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最好抄底时机别错过!前9月全国楼市降温不等于寒冬!

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2018年三季度的楼市,体现为指标增幅降速,市场总体降温,量价高位运行,区域分化严重,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平稳走势,没有出现大起大落或者暴跌暴涨的信号,更没有出现冬天的楼市迹象。其一是投资保持着平稳趋势。其二是量价保持着高位,增速小幅度上升。其三是房企的销售业绩与资金保持着不错的增速。其四是去库存的速度不断加快,土地市场的温和上涨。因此,楼市的数据指标增速下降,市场降温不能等同于冬天,房地产市场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政策的调整因经济下行与房地产下降而加快,2018年中国楼市的底部应该会在年底或2019年第一二季度出现。


谢逸枫:最好抄底时机别错过!前9月全国楼市降温不等于寒冬!


按照国家统计局2018年前三季度的房地产市场数据显示,经过长达两年七个月的楼市调控之后,当前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增长。主要动力来源于棚改货币化安置与人才吸引政策及户籍制度的改革、货币放水、库存下降、首套房贷利率下调、企业买房旺盛的因素影响,需求端扩大。而供应端的商品住宅用地供应、竣工面积的下降、非商品住宅用地供应比例上升、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完补充不及时,加上地价小幅度增速回落、限价限签的一二手房价倒挂、融资渠道收紧、人民币贬值的因素,供应端萎缩。预计第四季度的楼市会延续平稳趋势,全年稳中有涨。

按照今年前9月房地产市场数据看,2018年房地产市场不会比2017年差,量价创新的高度,不存在暴跌的可能性,崩盘是幻想。不管是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保持稳定增长、销售面积至少在15亿平方米以上,库存下降到过去4年历史最低,地价与房价及成交量还会上涨。按照老谢个人的周期逻辑理论,房地产市场周期的判断与走势,短期看:政策+库存+金融。中期看:供需+土地供应+地价。长期看:经济体制+制度+人口变化。房地产市场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土地制度决定的,政策决定资源配置。地方与上面的博弈,地方与房企、房企与购房者的博弈非常激烈。

第一是中国经济与房地产,依然是支柱产业、基础产业、先锋产业、主导产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器,未来三十年还是黄金期。今年前9月,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面临全面熄火危机。其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4%,比上月增速提高0.1%,由今年前2月的7.9%,到前9月下跌了2.5%。其二是消费增速9.2%,比上月增速提高0.2%,由今年3月的10.1%,到前8月下跌了0.9%。其三是出口11.16万亿,增长12.4%,比上月增速提高7%,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毫无作用。

如果消费、投资不保持10%以上的增速,今年制定的2018年GDP6.5%-7%的增长目标任务是无法完成的,2020年内无法实现6.5%的增长宏伟计划。即使限购、限贷、限售的政策不放松,中国经济与地方财政都离不开房地产的支撑,2019年房价依然存在大涨的可能性。

今年前9月,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三个引擎器、驱动力、火车头,唯房地产一枝独秀扛着GDP增长。制造业勉其难支撑,基建投资则熄火,主要是国家基建投资这块下跌的太厉害了,因为没钱赚与金融去杠杆及地方债务风险暴露,国家不敢砸钱投资。前9月数据看,固定资产投资里面,唯一房地产投资保持10%左右增速。其一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房地产投资增速9.9%,比上月回落0.2%。其二是制造业增速8.7%,比上月提高了1.2%。其三是基建投资增速3.3%,比上月的4.2%又回落了0.9%,8月比前7月回落1.3%。

而今年前9月民间投资增速8.7%,与上月持平,8月比前7月的8.8%,下降了0.1%,说明民间投资的增速开始放缓慢。背后是国家减税费与金融、货币、财政支持与鼓励的结果,目的是扩大内需。今年以来,民间投资总体来看增长速度不错,累计增长速度都在8%以上,比较快的增长。原因是,民间投资主要投向制造业和房地产业,这两个行业中大概70%属于民间投资。

说明房地产依然是中国经济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先锋产业、基础产业,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稳定、最可靠的引擎器、火车头、驱动力。没有房地产,中国经济上半年增速不可能6.8%,二季度不可能6.7%,说明中国经济离不开房地产。因为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25%,制造业与政府基建占固定资产投资45%,这个房地产投资下行严重影响到中国经济,不管你怎么骂房地产,反正就是要靠房地产拉动中国经济。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中国房地产投资的增长,今年GDP就掉下去了,不是现在的第二季度6.7%,第三季度6.5%,或者是上半年的6.8% ,前三季度6.7%。

谢逸枫:最好抄底时机别错过!前9月全国楼市降温不等于寒冬!


