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的菲律賓戰略

​菲律賓空戰1941~42

這個系列文章主要介紹1941~42年日軍進攻階段菲律賓戰役中的空戰,我將從美軍遠東戰略的轉變開始談,逐步介紹美日雙方的戰略,部隊組織結構,戰前部署,開戰之後的戰鬥過程,最後總結美軍戰敗的經驗與教訓,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一下。

第一節 美軍戰略

【菲律賓群島】

1898年5月,美西戰爭之後,美國從西班牙手中奪取了菲律賓群島。


​麥克阿瑟的菲律賓戰略


菲律賓群島由7100個島嶼和小島組成,是名副其實的千島之國,他位於日本從東南亞獲取石油的關鍵運輸線上。距離東京僅有1800英里,但距離美國卻很遙遠。

1923年7月,美軍約翰·J·潘興(John J. Pershing)將軍領導的戰略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菲律賓群島是美國在遠東地區最好的基地,可以為軍事行動提供支持,因此對美國具有重大的戰略價值。

2、菲律賓群島被日本佔領將嚴重損害美國的威信,並使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進攻行動極為困難。

3、重新奪回菲律賓將是一項漫長而代價昂貴的任務,需要比現在及時的部署菲律賓防禦付出更大的努力。

4、國家利益和軍事必要性都要求菲律賓在和平時期儘可能保持強大。

以上述結論為指導,美軍開始研究如何在遙遠的東方建設一個防禦型的基地以應對日本可能發起的入侵行動。他們得出結論是如果失去強大的艦隊支援,菲律賓群島將無法防守,因此菲律賓的防禦應該以海軍為主體,依託海軍基地進行,而這就將選取合適的海軍基地提上日程。

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島已被內定為太平洋艦隊的主要基地,而在次要基地的選擇上有兩個潛在候選者,一個是菲律賓呂宋島的蘇比克灣,另一個是舊的西班牙帝國海軍艦隊基地馬尼拉灣。

海軍支持蘇比克灣,但陸軍認為蘇比克灣不適合防守,也不夠大,不能容納整個太平洋艦隊,這對於大艦巨炮時代爭奪制海權來說至關重要。因此最後選定了容易防守的馬尼拉灣甲米地作為海軍基地,並在馬尼拉灣口的4個小島(Corregidor,Caballo,El Fraile和Carabao)上建設要塞用於防禦(下圖紅圈處)。


​麥克阿瑟的菲律賓戰略


​麥克阿瑟的菲律賓戰略


  • 馬尼拉灣的美國亞洲艦隊的老式平甲板驅逐艦中隊


菲律賓的馬尼拉灣,是美國在亞洲的重要防禦基地,也是優良港口。亞洲艦隊駐紮於此,一旦開戰,亞洲艦隊和遠東空軍將直接威脅日本的石油運輸線。


​麥克阿瑟的菲律賓戰略


  • 二戰前的馬尼拉城,日本移民開設的一所商店


​麥克阿瑟的菲律賓戰略


1941年,菲律賓人口大約1700萬,主要是馬來亞人(其中有11萬中國移民,3萬日本移民)。主要聚居在呂宋島中部平原和宿務島上。

【局勢緊張】

1935年,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成為菲律賓政府的軍事顧問。他上任時,菲律賓群島的防衛計劃——橙色計劃(War Plan Orange,縮寫為WPO)已存在多年,它的主要內容是美國對日作戰,其中涉及到菲律賓的防禦部署。



​麥克阿瑟的菲律賓戰略



麥克阿瑟上任後希望藉由建立菲律賓強大的武裝力量,讓日本入侵者因為潛在的巨大損失而放棄入侵計劃。但日本在亞洲的軍事崛起讓防禦菲律賓變得希望渺茫。


​麥克阿瑟的菲律賓戰略

  • 在上海作戰的日軍


1937年7月7日,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入侵中國華北,8月13日,日軍投入8個師團近20萬人進行淞滬會戰。

與日軍的雄厚兵力對比的是,菲律賓群島只有1.1萬名準軍事部隊和6000名警察。美國人認為日軍為入侵菲律賓可以在7天內投入5~6萬人,30天內投入30萬人。重新審查現有橙色計劃,認為這個防禦計劃基本上——“不合理”,並且——“完全不適用於現在的國際形勢”。

菲律賓的美軍指揮官普遍認為,菲律賓不可能在日軍入侵之下堅守1年,為了彌補兵力數量和質量上的巨大差距,麥克阿瑟開始著手訓練更多的菲律賓部隊。1937年1月1日,第一批募集的菲律賓步兵開始訓練,截止1939年,菲律賓訓練了10萬名陸軍。


