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世,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活著?

輝777777777


我覺得,為愛而活,活著就是為了愛;讓世界充滿愛。

第一,責任。

對父母負責,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把我們帶入這個世界,撫育我們成長,教育我們如何做人,作為孑女,我們有責任,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第二,友情。

有了朋友,我們的生活才會豐富多彩。

第三,愛情。

擇一城終老,愛一人白首,無論身處怎樣的繁華,愛情永遠是不變的話題。

第四,夢想。

有了夢想,我們才會去奮鬥。

總之,人活一世,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為人處事,問心而做。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親人和朋友,對得起社會,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著,這就是一種快樂,一種幸福。無論這輩子是否留有不甘,為自己而活,就問心無愧。有益社會,活著的意義就在於此。


瀋陽市康平縣高級教師


就拿自己來說吧,小的時候都覺得自己活著好累,為啥要活著,首先想到的就是父母,並沒有那些享樂,所以努力活著

青年了,看著周圍的花花世界根本想不了很多,如果有九年義務教育的話,看著周圍人努力讀書,自己也隨潮流,然後上大學

上了大學,開始有女朋友了,結果就開始想著生活,雖然沒有經歷社會,但是我開始想著如何生存了,這個時候除了父母,還有了另一半

說了這麼多,其實活著就為一個念想


龍游天下酷


今天買雞蛋的時候,我直接往袋子裡放,我媽在旁邊看到了,跟我說,以後買雞蛋要挑小的買,我問為什麼,媽愣了一下,說小雞蛋好吃。其實,在媽愣的那一刻我就想起來了,小時候我愛吃煮雞蛋,妹妹愛吃雞蛋羹,我老是覺得妹妹碗裡會多放一個雞蛋,經常跟妹妹搶,我跟我媽說為什麼不買點雞蛋,這樣我就可以吃好多個,後來我媽專門挑小雞蛋,給我煮兩個,我就特別高興的跟媽媽說以後我長大了買雞蛋也要買小的,可以多吃幾個,我媽就在旁邊笑話我還沒燒火棍高就想以後的事情了。現在,我長大了,把這事給忘記了,我媽卻記得牢牢地,是我變了吧。

其實,說這事的目的就是想分享一下我媽對我的愛。不說以前,自從大學畢業以後,我就一直為我爸媽活的,努力讓他們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是我最大的心願,我願意為他們活一輩子。


五行缺點啥


活著是為了責任。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父母把我們養育成人,他們卻蒼老了容顏,是該扛起責任,回報父母的時候了,成家了,成為一家之主,上有老下有小,肩上的擔子不輕,是該努力拼搏前進了。

活著是為了生命的意義。生老病死,萬物枯榮,是有規律的,一個個小生命的降臨都是充滿活力與希望的,一代舊人換新人,大浪淘沙,一代比一代強,才能保證我們的國家繁榮昌盛,我們的民族長久不衰。

活著是為了看到更好的未來,活著充滿希望,活著是為了有一個精彩的人生,不讓自己白白走一回。


qz鷹擊長空


那天,去圖書館借書,無意翻到了周大新的《安魂》。

題記上寫到:

——獻給我英年早逝的兒子周寧

——獻給天下所有因疾病和意外災難而失去兒女的父母。

看起來是個悲傷的故事,又忽然想起了早逝的父親,懷著傷感的情緒借回了這本書。

借回家後,因為忙,一直沒時間看,其實真正的原因也許是不敢觸摸書裡那顆孤獨絕望的靈魂。

但死亡是一個不可逃避的話題,我們總要面對。

在某個天氣睛朗的午後,終於坐下來打開書頁,和那位痛失愛子的父親一起走進他的回憶,一起去面對生離死別。

書的前半部分,作者用靈魂對話的方式記錄了兒子周寧生病期間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兒子的回應。 這是一對父子,兩個靈魂坦誠而揪心的對話。

父親在對話中審視自己的人生,發出痛徹心肺的懺悔。

懺悔自己不該拆散兒子的姻緣,不該讓兒子在有生之年沒有體會到愛情的滋味;懺悔自己為了周家的榮耀讓兒子一直讀書,考研、讀博,以至於兒子累的得了腦瘤;懺悔明知道化療有巨大的副作用,還狠心地讓兒子一次次面對化療的痛苦……

父親的懺悔都在表明一個觀點:我只要兒子健健康康的,哪怕他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做,我只要他活著,只要他活著,我的生命才是有意義的。