房地产对GDP的直接贡献看,单独计算房地产是占0.8%。如果房地产相关投资占比就非常高,涉及到57个产业,占0.7%,房地产与相关产业投资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0.6%,占比共2.1%。那今年二季度没有房地产就剩4.6%,第三季度的4.4%,上半年没有房地产就就剩4.7%,前三季度的4.6%的GDP增长了。所以,经济越是不好,房地产就越要好。经济越是好,房地产就越好,经济自然就不会差。说明房地产依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器、驱动力、火车头,是中国经济运行的支柱产业、基础产业、先锋产业、主导产业,没有房地产一枝独秀的扛着,GDP会掉谷底。

第二是房企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信心,看好房地产市场前景。从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数据看,每一次房地产投资增幅高于固定资产增幅,经济就处于上升状态。如果房地产投资增幅低于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就处于下行状况。表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上升,固定资产投资不会跌的一塌糊涂,经济不会太差太难看。反之,房地产开发投资下,固定资产投资往下,肯定是经济往下走。土地收入与房地产的税收是地方政府最主要的财政来源。今年前9月房地产在税收增长中贡献是最大的占30%,土地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50%以上,五项房地产税收与土地收入占到地方财政的68%以上。


谢逸枫:最好抄底时机别错过!前9月全国楼市降温不等于寒冬!


谢逸枫:最好抄底时机别错过!前9月全国楼市降温不等于寒冬!


今年前9月房地产投资额增速9.9%,增幅下降0.2%,保持着第三高的历史。8月房地产投资额增速10.1%,创2015年一季度6.5%过去3年半历史第二新高。主要原因:1.前8月房企到位资金增速反弹到6.9%,增速比前7月提高到1.5%、2.土地购置面积增速15.6%,增速比1-7月份提高4.3个百分点、新开工面积15.9%、销售面积4.0%的稳定增长。说明房企非常看好房地产市场前景。如果政策不改变不调整,四季度的投资额肯定会下降,中国经济将面临着最严重的考验。可以看今年前9月国房景气指数。库存下降、销售火爆、房企拿地积极,国房景气指数不断上升,101.99。8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101.98,比7月份提高0.10点。

第三是市场供应下降,明年供应跟不上,房价可能大涨。今年新开工的量跟不上销售量,明年有可能出现商品房供给不足。今年前9月住宅新开工面积112411万平方米,增长19.4%,而住宅销售面积103479万平方米,增长3.3%,比前8月增速回落0.8%。2018年前9月房企购置土地面积1.9366亿平方米,增长15.7%。尽管房企购置土地面积增长15.7%。而2002年-2014年房企购置土地面积一直保持着3亿平方米-4亿平方米以上,到2015年开始,到2017年连续保持着2亿平方米的,负增长50%-66.6%。实际房企购置土地面积自2012年开始,过去五年一直保持着持续下降的趋势。


谢逸枫:最好抄底时机别错过!前9月全国楼市降温不等于寒冬!


由2011年的4.43亿平方米下降到2018年前9月的1.9366亿平方米,全年预计2.3亿平方米-2.5亿平方米。全年看商品住宅土地供应依然是负增长。因为房企购买的土地面积增长中商品住宅面积没有增长,增长的一大堆是租赁性住房和共有产权房及保障性住房、棚户改造房、工业用房、商业用房、综合用地房等其他住房的面积。今年商品住宅用地供应是持续恶化的,并没有得到改善。从2011年宏观调控之后,就出现了一个大幅下降,一直延续到2012年,所以2013年的房价会暴涨,2014年、2015年的土地供应大幅度下降,2016年房价就暴涨,2015年、2016年的土地供应仍大幅度下跌,尽管加强调控,2017年仍是房价大涨,就是因为之前土地供应大量的负增长。


谢逸枫:最好抄底时机别错过!前9月全国楼市降温不等于寒冬!


