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書架上讀得次數最多的是什麼書?

銅雀臺前燕


自然是《魯迅文集》。對於魯迅,大凡上過學的人大都拜讀過他的作品。象《阿Q正傳》、《一件小事》《祝福》《孔乙己》《藤野先生》等經典文章是俯拾皆是,數不勝數。他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還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語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魯迅的文壇地位和文學成就那就不用普通人贅言了,對他的評價當首推毛主席對魯迅的蓋棺定論:“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而很多文壇大家象郭沫若、茅盾、老舍、郁達夫等都對魯迅推崇備至,大加讚賞。而著名哲學家李澤厚更是這樣說過:“魯迅的作品是當之無愧的中國近代社會的百科全書。可以說,不懂魯迅,就不懂中國。......”。難怪有人說,如果說英國文學不能沒有莎士比亞,那麼中國文學則不能沒有魯迅。由此可見魯迅對於中國文學之重要。

因此,魯迅這座文學寶庫,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學養分所在是當之無愧的。這也是我讀魯迅的書不厭其煩,越讀越上癮之原因所在了。


78397385925


小時候翻看最多的是現代漢語大辭典,新華字典我倒是用得少。但是我今天想說說長大後看的書。很多書一次看完就算,但是有一本書,我看了好多遍。那就是楊絳的《我們仨》。

楊絳是中國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但是這本書確跟這些頭銜沒有什麼關係,主要講了她對丈夫錢鍾書和女兒錢瑗的思念。他們倆分別在1998年和1997年去世。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裡面講述了他們一家三口從最開始到失散的所有事,我驚歎先生的記憶力。先生92歲的時候開始寫這本書,但是50多年前的很多事情的細節她都記得。

比如1935年她和錢鍾書先生一起去牛津留學,錢鍾書剛到牛津就跌了個大跟頭,把大門牙都跌斷了。幸好租住在一起的都是中國的醫學專家,教會他們先去牙醫那把斷牙拔了再裝假牙。

她還記得從第一個房東老金家搬到了達蕾家。錢鍾書想吃紅燒肉,他們一開始跟別人學,後來發現不行,她想起媽媽做橙皮果醬是用文火熬。下一次他們買了雪莉酒當黃酒,用文火熬,終於做出美味的紅燒肉。

他們在國外留學的趣事非常多,先生記得非常清楚。我之所以喜歡這本書,還有就是喜歡他們和女兒的相處方式。

他們夫妻作為大家,但是跟孩子的關係非常親密。對孩子的教育都是潛移默化的,他們夫妻愛看書,所以錢瑗受父母影響也從小愛看書。錢瑗在北師大教書36年,為外語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傾注了畢生的心血。有機會我想看一下《我們的錢瑗》

我覺他們夫妻對孩子的教育挺值得我學習,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很大,我的孩子雖然還有4個多月才出生,但是我看得太多了,周圍同學結婚早的,孩子已經上小學。她們非常焦慮,只會說孩子不聽話,就知道看電視,玩手機。這個時候我真的很想說,作為父母還是應該要做好榜樣的,因為我知道的她們好多人都是可以刷劇刷到凌晨的。潤物細無聲,孩子肯定有樣學樣。如果我們平時當著孩子面能少玩一點手機,少發脾氣,我覺得他們都會成為小天使。

這是我從這本書學到的關於教育的哲學。希望能提醒我自己,等孩子出生後一定要做好榜樣。

再者,我覺得這本書非常適合已婚人士看,楊絳和錢鍾書從1935年到1998年,兩人共度了63年,一直互相扶持,互相學習。1935年在輪船上吵過一架,楊絳先生悟出夫妻吵架真的沒意思,他們夫妻講好可以各有各的意見。

這是我特別欣賞的地方。因為我也是已婚人士,他們吵架的細節跟我們普通人一模一樣,就想把對方打敗。但是最後都是兩敗俱傷。我通過多次閱讀這本書,也漸漸領悟到了兩位先生對婚姻的尊重和呵護。也嘗試著跟他們去學習,學會呵護自己的婚姻,當然我的另一半也比較配合。

我的書架上書其實也不少,但是這本《我們仨》我真的很喜歡。每次看完都有不同的收穫。我想可能跟年齡有關吧,隨著年紀越來越長,對書的理解就越來越透徹。




汐蒔心情


各類書籍都有涉略,但最喜愛的讀的次數最多的是中外名著和唐詩宋詞元曲三百首啦。

不知道什麼原因,也許是從小受了父親的影響吧,從小就超喜歡說順口溜和背唐詩,雖然小時候也覺得好像沒什麼用處,老師考試也沒出過這類題目,但就是莫名的喜歡。小時候我母親常說,背這些沒用的東西幹嘛?不頂吃不頂喝的。能指靠唐詩宋詞過生活嗎???父親就會說:你懂什麼,真是頭髮長見識短,將來長大以後你就會看到有什麼用了,知道什麼叫腹有詩詞氣自華嗎?知道什麼叫書到用時方恨少嗎???我雖然對此說法似懂非懂啊,但還是堅持了自己的喜好。

父親以前常說,女孩子不能結婚太早。一結婚,一生孩子就什麼都完了,事實驗證父親的話的確是有先見之明哈哈……


不過後來有了網絡還好,隨著孩子們長大,閒暇之餘寫點作品發在新浪微博上被樂創意老師發現後發表在外文出版社出版的【禪荷影思】及報刊雜誌上,我才對寫作真正有了興趣。誰說背唐詩無用,這不就用上了嗎?還是有點小小的成就感的😄😂😂😂雖說不能靠詩詞養生,但有點精神食糧還是感覺蠻有存在感的,自信心也增添了不少!


