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日本有騎兵聯隊,那麼多的“東洋馬”是怎麼來的?

西方不敗319


二戰時日本的騎兵部隊,可謂是為日本侵略戰爭立下了“汗馬”功勞。

日本軍隊二戰期間的騎兵部隊和輜重部隊、炮兵部隊所配的戰馬,不僅個高,體力還特別好,在長途奔襲,物資供給,正面衝鋒等各方面能力上將中國馬匹遠遠甩開,中國軍人對這種東洋馬也印象頗深。


難道日本一直就盛產這種高頭大馬?當然不是,它們也是經歷過一個引進吸收的過程。

日本是個小島國資源匱乏,連他們馬匹的祖先蒙古馬都是來自中國,但是經過歷代繁衍之後就成了身材矮小的蘇馬了。

蘇馬平均體高120~142釐米,體型屬於袖珍一類,雖然吃苦耐勞,生命力較強,但是用作於騎兵作戰衝鋒或長途運輸這些差事,就顯得有些蘿莉了。

因為受地理和資源影響,日本人身高普遍不理想,再騎上身材更是矮小的馬匹,簡直都不好意思和其他國家的騎兵打招呼,西洋騎兵看到這一幕,也開玩笑說這是“一個侏儒騎著一隻大耗子”,日本人相當難堪。


顯然,僅靠日本自身馬匹,是很難完成現代化軍隊建設的。

自從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就開始學習西方列強的建軍思想,為了建立現代化騎兵部隊,為以後對外擴張提供武力支持,聽取德國建議引進外國馬匹進行改良雜交。

1867年,拿破崙曾贈予日本26匹高大健壯的阿拉伯馬用於馬匹雜交,但又因為受制於馬匹種類過於單一,馬匹雜交數量質量都屬於參差不齊的水準,馬匹之間的近親配種,導致新生馬匹的個頭仍然不理想。

到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日本馬匹有了較大的變化,當然相比於歐洲騎兵駕馭的戰馬,日本的馬匹在體力、奔跑速度、負重能力等各項技術指標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不過相對於明治維新之前的馬匹,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進展。

根據統計,此時軍馬身高大多在135~138釐米之間。日本馬匹一方面受制於技術,另一方面則是受致於時間的限制,畢竟基因改良是一項浩大工程,需要漫長的時間積累。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再加上日俄戰爭的到來,日本開始進行馬匹改革,不僅對馬匹的質量有著要求,更是因為日俄戰爭戰線不斷的擴大,對馬匹的數量也增加了需求,在日俄戰爭期間,日本騎兵的速度,負重,衝鋒能力都遠遠遜色於俄國騎兵。

為了鼓勵本土居民進行馬匹改良,也為以後戰時馬匹徵用提供方便,日本政府開始免費為居民提供馬匹雜交服務。

日俄戰爭中反映出來的戰馬差距,促使日本開始大量引進頓河馬、安格魯諾曼、純血阿拉伯馬等世上比較優良的各類戰馬,進行科學的繁衍雜交養成計劃,通過數十年不懈的努力,日本的戰馬無論是體量、高度,還是耐力等指標,都有了大幅攀升,到了二戰期間,已經基本達到了國際領先的水平,可以比肩歐洲戰馬。


在身高方面,日本馬的身高達到了160釐米,甚至高過了平均身高只有150釐米多一點的日軍士兵,這個時候的日本馬才逐漸有了與歐洲馬正面抗衡的能力。


歷來現實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日本軍馬的培養,花費了接近一百年的時間。

日本古代有馬,但馬非常的爛。他們主要是蒙古馬種,很久以前經過朝鮮半島輸入日本。這些蒙古馬本來就比較矮小,加上常年生活在日本島國封閉的環境,無法獲得新的基因。所以傳統日本馬很爛,矮小,力量弱,爆發力差。按照西方有關馬的分類基準,身高148釐米以下的馬都屬於小型馬,那麼日本所有的馬都是小型馬。

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就開始改良軍馬。但軍馬不是槍炮,改良需要漫長的週期。一匹馬長大就需要很多年的時間。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日本急需徵調馬匹身高超過142釐米的戰馬。雖然當時日本一共飼養了約150萬匹馬,但是經過軍隊嚴格選拔卻僅能湊足3.5萬匹,而且入選的軍馬也很少有超過1.42米。同時,這些參戰的軍馬在戰場上經常無故騷動、互相撕咬、蹶踢、嘶鳴,嚴重影響了日軍的攻擊計劃。據記載,日軍第六師團炮兵聯隊在管制性情暴躁的軍馬時,還發生了270名士兵被馬咬傷和踢傷的事故。

