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記錄:“血泊”中奮戰的手術

從早上9點到凌晨三點,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手術室燈火通明,病人來來往往但又盡然有序,但在其中的17號手術間所有人卻始終保持著高度的緊張。原來今日的手術患者是一名重症靜脈畸形患者,患者多地求醫多年,均被告知病情太過嚴重,手術風險極大且無法完整切除,只能採用保守治療延緩病情。

11月28日當血管瘤外科主任喬軍波看到患者的磁共振片子後直言手術風險極大,病變已侵犯左上臂大部分肌肉血管,但又必須手術,不然等待她的只有截肢的命運。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後確定11月29日為其進行手術治療,併為患者制定了傳統手術切除聯合術中射頻消融的聯合手術方案。術前及術中積極與手術室、麻醉科、監護室、病理科、影像科、檢驗科、血庫等反覆溝通協作,多科室通力合作,確保手術順利完成。

真實記錄:“血泊”中奮戰的手術

術前磁共振提示病變已侵犯上臂大部分組織

果然如喬軍波主任所言,從手術刀切開皮膚開始,一場“硬仗”已然打響,病變部位一直嚴重出血,術中麻醉科姜麗華主任團隊,手術部王立新、田培玲、武豔華護士長團隊嫻熟配合,喬軍波主任團隊始終保持鎮定,在“血泊”中進行手術,術中發現病變嚴重侵犯左上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三角肌、尺神經、橈神經、肱動脈、肱深動脈等重要結構。喬軍波主任精細解剖,仔細分離,一點點把病變切除,僅術中取出的靜脈石就達幾十顆,同時運用目前最先進的射頻消融技術處理部分無法切除的病變,減少術中出血的同時儘可能的消除患者的病變。整臺手術歷時近13個小時,術中出血近10000毫升,及時補充足量自體血、紅細胞、血漿、冷沉澱,在多科室通力配合下,患者生命體徵平穩,術後轉入監護室密切觀察病情。

真實記錄:“血泊”中奮戰的手術

術中切除的病變及幾十顆靜脈石

當第二臺手術開始已然是凌晨12點,血管瘤外科喬軍波主任依然精神抖擻,滿懷激情的為患者進行手術,由於手術需要術中冰凍,病理科曾憲旭主任凌晨12點從家中趕往醫院,等到結果出來已經接近凌晨3點,萬幸病理結果提示切緣陰性,不需進一步擴大切除。手術結束已然3點,喬軍波主任稍作休息,第二天7點多便又出現在病房,那天又有三臺手術等待著他主刀。。。。。。

真實記錄:“血泊”中奮戰的手術

鄭大三附院(河南省婦幼保健院)血管瘤外科目前開設床位41張,有博士2人,碩士3人,護士10人。主要治療各類血管瘤、血管畸形、淋巴管畸形、靜脈曲張等疾病,科室在相關疾病基礎理論研究和臨床治療、科研工作中,借鑑國內外的先進理論和經驗,致力於疾病診斷、臨床分類及治療方法的研究,逐步形成了局部藥物注射、選擇性動脈置管藥物介入治療、光動力治療、射頻消融法及個體化手術治療等系統、科學、有效、毒副作用小的綜合治療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在全國乃至國際上逐步形成較大影響。

血管瘤外科全體醫護人員將堅持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工作理念,以精湛的技術、一流的服務、優美的環境、良好的信譽,為全省血管性疾病患者造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