到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土地供应持续下降,同时商品房库存下降,房企购置土地面积增速上升,实际上商品住宅土地供应的比例对比过去10年还是负增长,2010年前商品住宅用地供应比例占到40%以上,2011年之后才30%。因此,银行与楼市调控收紧,房企不可能砸钱不断买地扩大生产,而是减少开工和减少土地购置,同时还债去了。采取市场化的办法应对楼市调控。政府限制需求,房企就会减供给。政府需求放开,房企扩大供给。而土地成本进一步攀升,2018年前9月地价(5165元/平方米)占商品房房价(8539元/平方米)比重60.48%,说明房价60%是地价。


房企土地购置面积增速由负转正增长,另外一个新开工面积增速由负转正增长,一二三四线城市开工面积回暖,但是住宅竣工面积3.6166亿平方米,下降12.3%,说明房企已经放缓住房供应速度,未来存在供应不足。

据财政部的财政收支数据,2018年1-9月,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2298亿元,同比增长32.1%。与上月相比,增速回升1.3个百分点,与2017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3.3个百分点。


谢逸枫:最好抄底时机别错过!前9月全国楼市降温不等于寒冬!


谢逸枫:最好抄底时机别错过!前9月全国楼市降温不等于寒冬!


据国信房地产信息网土地市场库的数据 ,2018年1-9月全国国有经营建设性用地共出让土地65852宗,出让土地面积为2179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7%,增速回落3.4个百分点;成交52744宗,成交土地面积为1726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2%,增速较1-8月回落5.6个百分点;成交土地价款为41456亿元,同比增长25.2%,增速与1-8月相比回落9.2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增速相比回落9.5个百分点。


谢逸枫:最好抄底时机别错过!前9月全国楼市降温不等于寒冬!


分区域看,华东、华中地区土地成交面积增长较快,增速均超过30%,西北地区土地成交面积出现下降。从土地成交价款来看,东北、华中、西南、西北等4个区域增速均超过40%,保持较快增长,华北地区成交价款为3493亿元,下降15.9%,华南地区保持低速增长,实现土地价款4861亿元,增长5.5%。华北地区受北京、天津等重点城市土地成交价款回落的影响,整体延续负增长,下降18.7%


从三大重点区域看,长三角地区依旧保持着较快增长,土地成交面积增长24.5%,成交价款增长22.7%。但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呈现出一定的疲态,土地成交价款均出现负增长,分别下降1.0和22.8个百分点。


从各区域平均地价及涨幅来看,华南地区平均地价绝对值最高,达3376元,华东地区次之,为2932元,西北地区平均地价最低,为970元。从平均地价涨幅来看,华北地区出现下跌,东北和西北地区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主要是其中核心城市土地成交占比上升影响所致。在住宅用地价格方面,西北地的住宅用地价涨幅较快,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则出现负增长。


谢逸枫:最好抄底时机别错过!前9月全国楼市降温不等于寒冬!


从重点城市来看,2018年1-9月,35个大中城市共供应出让土地9191宗,面积为405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6%;成交土地7650宗,成交土地面积为3346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5%;成交土地价款为17387亿元,同比增长4%,增速较1-8月回落7.9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35个大中城市土地成交价款增速慢21.2个百分点。


谢逸枫:最好抄底时机别错过!前9月全国楼市降温不等于寒冬!


谢逸枫:最好抄底时机别错过!前9月全国楼市降温不等于寒冬!


分城市看,重庆、郑州、南通、徐州、唐山、宁波、赣州、潍坊等城市土地成交面积较大,均超过2000万平方米;杭州、上海、重庆、苏州、郑州等5个城市土地成交价款超过1000亿。从增速来看,多数城市土地成交面积保持增长,部分城市如宁波、青岛、湖州、上饶、济南等城市增速超过50%;土地成交价款增速分化显著,北京、天津、南京、成都、武汉、广州等一二线城市成交价款出现负增长,杭州、上海、苏州、郑州、宁波、济南等城市则继续保持增长。


谢逸枫:最好抄底时机别错过!前9月全国楼市降温不等于寒冬!


第四是房子不过剩,房地产不存在泡沫。今年前9月全国商品房库存有究竟有多少?有人说是102.4124亿平方米,即5.3191亿平方米(待售面积)+76.7218亿平方米(施工面积)+15.2583亿平方米(新开工面积)+5.1132亿平方米(竣工面积)=102.4124亿平方米。也有人说是92.7181亿平方米,即76.7218亿平方米(施工面积)+15.2583亿平方米(新开工面积)+5.1132亿平方米(竣工面积)=97.0933亿平方米。我只能告诉你,这个商品房库存量计算肯定是错误的。因为76.7218亿平方米的施工面积房子早没了。


谢逸枫:最好抄底时机别错过!前9月全国楼市降温不等于寒冬!


