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費盡心思去蹲監獄,只為過上體面的老年生活

早上6點40起床,老太太們或坐著輪椅或徒步,從一間配有洗臉檯、廁所和成人尿布的房間裡出來。8點,大家聚集在

工場,做的都是很簡單的工作。
“冷不冷?沒關係嗎?”作業期間,管理人員經常對她們噓寒問暖,幫她們換尿布……一個老人在吃飯時噎到,管理人員馬上衝過來輕拍她的背。
下午4點,一天的工作就結束了。5點吃過晚飯後,剩餘的都是休閒時間,他們可以躺在床上看電視,9點準時上床睡覺。

讀完這一幕,你以為這是養老院麼?

不,這其實是監獄。

這是記者Shunji Suenai記錄下的《日本老年監獄的一天》。當全世界的典獄長絞盡腦汁嚴防罪犯越獄時,日本的監獄竟是這樣一片和諧之象,沒有美式霸凌,沒有同性雞姦,更沒有肖申克的救贖,只有家長式的關懷。

他們費盡心思去蹲監獄,只為過上體面的老年生活

日本監獄的單人間

這一幕和諧溫馨之象,背後卻是令人心酸的現實:為了獲得免費的食物、住處和醫療,日本老人寧願變壞進監獄養老

2017年日本警視廳發佈的白皮書顯示,在日本的監獄裡,每5名罪犯中就有1名是65歲以上的“銀髮罪犯”,而該比例在1990年僅為百分之三。他們的路數各有千秋,但過半都是幹些小偷小摸的勾當。

日本學者藤田孝典在2015年6月底出版的《下流老人:總計一億人老後崩壞的衝擊》談到,大批在退休前擁有中產階級生活的長者,原以為能舒適度過下半生,卻在老年因收入驟減、儲蓄不夠、沒有可依靠的對象而向下流動,遭遇貧窮和孤獨襲擊。藤田孝典估計,這樣的老人在日本已超過600萬人,數字還在快速增加。

監獄生活簡單規律適合老年痴呆症病人居住。

據日本法務省統計,日本60歲以上老年犯人有14%患有老年痴呆症。監獄生活用不著太費心神。吃飯有人送,做工有人招呼,睡覺有人告知,得病了有人治,老人們只要聽喝就行了,比較適合老年痴呆症病人生存。

離開監獄則情況大不相同,老人需要考慮吃的問題、住的問題、看病問題、與其他人交往問題等。這對患有老年痴呆症患者來說無疑比登天還難,莫不如監獄裡活的輕鬆。由此許多老人出獄後第一件事,是想辦法如何再進監獄。

對日本老人來說監獄還有一點比較好的是不用交稅金。

日本社會稅費較多,看電視要交稅,扔垃圾要交費,用水電自然不用說,住房要交房產稅,住在日本要交人頭稅等。日本老人出獄後生計都很困難,讓他們交這些稅費自然很難。如果不交就只能住在公園野地裡。與其住在野地裡還不如住在監獄裡更滋潤。

1

他們費盡心思去蹲監獄,只為過上體面的老年生活

小島榮(匿名,男,69歲)是在札幌監獄裡服刑的犯人。他從35歲起第一次進監獄如今已經18次進宮。每次服刑時間都不太長,短的半年長的3年4個月。他似乎喜歡監獄生活,每次出獄後不久就會製造事端再次入獄。

在日本進監獄比較容易。日本老人入獄罪名主要有兩項:一是盜竊二是詐騙。日本老人詐騙與中國不同,他們一般不以騙錢坑人為目的。他們往往是到飯店吃一頓生猛海鮮後告訴飯店:沒錢趕快報警!

小島就是這樣。當他在一家高級飯店吃完海鮮不付錢後被報了警。警察勸他付錢了事並告訴他進監獄會失去自由。但小島要求警察嚴格執法並表示自己會認罪服法。由此小島每次入獄刑期都不太重。

2

他們費盡心思去蹲監獄,只為過上體面的老年生活

花田知子(匿名,女,68歲)已經是第11次入獄。她說人一旦進了監獄出獄後在社會上非常孤獨。花田年輕時因結交壞朋友盜竊被捕。出獄後她結了婚生了孩子。在孩子1歲時她偶然遇到過去壞朋友。壞朋友向她要錢並稱如果不給錢就將入獄事情告訴她的丈夫。花田無法只能給錢應付。當沒有錢後她又開始了盜竊以支付壞朋友一再要求。但很快花田再次被捕入獄,丈夫也與她離了婚。

當她第二次出獄後社會上沒有人理她,想說句話都沒人聽,很難找到穩定工作。她覺得還是監獄好,所有人都一樣不會受歧視。

3

他們費盡心思去蹲監獄,只為過上體面的老年生活

T女士,80歲(深田志穗攝)

因偷竊明太子、乾果籽和一個平底煎鍋,被判兩年零六個月,第四次入獄。丈夫在世,有一子和一女。

“年輕時,我從來沒想到偷竊,我一門心思想的都是好好工作。我在一家橡膠工廠工作了20年,然後在醫院當護理員。雖然手頭總是很緊張,但還是把兒子送去上大學。”