1940年7月26日,美國發動對日本的貿易封鎖,1941年,對日本的廢鋼鐵、石油、以及航空汽油出口全面停止,遠東的局勢越發緊張。

最新版橙色3號計劃(WPO-3)於1941年4月完成。在橙色計劃中,美國認為日本的襲擊將在沒有宣戰的情況下進行(日本一貫如此),並且預警的時間不到48小時,在一段時間內,菲律賓不可能獲得從美國本土提供的增援,美國面臨進攻時將優先保衛夏威夷——阿拉斯加——巴拿馬運河的戰略三角區。

【準確的戰前預測】

1940年7月1日,美國對日本的進攻能力進行預測分析,預計日軍會派遣大約10萬人部隊進攻菲律賓,目的是佔領馬尼拉和亞洲艦隊的海軍基地,這樣就可以切斷美國的增援。(這個計劃與日俄戰爭如出一轍,日軍在旅順港包圍消滅俄國太平洋艦隊之後,在對馬海戰又殲滅了俄國第2、3太平洋艦隊,用1年時間打贏了日俄戰爭)。

美國預測日軍這次入侵可能發生在12月或1月收穫稻米作物後不久的旱季。美軍作出的兩個預測都十分準確,因此可以說位於戰爭最前線的菲律賓的遠東美軍,是唯一對即將爆發的太平洋戰爭有著清醒認識的美軍單位

菲律賓政府的現有的薄弱兵力不足以應對日軍入侵,因此麥克阿瑟必須設法得到增援,留給他的時間並不多了。41年7月,美國為加強菲律賓防禦批准了5200萬美元,7月26日,遠東美國陸軍司令部設立,麥克阿瑟以少將軍銜被召回現役,負責指揮菲律賓的防禦部隊,2天后,他被晉升為中將。


​麥克阿瑟的菲律賓戰略

遠東美國陸軍標誌


麥克阿瑟將軍接管遠東的美國陸軍部隊時,戰爭部沒有加強菲律賓的計劃。戰爭部告訴麥克阿瑟他們只能提供大約400名預備役軍官,但幾天後,馬歇爾將軍批准了增援菲律賓的作戰計劃,美國開始根據這一計劃增援菲律賓,但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時間、還是時間!菲律賓的防禦設施建設才剛剛起步,迫切需要更多時間建造工事,訓練部隊。

根據橙色3號計劃,菲律賓美軍的主要任務是防守馬尼拉灣,固守待援,菲律賓的防禦部隊包括:溫萊特將軍指揮的北呂宋部隊4個師,第11、21、31、71師,南呂宋部隊包括第41、51師,棉蘭老島是第81、第101師。麥克阿瑟手裡的預備隊是菲律賓師和第91師,駐紮馬尼拉。

為了裝備和訓練菲律賓軍10個師,麥克阿瑟列出了一份清單,要求獲得如下物資:12萬5000頂鋼盔,84500支加蘭德M1步槍,330挺輕機槍,326挺12.7mm重機槍,450門37mm戰防炮,217門81mm迫擊炮,288門75mm野戰炮,以及8000輛卡車。

8月16日,美軍開始調集部隊增援菲律賓,麥克阿瑟將軍被告知第200海岸炮兵團(AA)、第194坦克營(缺B連)將於8月27日至9月5日期間從舊金山起航,到9月12日,承諾的增援已經送出,並增加了第192坦克營的50多輛坦克和50門75mm炮。

11月21日,第192和194坦克營與第17裝甲連組成一支混合裝甲部隊。由詹姆斯RN韋弗上校指揮。

9月5日,馬歇爾參謀長問麥克阿瑟是否需要美陸軍第41師(由國民警衛隊改編)的增援,麥克阿瑟拒絕了。

1941年12月5日,在開戰前幾天,馬歇爾將軍寫了一封信,告訴麥克阿瑟將軍至今為止所做的努力:

除了你要求獲得的M1加蘭德步槍之外,菲律賓陸軍的武器申請已經獲得批准,並且將盡快運抵。你不僅會收到所有的輕型火炮(130門75mm炮),還能獲得48門155mm重型榴彈炮和24門155mm海岸炮。

