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命懸一線,卻只因小小塑料袋,值得各位家長警惕

上個星期四早上還沒開始開始上班,急診兒科電話打來,說有一個6個月寶寶,因素吃進了塑料袋而窒息,因為本院沒有支氣管鏡,需要120車送上級醫院取出支氣管異物,一來急診室,寶寶在頭罩吸氧下還面色發紺,經皮血氧飽和度80%,偶爾還有嗆咳,到底這個寶寶在家中經歷什麼?怎麼會導致缺氧發紺?

寶寶命懸一線,卻只因小小塑料袋,值得各位家長警惕

寶寶詳細的病史

1、早上一大早,寶寶還在睡覺,寶媽離開寶寶睡覺房間,幹了手頭的家務大約10多分鐘,發現寶寶臉色被小小塑料袋矇住,面色發紺,呼叫沒有反應。

2、寶媽以為是寶寶吃進去塑料袋,導致窒息缺氧,寶寶拼命用手指頭扣寶寶咽喉部,口腔裡還出現很多血液。

3、到達急救室寶媽把自己主觀認為的內容告訴接診醫生,就出現開頭以為是支氣管異物進入導致窒息,其實這麼小的寶寶不可能會吞嚥進入塑料袋,只是塑料袋堵塞口鼻導致缺氧窒息。

4、這個塑料袋是用來裝寶寶的玩具,不知道什麼時間寶寶用手亂抓。

5、同時寶媽因為緊張誤以為塑料袋嗆入支氣管,用手指口咽喉部,導致出血加重呼吸道堵塞,導致二次傷害。

寶寶命懸一線,卻只因小小塑料袋,值得各位家長警惕

去年有一例病例:寶寶睡覺,寶媽離開寶寶房間,大約30分鐘,回到房間發現寶寶臉被子整個蓋住,揭開被子寶寶嚴重發紺,心跳呼吸停止,再送醫院,也是已經無力迴天。

每年都有類似寶寶意外事件發生,我們家長從這些病例中吸取什麼經驗教訓?

寶寶命懸一線,卻只因小小塑料袋,值得各位家長警惕

如何處理

1、從病史判斷,是塑料袋堵塞口鼻導致缺氧窒息,應該及時供氧。

2、寶寶有時會嗆咳,同時窒息後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和口腔出血,應該及時用吸痰器吸出,減少呼吸道堵塞,提供氧氣才能進入呼吸道內。

3、適當鎮靜,減少寶寶煩躁不安和持續哭吵。

經過以上這樣處理氧飽和度上升到98%,基本排除了塑料袋進入支氣管問題。

寶寶命懸一線,卻只因小小塑料袋,值得各位家長警惕

為什麼頻繁出現寶寶在睡覺意外事件發生。

1、家長意識淡薄,沒有寶寶安全睡眠的意識,是導致這些事件發生主要因素。

2、有時家長存在一定僥倖心理,以為離開寶寶一會兒不會發生風險,但是一旦發生就可能毀了一家人幸福。

3、任何看似對成人來說,沒有風險的,對寶寶來說可能是致病的,一條細繩,一個塑料袋,一條毛巾,一個帽子等等。

寶寶命懸一線,卻只因小小塑料袋,值得各位家長警惕

如何規避這些寶寶睡眠中致病的危險

1、寶寶睡覺時不要離開父母視線,為什麼?這種風險隨時發生,所以看護寶寶不能隨心所欲,不能離開房間或者視線。確實需要幹家務活,把寶寶放在自己幹活的邊上就比較安全。

2、寶寶獨立睡一張床,硬板床,床上不要放任何與寶寶睡覺無關的東西,比如毛巾,圍巾、帽子,繩子,袋子和玩具等等。

3、禁止睡覺在沙發,鞦韆床,容易柔軟凹陷地方。

4、很多家長以為睡在父母中間是最安全的嗎,其實是錯誤的,如果同蓋一條被子就更危險,父母身體移動可能壓到寶寶,或者被子移動可能蓋過寶寶頭上,都是非常危險。

寶寶命懸一線,卻只因小小塑料袋,值得各位家長警惕

總之,寶寶任何意外的發生,總是與家長認識不足有關,沒有意識到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東西,卻成為寶寶的隱形殺手;總是與家長存在僥倖心理,認為這些不會發生在自己寶寶身上;總是有些家長不重視寶寶睡眠安全的問題,導致發生意外,可能會遺憾終生。有些可能發現已經心跳呼吸停止,搶救不回來,有些幸運的可能存好下來,但是如果缺氧嚴重會遺留神經系統併發症,通過臨床這些病例分享,值得各位年輕的寶媽寶爸們警惕,從中獲得一點經驗和教訓,避免悲劇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