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萬億團餐市場接下來如何前行?解讀首份團餐信息化報告!

餐飲創業首選(微信ID:coffeeo2o) 解鎖 新餐飲·新模式!

1.2萬億團餐市場接下來如何前行?解讀首份團餐信息化報告!

4月14日,在杭州舉辦的2019中國國際團餐產業大會上,禧雲國際聯合團餐謀發佈了《中國團餐行業信息化發展報告》。

據悉,這是團餐行業內首個信息化相關的報告,不僅詳細解讀了我國當前的宏觀經濟環境及餐飲行業整體變革趨勢,也闡明瞭中國團餐行業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為傳統團餐的信息化升級轉型提供了理論依據。

以下是餐飲O2O君對報告的解讀:

1

快速增長、空間巨大

餐飲業全面承載消費升級

消費已連續五年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首要動力,餐飲行業對消費市場的貢獻率逐年增加,其發展空間巨大。

人均可支配收入高速增長,新生活方式興起,主力消費人群結構逐漸演變,餐飲作為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承載消費升級。

1.2萬億團餐市場接下來如何前行?解讀首份團餐信息化報告!

2018年,餐飲業收入4.27萬億元,全年餐飲收入佔社消總額的比重由上年的10.82%上升到10.9%。據中國烹飪協會預計,2020年我國餐飲業收入有望達到5萬億

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64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速8.3%。隨著生活水平和消費力的提高,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品質,越來越惜時

1.2萬億團餐市場接下來如何前行?解讀首份團餐信息化報告!

據點評統計,80、90後人群在整個餐飲用戶層中佔比接近7成,貢獻了84.4%的餐飲消費。物質豐富、注重生活品質的年輕一代在“吃”這件事上更願意投入

餐飲行業要抓住年輕消費者,口味、顏值、體驗、社交、性價比等成為新一代消費群體選擇餐食時最為關注的元素。此外,餐飲行業的高頻剛需屬性,使其成為數字時代的理想流量入口。

1.2萬億團餐市場接下來如何前行?解讀首份團餐信息化報告!

在用戶資源越來越寶貴的今天,各行業獲客成本持續提高,但餐飲業高頻剛需的消費屬性決定了其用戶觸達率高,獲客成本相對較低,這使得餐飲相對於其他行業的價值越來越大,資本及科技企業對餐飲行業的關注度提升。

2

四大要素重構餐飲生態

中國團餐行業信息化刻不容緩

據調查,2019年初,我國餐飲收入4.27萬億,團餐市場整體收入約為1.19萬億,佔了餐飲業營收的30%,在市場規模上,團餐也僅次於正餐。

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新餐飲時代,最為核心的特徵是數據化數據化是餐飲行業實現精細化運營及供應鏈金融等增值服務的基礎。

在基礎設施完善與社餐信息化建設、互聯網巨頭智慧校園項目、自身經營需求和國家政策四重要素地推動下,團餐行業的信息化變革刻不容緩。

1、基礎設施完善與社餐信息化推動

網絡基礎設施的POS機和移動支付進入高速增長的階段,購物、生活繳費和餐飲消費在線下支付佔比前三。報告顯示,2017年已有59.7%的餐飲消費者在用餐結賬時使用移動支付。

1.2萬億團餐市場接下來如何前行?解讀首份團餐信息化報告!

在社餐業態,商戶在ERP後臺高效完成團購驗券、閃惠支付、外賣訂單管理、門店管理、門店評價管理、排隊點餐管理等一攬子運營活動。

還有如“人臉識別”支付培養“一個手機解決所有需求”的使用習慣,實現消費者“了就吃,吃了就走”的願望,信息、交易、支付的在線化已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用戶的就餐流程,倒逼團餐經營方有意識地提升消費者就餐體驗。

2、團餐行業自身經營變革需求

團餐行業體量大,增速快,但管理粗放,數據化程度極低,大數據、信息化等新興技術的應用正在重塑團餐行業,拓展行業發展空間。

1.2萬億團餐市場接下來如何前行?解讀首份團餐信息化報告!

相比社會餐飲,由於業態封閉,團餐行業的信息化水平至少落後五年之久。團餐行業正在以市場化、產業化、信息化作為自身的產業升級方向,管理模式從初級粗放型向多元精細型轉變

3、互聯網巨頭智慧校園項目推動

教育信息化正面臨新的趨勢,2.0時代的教育信息化建設需校園服務商,轉變原有的項目實施邏輯為新的流量與數據經營邏輯

智慧校園近幾年發展迅速,信息化技術在智慧校園+後勤服務領域的應用範圍也不斷拓寬,需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集成各類信息化系統及設備,打通校園學習生活的全場景數據鏈路,為智慧校園提供數據資源基礎,食堂是智慧校園建設的重要一環。

1.2萬億團餐市場接下來如何前行?解讀首份團餐信息化報告!

4、政策背景

教育信息化、供應鏈創新升級、互聯網+、餐飲供給創新及食品安全等多個領域的一系列政策法規,陸續出臺並交叉協同,成為推動團餐行業信息化進程的重要契機和催化劑。

3

沉澱數據+經營用戶

產業鏈信息化需求強烈

目前我國各類團餐場景覆蓋約2億就餐人群,結算方式以卡機為主,以移動支付及ERP滲透率為代表的餐飲信息化水平極低。

1.2萬億團餐市場接下來如何前行?解讀首份團餐信息化報告!

