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蘇聯和德國打了好幾年,為何法國卻僅撐了一個多月?

登西麥瑞


這個問題法國人自己可能比德國人更清楚,外在原因就是俄羅斯這塊土地實在是太廣袤,氣候也實在是不好對付。但內在原因卻是蘇聯早做好了準備,天時地利盡握掌中。

而法國人卻始終沒有找到自己的戰略核心,過於相信盟友和錯誤的國際政策,再加上比較落後的軍事科技建設和納粹德國的奇襲,不死那才有問題吧。

(話說在前頭,老王不想講那些千篇一律的大路貨,希望從政治和軍事行為上闡述一下這個故事)

話說,當年的拿破崙就是因為一心速勝而慘遭拖死的,而希特勒依然沒有吸取教訓,總幻想著“戰爭會很快結束”,賭徒心理過重,最後重蹈了拿破崙的覆轍。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法國,顯然與廣袤的蘇聯沒有可比性。他們實在太缺乏必要的戰略縱深,只要德國人能打開局面,很容易就能威脅到巴黎。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血腥的“凡爾登絞肉機”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此戰德國人採用了幾個月的籌備,採用各種佯動、秘密調動和戰略忽悠牽制了法國人的主力,然後選擇在凡爾登要塞區域突然發動了孤注一擲的進攻。

要知道凡爾登距離巴黎才200公里,如果不是貝當元帥臨危處置得當,恐怕第一次世界大戰要跪的就是法國了。

正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贏得一把冷汗,所以受夠了德國人侵擾的法國人選擇了烏龜流戰術。他們花費巨資修建了馬奇諾防線,希望一勞永逸的將德國人封鎖在山的那邊,最起碼能把德國人的進擊方向給控制起來,讓心裡有些底。

但是法國人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馬奇諾防線固然堅固,卻做不到無孔不入。例如比利時方向就是個問題。比利時人對法國人的工事修築抱有警惕心理,而且很相信自己的列日要塞能抵禦住德國人,所以比利時方向的馬奇諾延長線修的很潦草,色當一代的防線甚至敷衍了事。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馬奇諾防線是個巨大的奇蹟工程,耗資巨大、投入極多,法國人為此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乃至影響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軍事的進步。能修得正面擋住德國人已經很不錯了,比利時再不濟也能緩衝一下吧?

實際上德國人從一戰開始就在研究如何幹掉法國,留下了大批的預案和軍事研究。從施裡芬到小毛奇到法金漢再到曼施坦因,德國幾代軍事名將都在挖空心思策劃拿下法國的方案,光被否決的方案和心血就能堆滿一個圖書館。

但一直到曼施坦因,德國人仍然為如何攻破法國拿不定主義,而且越修越堅固的馬奇諾防線確實讓德國的希望越來越渺茫。

千萬別嘲笑馬奇諾防線,有這樣一道防線,德國拿法國沒有辦法,但是法國人卻可以隨時穿越防線幹德國人。如此德國人就必須維持一道同等於馬奇諾防線的工事群和駐軍,否則主動權永遠在法國手中。

但最終解開局面的居然是一個法國人,夏爾·戴高樂,未來的法國總統,當年只是一個研究軍事科學的中層軍官。他出於對高層尸位素餐的老頑固們的不屑,努力創作了幾本關於未來軍事建設的書籍,其中包括如何應對法國這種食古不化的工事群防線。

其中最淺顯的一條理論就是:“馬奇諾防線雖然遏制了德國人,但是同樣套牢了法軍,使得國家機動能力不足,法國不能全砸在一條僵硬的防線中。”

但戴高樂的著述沒有在法國得到認同,卻在曼施坦因等德國將領那開了花。甚至這些戴高樂的著作還闡述瞭如何建立一支快速的機動性坦克突擊部隊,簡直為冥思苦想的德軍將領們開了個自動尋路掛。

最後的結果就是這麼悲催,早就把對法攻略研究得爐火純青事無鉅細的德軍,缺乏的僅有一個打破局面的缺口罷了,這下好了,萬事俱備連東風都不要。

他們將新建立的裝甲部隊運上阿登山脈,穿過比利時的阿登森林,然後如神兵天降一樣出現在色當一線,繼而以誰都反應不過來的速度閃電般衝刺,一口氣突破了防線延長線,最後將法國一刀兩斷!

至此,英法比聯軍在法國的戰役已經成了毫無意義的亂賬,而多年沒有打仗的英法比軍隊也遠不如經歷過西班牙、捷克、波蘭等多個戰役的德軍老道。再加上聯軍內部的矛盾,很快慌里慌張的英國人放棄了法國盟友,丟下如山的裝備,雲集在敦刻爾克的海邊作死的往對岸逃,一切都無法挽回了。

就這樣法國亡了國,不過作為歷史上多次“逢德必跪”的國家,他們表現的也比較淡定。可能因為上一次德皇在凡爾賽宮加冕,法國人很輕易的就接受了德國人的侵略,政府匆匆的搬到維希辦公,成為了“不抵抗國家”。