1887年,日本陸軍保有的馬匹平均身高只有135-138釐米,與平均體高150釐米的歐洲軍馬相差了十多釐米。

八國聯軍侵華時,日本騎兵也曾經參戰。當時日本騎兵平均身高1米5幾,他們馬只有1米三。

而法軍的戰馬平均身高156.7釐米、德國軍馬則為161.2釐米,相差太遠。

日本騎兵被白人騎兵嘲笑為:騎著大號老鼠的侏儒軍團。

為了改善日本軍馬的品種,從明治維新開始引進西方優秀馬種。

當時日軍是高度依賴戰馬的,日軍的師團需要大量馬匹作為運輸工具,每個師團的馬匹一般超過7000匹,而師團士兵也不過2萬多人,相當於3個人就要有1匹馬。

為了軍馬,日本軍方付出了巨大的財力物力,還有漫長的時間。

日本引進的優秀馬種,主要是:


第一,阿拉伯馬。

日本從阿拉伯地區引入了這種馬匹。阿拉伯馬匹的特點是外形優美,耐熱,耐力好,速度也快。

在日本所有的依仗馬,基本都是阿拉伯馬充當,包括天皇的坐騎。

第二,盎格魯諾曼馬

這是法國諾曼底的諾曼馬和純血英國盎格魯馬的混血。

這種馬不但體型高大,而且體力好,速度快,力量非常大,是優秀的軍馬。

日本軍方經過反覆試驗,認為這種馬最符合實戰需要。

在二戰期間,日本騎兵百分之七十五的戰馬,都是盎格魯諾曼馬。

第三,盎格魯阿拉伯馬

這也是一種混血嗎,特點鑑於前兩種馬之間。

這種馬的特點是速度快,體型優美,一般作為高級軍官的坐騎,或者用於傳令兵(要求馬匹速度快)

第四,頓河馬

這是著名的沙俄頓河哥薩克的坐騎。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經過十年改良的日本馬平均身高終於達到了147釐米。但是在戰鬥中,日本馬無論在體質還是數量上還是遠遠不如俄國頓河馬。比如,同樣噸位的大炮,俄國馬只需六匹就可輕鬆牽引,而八匹日本馬亦顯得非常吃力。

日軍就發現頓河馬具有極強的耐力,力量較大,適應能力也超強,缺點是速度較慢,體型較為矮小,不太適合騎兵作戰。

於是,頓河馬也被大量繁殖,但主要作為驛馬使用,也就是用來拉車或者揹負輜重。

經過長達七八十年的培養,到了二戰期間,日本的軍馬幾乎都是高大的東洋馬。即便日本民間用馬,也達到了145.4-157.6釐米的體高。

當時日本規定,騎兵的戰馬必須超過153釐米,體重超過450公斤,不能有贅肉。

這個標準已經和西方戰馬完全相同。

可以說,戰馬的發展,也是日本明治維新高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方面。

在中國,東洋馬也成為高大的代名詞。

薩沙記得林彪準兒媳回憶自己母親的婚姻時寫道:當時我的母親是護士,身高接近1米7。在抗戰那個年代,我母親算是非常高的女人。那個時候,領導給我父親介紹對象(他父親是個大齡軍官),讓他看了這幾個護士。我父親看了一會,指著我媽說“我就要這匹東洋馬”。


薩沙


日本的騎兵編制和步兵相仿,也是由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組成,不過規模要小的多,一個騎兵聯隊由四個騎兵中隊和一個機槍中隊組成,大約有1400人左右。

日本騎兵所用的馬是以盎格魯諾爾曼馬為主。日本本土的馬與蒙古馬種同源,平均體高120~142釐米,比較矮小,雖然吃苦耐勞,生命力較強,但是用於騎兵衝鋒顯然有所不足。

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軍事改革,騎兵也是改革內容之一,其中騎兵所用的馬匹也是改革重點。由於傳統的日本馬有所不足,所以在法國軍事顧問團和騎兵指揮官秋山好古的建議下,日本引進了不少良種馬。

日本引進的馬裡一種的是阿拉伯馬,阿拉伯馬外形好, 能力強,所以主要用於天皇和近衛騎兵。還有一種是盎格魯阿拉伯馬,這種雜交馬主要用於高級指揮官的座騎或是傳令兵。而日本騎兵所用的馬則以盎格魯諾爾曼馬為多。