♥所以要感謝這個時代,感謝互聯網,更感謝頭條號,為大家創造了一個很好的展示交流平臺,讓我們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才智,為我們極普通極平凡的人生添些色彩吧,不然這一生就白來這個多彩的世界啦不是??!♥😜😜😜👯👫👯👫💐💐💐🍀🍀🍀🌹🌹🌹🌻🌻🌻


紫燕雅然582


小學時候看的曹文軒作品。尤其是《青銅葵花》和《草房子》兩本小說,現在看也依舊有種美好感動的感覺。

《青銅葵花》

五七幹校時期,城市女孩葵花跟隨父親來到農村,但他父親卻因意外而去世,因此被青銅一家所收養。青銅把葵花當作親妹妹一樣看待,家裡省下本是讓他上學的錢,他讓給了葵花;為了葵花能個班級的同學一起照相,他在大冬天頂著風雪在街頭賣蘆花鞋。而葵花則把這些錢都節省下來買紙筆教青銅識字。

家裡沒有,燈葵花只能去同學家寫作業,青銅就做了盞螢火蟲燈;為了葵花在舞臺上更耀眼,他花費力氣做出冰項鍊……一家人面對火災,水災,蝗災種種苦難都相互扶持,樂觀的面對一切。但最後,命運依舊讓女孩回到了城市。

雖說是兒童文學,但故事並不是一味的美好。苦難隨時伴隨著。堅韌的青銅,善解人意的葵花,慈愛的奶奶,辛勤勞作的父母他們一家人用樂觀堅毅的面對著一切。苦難似乎都變的美好。



《草房子》

敘述的是主人公桑桑六年的小學生活。

禿鶴是一個禿頂的孩子,一直被人用異樣眼光看待,他嘗試了種種辦法都沒法長出頭髮。最終他用自己的方式堅守自己的尊嚴,又在一次文藝演出中真心付出贏得大家的尊重。

杜小康本來家庭富裕,可突然家道中落,被迫輟學,隨父親去養鴨卻又遭遇意外,導致所有鴨子都沒了。杜小康彷彿一夜之間長大,站了出來,不懼同學的目光在學校門口擺起了攤。為了家庭生計而拼搏。

細馬是被領養來的孩子,對新生活帶來的變化很不適應,與其他人充滿了衝突與排斥。可一場水災再次改變了他的生活,養父母家的房子被沖垮,養父因病去世,養母也因此精神開始出現問題。他本可以離開,但他選擇了留下,挑起了生活的重擔,要為母親蓋一座新的大房子。

書中還有成人間美好的愛情可因命運弄人而不能終成眷屬;也有孤苦倔強的怪老人的被孩子所改變;桑桑得絕症後所感受到周圍人的變化等等。

這部小說在寧靜的氛圍裡上演了一幕幕感動人心的故事。展現出一種浪漫溫馨的悲劇美。

因自身水平有限,不能很好的把書種那種純美感人的情懷概括表達出來。雖說是兒童文學,不過還是很值得去一讀的。


打醬油醬打


路遙的中篇小說集,人生和驚心動魄的一幕,在我看來,人生遇到鬱悶和忐忑的時候,讀讀人生,才感覺人生的苦難才是生活,才是人生的常態,不知不覺也成了習慣,愛讀書,讀自己喜歡的書,用心選擇!人生故事裡的高加林和我一樣,都曾經當過代課老師,平窮,不幸的愛情,讓我倍感同情,我感覺並不孤單,所以再精神世界裡我們同命相連,可謂難兄難弟!自己為了生活主動放棄了代課老師,來到城市打工,成為一名漂泊者,又和少平一起流浪,為了所謂的夢想!文學作品不像是技術書籍,但是作品裡的精神卻是技術書本里沒有的,人沒有了信仰與精神,活著的狀態都值得懷疑,何談人生夢想。多讀點人生苦難的書,就知道人生之所以痛苦,是需要自己超越這苦難,改變人生,先從人生小事做起,唯有看透了這苦難根源,夢想才會再大腦殼裡更清晰,從而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這就解決了為生活人生努力的方向目標,人生才有自我價值感!


厚德載物健行天下



gzl與世無爭


看過的書很多,但是讀的最多的還是餘華的《活著》,每次遇到困境,感覺過不去的時候,這本書總能提醒我“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明天還得微笑面對”



可憐的阿羊


我書架上有兩本書,翻看的最多,一本《新華字典》另外一本是《怎樣使用新華字典》



騎豬向前衝2019


讀過很多書,

但大多讀了一遍。

不能說經常多了讀哪一本書。

只能說印象最深刻的,

而且常常回味的非《戰爭與和平》莫屬。

其次《平凡的世界》。


手機用戶5851959387


沒有想為什麼,書架上的書只擺不看!其實也不是,是在需要的時候拿出來看看。現在的情形是看手機多過看紙板書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