誰知道呢?法國人這一舉動也許反而保全了自己的國家,等到夏爾·戴高樂從剛果組織起新的“自由法國”並一路跟著盟軍殺回來時,法國人依然是地球上排前列的主子爺。不過這是後話了。


再看蘇聯這邊。蘇聯在同時期做的事情更見鬼,他們在肅反,無數的知識分子、元帥、將領甚至基層的士兵被莫名其妙的幹掉。這其中既有李可夫、圖哈切夫斯基、布哈林等黨政軍領導人,又有各行各業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未來人造衛星的設計者、坦克工程師、武器工程師、火箭專家這時統統遭到迫害,連朱可夫也陷入其中,但他們至少留下了性命。

於是,蘇軍在30年代末完成了一次將自己變成豬的壯舉,然後這群豬玀被匆匆忙忙送到芬蘭與人搶奪土地,給收拾得慘不忍睹,大批大批的部隊被活活凍死在雪地裡。

所幸與日本人在遠東的戰爭讓蘇聯人稍稍剎住了車,斯大林也終於回過神來面對外部勢力的威脅。

蘇聯人有個長處,他們不放棄發展,而且很用於下本錢。對當時才剛剛建立沒多少年的紅色帝國來說,一切都是百廢待興的,一切都是充滿幹勁的。

所以在軍事科技和裝備的發展上,蘇聯反而藉著一股衝勁保持了活力。至少他們在30年代拿出的一些機械提案並不落後,甚至超出了世界平均。唯一阻礙他們的還是過於薄弱的底子與工業水平。

更關鍵的是,斯大林畢竟不是傻子,蘇聯對德國早就有了提防之心。與一心挖戰壕,把啥子事都寄託在超級要塞上的法國人不同,蘇聯是打一開始就防範著德國人的,甚至不乏“先下手為強”的心思。

蘇聯與德國在30年代的歐洲局勢中始終保持著很良好的默契,這個不難理解,作為新興的國家,德國人需要解套,需要通過歐洲列強們的“綏靖政策”來屯吃掉更大的利益。而英法搞這一套的最終目的是驅使德國人去對付蘇聯人,那麼蘇德為什麼不做籠子玩仙人跳呢?非要老老實實聽你英法的號子拉磨?

所以,法國的完蛋與蘇聯還有德國做籠子搞的“仙人跳”脫不開關係。蘇德兩家不僅令英法大失所望的簽訂了友好互助條約,而且一起大嚼大咽的瓜分了波蘭。然而還沒等英法惱怒,希特勒的一記旋風拳就揍到了法國臉上。

這會兒法國還懵著呢,他們雖然做好了軍事準備,卻沒想到德國人已經早就在打自己的主意,明明德國人前面還在與蘇聯人幹搶菜的勾當,這才剛宣戰,還沒放口水噴呢怎麼就動真格了?

當然,法國的快速滅亡無疑也給蘇聯點醒了警鐘。蘇聯本就存在藉著天下大亂開疆擴土的心思,雖然通過與德國的媾和撈到了很大的好處,這頭貪婪的毛熊卻並不知足。他們明白德國是個危險的對手,自己遲早也會撞上這個敵人。

然而斯大林卻始終沒料到希特勒這個瘋子敢輕易的兩線作戰,畢竟德國人已經懟上了歐陸兩個強國,雖然幹掉了那個“陸軍第一強國”,但“海軍第一強國”卻仍然不肯屈服,這背後甚至還有來自新大陸的美國在背後使壞。

在蘇聯的構想裡,劇情應該是這樣的:第三帝國與不列顛隔著大西洋互相亂戰,而後方東歐地區在蘇聯的插手下開始不安分的騷動,最後英德雙方在長期戰爭中打成殘廢,蘇聯在最後關頭一鼓作氣吞掉東歐。

故而我們可以看到,當1941年6月22日“巴巴羅薩”行動展開時蘇聯是個什麼形象。他們有海量的部隊雲集在邊境,卻除了幾個以前的永備工事和要塞外並沒有修築什麼防禦縱深陣地。

這種隊形雖然貌似是蘇聯在雲集大軍防禦德國,實則是蘇聯高層在進行突擊的策劃。只要局勢合意,一聲令下大軍突擊,還要什麼縱深?

但顯然這種思維只是出於戰略的考量,是沒有傳達到剛剛從清洗中恢復的部隊中的,納粹德國的鐵騎一個衝鋒,這些懵圈的蘇軍將士就被輕易的突破。空有密度而沒有縱深的陣地反倒成了他們被分割殲滅的死地。

所幸蘇聯畢竟是做了準備的,儘管前線遭遇到史無前例的挫折,但蘇聯國家本身卻依然有條不紊的完成了亂局中的穩定工作。在隨後的戰鬥裡,無論是“空間換時間”還是“焦土抗戰”,或者“轉移基地車”的策略都進行的非常到位。蘇聯人很快發動了戰時共產主義,通過一種比較殘酷的全民血戰來填堵第三帝國的攻勢。