盎格魯諾爾曼馬是英國純血馬和諾爾曼馬雜交的品種,體形高大速度快,是一種非常優良的馬匹。

在日俄戰爭裡,日本騎兵多次擊敗以騎術著稱的俄國哥薩克騎兵,顯示了軍事改革的威力。在戰爭中日本也繳獲了不少頓河馬,不過這些馬大多用於步兵、炮兵部隊。

到抗日戰爭,日本騎兵還是使用盎格魯諾爾曼馬為主,都是由日本國內專門的馬場培育,每一匹馬都有身份證,證明其血統,所以還真的基本都是從日本本土運輸而來。

在戰爭後期,由於馬匹的損失得不到補給,也有部分部隊使用了一些在中國掠奪的馬,不過這種僅僅是臨時性的措施。


不沉的經遠



日本本土只有包括木曾馬、宮古馬在內的幾種小型馬。雖然日本曾長期與中國交流,但在馬政方面,卻一直乏善可陳。直到公元8世紀,日本才設立第一個國家級的牧場—御料牧場。該牧場的馬匹都處於半散養狀態,任由其自由交配;使用上也非常隨意,需要馬匹時任意挑選,也不懂得給馬釘馬掌及去勢的重要意義。

狹窄的國土面積、匱乏的優質牧草、落後的理念和管理制度,使得日本的馬業發展十分緩慢。甚至到御料牧場設立1000年後,馬匹的年產量才增加到二三千匹。不僅數量少得可憐,而且其馬匹質量也江河日下。到德川幕府時代,日本馬的平均肩高不超過100cm,甚至還矮於一些國家的中大型驢。

明治維新前一年,即1867年,法國拿破崙三世為了感謝德川幕府為挽救法國養蠶業所做的貢獻,曾贈送給日本26匹阿拉伯馬。幕府將這些當時最好的騎乘馬全都賞賜給了大名及家臣。明治維新新式陸海軍建立後,國產小型馬作為軍用馬,實不堪大用。因此,迅速改良馬種,便成了明治時期馬政的第一要務。賞賜的阿拉伯馬陸續被政府追回充當種馬,用於改良馬。經過近10年的改良,1877年,日本在冊軍馬的平均肩高達到了135~138cm。

為了近一步提高軍馬素質,日本政府於當年成立了近代化的馬匹育種機構——三田育種場。開始實施第一期為期30年的馬種改良計劃,學習西歐先進畜牧技術,從世界各國引入類型各異的良種馬,對日本馬進行全面改良。到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時,日本軍馬的平均體高已提高到142cm、平均體重329kg,全面超越了當時中國的主流馬種。

日本陸軍首次大規模使用軍馬也就是在甲午戰爭,為此徵召了35000匹民用馬匹用於運輸。然而由於民用馬匹大多資質不良或規格無法達標,能夠派上用場的民用馬匹還不到十分之一,只得徵用了20萬人的軍夫擔任補給物資的運送工作。

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無論是馬匹的品種還是訓練程度,日本馬與其他國家的軍馬相比依然存在著顯著劣勢,甚至被西方人譏諷為“偽裝成馬的怪物”。

日本陸軍深感馬匹品種進一步改良勢在必行。便與農商務省合作推進國產馬匹改良計劃,通過引進外國的優良品種,閹割、雜交等方式改良馬匹的品種。

但與歐美列強相比,當時的軍馬的體高仍差距約20cm,平均體重差距約70kg,短距離衝刺速度差約10km/小時。由於這個時期日本並未與歐洲列強開戰,這個差距帶來的影響並不顯著。到了1905年日俄戰爭時期,日本陸軍共動用了17萬匹軍馬:其中約20%用作騎乘馬,30%用作挽馬,50%用作馱馬。日本軍馬的平均體高已達147.6cm,但與俄軍的頓河馬相比,便相形見拙。同樣一輛炮車,8匹日本馬拉得相當吃力,而6匹頓河馬卻能拉著炮車奔跑如飛。

1906年,在第一期3 0年馬種改良計劃結束後,日本設立了馬政局,啟動了第二期30年馬種改良計劃。

按照計劃,日本國內馬匹的保有量將增加到150萬匹;用於品種改良的種公馬數量為6000匹,其中中型馬為盎格魯-諾爾曼馬、海克尼馬,佔種馬總數約75%~85%;重型馬為法國佩爾什馬,佔5%~10%。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把繳獲的頓河馬也作為挽馬使用。