“我丈夫6年前腦溢血,從此臥床不起。他還患有老年痴呆,經常陷於錯覺和偏執之中。我的年紀也大了,照顧他讓我身心俱疲。但我又不好意思向其他人談論我的壓力。”

“70歲時我第一次入獄。我在商店偷竊時,我錢包裡還有錢。然後我開始思考人生,我不想回家,但我也無處可去。向監獄尋求幫助是我唯一的選擇。”

“在監獄裡,我的生活好過多了。儘管是暫時的,但我能鬆下一口氣來做自己。我兒子說我病了,應該去精神護理機構調理一段時間。但我並不感覺自己病了。我認為焦慮促使我偷竊。”

4

因偷竊一本平裝書、一把摺扇和炸丸子,被判三年零兩個月,第三次入獄。丈夫在世,有兩個兒子和6個孫輩。

他們費盡心思去蹲監獄,只為過上體面的老年生活

N女士,80歲(深田志穗 攝)

“我每天都是一個人過,感覺非常孤獨。我丈夫給了我一大筆錢,別人都說我‘你看你多有福’。但錢並不是我想要的,錢並不能使我開心。”

“我第一次偷竊還是13年前的事情。當時我晃進鎮上的一架書店,順了一本平裝小說。我被抓到了,帶往附近的警署,被那裡最甜的警官問話。他十分和善,我說什麼他都願意聽。這輩子頭一回有人願意傾聽我說什麼。最後他溫柔地拍拍我的肩膀,說:‘我知道你很孤單,但是下次請不要這麼幹了。’”

“在監獄裡做工我不知道有多享受。有一天,他們稱讚我幹得又快又仔細,我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工作的樂趣。我後悔我從來沒有工作過,不然我的人生很可能大有不同。”

“我更享受在監獄裡的生活。身邊總是有很多人,我從來不會感受到孤獨。我第二次出獄的時候,我發誓不會再回來。但一出去,我又開始還念這裡。”

他們費盡心思去蹲監獄,只為過上體面的老年生活

近來,日本NHK特別節目錄製組又出版了一本社會紀實的書:《老後破產:名為“長壽”的噩夢》,該書則把更多具體的案例揭示在讀者眼前:

1.建築公司的老闆娘在獨子過勞死、丈夫病逝之後頓失依靠,有病痛不敢看病,只求節省開銷;2.寵物店老闆關掉店鋪專心護理重病的母親,送走母親後卻無法再次就業,只能賣掉與母親共同生活的房子以維持生計……3.中年失業的子女,仰賴雙親的養老金過活,最後卻兩代人雙雙破產……

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一旦步入老年,若有基本養老金收入,只要身體健康,孤身一人的生活尚且可以維持。但若患上需要動手術治療的病,或因傷住院,即便有存款,一旦花光——無論哪種情況,都會讓人陷入“老後破產”的境地。

如今,中國也用常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邁入了老齡化社會。美國發布的“彭博夕陽指數”顯示,中國在全球人口老齡化風險最嚴重的國家中名列第五,大約3.5個勞動力負擔一名老人。

中國的養老問題,在當下已經成了能夠直接影響社會穩定的巨大課題。“中國式養老”該如何規避那些發達國家出現的問題,也格外值得關注。

雖然中國老年人犯罪率沒有具體的統計數據,但不可否認的是,因為缺少親屬和社會機構的照料監護,或是缺乏關愛而心裡孤獨空虛,這幾年出現的溫州老太聚眾吸毒、農村老漢為給自己治病種罌粟和入室盜竊糧食等老年人犯罪的個案,還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這些案件折射出我國老人,特別是農村老人的生活現實狀況。他們大多是孤寡老人,子女成家立業後孤身一人生活,可他們最需要的不只是子女在經濟上的滿足,更需要子女在精神上的照顧。

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哪一種養老模式是萬能的。未富先老、獨生子女等等這些問題,註定了“中國式養老”和世界上其他國家都有明顯的不同,只能走自己的路。

好在中國不斷加大養老投入,豐富現代養老模式的同時,沒有丟掉自己最寶貴的養老“精神財富”,那就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親情紐帶和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

從古至今,中國的文化中就一直貫穿著“孝道”。從周朝開始,有老人的家庭可以減免徭役;先秦時期,國家針對老人有“免費醫療”,定期發放糧食;在漢朝律法中,對父母、祖父母等長輩不敬不養是重罪;唐朝免費給民間老人提供護工,規定子女奉養父母時要和顏悅色,不能讓老人不開心的“精神養老”;唐宋時國家開建官辦、民辦等各種形式的“養老院”……

在中國,老人和他們的智慧、經驗,被家庭和社會當做最寶貴財富,而敬老孝親也早已在幾千年的時光流轉中,深入每個中國人的內心。

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獨生子女、經濟生活的壓力等等現實問題,似乎都和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有著某些相似之處。可惜的是,日本丟掉了他們長久以來學習的中華文明,轉而擁抱強調個人自由的文化,忽視了家庭、親情對於養老的重要性。

在這裡,讀懂中國養老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