結果就是,德軍雖然分三路大舉猛攻蘇聯,卻最終都在有了一定準備的蘇聯防線下鎩羽而歸。

首當其衝的就是“北方”集團軍群進攻的列寧格勒,這座城市從6月22號被攻擊,到1944年1月被解圍,硬是扛了900天始終不陷落。孤城中的士兵們甚至自己生產起了衝鋒槍,幾艘蘇聯戰列艦也是硬頂了幾年的德軍轟炸,從戰艦活生生打成了浮動船臺。

南方集團軍群更倒黴,雖然戰役之初一場順利,先後奪取了烏克蘭和基輔,但最終他們被派去頂替中央集團軍群主攻斯大林格勒,還被劃分成A、B兩個集團軍群。結果不言而喻,斯大林格勒和庫爾斯克兩大肉磨子讓他們跪的不能再跪了。

中央集團軍群的任務是攻克莫斯科,這個我們聽名字都猜到結局了,莫斯科保衛戰蘇聯雖然打得千鈞一髮,都讓德國人看到紅場的尖頂了,卻始終頂住了德國人的猛攻,打破了德國人“閃電戰無敵”的神話。這一仗正是蘇聯人利用氣候幹掉德國人的那場戰役,德國糟糕的補給嚴重影響了部隊的進攻效率。然而在希特勒的算盤裡,應該是德軍把蘇軍趕進荒原裡過冬才對。

所以說,拋開那些大道理,僅從政治和戰略行為的角度上我們就能看出法國和蘇聯的不同。有準備和無準備的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有心打無心的結果更是不同。法國人並非毫無一戰之力,然而懵逼的戰略思維徹底坑死了他們。蘇聯人儘管不濟,卻始終把握著戰略的走向,即便一時之失利,亦是操盤坐莊之人,哪有那麼容易被擊敗呢?


王司徒老百科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首先要明白一點。戰爭的勝負絕不只是簡單片面的去看待。而能否和他國打下去需要從多個角度來分析看待這個問題。比如軍隊戰鬥力,戰略縱深以及軍事裝備等等。都是衡量軍隊戰鬥力的標準。有句老話叫“我們可以輸掉一百場戰役,但最終我們會贏得戰爭”。但顯然法國不在此列。按現在比較流行的一個詞來形容法國很是準確。那就是“躺贏”法國在二戰中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多數的時候只是起到名義上的作用。下面我就行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為何同樣是和德國作戰。法國和蘇聯差距這麼大。

一、戰略縱深

二戰時期的法國雖然依舊屬於歐洲的強國。但是土地面積非常狹小。在德國兩百多萬鋼鐵洪流之下就顯得微不足道了。再加上古德里安的閃電戰本身就是機動性極強的一種作戰方式。法國狹小的國土面積很難有效的對德國實施迂迴作戰。打又打不過,退又退不了。這是二戰時期法國對德國的真實寫照。法國缺少戰略縱深這就嚴重導致了一旦被德國佔領就很難有迴旋的餘地了。


反觀蘇聯。原本德國打蘇聯和打法國是一樣的。同樣的勢如破竹,蘇聯也扛不住。但是蘇聯地獄廣闊,雖然正面打不過德國,但是蘇聯可以誘敵深入蘇聯腹地。本身德國軍隊就有限,被這麼一分散就更加的捉襟見肘了。而且德國被蘇聯拖入蘇聯的腹地之後,雖然說上去很好聽,但實際上德國是進退不得,進攻後勤資源跟不上,因為蘇聯戰略縱深太廣闊,德國運輸非常不便。退也不好退 ,哪哪都是蘇聯人。當時德軍可謂是感受了一把四面楚歌的感覺。

二、軍隊數量和質量

二戰時期法國軍隊不管是數量和質量都比德國差的太遠。質量上,當時德國軍隊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擁有先進的作戰思想,團隊作戰配合能力極強。而法國戰術思維老舊還依然停留在一戰時期的壕溝陣地戰。結果被德國的裝甲部隊打的摸不著東南西北。軍隊數量就不用提了。還沒等打呢法國就投降了。人數再多也沒用。

蘇聯方面雖然二戰時期和法國一樣,基本上就是被德國揍的角色。基本上一場戰役下來蘇聯就得損失十幾萬乃至幾十萬人。在軍隊質量上也比不上德國。但是蘇聯人多啊。說不聽點,蘇聯二戰中之所以能一直抵抗住德國的侵略,就是靠拿人命堆。戰爭到後期蘇聯方面老兵逐漸增多這種現象才開始轉變。



三、戰略部署失敗

法國在一戰結束之後就開始修馬奇諾防線。而二戰爆發德國進攻法國到時候,法國指揮官還天真的以為德國會和他們硬碰硬,但實際上德國軍隊繞過馬奇諾防線,憑藉著強大的機動能力從阿登地區入侵到法國大後方。法英聯軍沒有絲毫的思想準備。被打的潰不成軍。


