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把国号“后金”改为“大清”?

小小嬴政


大清王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对它的评价历来都是褒贬不一的。一方面正是它奠定了我国现在的疆域版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让中国陷入了长达百年的耻辱。其实这么一个褒贬不一的王朝,在它建立之初并非叫做"清",而是叫做"金"(为区别两宋时期的金国,通常称之为"后金")。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国号"金"。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发展,当初努尔哈赤建立的小部落国家,已经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心腹之患。特别是皇太极称帝后,不仅是加大对明朝的攻势,还更改了国号、年号,而这一切的背后则是皇太极野心的体现。

据《清太宗实录》载:"本年四月十一,即皇帝位,建国号曰清,建元崇德"。相传皇太极即汗位之后,南征北战四处扩张,天聪九年皇太极派兵征服察哈尔部,得大元玉玺,大臣们都认为是天命所归的征象,商议推戴皇太极做一统天下的天子。早就有了称帝野心的皇太极,便顺势乘机称帝,改"金"为"清",改元"崇德"。

在皇太极看来,原有的国号"金"已经不足以满足自己的野心。为了征服更多的土地、人口,拥有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国号显得格外重要。因为最初努尔哈赤建立"金"的时候,为了能够将散落各处的女真人凝聚起来,便选择了"金"这个曾经女真人为之骄傲的国号。

当关外的女真人听到了努尔哈赤的"金"之后确实很快就拧成一股绳,也正因如此努尔哈赤很快便崛起了。但是到了皇太极的时代,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本散落各地的女真人都已经成为了一支强大的力量,在这支强大力量的威慑之下,东蒙古地区、关外汉人聚居区都落入了女真人的手中。

随着其他民族的并入,此时如果依旧使用一个女真特色的国号显得不合时宜,也无法使新加入的蒙古人、汉人产生归属感。特别是当皇太极得到了大元玉玺之后当即称帝,意在继承大元的大统,做满蒙汉共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皇太极才改国号为"清"。

历来更改国号都是慎中之重,"清"之所以能够得到皇太极的垂青,自然是有其过人之处。事实上皇太极选择"清"这个国号,是有所含义的,相传"清"取自《管子》心术下篇与内业篇之"镜大清者,视乎大明","鉴于大清,视于大明",大清即天,大明即日月,天盖过日月。皇太极更改国号为"清",从内心的深处是想取代明朝、与明朝一较高低。这从他的年号也不难看出,当时的明朝皇帝年号"崇祯",皇太极故意选择了"崇德"的年号。相对于大明的"崇尚祯祥",皇太极宣示的"崇尚道德"显得更高一筹,由此可见皇太极与明朝一较高低之心昭然若揭。

此外从中国古代的"五德终始说"的角度来看,明朝的国号"明"由日月组成,日代表的着火德,对于一心想要取代明朝的皇太极而言,只能选择一个水德的国号。"清",左边是三点水代表水德。以水克火、以清灭明成为了皇太极选择"清"的重要原因。而且"清"这个字,从字义上来看也有"扫清廓清" 之义,代表着清朝扫清一切障碍,一统天下之心。

关于"清"的来源,也有一种说法是源自封号。有学者认为,皇太极立的国号是"大清"而非"清",其依据是"大清"的满文为daicing , 不写作dacing,读为"代青",不读"大青"。其实"代青"是后金国女真贵族非常熟识的一个蒙古语词,它通常用于于贵族赐号之中,在古代中国"王朝创业者"非常热衷于将自己的封号作为"国号"。如唐朝就是因为李渊的唐国公而得名的,汉朝则是因为刘邦以前被封为汉王。所以皇太极用"代青"作为国号也是有理可依的(后来在选择汉名时,改成了更具美感的"大清")。

如果从满族人的角度来看,皇太极选择"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宗教信仰。清者,青也。青为北方信奉萨满教诸族所崇尚,满洲(满族人)也是笃信萨满的,故取"清"为号。从语言的角度来看,皇太极之所以选择"清"是因为它与"金"几近同音。清末官员学者金梁认为:"清"与"金"为一音之转,这两个汉字在写法上虽然有所差异,但是在满语里发音却无差别。


