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年初以来的市场偏牛表现背后有五个宏观背景

年初以来的市场偏牛表现背后有五个宏观背景。从2019年开年至4月19日,上证指 数上涨幅度约为32%,中小板、创业板指数上涨分别为40%和39%。按国际通行的 技术性牛市标准,低点上行20%可以符合牛市界定,本轮算是一轮比较典型的牛市。 这轮牛市从何而来?从宏观角度,广发证券认为存在五个背景线索:

背景一:美联储紧缩周期触顶,新兴市场资产进入“舒适区”

2018年四季度起,美联储连续施放紧缩周期触顶信号;2019年一季度以来这一预期 进一步强化。我们在年度报告《峰回,路转》中曾指出,美国加息周期提前缓和,2019年中美名义增长周期将从背离转为合拢;在前期报告《美经济将令新兴市场进 入“舒适区”》中我们进一步指出,美国紧缩周期触顶带来新兴市场资产解除紧箍 咒,进入“舒适区”。以巴西Ibovespa指数为例,年初以来也表现上佳,约上涨15%。

美国国际资本流动数据是一个很好的标尺,我们可以看到,在加息周期临近触顶的 时候,国际资本净流入美国的速度快速下降;至2018年底变为净流出。

背景二:中国宏观经济韧性,经济预期好转

从名义GDP来看,一季度仍处于经济回落期;但实际GDP持平于上季度的表现超出 去年底市场一致预期。经济呈现出明显的韧性特征。我们判断这一韧性主要来源于 几个原因:

1)房地产施工端修复导致建筑业整体偏强。一季度建筑业实际GDP增速是2017年 以来最高,比去年同期高了0.8个点,显然对于同期GDP贡献较大。在前期报告《2019, 经济韧性从何而来》中,我们提供了一个解释视角:2018年房地产新开工较高,而 施工端滞后;逆周期政策出台之后,房地产周期相当于从棚改货币化过渡到货币政 策稳增长,从经验规律看施工与资金可得性关联较大,而房地产施工端韧性超预期 可能是微观数据韧性的原因之一。一季度房地产施工表现强劲,增速从1-2月的6.8%进一步上升至8.2%。一季度水泥产量增速为9.4%,其中3月为22.2%。亦可验证建 筑业部门的活跃。

2)财政支出前移推动基建项目启动。一季度财政支出进度是近年最快(见我们报告 《财政支出节奏前移加大经济企稳概率》);与基建项目相关的财政支出类别合计 增速为25.8%。其中交通运输支出同比增长47%,城乡社区支出增长23%,农林水 支出28.6%。财政投放和基建启动对相关产业链及产业链预期有明显带动。

3)稳增长和减税降费导致企业预期好转。政治局会议指出一季度“市场信心明显提 升”。我们从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BCI企业销售前瞻指数等预期指标的变化中可 以看到这一过程。

背景三:货币环境偏宽,信用条件修复

一季度新增社融增速从去年全年的-14%恢复至39%,社融存量增速从去年底的9.8%恢复至10.7%。

从银行质押式回购利率7天的走势来看,年初至3月中旬一直在偏低位,比较符合流 动性“合理充裕”的状态。

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信用条件也已有显著性修复,民企信用利差逐步下行。

背景四:资本市场战略定位的确认

2018年10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十次专题会议指出 “发挥好资本市场枢 纽功能。资本市场关联度高,对市场预期影响大,资本市场对稳经济、稳金融、稳 预期发挥着关键作用。要坚持市场化取向,加快完善资本市场基本制度。前期已经 研究确定的政策要尽快推出,要深入研究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重大改革 举措”。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 而动全身的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 的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交易制度,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推动 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尽快落地。”2019年4月的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指 出“要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科创板要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 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

以上一系列定调包含了几点:一是明确资本市场的战略地位,“枢纽功能”、“对 稳经济、稳金融、稳预期发挥着关键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二是明确发展 目标,“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三是明确市 场化导向和制度建设,“要坚持市场化取向,加快完善资本市场基本制度”、“以 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科创板要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 发行注册制”。这对于资本市场发展影响深远,对于资产价格来说,这对应了一轮 制度红利。

背景五:中美经贸关系磋商的进展

从2018年2月起,中美之间进行了9轮经贸磋商。其中前四轮是在2018年2月至8月、 后五轮是2019年1月至4月陆续开展。2019年2月的第六轮经贸磋商中,中美“在技 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农业以及汇率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上 取得实质性进展”。2019年4月的第九轮经贸磋商中,“双方讨论了技术转让、知 识产权保护、非关税措施、服务业、农业、贸易平衡、实施机制等协议文本,取得 新的进展。双方决定就遗留的问题通过各种有效方式进一步磋商”。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数据,2017年中国和美国GDP占全世界比重分别为15%和24%,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和16%。中美经贸关系对于全球经济来说具有 举足轻重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