1923年,日本國內共設立6個馬政管區,負責管區內產馬事業的指導和監督,馬匹改良的監督;國有種馬牧場增加到3個;種馬所發展到15個,遍佈全國各地,每個種馬所配備100匹國有種公馬,免費給民間的母馬配種。

為了提高馬種改良成效,日本政府每年都還要從歐洲進口一定數量的種馬,並有針對性地進行分類,建立專門的乘馬、小型挽馬、輕挽馬、重挽馬產地。各型歐洲良種馬配出來的混血後代都根據各自特點,充作特定用途。頓河馬的混血後代在日本陸軍的步兵、炮兵、輜重兵以及憲兵隊中廣泛使用;

由於大量引入歐洲優良馬種,改良後的日本馬個頭和力氣都有了大幅提高。到1939年,日本軍馬的平均體高已經提升到160cm。這些軍馬隨著侵華日軍大批來到中國,因為其體型較中國馬大,因此被中國軍民稱為“大洋馬”或“東洋馬”。


冷兵器研究所


剛剛文章《日本曾經瘋狂養馬,打算在二戰前培養150萬匹馬是瘋狂還是愚蠢?》獲得青雲計劃,所以,就讓縱橫來作答吧!

首先要說明一點,軍馬用在騎兵的數量並不多,大多數都是用來牽引的

儘管在影視劇《亮劍》等一類的電視劇中一再給觀眾洗腦,打造騎兵的重要性,實際上從第二次鴉片戰爭,八旗騎兵與英法聯軍在八里橋之戰就已經宣告,騎兵的時代已經過去,隨著高速機槍的興起,騎兵的速度永遠跑不過機槍的射速。

(波蘭騎兵砍坦克為誤傳)

整明白了這一點,再來看日本的騎兵聯隊到底是什麼鬼!

日本一個甲種師團有八個聯隊,其中包括三個步兵聯隊、一個騎兵聯隊、一個野炮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運輸聯隊、一個偵查聯隊,總計2.8萬人。

大家一定會認為騎兵聯隊是師團中的用兵大戶,佔用馬匹最多的部隊,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儘管日本一個步兵聯隊有3800人,但是騎兵聯隊只有四五百人,馬匹額定429匹,在2.8萬人的師團作戰中,用四百多騎兵去衝擊陣地顯然是有點想太多。

日軍一個甲種師團額定馬匹數量是7630匹,從這裡也能夠看出來,七千多匹馬只有四百多匹用在了騎兵上。

那麼,這些馬匹都用在了哪裡呢?

答案是輜重聯隊和野炮聯隊,輜重聯隊額定馬匹是2612匹,野炮聯隊額定馬匹2269匹,這兩個聯隊加一起就將近五千匹,如此來看,騎兵用馬數量真的是微乎其微了。

波蘭騎兵砍坦克已經被證實是謠傳,沒有哪個國家在二戰中會依賴騎兵作戰的。

日本區分甲種師團和乙種師團並非在總兵力上,而是以馬匹來區分,甲種師團馬多,所以又叫挽馬師團,乙種師團是馬匹不足的情況下,人數沒有縮編太多的部隊,所以有叫馱馬師團。

也就是說,因為機械化不足,用吃草就能行走的馬匹來替代喝“油”的汽車,顯然更符合中國戰場,馬匹的多少也就決定了一支部隊能夠攜帶的重武器有多少。

日本馬種改良計劃的產物“東洋大馬”

正常來說,日本馬也屬於東亞蒙古馬的品種,其特點是都是矮馬,耐力好,速度快,也比較適合打造騎兵的,但是這隻能算作是馬匹中的輕型馬。

但是這種馬想要作為牽引馬車和火炮,顯然負重力和腳力都是不夠的。

(德國在二戰中尚且有馬匹牽引火炮)

日本本身處於島國,平原地帶少,根本不適合養馬,但是日本是一個很有野心的國家,他十分清楚,想要踏上亞洲大陸,必須依賴馬匹。

日本明治維新以來,開始積極發展馬政,也就是開篇說的日本大規模養馬,日本政府曾在1906制定目標,要在1936年之前,將日本國內的馬匹數量提升到150萬匹。

在不適合養馬的地方,能夠把馬養成功,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然而,日本發展馬政並未一味的追求數量,而是在擴充數量的同時也追求質量,就是引進西洋馬匹雜交本土馬,從而繁育出標題中所說的東洋馬。