煮酒君


在我看来皇太极把金改为清有两个意义:

将部落组织形式的后金政权逐渐过渡到中央集权式的汉人王朝

皇太极成为大汗的过程不是怎么光彩,而且在其执政初期,权力也不集中,四大贝勒联合议政,作为大汗的他权威大打折扣,部落式贵族民主会议版商量军国大事的模式,在努尔哈赤时代还行,比较江山都是老努打的,各个贝勒不是他的儿子就是他的兄弟子侄,没有人敢挑战他的权威,所以他能够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而比较高效地行政和组织发起战争。

可这到了皇太极,这一套制度就不太行了,虽然皇太极在老努时代打仗也不弱,才能也在诸贝勒中也冒尖,可问题是八旗又不是他一个人的,其他三大贝勒,以及多尔衮、多铎俩兄弟也是旗主啊。他虽然是大汗,可是做决策不是那么顺畅,想来在清以前,皇太极想干得事情,还要在旗主大会上举手表决,这对于权力欲望炽热的他来说怎么能够容忍。

所以皇太极很推崇汉人的文化,推崇汉人绝对的君主集中制。说到底,重用汉人汉化,这些一方面考虑辽东汉民的稳定,另一方面是为他抢班夺权建立坚固的基础。

而改国号这个事情,不是简单把金改成清,而是从明朝照搬了制度的,大汗变成皇帝了都。只要这个制度执行下去,那么大汗就不是大汗了,就是皇帝啦。这是皇太极基本稳固了自己的统治,确立了权威以后才干做的事情,也是一直都想做的事情。

金这个国号,以及女真这个族群名称,放在那个时代其实是有点尴尬的。对蒙古人而言,历史上的完颜金朝是世仇,是被消灭的对象,如果继续这个国号和族民,对皇太极征服蒙古,并驯服其人心,不是一件有利的事情。这就好像你一直用马甲经常跟网友对喷,都喷出恶名了,难道你不想换个马甲或者小号么?


同时更重要的是,皇太极在取得对明朝一系列军事行动胜利以后,野心开始膨胀,有了入关推翻大明朝的宏伟目标。推翻一个汉人王朝取而代之,就必须考虑如何消除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大金这个国号,前面的完颜氏将人家汉人皇帝都俘虏了,这个历史包袱比较重容易拉仇恨,明显不是一个吉利的国号,同时如果是以金继续作为国号,难免给人一种继承金朝遗志来报仇的感觉,毕竟当年是蒙宋联合灭的金,这也是一个历史大包袱。蒙古人和汉人这个时候估计会觉得这个后金会不会算一下四百年前老祖宗的旧账啊。

基于实伟大满人梦的理想,改国号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是向周围民族传递一个比较容易接受的政权形象。

大清不能拾人牙慧,也不是来继承遗志的,是崭新的靠自己的一个政权。大清要有大清的志向、满人要有满人的志气。大概这是皇太极的心声吧.......

以上个人浅见,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也是极好的!


文话史


首先批评一下煮酒君的回答,胡说八道,完全不懂历史没读过史书,就别出来答题!

清朝国号是大清,而不是清,大清是蒙古语的汉字音译,dancing的音译,蒙古语,勇敢善战的意思,《清史稿》《满文老档》《清实录》都有相关记载。

满清蒙古化很深,女真族的首领其实叫贝勒的,就是勃极烈,皇帝叫都勃极烈,金朝这么叫,努尔哈赤早期也叫贝勒,但是建国后,为了笼络蒙古人,称汗,天任抚育列国英明汗,也简称天命汗,满文其实是根据蒙古文改成的,

当时皇太极(其实皇太极是蒙古名,huangtaiji的音译,正常翻译做黄台吉的,蒙古贵族常用名,)改国号,主要是为了凝聚刚收服的蒙古部落人心,同时减轻孔有德等汉族降将抵触心理,因为当时八旗主力已经是蒙古人汉族人朝鲜人鄂温克人索伦人了。