看前9月全国商品销售面积(11.9313亿平方米)与竣工面积(5.1132亿平方米)之差,还有6.8181亿平方米是什么,这是期房。里面不包括不可销售的面积,车库、房企自持、防空洞、变电站等公共配套、商业设施的面积。如果扣除之后,没有多少房在施工,现在的期房一般是二年到三年才交房的,所以建设期内老是统计在施工面积之内,哪些房子早就被卖掉了。计算库存时,一定要搞清楚到底还有多少房子和多少没卖的房子。

如2015年-2017年的商品房销售面积与竣工面积之差:201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2.8495亿平方米与竣工面积10.0039亿平方米,期房面积为2.8456亿平方米。2016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7349亿平方米与竣工面积10.6128亿平方米,期房面积为5.1221亿平方米。201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6.9408亿平方米与竣工面积10.1486亿平方米,期房面积为6.7922亿平方米。当前一线与核心二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去库存任务初步完成, 一线与核心二线城市的去化周期为8个月或以下,很多核心三四线城市去化周期均在10个月以下。说明部分二线与大部分三、四线城市商品房库存去化任务没有完成,


谢逸枫:最好抄底时机别错过!前9月全国楼市降温不等于寒冬!


谢逸枫:最好抄底时机别错过!前9月全国楼市降温不等于寒冬!


截止2018年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3191万平方米,比8月末减少68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437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减少26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减少172万平方米。截止2018年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319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0%。其中,住宅待售面积2601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4%,办公楼待售面积3545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14021平方米。各物业类型中,住宅库存量已连续21个月持续下降,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库存则相对稳定。

这一轮去库存周期中,2017年年内商品房库存去化了1.0616亿平方米。但是,目前全国商品房库存的绝对值依然处于历史第五高(2015年7.18亿平方米、2016年6.95亿平方米、2014年6.21亿平方米、2017年5.89亿平方米,当前的5.3191亿平方米)。说明商品房库存下降缓慢,唯有住宅库存下降最明显,主要是棚改货币化安置与去库存政策推进力度大及人口、需求的溢出效应。

2018年前9月住宅竣工面积3.6166平方米(3.6亿平方米),下降12.3%,而住宅销售面积10.3479亿平方米(10.34亿平方米)。按照住宅销售竣工比看为1:3.5,就是说销售出去的房子是新竣工房子的3.5倍,从这个角度看,说明住宅库存不多,商业库存非常严重。

按照商品房库存结构看,2018年前9月5.3191亿平方米库存里,有2.6010亿平方米是住宅。相比于每年的住宅销售量,这点库存不大。但是有1.7566亿平方米是写字楼和商场,其中办公楼待售面积3545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1.4021亿平方米。这部分库存和每年的消化量之比大概是1:1,以这个速度很难消化库存。按照住宅库存去化周期看,2.6010亿平方米住宅,只需要2个月半到3个月就可以消化掉。

2018年前9月还有76.7218亿平方米的商品房施工面积,其中53.0251亿平方米是住宅,每年大概竣工10亿平方米,2018年前9月住宅竣工3.6166亿平方米,销售量则10.3479亿平方米。相比之下,每年有2亿多平方米写字楼和商场竣工,一年卖不出去这么多写字楼和商铺。

第五是房企还债高峰期,中小房企面临资金压力。房企进入还贷高峰期。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的加强,其影响可能会波及到房企的债务问题。2015-2016年两年间,房企新增债务8500亿元,而2010-2014年的5年期间只有8000多亿。到2018年,房地产行业将迎来一个还债高峰,额度达到3300亿;2019年额度则达到4700亿。今年、明年、后年房地产企业还债规模将超一万亿到期。2018年房地产不会有大的问题,如果有问题,也是某些企业的现金流在融资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出现的问题。


谢逸枫:最好抄底时机别错过!前9月全国楼市降温不等于寒冬!


谢逸枫:最好抄底时机别错过!前9月全国楼市降温不等于寒冬!