(東亞矮馬)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從法國獲得26匹阿拉伯馬作為種馬進行改良,但是因為種馬太少,導致近親繁殖在初期改良的情況下,後期效果並不明顯。

在日俄戰爭時期,儘管日本的軍馬都是經過改良的,但是相對於俄國的大高馬還是“相差一截”,同樣的一輛大炮,日本軍馬需要8匹才能拉動,而俄國的軍馬只用6匹就能拉走。

日本是一個十分愛學習的國家,而且自尊心很強,在日俄戰爭中,馬匹不如俄國哪裡能夠忍得了。

從1906年開始日本計劃引進世界各地優秀種馬6000匹,專門用於改良日本的馬匹,經過不斷的努力,日本的軍馬在1937年之前已經成為不弱於歐洲馬的“東洋大馬”。

(東洋大馬)

日本東洋馬高度可達160釐米,比當時很多日本士兵的身高還要高,體形高大,行動有力,相對於中國的馬匹來說,抗日戰爭時期,一匹日本東洋大馬的腳力是中國本土馬的二倍。


史論縱橫


二戰期間,日本的騎兵在遠東戰場上也是無往而不利的存在。在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的一個騎兵連與日本的一個騎兵聯隊拼殺,結果獨立團騎兵連全軍覆沒,日本騎兵的戰鬥力可見一斑。那麼問題來了,日本一個海洋島國哪來的那麼多品種優良的戰馬呢?


據有關史料記載,古代的日本只出產一種矮腳馬,這種馬的身高一般在1.3米左右,最高的能達到1.4米。

眾所周知,早年日本人普遍較矮,所以這種矮腳馬非常適合日本騎兵使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開始向西方學習。在向西方國家學習交流的過程中,日本人驚訝於歐洲戰馬的高大,並開始意識到日本矮腳馬與歐洲戰馬的巨大差距。

所以從1877年開始,日本就開始陸續引進歐洲本土出產的優良戰馬。但歐洲戰馬到了日本卻出現了水土不服的情況,所以為了提高戰馬的適應能力,日本又從中東地區引進了一批阿拉伯戰馬,並在北海道地區新建了多個戰馬雜交基地。


不久日本就開始了戰馬培育工作,但剛開始培育出來的雜交戰馬死亡率都特別高。為此,日本人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科研力量,戰馬培育工作一直到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都還在繼續。

但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時間物力人力的巨大投入,日本人總算培育出了七種特點不一的戰馬。有的戰馬爆發力強,適合衝殺;有的戰馬耐力足,適合長途奔襲。

二戰期間,日本曾擁有戰馬高達30萬匹。這些戰馬被分到各個聯隊,於是就出現了電視劇《亮劍》中出現的騎兵聯隊。

而且因為日本軍隊的機械化水平比較低,所以騎兵聯隊就成了各個師團中最重要的機動力量。鑑於騎兵的重要性,日本在每個師團中基本上都配備了騎兵聯隊,可見日本對騎兵的重視。

但是到了二戰時期,冷兵器的時代基本上已經快要過去了,西歐各國都開始率先向軍隊機械化轉變了。所以騎兵對騎兵的場景可能只能在中日戰場上發生了,騎兵對上現代化機動武器基本上就屬於被碾壓的份。所以波蘭即便擁有40萬騎兵,面對率先機械化的德國還是無用武之地。




1939年夏,在蒙古的諾門坎地區,日軍騎兵對上了蘇聯軍隊的坦克。日本騎兵也是夠勇猛的,一個個不怕死似的衝向坦克,但最終還是避免不了被坦克收割的命運。

看著一個個曾在中國戰場發光發熱的騎兵陸續倒下,日軍高層第一次意識到機械化對現代軍隊的重要意義。次年,日本也開始組建自己的機械化師團。

到了上世紀50年代,隨著騎兵重要性的快速消亡,各國軍隊基本上都取消了騎兵建制,騎兵開始退出歷史舞臺。


夏目歷史君


說到騎兵我們就想到波蘭的騎兵連,波蘭的騎兵連打敗了蘇聯的哥薩克騎兵連,超低的死亡率聞名世界,不僅僅是波蘭士兵的技術問題,還有他們優良的馬種,而到德國就出現一個搞笑的故事,波蘭用騎兵連去更德國的坦克,這不是螞蟻咬大象的行為嗎?這個只是傳說,但是也說明了,在二戰的時候,有了坦克,那麼騎兵連的用處就不大了。