努尔哈赤姓佟,明朝皇帝赐姓给他们家族的,后来他们家被明朝辽镇总兵灭了,努尔哈赤成了李成梁家的家丁,李成梁不是汉人,是朝鲜族,李家为了世代世袭总兵统治辽镇,故意资助努尔哈赤回抚顺赫图阿拉,一是走私贸易,二是,好养寇自重,努尔哈赤开始还是顺从明朝和李成梁管理的,曾经上书皇帝申请为明朝抗日援朝,没得到批准,关键是李成梁死后,他大儿子也是总兵但李如松意外战死,他另外两个儿子李如梅李如柏相继成为总兵,但是因为大儿子死的突然,朝廷开始插手辽镇人事军事,打破了李家垄断,努尔哈赤因此开始自立。

努尔哈赤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在赫图阿拉称天任抚育列国英明汗”,国号“金”(史称后金),成为后金大汗,年号天命。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攻占了大部分女真部落,他需要金朝这个女真王朝的名义笼络女真各部的心

皇太极时期,击败了辽东关宁铁骑,山东辽军孔有德等和毛文龙旧部投降,让女真有了先进大炮和火枪,朝鲜归降,也带来了经济好处和朝鲜火枪兵,击败黄金家族林丹汗,征服察哈尔科尔沁,金朝被蒙古灭亡过,被汉人所嫌弃,不适合做国号了

皇太极因为本身自己名字就是蒙古名(黄台吉,蒙古语名字,是汉语皇太子音译),又娶了三位黄金家族老婆

故取蒙古语做国号,读daicing,勇敢善战,汉语音译大清

国号吗,聚人心,大清取大清为国号主要为了凝聚蒙古人心同时减低汉人抵触心理,皇太极改国号时当时大清根本不敢想统治中国,只想割据东北而已,还想求和呢,




东北虎男323


清朝的国号“大清”,来源于努尔哈赤起兵前的一段传说。

努尔哈赤起兵前,曾在辽东总兵李成梁手下当差。后来李成梁要将努尔哈赤押解回京交给明朝皇帝处理, 最终努尔哈赤在李成梁小妾的帮助下,骑着一匹大青马逃离,李成梁紧追不舍,大青马重伤,带着负伤的努尔哈赤倒在了一片沼泽芦苇丛中。李成梁见状命人放火,这个时候一直大黄狗出现,用身体沾上泥土滚在努尔哈赤身上,保护了努尔哈赤,大黄狗自己却被烧死了。当火熄灭的时候,一群乌鸦从努尔哈赤身边成群飞起,看到这里,李成梁确信乌鸦的存在必然是证明努尔哈赤已经死了,也就带人离开了。

努尔哈赤起来后,看到此情此景,伤心欲绝,仰天长啸:“大青啊大青,倘若日后建国,必以你为名”。正是因为这样的传说和努尔哈赤此言,皇太极在1636年建国称帝的时候,将国号改为了“大清”。

同时,这个故事也延伸出了许多,正是因为大黄狗救了努尔哈赤,满洲人也留下了不吃狗肉的传统,而故宫中许多宫殿都有一根搞搞的铁杆上面放着一个存放食物铁盘,这些食物就是为了喂食乌鸦而用。


还有一种说法,与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相关。

元朝皇帝忽必烈之所以取国号为“元”,就是取自《易经》中的乾元二字,在五行之中属于金。

朱元璋取国号为“大明“大明”,就是因为“明”有太阳之火的含义,火克金,正好克制元朝的金,而朱元璋最后也成功北伐,灭掉元朝,建立了统一的大明王朝。

努尔哈赤取国号为“大金”,所谓火克金,就是明朝会一直压制着大金国,虽然当时后金一直压着明朝,但是依旧只能偏安东北,所以皇太极将国号由“大金”改为“大清”,女真族改为满洲,都是要将民族和国家属“水”,水克火,表明了自己灭掉明朝,夺取天下的雄心和决心。


