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幹部寫扶貧日記:7個月獲3萬賞金,請律師監督用於扶貧


王文坡有很多“身份”:2018年上榜的河北好人,2017年河北省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圖書獲獎作者,公眾號“獨家責任”運營者。如今,他有了一個新“身份”——扶貧網紅:按組織要求,2018年王文坡來到河北保定易縣紫荊關鎮碾子溝村擔任精準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他利用他的“文字”力量和“河北好人”這一品牌,利用他的“獨家責任”,為所在村和村民謀取福利,成為河北省扶貧工作中的一個“品牌”。

易縣是全國貧困縣,王文坡所在的碾子溝村人均10畝坡半分田。村裡在冊人口近八百,常住人口不過二百人,而且大都是留守老人和婦女。其中貧困戶是10個單身漢,有正常勞動能力的僅僅兩人。怎麼扶?怎麼幫?王文坡剛到碾子溝村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1996年7月,王文坡畢業後被分配到易縣湖塘鎮。憑藉對文字的熱愛,懷抱著一顆善良熱忱的心,20多年來他用手中的“筆”救助了數十人。面對碾子溝村特殊的貧困情況,王文坡認為短期內為村民找增收的項目不太現實,依靠社會力量是可以改變改善他們的生活的。去年,王文坡開通個人公眾號“獨家責任”,記錄自己扶貧的點點滴滴,幾個月來,其公眾號已經成為一個有良知和擔當,有責任和正義的自媒體。


師瑞軍、張朋剛是與王文坡一起到碾子溝村扶貧的“戰友”,三人正在整理檔案資料。王文坡說,他是在2017年春節前,接到駐村工作通知的,當時他空腹血糖高達21.4,糖尿病引發眼底出血。“扶貧需要一個強健體魄,還需要一個偉大靈魂”。他戲言:“自己身心‘貧瘠’,也需要組織‘扶貧’”。

王文坡的公眾號自開通以來,刊發了22餘篇《駐村日記》。這些真實的扶貧故事,感動了無數網友,打賞資金直線上升,迄今已有32020餘元。為了讓這些愛心款項切實地用到每一位貧困戶身上,他聯繫了一位北京律師,發表聲明:“所有打賞資金全部用於貧苦人口及時公示賬目。”

2018年10月,碾子溝村五保戶閆山的房屋被燒燬,本人也被燒成重傷。王文坡得知該消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在瞭解了具體情況後,他寫了第13篇駐村日記《閆山,這個冬天你不會冷》,吸引了3家愛心團隊救助。除了米麵油,他還收到了社會各界的捐款16000多元。閆山住進了保定燒傷醫院,得到了很好的治療。如今,天氣轉暖,王文坡與兩位同事一起趕到閆山家中,幫他清理被燒燬的房屋,準備翻蓋房子。


王文坡仔細查看閆山的燒傷病情。

2018年立冬當天,王文坡利用讀者給他的打賞金為碾子溝村和白家莊村建檔立卡戶和老人送來了溫暖。40餘貧困戶每戶獲得了一桶油、一袋大米和一袋麵粉,配齊了換季的衣服。王文坡又從城裡請來流動廚房,在村委會擺了10桌美食,讓村貧困戶、殘障者和孤寡老人,享受了人生最難忘的幸福時光。

郭家溝隸屬於碾子溝村,常住人口僅有5人。王文坡第一次來到這裡時,就被村口那面飄揚的五星紅旗所吸引。原來,這裡的村民已經連續十幾年每年更換國旗,王文坡內心受到震撼,再次感到肩負的責任與重擔。


村民吃水困難,需要步行一公里去打水。王文坡一連串熟練地打水動作,幫村民打上一桶桶水。

山坡很陡,王文坡與村民一起抬著兩桶水,步行回去。

在碾子溝村的山路上,王文坡和他的同事們不知道已經走過多少來回。他經常思考:除了利用公眾號發起公益扶貧之外,還有哪些扶貧方式可以切實解決村民的困難?

王文坡把目光投放在了該地域的扶貧產業“黃金玉米”上,紫荊關區域氣候寒冷,傳統玉米生長期130天,比其他地方長70天,玉米制品曾是清西陵祭祀的皇家供品,現在大量餘糧,已是豬牛羊的正餐。為此,他聯繫到了兩家企業準備發起“訂單農業”:由碾子溝村提供“黃金玉米”,一家提供農產品深加工,一家提供電商銷售渠道。圖為王文坡採集土壤和水源樣本,為下一步“訂單農業”適合種植作物提供科學依據。

為了更多地瞭解村民玉米產出情況,王文坡再次來到閆來、閆雙兄弟兩人的家中。74歲的閆雙與69歲的閆來是碾子溝村五保戶,哥兒倆一生未婚。弟弟閆來喜歡二胡,他說“到了夜晚,孤獨得可怕。但拉起二胡,那孤獨感就會全部消失,”王文坡得知後,將這個故事發到了朋友圈,吸引了北京東城區志願者的關注。他們不僅在春節前送來了慰問,還在年後給閆來寄了一把新二胡。這讓閆來感動不已,對志願者和王文坡連聲道謝。


王文坡細細詢問了老哥倆的近況後,又急匆匆地趕往下一個工作地。閆雙、閆來兄弟送別到門口,王文坡給了兩人一個大大的擁抱。王文坡在第一次駐村會議時,就跟兩位同事“約法三章”:鄉親上門“要讓進屋”“沏杯茶”;走訪貧困戶“要主動握手”“給農民一個擁抱”。“見到他們上來拉我的手,我覺得那不是在拉我的手,而是在拉黨和政府的手,我擁抱他們就是想把溫暖傳遞給他們,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沒有拋棄他們。”

為了做好“產業扶貧”這件大事,王文坡終於在眾多商家中找到了合作對象。圖為他參觀商家的生產設備。

王文坡代表碾子溝村提供優質的“黃金玉米”,由其中一家廠商提供農產品深加工,另一家電商企業提供電商銷售渠道,徹底打通“訂單農業”的生產、供應、銷售鏈條,從源頭上確保村民利潤的最大保障。

為了打響品牌知名度,王文坡聯繫全國道德模範保定“油條哥”劉洪安。對方聽說是扶貧,二話不說就自掏腰包,製作了一批印有自己和王文坡圖片的包裝袋,將“黃金玉米”產品推薦到市民餐桌上。王文坡還承諾:“每袋玉米制品,有1元錢投入‘獨家責任’扶貧錢櫃,同時將利潤返還建檔立卡戶。”

穩定增收的路子還有哪些?王文坡在走訪的路上奔波無數次:走訪了村民養殖場,穿行於千年古剎瑞樹寺遺址,爬上過燕國古馬道,希望可以找到更多方式方法。剛剛度過46歲生日的王文坡已是華髮初生,雙鬢已然全白。


“下一步,我將用打賞資金和工作經費重點支持三家農家樂,碾子溝將試水鄉村旅遊,推出針對北京人的週末鄉間體驗計劃。如果說鄉村經濟振興計劃,我願意用我的情懷和力量,來搞一次‘烏托邦’的實踐。”。王文坡眼望著遠方起伏的連山,儘管看上去疲憊眼神卻無比堅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