蘇聯方面,蘇聯和德國瓜分波蘭之後。蘇聯就一直在波蘭邊界陳兵備戰,併為野心勃勃的蘇聯一直都有在策劃先發制人進攻德國的作戰計劃。雖然蘇聯的“大雷雨計劃”沒有實施成功。蘇聯本身也被德國的偷襲打懵了。但畢竟蘇聯蘇聯再波蘭境內部署了重兵。雖然蘇聯被打的很慘。但是起碼在戰略部署上蘇聯沒什麼大問題。而且斯大林和希特勒都知道雙方之間必有一戰所以蘇聯方面也沒用蒙圈太久,僅一週後蘇聯就全民調動開始抗擊德軍。

四、戰鬥意志

法國曾經在一戰中那些殊死搏鬥的戰士都已經老邁,而且新一代的士兵普遍都存在厭戰的情緒。再加上當時法國領導人貝當是個佛系統治者。對於德國總想著忍讓忍讓,這就導致法國軍隊整體的抗爭意識並不是很強。而且法國政府的態度也嚴重影響了軍隊戰鬥力。再加上普遍存在的厭戰情緒這就導致法國迅速戰敗投降。

蘇聯方面這個以斯拉夫人為主的國家,本身就極具侵略性。而為蘇聯和德國的本質是一樣的。那就是侵略發展。斯拉夫人天性貪婪。除了被號稱“上帝之鞭”的蒙古人統治過兩百年之外,斯拉夫人剩下的就只有侵略他人。而且由於斯拉夫人和蒙古人血脈混雜,這就更導致了斯拉夫人天性好鬥。再加上當時野心家斯大林的強權領導。蘇聯那可真就是不服就是幹。所以蘇聯這精神意志方面也要比法國強。

感謝閱讀。喜歡的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發表自己的意見。


小小小百科全書


這個問題我來談談!一戰結束後,出於對戰爭的恐懼,以及深受一戰模式和思維的影響,法國人將他們的築城“天賦”發揚到了極點,標誌便是著名的馬奇諾防線(Maginot Line)。從1928年至1940年,法國人傾注了50多億法郎和龐大的人力物力,歷經2次大規模工期,修築起一道從英吉利海峽沿法比、法德、法瑞、法意邊境一路綿亙至地中海沿岸的漫長國防線。這條國防線凝聚了法國人豐富的築城經驗和智慧,集當時最先進的築城技術。在世人眼中,它如天塹般難以逾越,尤其是在眾多法國人心目中,它堅不可摧、萬夫莫開,保護著法蘭西從此遠離外敵的入侵……即使是二戰爆發後德軍對波蘭摧枯拉朽式的戰局面前,對馬奇諾防線的堅定信心仍盤踞在無數法國人、甚至是法軍高層心目中。


■ 安德烈·馬奇諾(1877-1932)一戰法軍戰鬥英雄、馬奇諾防線的重要締造者安德烈·馬奇諾,在其就任陸軍部長期間,大力支持防線的修築。

■ 1930年6月21日在法國東北部的尚蒂利(Chantilly),法軍高層出席在這裡舉行的霞飛元帥的紀念碑落成儀式,照片中第一排從左到右分別是馬奇諾、霞飛元帥、貝當元帥。


令人瞠目的是在1940年德國入侵西歐的戰事中,德軍鐵蹄僅1個月便踏入了巴黎,實現了第一次世界大戰4年都未實現的夙願。而在這場戰事中最應有所作為的馬奇諾防線,卻因為法國陳舊的戰爭理念和德國巧妙的戰略戰術,未能充分表現出應有價值和作用,成為軍事史上的一個巨大的“笑話”和“悲劇”。

法國戰役僅月餘便落下了帷幕,馬奇諾防線沒能保住法國。先不談國防戰略理念上的失誤,單以戰術方面來說,馬奇諾防線上的法軍兵力的運用首先反映出來的是一系列錯誤的決策並導致戰機錯失。首先,法軍總參謀部的主要注意力都放在阿爾薩斯北部和洛林地區的築壘地域上,忽視了可能會遭到攻擊的其他防區。雖然預計到德軍的最薄弱之處,但法軍總參謀部在規劃作戰方案時主要關注於馬奇諾防線應對襲擊的可能性,忽視了一旦防線被突破,德軍可能進行的後續行動。其次,在法國戰役期間,太多的法軍作戰師被“靜止”地部署於梅斯和勞特築壘地域,即使德軍突破了比利時邊境並在敦刻爾克地區包圍了聯軍主力,法軍仍有20%的野戰師停留在馬奇諾防線上,缺乏主動作為,這就違背了馬奇諾防線最初的修建目的之一:節省國防人力。第三,當德國人從阿登地區源源不斷地湧入,法軍總參謀部沒有積極使用馬奇諾防線上的野戰部隊對德軍A集團軍群南翼發動大規模攻勢,這在無形中為德軍提供了“助攻”。最後,如果法軍能將預備隊投入到里爾和莫伯日地區的防禦工事中,德軍A集團軍群的攻勢將有可能被延緩,從而為從比利時撤退的法軍第1集團軍群贏得重新整頓的時間,但歷史並沒有如果。