只有經歷了親人離去之痛的人,才能深刻地體會到生命的意義。

而現實中,在健康的生命面前,我們卻往往不知道珍惜。拼命地為了所謂的面子讓孩子不停地學習,不停地忙碌。我們看似在為了孩子美好的將來而去規劃他們的人生,豈不知,每個生命都有他自己獨立存在的意義,他不需要任何人的規劃就可以活得很好,相信生命天生的力量吧,不要盲目地再去設計他們的人生了。

兒子在對話中細說自己對死亡的體驗:化療時生不如死的痛苦;在肉體失去知覺,大小便不能自理時尊嚴的喪失;對生命的離去,無以回父母報的自責……

我一邊看,一邊流淚,眼淚中我想起了我的父親。

父親得的是肺癌。明知道化療有巨大的副作用,我們還是選擇了化療來治療他的病。結果是越治越嚴重,以至於最後無法自由活動,大小便不能自理,到最後喪失語言功能。

當親人有病時,無知的我們都寄希望於醫院,寄希望於醫生,卻不知道希望其實就在自己手裡。如果我們能聽父親的話,不要盲目治療,讓他回家靜養,也許他還能在老朋友的鼓勵下多活幾年;如果我們能不那麼“孝順”,不去想盡一切辦法治療癌症,也許父親也不會那麼快離開我們;如果父親能清楚地把他化療中的痛苦描述給我們,固執地不呆在醫院,也許他就不用承受那麼多的痛苦。

再多的如果都沒有了意義,生命既已失去,唯有勸慰活著的人,好好珍惜生命,好好愛惜身體,有無法治癒的疾病時,一定要寄希望於自己,不要把生命盲目交給醫院。

書的後半部分,是兒子死後,進入天國的所見所聞。他詳細地告知父親他在天國的奇異經歷,以及美妙圖景。

在天國裡,不管你是幾千年前的大詩人,還是幾百年前的大音樂家,不管你是曾經的達官貴人,還是富甲一方的富翁,在談及活著的感受時,無一例外都說如果再活一次,絕不會過同樣的人生。他們活著的時候盡享人間繁華,受盡敬仰羨慕,死後的靈魂卻不願再過那樣的生活,看來活著的意義不是你擁有多少財富,擁有多少名望,那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

人小的時候,活著是為了吃到更好的東西,為了長大。

人長大以後,體內產生了追求異性的慾望,這時,找到自己滿意的情人,成為活著的另一個理由。

人成家後,想為全家掙來安身立命的房子,這再成為活著的理由。

人不斷概根據身體所產生的慾望的要求,給自己確定生活目標,而這些目標便成為了活著的理由。

另有一部分人,是把自己的人生放在一個更大的時空區間去審視,是為了自己人所在的民族、國家和世界更美好,自己的子孫後代過上幸福的日子而活著,就是為一項事業而活著。

所有這些都是活著的意義,沒有哪一種活著的意義更大一些,只要活著,只要有事做就是有意義的,不管這意義是大是小。

在天國裡,所有人都沒有了肉體,只有靈魂。靈魂是輕盈的,可以飛,飛往任何想去的地方。沒有物慾,沒有肉慾,卻不能沒有事情做。所以在天國每個靈魂都要學習一樣能讓自己有事做的技藝,這樣在天國才不寂寞。

現世的人更是如此,為了讓自己有所寄託,為了讓生活有目標,每一個階段都要為自己的人生設立目標。不管你是農民,還是公務員;不管你是官員還是平頭老百姓;不管你是老師還是學生;不管你是父母還是孩子,你活著都是有意義的,你的生命都是為活著而存在的。

《安魂》一書,真實和虛構交錯,當下的無奈和想像中的極樂互現,既讓人感到沉重,又使人獲得解脫。

死亡是人生的結局,是人人都要面對的問題。這本書零距離觀察死亡,對人的最後歸宿展開想像,既是對死者的安慰,也是對生者的寬慰,是一支沉鬱中夾著曠達的安魂曲。

願逝者安息,願生者奮進,願你我都找到活著的意義。


圓錦135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有些人為了體驗活著,有些人為了活著而活著。也沒有什麼對錯,只是不同而已。

