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麼工作才能賺到更多錢?

文|小貓倩倩:高轉化文案寫作者,頭條號簽約作者,知乎19萬關注大V,職場、心理學話題高贊回答者

做什麼工作才能賺到更多錢?

從去年6月離開國網,一直到現在,差不多快一年了。期間總有朋友問我工作上的事,於是寫了這篇文章,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啟發~

一、注意力在哪裡,生產力就在哪裡

這是一年來最深刻的感悟了。

辭職前,我的工作生活以晚六點為界限分成兩部分。上班時的專注於如何處理好工作,下班後沒有什麼閒雜事務,我就專心看書寫稿。

辭職以後,因為時間更自由了,我能夠做的事情也就更多了。

有一段時間,我熱衷於參加各種線下高端“聚會”。於是,我的確發展了一些大咖人脈,甚至有一次聚會,一桌子人年收入都超過一個市的GDP了。

但同時,社交給我帶來的負擔非常重。我本身就不是外向型性格的人,工作又迫使我不得不社交。那段時間每一次回到家裡,都累得癱在床上不想動彈,更別提寫文章了,腦子都不想轉一下的。

而且,社交的本質說白了就是價值交換。如果我的能力和經營範圍並不能跟這些“大咖”產生什麼合作,看起來大家加了微信聚會的時候談笑風生,其實也就僅僅是“見了一下”而已。

有一段時間,我專注於鑽研各種理財知識。結識了好幾位保險行業的精英,也的確通過各種培訓學到了一些顛覆曾經認知的理財知識。但是當我想要繼續深入學習的時候,我發現必須得放棄現在所有的業務開始開拓一個全新的領域。我得有資質,得考證;得和其他小夥伴一起去跑著見客戶。

有一段時間,我親自執筆幫代運營的客戶寫文章。閱讀量和粉絲黏性都比之前做轉載號的時候提升了不少,但,輸出能力有限,我自己的號一度陷入停更的狀態。

有一段時間,我在開寫作訓練營。睜眼閉眼都是被改作業支配的恐懼,所有的注意力都在課程內容和學員身上,每天耐心地回答大家的各種問題。收穫是85%的全勤率和好評,但同時我的其他業務一度陷入停滯狀態。

你看,當我all in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就會在這個領域取得突飛猛進的進步,與此同時其他工作全線癱瘓。

時間和精力成了我最大的天花板。

當工作填滿生活的時候,用來學習與提升的時間會被無限壓縮。

這很可怕。如果沒有時間來思考與提高,那接下來的每一項工作都只能“吃老本”,兜兜轉轉許久還在原點,然後不停地把時間販賣成錢。

做什麼工作才能賺到更多錢?

二、關於資源與能力的一些感悟

這是我最近的一些思考。我的朋友圈中有老實本分默默做著普通工作的人,有年紀輕輕靠實力身居要職的人,有“看起來沒什麼本事通過把自己吹的天花亂墜賺錢”的人,有通過聯結人脈變現的人,也有通過投資別人的事業賺錢的人。看得多了,就會對自己現在的工作模式產生質疑。

如果把“賺錢”這件事按照“靠資源賺錢”與“靠能力賺錢”進行區別的話,我覺得可以分4個層級:

第一層級,是你沒有能力,資源也不理你。可以參考經濟不景氣時一些非名校學生不好找工作。因為資源就那麼點,大家都來競爭,肯定會被更有能力的人搶奪走。

第二層級,你有能力,可以通過能力交換資源。大部分在企業工作的人都處於這個階段,通過自己的能力勞動賺錢,能力越大收入越高,通過不斷提高能力來提高收入。

第三層級,你有資源,通過把資源分發給有能力的人賺錢。喵現在做的一部分工作屬於這個部分了,拿到一個廣告投放案子以後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自己寫,而是分發給其他KOL和寫手團的小夥伴。

第四層級,你有資源,僱傭有能力的人打理這些資源。於是你就可以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了。比如我們的客戶,他把公號交給我們打理以後就什麼都不用管了,等著我們彙報數據就好。

我們努力的方向,不是埋頭苦幹,而是要讓自己向更高的層級發展。比如喵一開始只是一名寫作者,有人來找我寫約稿我就接。但是呢,這樣會受限於平臺和甲方,萬一創作的平臺涼了,我也得跟著餓死;萬一經常找我寫約稿的PR不找我了,我就沒了收入。於是我就自己爭取到了一些資源,成為分發者。從一個“只能靠自己碼字賺錢”的人,成為了一個“有一個可以讓很多人碼字賺錢的機會,通過分發這個機會獲得收入”的人。

前三個階層的人,都很苦逼。

加油吧!一起努力向更高的層次前進~

三、 最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專注

如果你有看過半年前我寫的另一篇關於“自由職業”的文章的話,會發現,我最近半年業務還是調整了不少的。

因為注意力在哪裡,生產力就在哪裡。所以,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果什麼都做的話,就會什麼都不精。

創始人的心智是企業的天花板,創始人的優勢基因就是企業的優勢基因。經過搞死的N個項目之後,我還是不得不承認,我並非“做什麼都擅長”。

學生時代總是覺得自己“學什麼都能學好”,不喜歡的專業就付出200%的努力去考高分。工作以後愈發覺得,跟自己不擅長的事死磕,只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能力自負罷了。

我最近的產品線,其實都是圍繞著“寫作”這一條線來展開的。我幫別人寫作,我做寫作培訓,我帶“寫作能力強”做代運營,我承接廣告全案交給“寫作好的人”去做。我既是生產者,又是渠道方。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圍繞一箇中心來展開的。

想想看,你是不是也給自己計劃了一大堆事,結果什麼都沒做好?

又想讀書,又想健身,又想學繪畫,又想學理財……

如果你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不妨停下來審視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太貪心了。

做什麼工作才能賺到更多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