由于调控政策的影响,2018年房企银行贷款、债券和票据、股权融资和其他融资都在持续下降,今、明、后3年房企大约有1万多亿到期债务。因此,接下来的时间,某些房企的现金流会因为收紧的调控出现危机。

第六是房地产还能干多少年,未来住房需求在哪里。不要简单看说土地要增长了,销售面积及销售增幅都很好。是不是觉得2018年前9月2.9%是上涨趋势,实际上 25%到10%-20%都是一个下降趋势。自我们调控政策出台以后,基本上出现了一个下降趋势。说句心里话10%太多了,要是都这么呼呼的涨谁也受不了。市场告诉我们不能这么涨了,得压着点。现在给各个城市都下达的任务基本上是按去年的房价,涨幅不得超过百分之二,这是指限的城市。没限的那些三四线城市,你爱涨多少涨多少、影响也不大。


谢逸枫:最好抄底时机别错过!前9月全国楼市降温不等于寒冬!


2017年16.9408亿平方米的销售面积都是历史上最高峰,那么今年就算前9月增长2.9%,前8月的4.0%,8月-10月增长到6%,11月-12月每个月下降了两个点,还有百分之1%的增长。即使还剩百分之零点四、五的增长,就告诉你2018年是中国房地产以来历史上最好的一年,比去年还好。所以我个人还是有信心认为,2018年的房地产市场,仍然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年,不管是怎么的调控,它还是最好的一年。销售稳定增长的原因:棚改货币化安置与人才住房分房化安置及信贷超发。如果政策不改变、不调整,三四季度销售面积肯定会下降。

未来住房需求巨大。

住房需求总量:14亿x75%x40=420亿-440亿平方米

人口x城市化率x人均面积=总量

现有住房总量:210亿-240亿平方米之间

需新建住房:200亿平方米÷14年=14年

总量÷年竣工量=生产年

需改善住房:210-240亿平方米x30%=63.72亿平方米

现有住房总量x需改造=余量

折旧需求:420-440亿平方米x5%=21.22亿平方米

住房总需求量x折旧率=年改造量

结论:即未来住房需求非常庞大,供小于求局面不会改变。

第七是房价上涨是主旋律,不存在大跌的可能性。2018年1-9月,全国商品房成交均价8728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0.2%。其中住宅成交均价8539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1.9%;办公楼成交均价同比上涨4.7%,商业营业用房成交均价同比上涨4.1%。2018年前9月全国商品房与住宅销售价格看。今年前9月销售面积增加2.9%,销售额增加13.3%。住宅销售面积是3.3%,住宅销售额是16.3%,这个差额,换句话说就是价格增长了这么多。即使是今年比去年的增加少了一点,依然是上涨的,主要是在限购的城市与结构性及技术性的问题。


谢逸枫:最好抄底时机别错过!前9月全国楼市降温不等于寒冬!


谢逸枫:最好抄底时机别错过!前9月全国楼市降温不等于寒冬!


谢逸枫:最好抄底时机别错过!前9月全国楼市降温不等于寒冬!


房价的上涨,与四个指标有直接关系、与四个指标有间接关系有关联。直接关系:1.楼市政策。2.土地供应与地价。3.供需关系。4.去库存周期。间接关系:1.货币供应。2.房贷首付、房贷利率。3.人口增长、家庭结构分裂增长。4.资金价格成本、房企资金。与经济无关,因为2015年经济增长是从6.9%降到2016年6.7%,2017年6.9%下降到2018年前三季的6.7%,GDP是个下台阶的过程,为什么房价猛涨?

所以说房价上涨和经济增长无关。任何一次房价变化和政策变化都是一致的,所以说中国房地产市场其实是一个政策市。很多城市接到指示,要求把房价涨幅控制在2%以内,那么怎么办?地方没办法,就看那个报表,要网签,要限价,超过网签与超过限价涨的很快就不让你签,不给你发销售证。万科现在急的够呛,不给它发就卖不了。那怎么办,低价房子先猛卖,之后才允许高价房子网签,然后告诉你这个涨幅平衡了。

因此,判断房价为什么准,第一是楼市政策变化。第二是基础数据(土地供应与地价、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供需关系、库存去化周期)变化。

第三是货币供应。第四是房贷首付、房贷利率、资金成本价格、房企资金。第四是人口增长、家庭结构分裂增长。我想告诉你的就是:房地产和楼市政策、土地供应、供需关系、去库存周期产生直接关系,和货币供应、房贷首付、房贷利率、人口增长、家庭结构分裂增长、资金价格成本、房企资金产生间接关系,同经济增长没关系。按照房价收入6%与房贷首付比较及个贷比看,中国房地产没泡沫、房价没泡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