不管因为什么原因 ,不管国号是什么,皇太极想要进入中原,夺取天下,都要改国号,反正是绝对不会再叫“大金”的。

“后金”是我们现在为了做区分,所以才有了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国,以及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但是实际上,努尔哈赤自认为是金国的传承,所以也叫大金,并没有“后金”的说法。就像诸葛亮《出师表》中说汉朝,是前汉后汉,而不是西汉东汉,至于西晋东晋、北宋南宋,都是用晋、宋相称。

如果继续沿用“大金”作为国号,必然使关内的汉族人想到当年金军南下,攻破汴梁,灭掉北宋,统治北方地区的“靖康之耻”。在当时“靖康之耻”和“崖山之战”一直都是汉族人心中的两块永远的伤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皇太极想要进入中原,必然会遭到汉族人的激烈反抗,汉族人会团结一致,避免“靖康之耻”的自度发生。

这样,在人数上远远少于汉族人的满洲人,断然没有能力去应对如此激烈的反抗,因而改国号为大清,改女真族为满洲,就是为了与女真族的金国进行区分,避免让汉族人想到“靖康之耻”而对抗满清的统治。


雍亲王府


首先要声明的是,从后金的建立到改名,他们一直管自己叫“大金”,“后金”是明人的叫法;其次,至于为什么要把“后金”改为“大清”,史无所载,只能推测其原因。

有关改国号的问题,《清史稿-太宗本纪》只记录了这个事,但是没有提为什么这么干:“崇德元年夏四月乙酉,祭告天地,行受尊号礼,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清,改元崇德。”

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金国这个国号肯定不能用太久。一是因为建州女真和当年完颜阿骨打那一系距离太远,势必会被人称之为“后金”,不管他们禁不禁止;二来也有玄学的成分,中国历史上但凡被冠以“后”字的王朝,没有一个长命的;三是作为一个心怀统一天下的政权,皇太极们必须考虑到“金”这个国号对汉人的意义。

因此,有关“后金”改为“大清”的理由,有两种推测:

一说在改“后金”为“清”的前一年,皇太极已废除“女真”族号,改为“满州”。而“满州”在满语中音近“曼殊”,本是佛名,意为“清之帝王”,是佛的化身。因此他用“清”代“金”,对笼络各族人心和进一步取代明王朝,作用都比“大金”或“后金”来得大。

另一说在满语中“清”即“金”的谐音,汉语的“清”即满语的“金”,“金”改为“清”,是改汉不改满,其目的仅是适应进攻明朝的需要,让汉人易于接受罢了。

时间过去近三百年,已经不可能知道当时皇太极到底是怎么想的。反正无论是金国、后金、还是满清,对汉人来说,都不是什么幸福的事情。



青言论史




1616年,明朝的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立金政权,意思是继承当年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朝,但是爱新觉罗家族和完颜家族隔的其实还有点远。不管怎么说,努尔哈赤可能是想蹭点当年的热度,毕竟金朝曾经统治过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时间长达一百多年。

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儿子皇太极继承汗位后继续开展统一战争,如他所愿,事业蒸蒸日上,不但征服了东边的蒙古部分地区,对明朝的战略威慑更加强大,已经跑到北京城下放了好几炮,还抢走了大批金银财宝。1636年,皇太极称帝,明确将国号改为清。



为什么要改为清?野史有不少传说,但都不靠谱。皇太极改国号为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金这个国号已经被前辈用过了。历史上凡是用旧国号的,都没有好国运,都是偏安政权或是短命政权,比如五代十国时的后唐,后晋,后周等,之前三国的蜀汉等,所以要改。加上金这个国号不吉利。,金朝最终是被宋朝和蒙古人联合剿灭的,而此时皇太极正和蒙古人打得火热,他的好几个老婆都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后代,包括孝庄皇后。所以,叫金朝不好,在蒙古人面前有委屈感。