日本的東洋馬是日本的一個軍馬的統稱,由於日本國家太小,所以他們一直以來都沒有自己的馬種,都是一直引進的,第一次引進的馬種是朝鮮的矮醜的蒙古馬,因為一直以來,日本都有上進心,所以後來通過他們的改良,也有很多品種,但是高度不變。

到八國聯軍進入中國的時候,日本的馬和歐洲的馬一比,感覺那些馬就像NBA裡面的巨人和我們巨人一樣,騎在一起就是一種笑話,這一次大大打擊了日本,後來日本就開始從歐洲買進哪種高大上的馬種?

頓河馬:這用馬是蒙古馬和阿拉伯馬混血而成的,這種馬比較兇猛,但是後肢的發力比較差點,這種馬中比較適合在平野戰場。

阿拉伯馬:原產地阿拉伯半島,以優美的體形和輕快的動作聞名於世。這種馬速度快,非常敏捷非常高大,但是這種馬有很大的缺陷,這種馬受不了低溫,在低溫的時候,戰鬥力下降很厲害,而且馬骨變脆,馬很容易受傷。


盎格魯阿拉伯馬:法國西南部的巴斯彼萊內省和奧特彼萊內省的阿拉伯馬和純血馬的雜交。

盎格魯諾爾曼馬:法國諾曼底地區的諾爾曼馬和純血馬的混血。

在二戰的時候,日本對他們引進的馬十分寵愛,馬沒吃,照顧馬的士兵就不能吃,從這裡可以看出日本對八國聯軍傷得有多深,愛得有多深,恨就有多深。隨著時代進步,騎兵連這種已經無法對戰場有很多的左右作用了,飛機大炮坦克滿天轟炸。



風暴冰工廠


日本陸軍從1906年就開始了軍馬改良計劃,使用澳大利亞進口的澳洲馬改良為日本陸軍需求的輕型騎乘馬。

我們所看到的東洋大馬其實血統是澳洲盎格魯諾曼馬,日本炮兵使用的馬匹是匈牙利的挽馬佩爾什馬和日本北海道母馬改良而成。日本為了改良軍馬,要求民間也必須參與到改良馬匹的工作當中,幾乎導致了日本本土馬徹底絕種。

現在日本本土馬已經非常罕見了,從1906年開始一直到二戰,日本培育了大批的改良澳洲盎格魯諾曼馬,以及部分匈牙利日本馬混血挽馬。

其實,我國到了20世紀初期,也發現了,我國傳統的蒙古馬已經無法適應近代戰爭的需求。所以在宣統時期的1910年,為了解決新軍軍馬,清朝在察哈爾建立了軍馬場,從德國,俄羅斯引進馬匹和伊犁馬配種,改良出中國的騎乘軍馬和炮兵挽馬。但是,很快,清朝滅亡,這項工作,也就中斷了,一直到50年代,我軍才從俄羅斯,匈牙利引進馬種與伊犁馬配種,終於配養出新一代軍馬。

在抗戰時期,中國軍隊就是因為缺乏合適的軍馬,造成就連75毫米野炮,都無法有效戰區機動。對戰鬥造成了極大影響,就是有炮兵,也很難及時投入戰鬥,主要原因是沒有改良軍馬,現有馬匹馬力太弱。

普通的蒙古馬和華北家養馬,還有云南四川的小馬,根本在野外無法拖動75毫米和75毫米以上火炮進行有效戰區機動。中國炮兵主要靠人力,不斷換人來拖動大炮,因此行軍速度非常緩慢,影響了諸多戰鬥的進展。


深度軍事


二戰中,日本陸軍因為機械化程度不高,作戰機動和物資運輸大量依靠馬匹,軍營裡充斥著馬糞味,因而被日本海軍嘲笑為“陸軍馬糞”。面對坐擁世界頂級艦隊的日本海軍,日本陸軍雖然對這種譏諷萬分惱怒,卻也只能仰望著鉅艦上的海軍,跳著腳回懟一句“海軍馬鹿”!

