以用一个字代表自己足已,多了反而乱,不知所云,会被笑话的。

文字在古时是个“稀罕”的东西,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使用和拥有的,只有富贵之人,才有资格有自己的名字,一般人只有叫“阿大”“阿二”或“阿猫”“阿狗”的份儿。也有叫“大郎”“次郎”“三郎”等,日本到是很好继承了中国古文化,水浒传中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就是这样的反映。

当然,事物发展都有个由简到繁的过程。古时起单字为名,记忆方便,书写方便,那时无论刻在龟甲、兽骨、青铜、石碑还是竹简,都是很不容易的事,太复杂就给自己找麻烦。而那时人口少,重名的机率低。后来人口多了,重名概率大了,笔纸让书写方便了,多几个字也就无妨了。到现在14亿人口,四个字五个字的名字都开始大量涌现了。比如姓王的,可以叫“王者荣耀”。哈哈哈哈!

古人还有种起名字的规矩,名由父母起,字由老师起,号则可由自己起。就不知三国众人是否如此了。





净月暖阳


吕翎琪,马三刀,孙尚香,沙漠柯,黄程彦,胡车儿,裴元绍,张春华,淳于琼,王子服、卫仲道、武安国、乌桓触、兀突骨,程远志等人面对这个问题,表示一脸懵逼


蓝翼恶魔


因为那时候流行的是姓、名、字,一般字都是双字,而且都是配合名的,比如赵云,字子龙,就是诗经中龙从云中来的诗句中来的


黄邪0121


中国古代稍微有点地位的人都会有姓名和字,一般名字为一到两个字,而字几乎为两个字,例如:刘备,字玄德,曹操,字孟德,张飞,字翼德等。当然也有许多特例,如曹操侄子叫曹安民,崔州平等,名字为两个字。而字只有一个字你们知道都有谁吗?我给列出一个:项羽。项羽名籍字羽,《史记》中有《项籍本纪》,后世则习惯于以字称之,即项羽。


对话历史


作家!你懂的中国书名和小名不,这也是中国传乘其中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