三個半高射炮兵團計劃很快離開美國派往菲律賓,但是90mm高射炮尚未經過全面測試,因此無法運送給你。

已經批准的增援和補給物資超過100萬噸。由55艘船運送的10萬噸物資已在運往菲律賓的途中,20萬噸的物資和供應已經準備好立即運往登船港口。

菲律賓的陸軍部隊將於1942年4月裝備完成,菲律賓軍隊應當於當年7月裝備完成。我已經要求國會支付26900萬美元以補充菲律賓軍隊,並且將盡快通過此項立法。我向你保證,我的目的是儘可能地滿足你對保衛菲律賓所需人員和設備的要求。

太平洋戰爭開戰時,在海上運往菲律賓的增援物資包括:

第27轟炸大隊(輕型)的52架A-24俯衝轟炸機,18架P40E戰鬥機,340輛卡車,48門75mm輕型火炮,350萬發子彈,600噸炸藥和9000桶航空燃料。此外還有兩個野戰炮兵營和第7轟炸大隊(重型)的人員。

彩虹5號計劃~歐洲優先

馬歇爾在他的信中沒有提到的內容是,美國政府現在使用彩虹5號作戰計劃取代了橙色3號計劃,在彩虹5號計劃中,大西洋上的德國被列為需要優先擊敗的目標,美國將聯合英國執行“歐洲第一”的戰略方針(這決定了1941~42年菲律賓之戰美國必定失敗的命運)。

當麥克阿瑟10月份得知彩虹5號作戰計劃時,他強烈反對該計劃(

這個計劃明顯阻礙了他向國會要錢、要人、要槍的理由了,那還能不跳起來),他建議菲律賓需要獲准進行全面防禦,他預測到日軍可能會派出側翼迂迴部隊攻佔棉蘭老島(預測準確),一旦呂宋島南方的棉蘭老島被佔領,那麼即使困守馬尼拉也會被日本部署在西貢、金蘭灣、臺灣和棉蘭老島的海空力量所封鎖,菲律賓的防禦態勢依然很絕望。馬歇爾私下裡通過遠東空軍司令布雷頓將軍給麥克阿瑟帶了口信表示支持他的意見。

11月,美國修訂了彩虹5號作戰計劃,將菲律賓的作戰任務改為:

1、破壞日軍海上交通線(海軍亞洲艦隊)

2、對攻擊範圍內日軍發動空襲(遠東空軍)

3、捍衛領土(原計劃只是限定保衛馬尼拉灣海軍基地,現在擴大為整個菲律賓)

擴大的灘頭防禦計劃

麥克阿瑟雖然得知自己的建議獲得通過,但他自己也不清楚菲律賓軍隊的戰鬥力是否可以勝任,其實菲律賓11萬人的本地部隊只是未經訓練的幼兒園小朋友。

殖民地軍隊首先面臨的就是語言問題

菲律賓群島上有超過65種方言。當美國佔領菲律賓群島時,一小部分人說西班牙語,在美國佔領四十年後,有大約27%的人講英語,3%說西班牙語。

在本地方言中,呂宋島中部說塔加路族語,並於1937年被選為菲律賓官方語言,但是,更多的人講著各種不同的米沙鄢方言。

這點如同中國的官方語言是普通話,以北方話為基礎,但北方人一旦去了南方,你就會各種聽不懂當地方言,即使是南方本地人相隔不遠的城市,各地方言也都不同。

美軍軍官說英語,然後他們依靠略懂英語的菲律賓當地軍官管理部隊,菲律賓的軍官大部分說塔加路族語,而本地士兵說著各自不同的當地方言,很多菲律賓士兵也根本聽不懂其他士兵說什麼。

麥克阿瑟派菲律賓部隊去執行他的海灘防禦計劃,然後下令不惜一切代價防守海灘,不準撤退。


​麥克阿瑟的菲律賓戰略


  • 呂宋島灘頭防禦部署圖


​麥克阿瑟的菲律賓戰略


呂宋島中央平原北端的林加延灣,是威脅最大的登陸點,日軍一旦登陸這裡,即橫穿中央平原直取馬尼拉,麥克阿瑟在林加延灣左翼部署菲21師,右翼部署第11師(碧瑤),中央是菲第71師,形成三角形防禦部署,作為第一線防禦。


​麥克阿瑟的菲律賓戰略


左翼由聖馬塞利諾的菲第31師, 右翼第91師,中央是美第26騎兵團組成第2道面向北的防線。在馬尼拉城南側的海灘上,部署了第41、51師,以防日軍南北夾擊馬尼拉城。

