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噸位不到400的人民海軍 今天已成世界前列

因為海軍自身的特殊性,一支強大的海軍不僅僅是多少多少艘軍艦,更重要的是技術上的積累和文化上的沉澱。所以我們才會說“百年海軍”。同時,海軍最獨特的魅力還在於,它可以直觀的體現一個國家的興盛衰敗的風雲變化。回顧人民海軍的發展歷史,其實也就是回顧我們祖國70年來的風雨兼程和砥礪前行。

平均噸位不到400的人民海軍 今天已成世界前列

1947年的秋天,解放軍阜鹽大隊繳械的國民黨海軍青島海訓團的美製501型登陸艇“合永艇”是人民軍隊史上第一艘現代化的正規作戰艦艇。兩年後起義的“重慶號”巡洋艦在成為人民軍隊史上第一艘,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的巡洋艦。1949年4月23日,華東軍區和第三野戰軍,成立了華東軍區海軍領導機構,組建了第一支海軍部隊,通過繳獲、購買、改造民船,擁有各式五花八門艦艇350餘艘,總噸位不過12.5萬噸,平均單艘噸位不到400噸。

平均噸位不到400的人民海軍 今天已成世界前列

依靠這些殘破的裝備艱難地承擔著保衛祖國海疆的任務。1950年,人民海軍制定了《海軍建設三年計劃》,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花費了巨資血本引進了07型驅逐艦和一批魚雷、護衛艇。讓領導人深切感受到海軍建設所需的強大經濟實力和工業基礎。為了給國家經濟建設讓路,從1956年到1985年“空潛快”這種可以快速形成有效戰鬥力而且成本不奢昂的平臺成為海軍建設主要方向。雖然主要仿製自研了多個型號的導彈艇,魚雷艇,獵潛艇。

平均噸位不到400的人民海軍 今天已成世界前列

在積累一定技術後自研了051級驅逐艦、033常規潛艇、核潛艇、登陸艦等中型主戰艦艇。海軍逐漸變成一個獨立的戰略兵種,其研發系統,人才體系也基本成熟。人民海軍成為了有一定規模的輕型海上力量。80年代,世界局勢出現巨大變化,以巡航導彈和各類精確制導彈藥為代表的遠程精確打擊模式將海戰帶進了一個全新作戰格局。海軍要擴大防禦範圍才,擴大防禦縱深,才能保證禦敵於國門之外。

平均噸位不到400的人民海軍 今天已成世界前列

要求我們要有能夠走出家門的大中型艦艇,還要建立起海上防空體系。在二十世紀末到本世紀初,中國海軍加速“小步快跑”,數十艘擁有區域防空能力的軍艦服役,成為本土防空圈的重要組成部分;配合上先進的區域防空武器,中國真正徹底的告別了有海無防的歷史。進入了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隨著中國海外利益的不斷拓展,發展以遠海護衛為核心的遠洋作戰能力,開始走向遠洋。

平均噸位不到400的人民海軍 今天已成世界前列

我國海軍逐漸發展了兩套分別適用於近海與遠海的裝備體系。我們的海軍已經成為能夠在一定區域內應對低強度小規模局部衝突的遠洋海上力量,但離一支全球既時部署的海軍的差距依然漫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