但是,馬奇諾防線上的幾個戰術弱點是無法忽視的,這在法國戰役中暴露得尤為明顯。馬奇諾防線的一個弱點是缺乏進攻性的作戰力量,要塞守備炮兵雖然火力非凡,但射程上不及德軍重炮,這使得德軍能在其射程外對工事狂轟濫炸而不用擔心受到對方反炮兵火力的壓制。另一個弱點是馬奇諾防線缺乏防空力量,這使得德國人的俯衝轟炸機在作戰時可以對工事自由轟炸。

■ 羅雄維萊爾大型工事群的5號戰鬥工事,這是法國東北部的馬奇諾防線上最大的一個炮兵工事:配備有4門火炮的炮兵炮臺,包括3門75毫米火炮和1門135毫米榴彈炮。


還有,馬奇諾防線上的要塞守備部隊與法軍野戰部隊幾乎沒有任何協調與配合,使得德軍可以從容戰勝馬奇諾防線。另外還有供觀察和步/機槍手使用的鐘形堡在面對口徑較大的反坦克炮或高射炮所發射的穿甲彈的直接射擊時不堪一擊;蒙梅迪橋頭堡的各工事群彼此相隔距離太遠,無法互相提供火力支援等弱點,這些在戰鬥中也得到了血淋淋的證明。


■ 上圖是德軍第171工兵營的戰鬥工兵爆破拉費泰小型工事群2號戰鬥工事的炮塔。這是一場可以載入教科書的突擊強化工事的戰例典範。首先,德軍的猛烈炮擊將工事前方的障礙帶打出缺口,並在地面留下彈坑。雖然炮擊沒能給工事表面造成嚴重傷害,但工事的主要防禦武器——M1905/75型混合武器步兵炮塔被擊傷,射擊孔指向後方而無法轉動。炮擊停止後,由阿爾弗雷德·傑默中尉(Alfred Germer)率領的戰鬥工兵突擊隊在88毫米炮的掩護下接近工事,他們爬上工事頂部,用炸藥將鍾型堡炸癱瘓。圖中右側的鐘型堡已被德軍的88毫米炮擊穿。德軍工兵用40公斤炸藥爆破混合武器步兵炮塔,但沒能奏效。接著,工兵用6公斤炸藥炸開了炮塔射擊孔並往裡面丟了9公斤炸藥,炸藥爆炸後引發炮塔內部彈藥的二次殉爆,猛烈的爆炸將炮塔頂部從基座上整個掀起,傾斜在一側。緊接著,工兵從炮塔缺口往工事裡扔了更多炸藥和煙霧彈,引發工事內部火災。傑默中尉又用同樣戰術對付1號戰鬥工事。工事群不願投降的105名法國守軍最後窒息而死。由於傑默中尉指揮有方,他被授予了騎士十字勳章。


至於法國東南部的“小馬奇諾防線”,倒可以說收穫的是完全的戰術勝利,因為在短短5天的戰鬥中,意軍在阿爾卑斯山防線上幾乎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

■ 濱海阿爾卑斯地區的馬奇諾防線:位於濱海阿爾卑斯地區的索斯佩小鎮附近的馬奇諾防線西南段的阿加登和聖洛克工事群,是阿爾卑斯地區中型規模的大型工事群。前者駐軍約為300名官兵;後者的駐軍人數也超過了200人。巴爾博納堡壘建於1880年,主要武器配置為兩個炮塔(亦可追溯到1880年),每個炮塔裝備有2門155毫米火炮。炮塔在1930年曾被翻新、併入馬奇諾防禦體系中;與其相毗鄰的是巴爾博納工事群,後者屬於較小規模的大型工事群,修建在與巴爾博納堡壘毗鄰的山頂上。巴爾博納堡壘與阿加登工事群相距約3公里。這一地區的要塞火炮的火力覆蓋區域基本為工事群防線的南方或北方,但聖洛克工事群4號戰鬥工事的75毫米火炮和2門81毫米迫擊炮的火力覆蓋為東面的索斯佩,防衛著索斯佩及其以東的山谷,那裡有一條公路從意大利延伸至此。這段防線在1940年被意軍攻擊,巴爾博納堡壘的兩個炮塔在戰鬥中證明了其強大的防禦性能。


從戰略角度而言,馬奇諾防線的失敗更為複雜。法國人修建馬奇諾防線,並非僅作為一種戰術防禦手段,它原本是法國繼承一戰時期“陣地+火力”軍事思想的產物,在其建成後的30年代中後期,法國的國防戰略成為完全依託馬奇諾防線這一“有史以來最堅固的要塞設施”的防禦戰略,國家和軍隊領導人對馬奇諾防線的“牢不可破”堅信不疑。因此在戰爭爆發前,將注意力放在法國北部及荷蘭、比利時這些防禦空虛之地,認為在堅守住右翼的馬奇諾防線的同時,比利時、荷蘭境內將是未來的主要戰場,在法蘭西戰役之前制定的幾個作戰計劃,都是將主要的機動部隊放置在這裡與德軍決戰,這就大大減少了用於其他方向處置突發事件的預備隊的數量。這一設想正是建立在馬奇諾防線“萬夫莫開”、阿登地區難以用兵的基礎之上,是馬奇諾防線戰略的派生物。雖然法國在馬奇諾防線後方也保留的大量野戰部隊,但這些部隊反應緩慢,顧此失彼,戰局不利時又倉皇后撤,完全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白白浪費了兵力。