然而,這種象徵著落後的日本軍馬,卻讓抗戰中的中國軍民感到十分壓抑。因為日本軍馬高大健碩,被稱為“大洋馬”,其速度和力量遠勝當時的中國軍馬。當時的中國騎兵因國力所限,只能用蒙古馬、騾子和驢當坐騎,在與日本騎兵作戰時非常吃虧,把自己部隊的坐騎都換成“大洋馬”是中國騎兵指揮官的夢想。在電視劇《我的兄弟叫順溜》中,八路軍分區司令的坐騎“赤狐”就是一匹繳獲的“大洋馬”,司令員和部隊官兵都十分珍視它,甚至只要根據路上的馬糞就能判斷司令員的去向,可見“大洋馬”在中國軍人眼中是何等地不一般。

可是擁有“大洋馬”的日本,在二戰爆發前四十年,馬種還非常不堪,還不如中國。

日本列島本不產馬,所謂的日本原產馬其實是經朝鮮半島傳入日本的蒙古馬,在日本被稱作“在來馬”。

蒙古馬耐力好,耐粗飼;但體格小,速度慢,“悍威”差。當年,蒙古馬以其性格堅韌,善跑長途的特點,支持了成吉思汗的長途奔襲,分進合擊戰術,蒙古軍隊能橫掃歐亞大陸,蒙古馬居功至偉。據記載,直到1812年拿破崙侵俄時,庫圖佐夫的哥薩克騎兵仍然騎著蒙古小馬,在冰天雪地中遠距離跟蹤襲擊法軍,使騎著高頭大馬的法國騎兵不堪其擾。拿破崙說:“如果我的部隊裡有哥薩克騎兵,我會用他們席捲整個世界。”

但到了近代,騎兵作戰多用於短距離突擊,蒙古馬力量小速度慢的弱點就暴露無遺了。在八里橋戰役中,僧格林沁的蒙古馬隊在面對歐洲騎兵時完全處於下風,既衝不上,又跑不快,英法聯軍嘲笑蒙古騎兵像騎著一群兔子在作戰。

由於蒙古馬在力量上遠不如歐洲重型挽馬,導致重型武器無法在戰場上機動。兩匹歐洲挽馬就能拖拽的火炮,往往八匹蒙古馬都無法拖動。這使得清朝用鉅款購買的先進重型武器無法充分發揮作用。

蒙古馬來到日本後,由於日本國土狹小,不適合養馬,而且環境封閉,沒有外來優秀基於加入,因此馬種逐漸退化,變得更小更弱。這些馬在日本各島又衍生為八個分支:北海道馬、和種馬、對州馬、宮古馬、託加拉馬、御崎馬、木曾馬、野間馬、與那國馬,都是極其矮小的品種。

普京在參觀秦始皇兵馬俑時,曾經問過一個問題:就是兵馬俑中的馬為什麼這麼小。其實原生的蒙古馬確實比較矮小,一般沒有人高。《周禮·夏官·司馬第四》:“馬八尺以上為龍……”,古代一尺是23釐米,八尺就是184釐米,比大多數古代中國人要高。但這個高度不是馬的肩高,而是全高,即使這個高度的馬,肩高也不過150釐米,但在中國古人看來已經是“龍”了,而大多數馬的肩高不過130釐米左右。可是在歐洲,身高148釐米以下的馬都屬於小型馬,日本引進的蒙古馬經過退化後還不及這個尺寸,所以日本騎兵參加八國聯軍時,他們的坐騎雖然已經過改良,卻仍被歐洲騎兵譏笑為像“老鼠一樣弱小”。

其實,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就開始改良馬種了,參加八國聯軍的日本馬肩高已達140釐米,卻仍然達不到歐洲小型馬的標準。當時法國馬肩高156.7釐米、德國軍馬肩高161.2釐米。受此刺激,日本決定進一步改良馬種。

由於日本陸軍的現代化是從全盤學習法國開始的,騎兵操典也來自法國,所以軍馬培育也沿用了法國的選育和培訓體系,日本馬種的優化就是1868年從法國引進了26匹純種阿拉伯馬開始的。但由於日本自古以來畜牧業不發達,缺乏經驗傳承,又不顧島國特殊環境,一味照搬歐洲做法,再加急功近利,結果這次馬種優化工程很不成功。

