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暴漲再遭“火上澆油”:衝高窗口期被指持續打開,今年油價拐點或在6月

国际油价暴涨再遭“火上浇油”:冲高窗口期被指持续打开,今年油价拐点或在6月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於玉金 北京報道

一隻“黑天鵝”再次扇動翅膀,給2019年單邊上漲的國際油價火上澆油。

4月22日,美國突然收緊對伊朗制裁豁免,加之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俄羅斯等非OPEC產油國)大幅減產及地緣風險隱患,原油供給缺口預期進一步加大,油價再創新高。截至4月22日,WTI 6月原油期貨收漲1.48美元,漲幅2.31%,報65.55美元/桶,布倫特6月原油期貨收漲2.07美元,漲幅2.88%,報74.04美元/桶。

原油行業研究員高健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下原油市場無論從基本面還是油價走勢抑或是資金情緒來看,像極了2018年8-9月份最後一波衝高走勢,進入10月之後原油開啟跳水模式,無數投資者狠狠的閃了一下腰;所以,當前原油恰似開啟‘最後一輪狂歡’的同時,需要格外留意今年油價拐點可能形成的條件和時間節點。”

伊朗出口豁免終止點燃油價

4月22日,美國白宮宣佈美國將不再為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和地區提供製裁豁免,制裁豁免將於5月初到期,此舉意味著,美國要將伊朗原油出口降為零;此外,白宮表示將會繼續和沙特和阿聯酋合作,以抵消伊朗石油供應下降,導致油價上漲。

2018年11月5日,美國對伊朗第二批制裁重啟,但同時也給予了8個國家和地區以暫時豁免權。彼時,由於對8個國家和地區豁免,導致伊朗的石油仍在市場中,疊加伊朗增產,導致原油價格下跌。

高健曾向記者分析:“美國開始制裁時,並沒有預期的嚴厲,而是給8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暫時豁免權,而這8個國家和地區中有6個為伊朗原油出口前六大的國家和地區,進一步緩解了伊朗制裁可能導致的對市場供給產生衝擊的擔憂。”

而此次將8個國家和地區的開口封堵,國際油價4月22日跳升約3%,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盤中最高觸及65.98 美元 /桶,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盤中最高觸及74.52美元/桶。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分析,此次油價上漲是疊加效應,OPEC+認為油價過低影響到其國家利益進行了減產,減產後油價就已經推升至70美元/桶左右,此次美國對伊朗全面制裁,不再有任何的豁免,也不會再延長,引發市場擔憂情緒。

今年至今,美國WTI原油價格已經反彈約45%,布倫特原油也回升38%,據記者瞭解,主要產油國實施減產令OPEC原油產量大幅走低,截至今年3月份,OPEC原油產量降至3002萬桶/日,創近4年來新低。

與此同時,作為與OPEC+平衡的美國頁岩油,也遭遇增產放緩。美國頁岩油鑽機數2017年和2018 年分別上漲了209 臺和94臺,但從2018年11月開始下滑。 美國油服公司貝克休斯(Baker Hughes) 4月18日公佈數據顯示,截至4月19日當週,美國石油活躍鑽井數減少8座至825座,三週來首次錄得下降。美國石油活躍鑽井數在過去4個月內累計減少,頁岩油鑽機數已經回落到了2018 年4 月左右的水平。

“今年上半年OPEC+減產和頁岩油增產放緩所形成的原油衝高窗口期,目前依然處於打開模式,甚至窗口還在進一步敞開,伊朗制裁豁免突然收緊,必然會加劇供應收緊預期,”高健還認為,在沙特等國明確表態增產保供前,原油衝高的時間和空間依然可觀,多頭資金同樣還有較大的施展空間,伊朗制裁一事,不僅強化了中期原油看漲預期,同時也改善了原油市場短期風險偏好,多頭情緒受到提振,對油價走勢而言起到實質性強支撐。

油價拐點臨近

儘管國際油價扶搖直上,但這樣的行情或許並不能長久。

高健認為:“當下原油市場無論從基本面還是油價走勢抑或是資金情緒來看,像極了2018年8-9月份最後一波衝高走勢,進入10月份之後原油開啟跳水模式,所以,當前原油恰似開啟“最後一輪狂歡”的同時,需要格外留意今年油價拐點可能形成的條件和時間節點。”

“今年原油拐點的觸發條件大概率將來自於沙特(OPEC+)原油增產或相關表態,或者說依然緊緊圍繞供給端,”高健還預測,此次拐點時間將發生在6-7月。

而此前已經有消息傳出,OPEC+計劃於5月19日在沙特阿拉伯的吉達舉行下一次聯合部長級監督委員會(JMMC)會議,該委員會負責監督減產措施的實施情況。

不過,此次美國對伊朗制裁收緊影響並沒有此前如此之大。

自2018年11月份美國重啟對伊朗制裁以來,伊朗原油產量及出口量持續下滑,截至今年2月,伊朗原油產量降至274.3萬桶/日,為近5年來低位。

此外,雖然美國對主要國家和地區進口伊朗原油實施了豁免,但伊朗原油出口數據仍顯示也在下滑,自2018年11月份,伊朗至歐洲、韓國等地的出口量均降至零,目前僅向中國、印度等少部分國家出口,且出口量也在逐步下滑。

“由於伊朗多年來一直受到制裁,其石油產量比較低,對全球的影響正在減弱。”韓曉平表示。

韓曉平還分析,伊朗的因素過一段時間就會被消化,在一定程度上,伊朗一滴油都出不來,難度非常大。“一是完全不允許伊朗出口,難度很大,其次是,美國製裁伊朗,英國、法國在內的諸多國家並不支持,石油需求大國印度對石油的依賴大,極大可能性仍會從伊朗進口,最後是俄羅斯可以與伊朗更多的合作,俄羅斯可以拿到伊朗的原油出售。”韓曉平說。

倒逼中國上游勘探開發

屢創新高的油氣進口量,令中國對國際油價的敏感度也在增強。

“中國的三桶油及中化可能很難再從伊朗進口,因為上市公司很容易遭到美國的‘長臂管轄’。”韓曉平指出。不過,韓曉平也認為,高油價可以促使中國自身提高對上游勘探開發的力度。

“前幾年油價低,中石油、中石化日子不好過,但目前都在加大投入,更為重要的是,國家管網公司成立在即,會使中石油、中石化減少中游的資金投入,可以集中在上游進行更大的投資,尤其是中石油對上游的投資,”韓曉平進一步解釋,中國並非沒有資源,只是在勘探開發方面投入不足,油價的上漲會倒逼中國自身的勘探開發,中國石油資源貧乏,此前中石油、中海油的開採成本較高,如果能夠通過進一步的油氣改革,降低開採成本,同時在油價高的刺激下,也有更多的外部資金參與。

3月19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8份文件,其中包括《石油天然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實施意見》。會議指出,要推動石油天然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要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組建國有資本控股、投資主體多元化的石油天然氣管網公司。

“油氣體制機制改革,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比較成熟的是油氣管道管網改革,管住中間,盤活兩頭也是體制機制改革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舉措;我們認為這也是提高發展質量,提高運行效率,保證國家能源安全非常好的一個舉措。”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永生在今年兩會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廈門大學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則表示:“要擺脫國外石油的限制,中國也要提升頁岩油氣的開發技術,加大頁岩油氣開發資本投入;同時應該在低油價時居安思危,進行儲備設施建設‘囤油’。”

韓曉平認為,更重要的是油價高漲加速中國對石油的替代能力,發展電動汽車、甲醇汽車等,可以更多的通過替代能源來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