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鐸《話說長江》走出的第一代電視主持人

一心想保衛祖國,後入行電視;朗誦演員出鏡一改播音腔,創中國紀錄片最高收視率

中國第一座電視臺——中央電視臺(早期稱北京電視臺)於1958年5月1日試播黑白電視,9月2日正式開播,這是中國電視事業的開始。

1958年7月,19歲的陳鐸高中畢業後,9月進入中央廣播電視實驗劇團工作,成為我國第一批電視工作者,見證親歷了中國電視的發展。

陳鐸最初因為“不能保衛祖國”並不想從事電視行業,沒想到後來卻一干就幹了一輩子。在陳鐸的職業生涯中,曾任演員、編輯、導演、攝影、配音、解說等,參與了電視劇與文藝節目的制、播、演等工作,算是幹遍了廣播電視行業中的各個領域。

1983年,陳鐸和虹雲主持的25集專題紀錄片《話說長江》曾在央視創下了40%的收視紀錄,是央視二十世紀80年代最受歡迎的電視紀錄片,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紀錄片收視率最高的一部。陳鐸也因為儒雅的形象和親切的解說,成為一代著名的播音主持人。

入行

不知道電視是什麼

1958年的夏天,陳鐸在上海準備高考,他上的是重點中學,到現在有260多年的歷史。陳鐸想學的專業是外語、新聞,在那個年代,陳鐸和其他的有志青年一樣,認為有理想的未來就是上大學有真本事,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當戰鬥英雄、勞動模範。

1958年中央決定辦電視,將原來的中央廣播劇團整建擴編成中央廣播電視實驗劇團,擴編後的劇團要在北京、上海、天津各招一批高中生。陳鐸在學校裡參加了很多課餘活動,喜歡話劇和朗誦。劇團看中了他,想招他進團。但陳鐸不願意,說這哪兒行呀,朗誦、演戲、跳舞,都是業餘玩玩的,每天都玩這些怎麼能保衛祖國建設祖國呢?

陳鐸被招考老師批評了這種想法,連帶給他做了思想工作,說什麼工作都可以保衛祖國建設祖國,這才說動了陳鐸。1958年9月1日,陳鐸到劇團報到,從此開始從事廣播電視工作。中央廣播電視實驗劇團承擔了除新聞節目之外的各類電視節目的製播。

中央廣播電視劇團在當時叫作“中央廣播電視實驗劇團”,加“實驗”兩個字就是要摸索前進。那時沒人幹過電視,也不知道電視是什麼模樣。陳鐸考試的時候,幾名考生就在那裡討論,電視是怎麼回事,電視是不是電影?“我們只知道劇團、廣播,根本不明白電視是幹嗎的。”

19歲的陳鐸成了我國第一批電視工作者。那時候他對電視並不瞭解,更沒想到電視後來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到劇團報到以後,領導第一時間告訴他:你們要面對話筒,面對鏡頭,代表黨和國家、政府向全中國,全世界講話。陳鐸想,既然工作這麼重要,自己怎麼能老想著上大學這回事,“我就自己批判自己,不能再想東想西了,要認認真真地工作。那個年代革命就是工作,工作就是革命。”

陳鐸就這樣開始一步一步在廣播電視行業幹了起來。

從業

一名朗誦演員卻幹了很多工種

大家對電視到底是什麼沒概念,但廣播工作陳鐸熟悉,他開始做廣播節目。另外的工作,就是作為演員,參加一些電視劇的製播。

1959年,陳鐸主演了國內電視史上第一部大型的電視劇《新的一代》。廣播裡看不見人,不需要服裝、化妝,但是有了電視這些要求都得有了,不能只是坐在那兒朗誦,即使光站在那兒也不行,要動,要交流。所以大家通過演舞臺劇訓練,掌握節奏、練習交流感。那時劇團排練過不少劇目,比如曹禺的《北京人》,“我現在朗誦,大家認為不錯,也是那時候包括演戲積累鍛鍊的結果。”

雖然是以“演員”身份被招進團,在劇團工作時,陳鐸參與了廣播電視的文藝、專題、少兒等多類節目的編、採、播、演、製作。音響組缺人了,領導讓陳鐸兼職搞音響,模仿雞叫狗叫貓叫、收音機火車輪船動靜。他還主動要求兼任音樂編輯,自己選音樂、配唱。

《話說長江》

一改播音腔,解說娓娓道來

上世紀70年代末,中央電視臺節目形態不多。改革開放之後,在電視節目上出現了合拍形式的國際合作。紀錄片方面,一系列介紹文化遺存、地理景觀的專題片,以中外合作的形式被拍攝出來。1980年拍攝的《絲綢之路》,就是中日合作。陳鐸參加了後期的解說工作。

