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取消房地產限制”嗎?總理做出這樣回答!

会“取消房地产限制”吗?总理做出这样回答!

●●● 1● ● ●

今天全國兩會進入尾聲。每年兩會的壓軸戲,是總理的記者會。

記者會上,常常能透露一些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有涉及到的,或者公眾理解和判斷還比較模糊的問題。

会“取消房地产限制”吗?总理做出这样回答!

回顧近六年兩會,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報告中對房地產的不同定調:

2014年,以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為目標,堅持分類指導、分步實施、分級負責,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

2015年,堅持分類指導,因地施策,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2016年,強調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費的稅收、信貸政策,住房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以及“因城施策”去庫存等多個方面。

2017年,因城施策去庫存與2016年的提法一致。但具體調性是,“目前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仍然較多,要支持居民自住和進城人員購房需求。”另外,報告提到對農村公共設施建設和危房改造力度加大支持。

2018年,堅持“房住不炒”理念,熱點城市房價漲勢得到控制,實施重點城市群規劃,初提房地產稅立法,強化金融監管,推進棚改、城中村改造,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改革。

●●● 2● ● ●

今年的兩會,正值中國經濟面臨嚴峻複雜局面,面臨新的下行壓力,股市樓市面的微妙時刻,李克強總理今天的記者會,全球矚目。

在全球記者提出的17個問題裡,只有第一個問題涉及到了房地產。提問的是路透社記者,他當時的問題如下:

去年,中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放鬆貨幣條件,中國還加大了減稅降費的力度,今年中國表示將進一步放寬貨幣條件,將進一步減稅降費,還要加大基礎設施的投資。請問,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是否比之前預想的更為嚴重,如果經濟放緩繼續持續下去,中國是否會考慮採取更加有力的舉措?包括取消房地產限制和降低基準利率等?

總理的回答很坦誠:

1. 坦承中國經濟確實遇到了新的下行壓力。中國適度調低增速預期目標,用的是區間調控的方式。同時表明,我們不會讓經濟運行滑出合理的區間,給市場發出穩定信號。

2. 不搞所謂“大水漫灌”。也就是“量化寬鬆,超發貨幣、大規模提高赤字率”,這種做法一時可能有效,但會帶來後遺症,可以運用像存款準備金率、利率等數量型或價格型工具,這不是放鬆銀根。我們還是要堅持通過激發市場活力,來頂住下行壓力。

3. 現在中國市場主體已經超過1億戶,把他們的活力激發出來,這個力量可以說是難以估量的。

4.繼續推進減稅降費、簡政,培育新動能、放寬市場準入,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等一系列的措施,為市場鬆綁。

5.我們留有了政策空間。比如:赤字率還有提升空間;而且我們還可以運用像存款準備金率、利率等數量型或價格型工具,這不是放鬆銀根,而是讓實體經濟更有效地得到支持。

總理沒有正面回應“是否會消房地產限制”,但已經給出了答案。

本次總理記者會記者共提出了17個問題,只有一個問題部分涉及房地產。在政府看來,樓市發展比較平穩,價格與局勢已被控制住,房地產已經不是當前熱點問題。

●●● 3● ● ●

我們做了一個兩會期間有關房地產最全的梳理,可以提煉出五個關鍵詞

房地產調控政策、房地產金融政策、房地產稅立法、新型城鎮化、房地產市場形勢。

房地產調控政策

當前房地產市場已經整體降溫,去年底出現部分城市對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微調,“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沒再強調‘房住不炒’,被部分人士解讀為調控或鬆綁的信號。

但住建部部長王蒙徽對於今年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做出了更細化的表述,其中“房住不炒”、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防止大起大落等關鍵詞再次被提及,相當於間接否認了“行業監管有所調整”。

意味著房地產行業管理者並不希望樓市過快放鬆,還是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這個大的方針目前基本沒變。即使有部分城市政策繼續調整,但地方主體責任要求房地產市場平穩的大原則不變,防止房價大起大落

房地產金融政策

今年房地產金融政策總的方針不變,會根據風險區別對待,那些資質不好、負債率高的房企融資以及投資投機性個人住房按揭貸款要嚴控,但是對於優質房企融資和基本住房需求貸款仍會支持和滿足。

但根據國家統計局3月14日公佈的2019年前兩個月房地產行業的情況看,最令人擔憂的事情已經發生了,所以政策調整勢在必行。

1-2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410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6%,2018年全年為增長1.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3.2%,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15.7%,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下降13.6%。商品房銷售額12803億元,增長2.8%,增速回落9.4個百分點。

会“取消房地产限制”吗?总理做出这样回答!

無論是銷售額和銷售面積的增幅,都出現跳水式下滑。面積已經是顯著的負增長,銷售額還勉強保持正增長,但距離負增長不遠了。

1到2月全國賣地收入的數據想保持去年25%左右的增幅完全不可能了。

中國人最大的三種消費品是——房子、汽車、手機。後兩個去年就是下滑的,如果最大宗的房子也出現下滑,穩增長顯然極其困難。所以,樓市政策轉向“託底”是必須的。北上深廣四大一線城市頻頻降稅,並降低房貸實際利率,就是風向標

房地產稅立法

房地產稅與每個人利益相關,房地產稅的每一次官方表態都能撥動人們敏感的神經,不過房地產稅“喊”了多年一直沒有進展,也成為懸在人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直到去年9月房地產稅被正式列入全國人大五年立法規劃中,才有了實質進展。

目前來看,房地產稅法草案可能已經形成文本,在內部徵求意見後,目前仍存在一些重要分歧和問題,需要多次論證並達成共識後再修改完善,而何時提交初審還會綜合考慮各方面影響因素謹慎行事,之後還要公開徵求社會意見、進行再次審議等,最終待審議通過、立法完成後,各地還要制定實施細則進一步落地執行。

可見距離真正落地實施還有距離

新型城鎮化:

報告連續多年強調“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但缺乏具體措施,這次明確提出“堅持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印證了都市圈發展的邏輯,堅持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城鎮化速度仍會加快。

這意味著,未來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的都市圈將吸引更多的產業和人口,而除中心城市及其都市圈以外的城鎮未來發展或更加渺茫,城市城鎮兩極分化格局難以避免。

房地產市場形勢:

對於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形勢,住建部部長王蒙徽在兩會最後一場“部長通道”壓軸出場時表示:“去年以來,我們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在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房地產市場總體保持平穩運行態勢,市場預期也發生了積極變化。

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住房的成交面積增速放緩;二是住房的成交價格總體平穩;三是住房預期,也就是市場預期逐漸趨於理性。”

今年的房地產市場仍以“穩”為主,地價、房價、預期都要“穩”,房價穩則意味著不能大起大落,不能大漲大跌。有業內人士也認為,春節後個別市場回溫難改總體市場下行調整的大趨勢,未來一二線城市有望低位企穩,部分三四線城市將面臨一定去化壓力

会“取消房地产限制”吗?总理做出这样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