馬尼拉城區則是由麥克阿瑟最信任的美國部隊駐守,這個單位是菲律賓師。戰前,麥克阿瑟的遠東美國陸軍一共集結了11萬菲律賓部隊,3萬美軍。

準備不足的幼兒園小朋友

此時菲律賓部隊的裝備和訓練程度普遍都很差,以11月在部署在聖馬塞利諾的菲第31師為例,編制人數7500人,這些本地陸軍裝備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李恩菲爾德步槍,每個步兵連只有一挺輕機槍,機槍連有8挺輕機槍,每個團只有兩挺重機槍和6門3英寸迫擊炮,整個師配備8門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75mm火炮。整個師算上師部的轎車只有15輛汽車,比其他的菲律賓部隊要好。

當地的訓練設施和營房不足,師裡的第一個團——31步兵團於9月1日動員,第32、33步兵團直到開戰前幾天才完成動員加入該師。

11月24日,菲第31師第31團步兵獲准進行發射每人50發步槍實彈射擊,此前絕大多數大部分菲律賓士兵根本沒有開過槍,然後因為第4海軍陸戰隊(從中國上海撤離至菲律賓)宣稱這個靶場應當由他們使用,不提供給菲律賓部隊,實際只有31團1營進行了射擊訓練,2營打了一半子彈就被轟走了,3營則是可憐的1槍未發。

31師那些機槍、迫擊炮武器射手也是這樣,此前的軍事訓練停留在隊列和操練上,完全沒有注重實戰訓練,一旦開戰,他們會發現很多彈藥已經過期,很多是不能發射的啞彈。開戰前夜的12月7日,第31師炮兵團才用兩門火炮進行第一次實彈射擊訓練,訓練內容是,每門炮發射2發實彈,一共發射4發。

第31師新成立的工兵單位則是因為營房不足一直在修路、挖水井。沒有架橋訓練,也沒有設置使用炸藥的訓練。

水雷和岸炮防禦計劃

麥克阿瑟計劃用海岸炮封鎖菲律賓重要的海峽入口,為此,戰爭部計劃運送24門155mm海岸炮給菲律賓,計劃於1942年4月完成部署,但麥克阿瑟覺得不夠,他又提出需要4門12英寸、4門8英寸鐵道炮,額外22門155mm岸炮和30部探照燈的需求,但開戰前幾天,這份報告才送達華盛頓。


​麥克阿瑟的菲律賓戰略


  • 美國仿造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優秀的GPF155mm加農炮,可以作為岸炮部署


菲律賓的海岸炮單位有第90、第92岸防炮兵營。他們在科雷吉多要塞進行訓練。

​麥克阿瑟的菲律賓戰略


​麥克阿瑟的菲律賓戰略

Drum Fort


​麥克阿瑟的菲律賓戰略

Drum Fort


  • El Fraile島上建造的水泥戰列艦,裝備雙聯14英寸主炮的水泥戰列艦德姆(Drum)要塞


圍繞已完成的水泥戰列艦德姆(Drum)要塞和科雷吉多要塞,美國人在馬尼拉灣入口布設了水雷區域,41年8月底,馬尼拉和蘇比克灣的佈雷工作完成;


​麥克阿瑟的菲律賓戰略

馬尼拉灣口的岸炮與水雷防區

​麥克阿瑟的菲律賓戰略

亞洲艦隊的浮船塢杜威號,開戰前被轉移到馬尼拉灣內

位於巴丹南端馬裡韋萊斯(Mariveles)的海軍碼頭迅速建成,可以為退守巴丹半島防禦的部隊提供補給,7月22日,亞洲艦隊的維修設施——浮船塢杜威從蘇比克灣奧隆阿波(Olongapo)移動到巴丹半島南端的馬裡韋萊斯港內。

為了在最後關頭可以執行退守巴丹半島的作戰,麥克阿瑟在馬尼拉灣口的科雷吉多島要塞貯備了10000人戰鬥180天所需的物資,並樂觀的預測6個月內就能得到來自美國本土和海軍的增援,但他並不知道海軍對穿越7000英里擊敗日軍聯合艦隊,增援菲律賓的預測是將

要花費2年的時間

從麥克阿瑟儲備的物資看,他早就做好準備一旦戰況不利,拋棄所有的菲律賓部隊,僅用美軍退守科雷吉多要塞,儲備的10000人物資,也就僅僅夠菲律賓美軍所用,菲律賓部隊都是傻子麼?人家並不傻,他們也能看明白你就是拿我們當炮灰,以爭取你們能逃離日本人時間,所以一旦開戰,10萬人的菲律賓部隊根本就是無心戰鬥。

~(完)~

​麥克阿瑟的菲律賓戰略


這是一個海戰愛好者的港灣,喜歡請點擊收藏或關注,謝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