失敗的真正原因應該歸咎於法國最高統帥部。20世紀30年代,世界軍事技術發生了巨大變革,德國走在了這一變革的前列,嘗試使用獨立的裝甲部隊在空軍的支援下作為突擊力量。但法軍高層並未充分意識到技術進步給戰爭形態帶來的變化,而且也沒有采取什麼積極的手段來適應這種變化,從決定構築馬奇諾防線開始,法國的整個軍事戰略便已走向落後,以一戰時期的靜態防禦戰略和戰爭思維應對早已日新月異的作戰方式。而馬奇諾防線的構築加劇了最高統帥部的短視和無能。雖然有埃斯蒂安(Colonel J.E.Estienne)、戴高樂等有識之士大聲疾呼建立法國自己的獨立的大規模裝甲部隊,但被馬奇諾防線迷住雙眼和思維的法軍高層對此不屑一顧。

■ 梅斯築壘地域克呂斯內防區的阿郎西分區的佈防形勢圖。克呂斯內防區下設阿朗西、莫爾弗泰納和奧梅特3個分區,其中阿朗西分區最為重要,這裡坐落著費爾蒙大型工事群、拉蒂雷蒙大型工事群和費爾梅夏普小型工事群,以及9個獨立炮臺和2個觀測區域。莫爾弗泰納分區則坐落著布瓦杜福小型工事群和莫韋布瓦小型工事群,還有12個獨立炮臺和3個觀測區域。奧梅特分區則有佈雷安大型工事群和奧梅特小型工事群,以及14個獨立炮臺和1個觀測區域。在1940年法國戰役前,法軍在阿郎西地區的防禦部隊包括第42要塞守備軍第51步兵師、其他部隊的野戰炮兵和博皮中校(Beaupuis)指揮的第149要塞守備步兵團。1940年6月中旬,在德軍的進攻中,第51步兵師等區域部隊紛紛後撤,導致德軍從這一缺口迅速進入隆吉永以西和蒙梅迪橋頭堡防區之間地區,並從後方攻擊阿郎西分區的馬奇諾防線工事,使後者陷入被夾擊的困境。


1939-1940年馬奇諾防線大事表:


而正如艾倫·布魯克將軍在“虛假戰爭”期間所預言的那樣,馬奇諾防線有兩個最大的敗筆:首先,這個國防項目導致了各項資源(主要是資金)配置的失衡,而這些資源本應得到更好的利用,投入到加強法軍新式部隊的建設方面;另外,牢固的馬奇諾防線所產生的“神話”給法國方面造成了虛假的安全感和自滿情緒。錯誤的國防戰略和落後的軍事思維,使馬奇諾防線從誕生的那一刻起,便註定了它的悲劇命運。這也是為什麼在德國的進攻下法國僅撐了一個月的原因。


崎峻戰史


戰爭勝負絕不是統計學家們單純的計算國家實力強弱、軍隊大小來決定的。蘇聯與法國二戰不同的結局更多的是危機意識、領導層的意志力和國民的抵抗精神差異導致的結果。



蘇聯從布爾什維克上臺後就仇敵環飼,領導層生存還是死亡的憂患意識強烈,加緊國家的工業化,充實軍備實力,軍隊時刻備戰。而一戰後的法國垮掉的一代讓和平主義盛行,1930年70萬人軍隊的軍費還不如不足15萬人的德國防軍,更不談希特勒上臺後的軍備擴張。領導層也推行綏靖政策,縱容德國的擴張,極力避免戰爭的發生。



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領導層團結在斯大林周圍,一致堅持抵抗。同年7月3日斯大林發表公開廣播講話,號召蘇聯人民進行一場反奴役反侵略的衛國戰爭。並在德軍兵鋒抵近莫斯科時宣佈不離開莫斯科,11月7日更舉行震驚世界的紅場閱兵。蘇聯人民也響應他的號召,全力投入反侵略的戰爭,不惜一切代價執行焦土政策,不顧一切犧牲前線英勇奮戰。

而法國人呢?5月14日得知德軍突破馬斯河防線後,悲觀失敗情緒就開始蔓延。6月7日法軍總司令魏剛建議雷諾政府向德國提出休戰,宣稱“索姆河之戰已經輸了。”9日法國政府撤出巴黎遷到圖爾,開始逃跑。雷諾宣傳性的“我們將在巴黎前面戰鬥,我們將在巴黎後面戰鬥,我們將在某一省內閉關堅守,假使我們被逐出,我們將前往北非繼續奮鬥!”徒增世人嘲諷。6月12日雷諾政府遷往波爾多。雷諾辭職後貝當繼任,16日宣佈“我們必須停止戰鬥”向德國提出休戰要求,22日簽訂休戰協定。


歷史扒糞機


戰略縱深是個很要命的問題。

二戰初期,德軍所向披靡,閃電戰下,所有國家都不是對手。德軍在西歐的戰鬥,最多就一個月。德軍前期的戰鬥,都被稱作戰役,比如,入侵法國波蘭,分別被稱作法國戰役、波蘭戰役,這幾場仗,連戰爭的規模都不夠,而對蘇聯也被叫做蘇德戰爭。

