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太極拳和當代五大太極拳流派有什麼淵源,為什麼五大太極拳流派裡沒有武當太極拳?

山顛雀


有一種說法是“武當本無拳,今人造古拳”,當年楊露禪的太極拳剛火的時候,有人到武當山問道,武當山的道士們就表示過他們沒有太極拳。

楊露禪的太極拳是從陳家溝學來的,但是當時這門功夫不叫太極,而是叫長拳,又叫十三勢。

太極拳的名稱是武禹襄在舞陽縣鹽店得到王宗嶽的《太極拳論》之後定的名字。當時,武禹襄和楊露禪關係很近,就抄了一份拳論給了楊露禪。

當楊露禪在北京打出名堂的時候,別人要問他練的拳叫什麼名字時,他說這是太極拳,從楊露禪開始太極拳的名聲遠揚,才被大眾認識。

陳家溝只有拳架沒有拳論,開始也不叫太極拳,因為楊露禪生命在外,所以也把自己的長拳改叫太極拳。

楊露禪當初從陳家溝學拳回到老家永年,住在陳家人在永年開的藥鋪裡,藥鋪的房東是武禹襄,當時武禹襄聽說楊露禪功夫不錯,常在一起切磋,因此兩人私下關係很好。因為楊露禪的關係,武禹襄也去陳溝學拳,他到了陳溝才知道,陳溝有兩套拳,一套是楊露禪跟陳長興學的老架,還有一套改良完成的新架,武禹襄就跟陳清平學了新架。從這兒起,武氏跟楊氏學的拳就有了區別。

