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都不愛讀書,如何要求學生愛讀書、會讀書呢?

近兩年,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多次強調語文改革中閱讀的重要性,諸如“孩子不閱讀,高考卷子都做不完”“讀書少的孩子升學吃大虧”等言論一次次衝擊著老師、家長和學生的神經。縱觀一個人漫漫求學路,愛閱讀的孩子確實能力強、後勁足。每個語文老師也都明白,要想提高孩子語文成績,最有效的捷徑就是——閱讀。

但很多老師在實踐中很苦惱,為什麼我採取了那麼多種教育教學方法,要求、鼓勵、獎勵孩子去讀書,但效果甚微呢?為什麼一樣的教學,愛讀書的老師和不愛讀書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就是不一樣呢?

因為,本應是學生閱讀啟蒙老師的你,不愛讀書,浮躁、枯燥、乏味,又如何去帶動學生、感染學生呢?

老師,你都不愛讀書,如何要求學生愛讀書、會讀書呢?

第一,老師們閱讀的現狀。

我所在的學校,老師有八十位左右,但是身邊不少老師都沒有閱讀的習慣,也沒有閱讀的愛好,還有一部分是想閱讀但是沒有時間、沒有心力。只有極少數老師真心愛閱讀,並且堅持每天閱讀。

老師,你都不愛讀書,如何要求學生愛讀書、會讀書呢?

第二,為什麼老師們會有這樣的閱讀現狀呢?

首先,很多老師選擇教師這個行業,是為了清閒穩定,個人並沒有特別高的精神追求,較安於現狀。這樣的個性決定了在工作之後,不會有較高的閱讀興趣,不會有規律的閱讀習慣。

我身邊很多同事,都是在學校忙工作,在家忙孩子,週末陪家人吃喝玩樂,享受當下,享受接地氣兒的生活,對閱讀,無論是閱讀文學經典還是專業發展讀本,都沒有太高的興致。

老師,你都不愛讀書,如何要求學生愛讀書、會讀書呢?

其次,教師工作非常繁忙瑣碎,尤其是班主任,難以抽出時間閱讀。

從早到晚,班主任要關注、管理學生的課堂聽講、發言情況,作業上交情況,課間安全,兩隊一操的紀律和動作規範情況等,還要和家長溝通、上交各種表格資料,完成各種學習任務。學生作業沒交,要一個個催,錯誤沒訂正,要一個個提醒、檢查……

每天能靜下心來的時間少之又少,再有學校有聽課評課、各種檢查評估、會議等,那一天走路都是得跑起來的了。如果班裡學生出了安全事故,那更不得了,一天就甭想踏實了。

晚上到家,還有孩子要陪要照顧,還有家務要做。這些瑣碎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都勞心費力。等好不容易安頓好孩子,已是很晚,還想玩會手機,好放鬆身心、瞭解社會訊息。哪裡會有心思和力氣讀書呢。

老師,你都不愛讀書,如何要求學生愛讀書、會讀書呢?

第三,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教師的閱讀對孩子是示範是引領,作為老師要克服千難萬險,借閱讀提升自我,更好的引領學生成長。

教師是世界上最特殊的職業,面對的是一群群腦子裡裝滿了奇思妙想的小娃娃,一個個充滿了未知與希望的小可愛。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不可逆的,都是要用愛和智慧去澆灌去喚醒去點燃的。如果教師只是憑著個人年復一年重複的經驗教育教學,那對學生無疑是不負責的。只有不斷地成長,更新個人知識體系,才能成為學生的源頭活水,才能帶領學生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而讀書,無疑是提升自我的最佳途徑。閱讀的好處不必贅述,外人提醒得再多,終不如走進書的世界,一個詞、一句話、一段文字,就這樣慢慢地品讀,身心放鬆,語言不斷豐富、精神不斷滋養、智慧不斷累積,漸漸地,成為一個書香流溢的老師。

這樣的老師,必定能舌綻蓮花、妙筆生花,學生怎麼會不服?怎麼會不學?

老師,你都不愛讀書,如何要求學生愛讀書、會讀書呢?

更好的老師,方能給學生更多、更好的指導、引領。如果想要學生愛讀書,先成為一個愛讀書的老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