二是改后的国号要能压住明朝。清和明意义相近,但是清在明之上。清明除了是节气,也是固有词语,比如《诗.大雅.大明》:“肆伐大商,会朝清明。从五行相克上说,清为水,明为火,水克火。皇太极不但改国号为清,还改年号为崇德,此时大明皇帝朱由检的年号是崇祯,你崇祯我崇德,好像两兄弟。崇祯和重征谐音,不好,崇德比崇祯好,天命无常,有德者居之。不要觉得好笑,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徐寿辉建立过什么政权?天完。为什么叫天完?因为天完刚好盖住大元,大字上加一横是天,元字上宝盖头变成完。只是皇太极比徐寿辉有文化,没那么老土。


坐看东南了


皇太极是一个非常迷信的人,他占领大明王朝以后,绞尽脑汁的研究怎么统治大明王朝,怎样更好的控制大明王朝的子民。

他除了用武力残酷的打压以外,还从文化等方面进行麻痹劳动人民。从心理上得到安慰!

大明王朝的“明”由日和月构成,在“木火土金水”五行中,“日”属于阳火,月属于阴火,为了压倒大明王朝,皇太极选用了”清”字,清的左旁是三滴水,像义就是以水灭火。

他以前的“后金”为什么不敢用了?也是迷信,金在五行中,是与火相克的,火克金。明是阳火,克“后金”,意思就是明朝灭后金,所以,皇太极心理不痛快,睡不着觉啊,就要改年号,让水灭火,让清灭明!不能让火灭金,他才心安理得。


教育探讨


国号制定最模糊的就是清朝了。而历史上也有改国号的先例,可以说有类比性。先看看以前朝代国号的来历。

刘邦被封汉王,之后顺水推舟就称为汉,晋也是司马被封晋公,唐朝是因为“唐国公”的封号,宋朝是发迹地为名,元则是借用了《易经》中乾卦“大哉乾元”“元亨利贞”之类,明还真与“明教” 有关,而且明为火相,正好克制元金相。

(手绘拙作)

北宋时期金国之所以为“金”,有一种说法是金人长期受辽人的统治,辽为铁,并非长久,而金能长久。

努尔哈赤称其政权为金,可以说是继承前人。

但是为什么改成清,则不好确定。有可能是清为“水”部,正可明之“火”相,以表示其天命所致,便于统治。

由于金与后金政权隔代久远,最开始使用其名号是为了政治需要,只有这样才有非常大的号召力。之后在成气候以后,就把国号改了。

古代先沿用别人国号后来又改的例子可以找到,比如魏晋南北朝期间的刘渊(匈奴)系政权。最初和刘邦攀亲戚,称汉国,后来把国号改成了赵,开始尊奉的是刘邦、刘秀和刘备号称“三祖”,改国号后就尊奉冒顿单于,看出他们的用意了吧。

皇太极改国号有可能也是出于他的个人喜好,有知道其他可能的原因网友,欢迎留言指点。


泊图泊途


中国人相信五行学说,事实上中国历史王朝都基本上暗含了五行属性。所谓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是相生相克的。

后金刚开始给自己政权命名为金,而明朝的明是火德,火又刚好克金。所以满人随着汉化也慢慢懂得了五行学说,这才意识到,从五行上来说后金非但取代不了明,反而可能被明朝的火德给融化,因为火克金嘛。所以估计是满人经过汉族文人得指点白把国号更改为清,清威水德,而水正好可以克制和消灭明朝的火德。后来的历史确实是清代明,不知道是历史巧合还是冥冥中注定的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为什么要把“后金”改为“大清”,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尚无明确史料记载。可考的只有《清史稿-太宗本纪》简要记载此事,“崇德元年夏四月乙酉,祭告天地,行受尊号礼,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清,改元崇德。”。我个人以为这么大的事情却一笔带过,这其中一定是有不可明说的原因,目前也只能推测其个中原因。现在流行有一种推测运用五行学说叫火克金,清威水德,水正好可以克制和消灭明朝的火德,这种推测有一定道理。但是我想还有一种可能不知是否成立,明与清,从字面上理解它们是相对的,后金是想从字义上昭告天下,明已不明,代之以清。就是说,明朝昏暗天命已尽,清朝万物更新正当其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