陳鐸當時在劇團裡擔任業務秘書,一天,《絲綢之路》的編導來劇團找陳鐸,說想請兩位演員擔任《絲綢之路》的解說。聊天中,編導發現陳鐸聲音條件不錯,讓他去試音,一試就通過了。不久《話說長江》的總導演也找到陳鐸邀請他做主持人,說是因為看了他解說的《絲綢之路》。當時陳鐸還不知道“主持人”具體是什麼工種,導演告訴他,主持人就是“出畫面兼解說”。

《話說長江》從1979年開拍,是中央電視臺和日本聯合攝製的紀錄片,1983年在中央電視臺首播。《話說長江》在創作上首次推出了紀錄片主持人形式,陳鐸和虹雲兩位播音員一改以往畫外音的形式,他們的形象直接出現在了屏幕上,直面電視觀眾。這種方式讓觀眾感到新鮮,加上兩位主持人的解說不再是字正腔圓式的播音腔,而以親切、娓娓道來的語調播出,氣質儒雅的陳鐸和端莊大方的虹雲,也隨著《話說長江》成為中國電視史上第一批主持人。

在《話說長江》之前,中國沒有主持人這一職業,對於如何主持、如何解說,無人教,更無從模仿,全憑暗自琢磨。就算在著裝上,陳鐸也不知道到底應該穿什麼合適,開始穿夾克,敞開著。後來被老領導批評說不嚴肅,只好換上“本以為領導才穿”的中山裝。

《話說長江》播出之後,真正達到了“火爆”的效果,當時的收視率達40%。陳鐸說,他也是逐漸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人在看《話說長江》。那時候觀眾來信很多,每天都用麻袋裝著送到辦公室。除了有專門的觀眾來信組,信都是大家隨時拿來看的,也根本看不過來,拿一堆擱在那兒,誰有空的時候看看,就當調劑一下。後來節目組發現,觀眾來信中有不少人在提供線索,比如這個地方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遺漏,那個地方應該再拍攝一些什麼。“無形當中是一種全民動員、全民參與。所以我們就做了一個答觀眾來信,作為主體節目之外的形式,解答觀眾來信裡面的各種問題。”

在陳鐸看來,這種互動的需求是歷史形勢造成的。“現在是不需要觀眾來信,大家就直接用彈幕了。”陳鐸現在也看彈幕,但自己不會用,“就是看大家的各種表態。”

工作體悟

電視和觀眾是平等的朋友

之後,陳鐸又相繼主持了《話說運河》等系列節目,其中的許多片子,至今仍被視為經典。

在陳鐸看來,上世紀80年代是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在工作上開始有了和外國合作的機會,也使得中國電視人睜開了眼睛來了解世界。小到化妝,大到紀錄片的表現手法,都吸收學習到了更先進的方式。當時日本人用海綿來打底色,而我們原來則是用手拍勻,然後用手指頭和手掌上妝,但是日本人用一塊海綿,方便實用。《話說長江》幾乎全部都是同期聲,拍成都的茶館,裡面熱鬧的聲音、倒水的聲音、小孩打呼嚕的聲音、說書的講《三國演義》的聲音,都錄下來了,這樣子的片子才生動、生活化了。

讓陳鐸懷念的還有當時的創作氛圍,大家合作、討論、交流、爭論,沒有人叫過苦,也沒有人要求過什麼。那個時候誰有了個好想法,大家都會一起鼓勵支持。據陳鐸回憶,在《話說長江》中,當時編導寫的稿子有這樣一句話,“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比起那些只當和尚不撞鐘的人來說,這位和尚可謂是忠於職守。”用來諷刺有些人消極怠工。頭一天對完稿子,第二天編導說把這句話拿掉吧,弄不好有人自動對號。陳鐸說,這句話是我們發現的社會現象,不應該隨便把它丟掉。最後,片中陳鐸語氣上進行了處理,“我是樹立榜樣,勸導,並沒有批評指責,但實際上這就是有批評在裡面。”

正是因為改革開放,陳鐸說,不能墨守成規就得要有新的思想、新的理念。《話說長江》看到的總是藍天、綠樹、笑臉,解說詞也不帶說教色彩和強迫感,當時想把握的一條原則是:電視和觀眾不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關係,而是平等的朋友,包括陳鐸在主持時的解說、語氣也都是如此,“這是電視工作者和電視觀眾的關係和位置。當時我們確立的這個關係,今天看來是成功和正確的。” 據《新京報》

陈铎《话说长江》走出的第一代电视主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