木心寫弘一法師在晚年和友人散步,望向遠處這時,友人問他在想什麼,他說想家。木心驚愕於弘一的真誠,於是補一句,空不覺,覺之空是虛偽的。

孔子講從心所欲不逾矩。人能做到從心所欲的少,能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就更少。人通常能做到的,是從了世俗從了條框從了不安的錚錚作響。

現實主義者精於算計,不是一毫一釐,是大方向上的利弊之分。對改變縮手縮腳,又難抑心中渴望,通常害人害己。對慾望正視,並自知何處可抵達,何處做不到。給自己給旁人以交代,是坦蕩的人生。

生命短暫,沒有時間再可以去浪費,一切隨心自由才是應該努力追求的,別人如何想便是那麼的無足輕重了。


執心敬手


人,不過是一種動物,很多人活著僅僅是靠著不想死的本能。

迷茫是正確的,讀大學是一件比較輕鬆的事,人一旦閒下來就容易多想,一不小心就發現人生根本沒什麼意義。等到步入社會了,有了一定的壓力(被人自身更底層的慾望帶來的)之後沒有閒心想那些高層次的人生哲理了。

其實人生還是很精彩的,即使你能一眼望到底,但細節也不可能看清。一步步走來,時常能碰到意外(有喜有悲)。

關於人為什麼而活,我不覺得能用道理講清,本質上應該是生理或心理問題。人有很多欲望、需求,生存是最底層,最有力量的,所以說不是你想死就能死的。

可能有些跑題了,題主想問的可能是活著的目標而不是原因。活著的目標還是得自己找啊,不過這種東西也是會變的,最好調節到和自己的能力相稱,不然活著會很痛苦。



枕上詩書閒閒


晚上在煎蛋的時候,看著窗外不遠處的山巒,那時候我突然在想,我們活著是為了什麼?朋友語音過來,我也跟她說起這個問題,我們每天如此的活著有什麼意義嗎,活著是為了什麼?對方說就是活著活著。

人在一定的情況下都會問自己活著是為了什麼,可能在受困難的情況下問自己,可能在太安逸的情況下問自己,也有可能在迷茫的時候無路可走的時候問自己。人活一世是為了活著而活著,活著可以做很多事情,為夢想,為家人,為過上好生活,這些都是活著的目的。人生很短,從出生落地睜眼到死去閉上眼,其實也就一個眨眼的瞬間,我們都是順著這個軌跡去成長,就像是從種子生根發芽到開花結果結束,在這個過程中,它展現的是美而更多的是存在。而人這一世活著,就像是在證明,我匆匆的來也匆匆的離去,這世間我來過也存在存在過。


遇見兮姐


最近讀加繆的《局外人》也有這種思考。

一個誠實個體的寂寥感,正是世界整體虛空意識的一種投射;這些在文本中具化成某種荒誕感。

加繆作為“存在主義“文學大師,他認為荒誕產生於人類的呼喚和世界的無理沉默之間的對立,而荒誕便是人與世界唯一的聯繫。

這種荒誕,正是充斥於整個文本內在的張力。

故事的最後,個體與世界之間張力最大化,世界殺死了默爾索,默爾索也用他的死審判了整個世界。

荒誕與虛空,以個體的結束而終結,卻伴隨整個人類群體直到永遠...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道書 1:2 和合本)

我經常在想,智慧的邊界也許正是虛空與荒誕。

譬如《活著》觸及的邊界:世事無常,苦難如山,在一個荒誕與虛空的世界欣然活著是生命的韌性,也正是活著的意義了;從這個角度來講,《局外人》也探測到了這個邊界。

然而,邊界外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可能正是因此,人才倚靠信仰打破邊界,探測虛空和荒誕以外的真實吧。如古以色列人的詩篇所說: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詩篇 111:10 和合本)

世界荒誕,存在虛空,但愛這荒誕的世界,愛這虛空的存在。

這就是活著的意義吧。


摩西Moses爸爸


人生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人生就是從“生

物的形成”到“生物的死亡”的這個過

程。簡而言之就是“人生是過程”。人的

這個過程和一年生的花的這個過程本質相

同。一年生的花的這個過程是從種子到苗

再到長葉、開花、結子,最後蔫了。人則

是精卵結合到出生到成年到結婚、生子,

之後衰老,然後死亡。這個過程那肯定是

沒有意義的,它只是一個生物學上的過程

而已。只不過人有大腦,大腦產生腦電

波,腦電波產生意識,因此人會思考人生

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