法國,被嚇趴下了

法國是老牌殖民強國,不管怎樣,也不能一個月就淪陷。而法國就是這樣,一個月淪陷了。法國淪陷可以說是自己找的。實力上,德國法國其實差不多,而戰術上,德國領先全世界,一個閃電戰就說明了問題。

法軍重兵陳列在馬奇諾防線,德國C集團軍就在那吸引注意,B集團軍進攻荷蘭,而A集團軍則繞過了馬奇諾防線,當法國人看見德國坦克出現在自己面前的時候,徹底嚇懵了,閃電戰帶來的恐懼也愈演愈烈。而法國重兵守衛馬奇諾防線,也導致後防空虛,德軍長驅直入,直接打到了法國腹地。

戰略縱深

對比下地圖,法國其實還是很小的,西歐的很多國家都是這樣,歐洲就是個四分五裂,而這個國土面積小到一個什麼程度,小到了德國坦克兵還沒開爽,戰爭就結束了。

而蘇聯不一樣,蘇聯太大了。德軍十天推進了六百多公里,這就是閃電戰帶來的效果。而蘇聯太大了,就是把德國兵跑死,也跑不到遠東來。這就是國土面積大的好處,完全可以把敵人放進來慢慢再打。

德軍後勤

德軍的後勤一直是非常糟糕的,蘇聯的德軍從來沒有後勤補給充足過。原因也有一點,還是蘇聯太大了。德軍前期的推進速度一定程度上給德軍挖了個坑,導致後勤跟不上來。

這其中也有德國人自己的因素,德國運輸車輛根本不夠用,德國的火車也不能跑,蘇聯公路又破爛不堪,這一切加在一起,德國人基本沒什麼後勤了,導致後來德軍連棉衣都沒有。

其實德軍沒法短時間內拿下蘇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戰略縱深。英法聯軍想有效的阻止德軍,時間根本就來不及。而蘇聯不一樣,蘇聯太大了,完全可以依託自己的國土拖住德軍,只要拖住了德軍,後面的士兵訓練時間夠用,工廠可以使勁開工生產,同時,盟軍的補給也可以送過來。

德軍進攻蘇聯,其實完全沒有勝算,一個戰略縱深,就可以把德國拖住,拖住了就有勝算了,因為蘇聯耗得起。


軍武文齋


法國面積小,一個戰役就可以決定勝負。邊境守不住,首都就守不住了。

英國能夠倖存主要是隔著一道海峽。相當於蘇聯上千公里的陸地。德軍為了等待給養,等了一個月。打法國用不了一個月,也不存在給養供應問題。

蘇聯人口也多,一個戰役失敗了,還有很多人可以繼續作戰。

對於打面積大的國家,要比打和自己相當的中小國家多十幾倍的兵力才可以。如果以色列打黎巴嫩,10萬人就可以。打敘利亞、埃及至少50萬。如果遠征伊拉克、沙特,50萬人肯定不夠。打土耳其,一百萬也不夠。當年海灣戰爭,武器裝備相差懸殊,多國部隊也超過了50萬,還有絕對空中優勢,轟炸了40天。

以小打大,困難多多。如果沒有美軍,英國是登不上諾曼底的。


天明遙遙山海關


法國和蘇聯抵抗德國兩種不同的結果我想有以下原因:

第一、國家領導人

法國總統達拉第一味奉行綏靖政策,妄想野性勃勃的德國吃飽了就不會覬覦法國,默許法西斯德國的一步步坐大。而蘇聯領導人斯大林是個不吃虧的主,我們很多人都知道德國閃擊波蘭,但其實波蘭是法西斯德國跟蘇聯瓜分的。達拉第跟斯大林根本沒法比;

第二、國內氛圍

一戰過後,法國國內反戰情緒洶湧,妄想通過馬奇諾防線自保且對馬奇諾防線過分自信,導致德國機械化部隊繞過馬奇諾防線時法國竟毫無準備,而蘇聯是個剛革命勝利的一個專制國家,人民和軍隊的服從力和意志是法國這種被一戰勝利所麻痺的國家不能比的;

第三、戰略縱深

我覺得這個是最主要的原因,蘇聯在戰爭初期也是丟失歐洲大片的土地,面積能抵得上幾個法國,但是蘇聯國土太大,戰略縱深相應的大,可以用空間換時間,經過列寧格勒、斯大林格勒幾個保衛戰後加上秘密武器-西伯利亞的冬天。蘇聯最終完成反殺。

第四、德國的戰略失誤

德國一直兩歐洲的英法作為最大的假想敵,從而導致戰略失誤,過分高估英法而低估了蘇聯。其實蘇聯綜合國力早已超越了這倆老牌歐洲強國,由於這種失誤,導致德國陷入了兩線作戰的泥潭,加上豬隊友意大利的拖累,最終沒能戰勝蘇聯和英國。