之後,兩個人分別收徒,發展出了武氏太極拳和楊氏太極拳。陳溝的就叫陳氏太極拳。

後來的郝氏吳氏,大抵都是楊氏和武氏的傳人,因為到了某一支,收的徒弟很多,就用自己的姓氏開支散葉了。

不管是哪氏太極,從根兒上說都來自都是一脈相承的。

武當太極是太極拳這個名字火了之後才有的,武當太極又叫太乙拳,他不是一套拳法,準確的說應該叫太極功,是一個系列。要跟現在流行的太極拳套路區分開。


草野泥塗


武當祖師張三丰,

坐關二九十八月,

武學精要醒悟到,

創出太極十三式,

弟子傳遍宙神州,

太極神功遍天下。

太極拳源於武當山,

明清交替適逢亂世。

道家弟子下山濟世,

首傳太極於王宗嶽。

王宗嶽傳於趙堡鎮,

蔣把式傳於陳家溝。

趙堡鎮繁衍趙堡架,

陳家溝繁衍陳式拳。

陳式拳先傳楊露禪,

楊露禪成於陳青萍。

楊式傳於旗人全佑,

吳鑑泉成於宋書銘。

武禹襄先學楊露禪,

最終學成於陳青萍。

孫祿堂學於郝維珍,

至此形成五式太極。

陳楊吳武孫趙堡架,

上溯源頭在武當山。

太極理論源於上古,太極拳名成於晚清。以太極理論為指導的內家拳術經過歷代道家的傳承和積累,大成於宋末元初武當山道長張三丰。明清交替之際,世逢亂世,武當山弟子紛紛下山濟世,道長劉古泉雲遊到北方河南懷慶府,傳於唐村千載寺太極宮道人,太極宮道人傳於當地李氏家族與往返河南山西經商的山西人王宗嶽,王宗嶽往返河南山西途中在河南懷慶府趙堡鎮傳與當地西水運村人蔣發,蔣發在趙堡鎮歷代弟子一直傳承至今,所以河南懷慶府趙堡鎮一帶是武當山太極拳進入民間的首傳之地。趙堡鎮鄰村陳家溝陳氏從明朝洪武年間從山西移民到趙堡鎮南面的常陽村(陳家溝原名),帶有祖傳的通背炮錘,與蔣發同時代的陳家溝人陳王廷時任鄉兵守備,蔣發參加反清復明義軍失敗後得同鄉陳王廷收留為師友,家傳炮錘與蔣發所傳武當內家拳結合太極理論編創出一路綿拳和二路炮錘名為陳家拳傳於陳氏族人,到清中晚期陳家溝人陳長興傳棉拳與隨主人陳德湖到陳家溝的河北永年人楊露禪,楊露禪十八年內三進陳家溝偷學於陳長興綿拳,後學成於趙堡鎮陳青萍得軟十三(武當原傳十三勢),年過四十始終得真傳,在京城被稱頌為“楊無敵”,所傳之拳時被尊奉為“太極拳”,此為太極拳名首次出現。晚清民國時期陳家溝人陳鑫整理家傳武學為《陳氏太極拳圖說》,始為陳家溝拳首次名為太極拳,已經晚於北京楊氏所傳太極拳,故自名為陳氏太極拳。到民國時代陳家溝人陳發科在北平傳拳時,因陳氏太極拳以佛家金剛搗錐起勢,仍被世人稱為少林炮錘,陳發科遂整理出新架定名為陳式太極拳流傳至今,其風格特點剛柔相濟,偏重炮錘,陳發科弟子洪均生棄炮錘而重纏絲所傳被稱為洪式太極拳。 旗人全佑先學於楊氏,其子漢姓吳氏鑑泉後學於南派太極拳傳人宋書銘而創立吳式太極拳。武禹襄先學於楊氏後學於趙堡鎮陳青萍而創立武式太極拳。趙堡鎮陳清萍所傳弟子李景炎創太極拳忽雷架,李作智創太極拳騰挪架。孫祿堂學於武式太極拳傳人郝維貞而創立孫氏太極拳。 南派太極拳自武當山道人云遊傳與浙江松溪、廣西玉門、及雲貴各地均傳承至今,以上就是現代太極拳的大致起源!北派太極拳首傳於河南懷慶府而盛於趙堡鎮,南派北派太極拳的根都在武當山,武當內家拳大成於張三丰真人,張三丰源於中華道家歷代先師!時代一直在進步,拳術也不停在發展,續清傳承脈絡,時刻緬懷先師!


江山如畫1808


其實太極拳之名應是武禹襄拿到了王宗嶽的太極拳論以後,楊露禪在北京傳拳才把楊家的拳叫太極拳,這著作把中國哲學思想的陰陽觀念導入拳術之中,而中國道家也以陰陽來解釋宇宙萬事萬物,至於現在所認知的太極拳實在和武當功夫沒任何源流關係,武當功夫應出自少林,只是後來武林中'太極拳'名聲大,所以也把武當拳改為武當太極拳,又因楊露禪三下陳家溝學芝,陳家拳為了打開市場,也才有陳式太極拳的名稱出現,而武禹襄原就和楊露禪是同鄉好友,跟楊露禪學功夫,又親自去陳家溝找到陳清平學武,又是文人出身,最有學問,不像以往功夫高強的武夫,所以對這門功夫做了系統的研究分析,大量著作出自武禹襄,楊露禪把兒子班侯交給武禹襄學文練武,自己去北京傳拳,所以更正確地說,可能是武禹襄命名太極拳,之後武式的郝為真把拳傳給孫祿堂,孫融合了八卦,形意,創了孫式太極,而楊露禪的得意弟子吳全佑之子,又把他父親所傳的拳叫吳式,所以出現五大流派太極,這五個流派才有淵源的關係。至於武當,是為了市場化需求,可能後來也吸收了楊式的風格,把楊式的太極加入傳統武當拳術,才有武當太極問世。

後來太多人以自己的姓氏為自己的太極拳命名,鄭子太極是楊澄浦高足鄭曼青移居臺灣之後所命名,他是武林中繼武禹襄之後最文武雙全之人,著作也最多,號稱詩、書、畫、醫、拳,五絕老人。這些是真有源流及師承的。

很多武術是在歷史演進中形成一個有系統組織的體系,之後才去取名,為了行銷包裝,開始講故事,一個天竺來的達摩祖師,為了禪修靜坐太久會造成循環不良,肌肉疲勞,可能創了些活動筋骨的動作,但怎會出家人要去打人,搏擊,甚至取人性命,在古代一些軍隊作戰,改朝換代之後,有些軍人隱姓埋名,躲到寺中出家,把軍中的格鬥殺人技用來練身體,逐漸形成有系統的武技,為提高武技的地位,就找個已作古的名人來說故事,是某某名人所創,把武術神化,張三丰一個修道之人,據考可能是少林出來的,但武當看少林把達摩搬出來,發展的不錯,也來說故事。甚至有人的武功是夢中神佛所授,這也是為了行銷包裝。

真正有廠史考據的最早武術著作,應是戚繼光為練兵,治軍所作的'紀效新書',陳式太極中就有很多招式名稱是此書中的。


太極俠骨


五大太極拳流派的說法不準確。是武當、趙堡、陳、楊、吳、武、孫七大流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