甲午戰爭爆發時,日本陸軍保有的馬匹平均身高只有135-138釐米,遠不如平均肩高150釐米的歐洲軍馬。日本陸軍很難找到足夠數量的合格軍馬,結果只勉強選到了3萬匹左右肩高達到140釐米的軍馬。而且日本人當時還不瞭解馬匹去勢的重要性,所有日本公馬都沒去勢,結果這些公馬脾氣十分暴躁,在運輸時撕咬、蹶踢難以控制,在執行偵查任務時胡亂嘶鳴,暴露行軍路線,影響作戰行動,甚至在作戰時突然追逐母馬,衝亂作戰隊列。歐洲國家的騎兵一個人可以管理幾十匹戰馬,而日本軍隊裡一個士兵只能管理一匹戰馬,有了這個教訓,日軍才開始嚴格要求戰馬去勢。

到日俄戰爭時,經過十多年改良的日本軍馬平均身高終於達到了147釐米,速度和“悍威”也大大提高,秋山好古的日本騎兵能在黑溝臺會戰中擊敗哥薩克騎兵,雖然有戰術指揮方面的原因,但與這一階段的馬種改良也是分不開的。

但此時日本馬無論在體格還是數量上仍遠不如俄國馬。同樣噸位的大炮,俄國挽馬只需六匹就可輕鬆牽引,而八匹日本馬卻拖拽得步履維艱。

根據日俄戰爭時的經驗,日本在戰後於1906年和1924年實施了兩個階段的馬種改良計劃,分別是“馬政18年計劃”和“馬政12年”計劃。旨在根據日本和東亞地理環境以及氣候條件,培育體格高大、耐力強,“悍威”好的混血馬。到9.18事變前後,日本軍馬肩高達到157釐米以上,“大洋馬”就這樣誕生了,它們的鐵蹄隨著日本軍隊的侵略步伐踏上了中國東北大地。

二戰全面爆發後,日本又強化了“種馬統制法” 將軍馬選拔標準提高到了肩高160釐米以上,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軍馬徵用條件。

“大洋馬”擁有24%的法國諾曼挽馬血統, 21.6% 的法國佩爾什挽馬血統,8.7%的阿拉伯馬血統、 7.2% 英國純血馬血統,既有冷血馬的力量和體格,又有熱血馬的速度和“悍威”,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軍馬品種之一。





燒死的火


日本是個島國,領土面積小,資源非常有限,因此自明治維新以後,就有意識地學習西方列強的建軍思想,並積極擴充軍力,以圖日後對外擴張,建立了騎兵部隊,在德國人建議下,就引進了本土以外的馬匹,進行改良雜交。

因為日本原產馬叫來蘇馬,祖先是中國的蒙古馬,在日本繁衍多代之後,就成身材矮小的馬了,不僅馬匹個小耐力差,身材矮小的日本人,騎在上面,都不好意思跟別國軍隊的騎兵人打招呼,因此靠日本來速馬很難完成近代化軍隊的建設。

1867年,拿破崙曾贈予日本26匹以高大、健壯、善於衝刺著稱的阿拉伯馬,被日本用來進行配種,改良了將近10年,雜交品種個頭僅比德國狗大一點而已,根據統計軍馬的體高為135-138釐米,原來都是近親配種惹的禍。

八國聯軍侵華時,日軍的戰馬比歐美軍馬普遍矮20多釐米,體重也輕70公斤,歐美軍馬能輕鬆地以每小時27公里的時速行軍,日本軍馬的速度只有每小時17.8公里,日軍的軍馬已全面落後於歐美的軍馬。

運輸途中,身材矮小的日軍軍馬常踢壞車廂,顯得性情暴虐,歐美軍馬卻相對很安靜,原來歐美軍馬都經過閹割,日本人終於學了一招,回家時趕緊地割了馬卵。

日俄戰爭期間,日軍騎兵的乘騎,無論在體量,還是在耐力,以及奔跑速度上,都遠遠落後於俄軍騎兵的戰馬。


受此番刺激,日本開始全力引進頓河馬、安格魯諾曼、純血阿拉伯馬等世上優良的戰馬,進行科學的繁衍雜交,通過數十年不懈的努力,日本的戰馬無論是體量、高度,還是耐力等指標,都有了大幅攀升。

抗日戰爭爆發時,日本軍隊戰馬平均已高達1.6米,甚至高過了平均身高只有1.5餘米,尚不足1.6米的日軍士兵。

因此,從二戰留存下來的日軍騎兵照片來看,網民對身材高大的東洋馬以及身材矮小,且腿短的日軍騎兵印象非常深刻,真有莫名的喜感,畫風非常不協調,東洋戰馬高大英駿,騎兵卻五短身材,難道每次上馬都得撐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