青史君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一,拿當時的地位位置來講,法國靠近德國,而蘇聯遠離德國,憑著當時德國那麼高的軍工技術與士兵的軍事素養在家門口打戰豈有不勝的道理。

第二,後勤保障完備,那時德國國內不管是公路還是鐵路,交通運力相當完備,不管是投送兵力還是運送物資都優於當時攻打蘇聯。

第三,攻打法國正是德軍士兵士氣高昂的時候,短短數月利用閃電戰術攻佔了大半個歐洲。

第四,蘇聯地大物博,各項資源都優於法國,而且德國又是在遠離本土到偏遠陌生的環境征戰,士兵士氣、戰鬥力遠沒有進攻德法國那麼強。

第五,德國善攻不善守,而且攻打蘇聯時過於輕敵,進攻方案、戰略戰術都有誤。

最後,其實重要的一點就是你吃一勺飯跟吃一碗飯不是同一個級別啊。




掙錢養豔豔


我認為有三點原因

第一點:戰略縱深,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法國實在太小了和中國一個省差不多大,而蘇聯有著2200萬的龐大國土和數不盡的資源,這兩點硬是拖垮了德國

第二點:交通問題,法國在二戰的時候就已經是發達國家了,境內交通四通八達,德軍進入法國境內後很快就用各種交通工具達到了法國的城市,而蘇聯呢,爛地特別多,多到一下雨德國坦克根本走不動全陷泥裡面去了,大大的拖延了德軍進軍路線

第三點:戰略失誤,法國把英法的主力都陳兵比利時那嘎達了,然後把希望都寄託在了馬奇諾防線和阿登森林了,法軍的統帥天真的認為德軍的坦克越不過阿登森林,結果就是為他們的天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德軍突破了阿登森林前後包抄在比利時的英法聯軍(事後敦刻爾克了)然後法國境內根本沒有有生力量抵抗德軍的進攻,兩個星期後就嗝屁

這三點先是因為英法聯軍統帥的戰略指揮錯誤,導致了德軍前後包抄外加上毫無難度的侵入虛無的法國境內,然後因為法國境內交通的四通八達導致讓德軍快速到達了法國的城市,再加上法國領土太小根本沒多大交通還好,所以法國沒有組織下一回合的進攻便亡國了


雪糕掉地上不能吃了


法國人太依賴馬奇諾防線了。

當時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從柏林帶回了一紙和平協議後。倫敦和巴黎都相信希特勒再不會向西進軍,暗地裡偷著樂哪。他們一廂情願地認定,希特勒這個惡魔的注意力肯定被引向了東方。如果德蘇起了戰端,英法正好坐山觀虎鬥,無論如何總是贏家。

法國構築的馬奇諾防線,仍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塹壕戰思維。在那由南至北長達幾百公里蜒蜿曲折的鋼筋水泥防線上,密佈著炮臺、機槍巢、彈藥庫、士兵宿舍、運輸道路。

巴黎軍方誇下海口,稱馬奇諾防線是不可攻破的。

的確,建設者們什麼都考慮到了。每一個火力點交叉支撐,豐富充盈的彈藥儲存,考慮的那樣完美。任何軍隊想要從正面突破防線,似乎是在向不可能挑戰。設想中的人員傷亡代價,肯定沒有哪位指揮官敢於想象和實施進攻。

自從英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明了坦克的鼻祖~~代號:水櫃。區區幾十匹馬力玩藝,並沒有取得什麼出奇不意的好效果。所以並沒有引起重視。但是德國人卻另闢蹊徑,用德國人嚴謹的工藝技術將這鋼鐵怪獸精心設計建造,並委以重任。創建了當時世界上最好的裝甲部隊。而曼斯坦因將軍,則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裝甲軍團指揮官。

馬奇諾防線,看起來簡直就是戰爭工程學上的奇蹟。可是這樣的堡壘式戰線工程,卻有一個致命弱點~~從後面進攻!它便完全成了聾子耳朵了。

德國人恰恰利用了這點。也來了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出其不意地從北面比利時境內繞過馬奇諾防線。接下來就是法國人突然發現,自己面對著的,是從側面、後方隆隆駛來的德國坦克,惶亂之下,只能瞠目結舌,抱頭鼠竄。

沒有了心目中設想的堅固防線而可禦敵於國門之外,鬥志全無的法國士兵、一馬平川的法蘭西原野,再也阻擋不住趾高氣揚的德國裝甲兵團!短短的幾個星期,凱旋門下,香榭麗舍大街上便響起德國軍隊沉重的馬靴聲,巴黎淪陷了。

當希特勒在西線大獲全勝,得意忘形之際,又想故技重施,向蘇維埃俄國發動了全面進攻,但他這次卻打錯了如意算盤。重蹈了拿波倫的覆轍。戰線太長,天寒地凍。使得德國軍隊更深地陷入了俄國這戰略縱深的陷井。

列寧格勒的反圍困成功,鮑盧斯軍團的全軍覆滅,已經敲響了法西斯的喪鈡。蘇德戰爭進入了新階段。俄羅斯的反功與諾曼底登陸,徹底地打破了軸心國霸佔全球的美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