1、團餐運營滿足產業鏈主要利益相關方

團餐運營方有意願使用先進的信息化系統,把分散在多個項目裡的人、錢、物更高效、科學地管理起來

如消費者、甲方、運營方訴求:需求時間短而集中是食堂消費的固有特點,因此排隊現象嚴重、就餐現場混亂對消費者及甲方而言是首先想要去改善的痛點。

落到具體的每個檔口經營方,使用快速出餐及無感支付等工具可解決上述問題,吸引更多消費者。

1.2萬億團餐市場接下來如何前行?解讀首份團餐信息化報告!

通過一站式的團餐信息化解決方案,可以實現產業鏈前後中端全鏈路數據的打通,推動產業整體的創新升級。

2、產業鏈信息化需求強烈

在團餐信息化的背後,人、錢、物的數據成為最大寶藏。在團餐產業上下游,每個核心環節都存在信息化需求:

1.2萬億團餐市場接下來如何前行?解讀首份團餐信息化報告!

1)前、中端,信息化可實現對全鏈路用戶消費喜好、消費頻次、菜品價格、菜品類型、原材料用量、員工KPI、經營業績等數據的挖掘分析,優化團餐企業經營過程中的資源配置,實現提升收入、降低成本、提升管理效率、提高顧客滿意度等綜合目的;

2)在後端,信息化可改變傳統餐飲供應鏈的多級、人工採購模式,利用供應鏈信息系統和物聯網等技術,可使食材流通過程可視化、物流信息透明化,實現庫存及供應流程優化、食品溯源、資源整合等系統目標,從而提高採購效率,降低採購成本,併為供應鏈金融等增值服務提供實施基礎。

1.2萬億團餐市場接下來如何前行?解讀首份團餐信息化報告!

4

不同場景對信息化的需求各不相同

主要幾種團餐場景需求特點及信息化方案差異:

1、高校食堂場景

截至2018年3月,我國有各類高校2631所,在校師生人數約3000萬,全國高校內部食堂(餐廳)總數超過10000個,年營業額超過500億元

1.2萬億團餐市場接下來如何前行?解讀首份團餐信息化報告!

高校食堂信息化產品方案的設計需使用多途徑點/訂餐和取餐以及移動支付等新技術手段,同時需要考慮與現有數字校園基礎設施的兼容

2、中小學食堂場景

根據調研數據,截至2018年7月,全國共有6.5萬所中學,在校師生約7500萬人;共有16.7萬所小學,在校師生人數約1.1億人。

全國中小學合計約3萬個食堂,每天有1億師生在食堂就餐,關注點在營養搭配和信息透明化。

1.2萬億團餐市場接下來如何前行?解讀首份團餐信息化報告!

中小學生不能使用手機,只能通過“親子賬戶+人臉支付”組合方案,家長可在支付終端實時查看孩子的飲食信息及膳食營養分析。

3、企業食堂場景

機關單位、寫字樓、科技園區這幾種團餐統歸為企業食堂場景。全國各省各級政府、事業單位、公檢法機構共計約37萬家,機關團餐多為中高端消費,部分寫字樓在地下樓層配有食堂。

總體而言,企業食堂的平均消費水平較高,而且相比其它團餐業態,企業食堂對信息化的投資意願更大,還需要解決食堂餐補的發放及使用問題。

據團餐謀調研,智慧食堂系統在企業及機關食堂場景的推廣相對較快。企業及單位運營食堂通常不以營利為目的,而是力求以人為本,更好地服務員工,打造智慧食堂亦是企業提升員工滿意度的途徑之一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統計,全國共計有醫院31710家。醫院團餐服務對象不僅包括患者,還包括處於特定生理狀態的健康人(如孕婦、產婦、新生兒),以及工作人員和患者家屬。

現階段的醫院食堂信息化解決方案,從構建多渠道病房訂餐終端和先進的食堂ERP管理系統為起點,首先解決就餐人員對營養膳食、食品安全及就餐便捷性等需求,幫助食堂降本增效,增加收入。

5

禧雲信息、雄偉科技等團餐信息化服務商崛起

1、三類團餐技術服務商

據調研,目前國內涉及食堂信息化的技術服務企業主要有三類,且在資源、模式、產品等方面各有優劣:

1)

以覆蓋食堂全流程管理的專業團餐ERP為核心產品,同時具備各類智能軟硬件系統集成及線上線下運營能力的一站式智慧食堂解決方案廠商,如禧雲信息等。

2)具備軟硬件研發能力的智慧食堂設備廠商,如智能出品設備及結算設備廠商雄偉科技、鼎順科技、南京小牛等,又如自助點餐機及自動取餐櫃廠商方派科技等。

3)業務同時覆蓋食堂、水電控、門禁、教務等場景的傳統校園、企業、市政一卡通集成服務商,如易科士、新開普等。

1.2萬億團餐市場接下來如何前行?解讀首份團餐信息化報告!

2、團餐信息化服務商代表

禧雲信息作為團餐垂直領域第一家專業ERP系統廠商,也是螞蟻金服團餐信息化業務戰略合作運營商,在細分市場佔有率絕對領先。

其“智慧食堂”解決方案產品已經入駐1000+學校,並與900+餐飲公司、200+企事業單位達成合作,服務超過2000個食堂。

1.2萬億團餐市場接下來如何前行?解讀首份團餐信息化報告!

雄偉科技由“減少排隊”切入團餐行業,智盤在RFID結算細分市場擁有60%以上的市佔率,服務超過2500個食堂。

啟夏科技是國內最早探索高校後勤信息化的團隊,已自主研發後勤信息化平臺軟件40餘套,針對高校食堂的管理及監督開發了餐飲管理系統和餐飲服務監督平臺兩套系統。

6

跨界融合未來已來

未來發展趨勢展望

目前,團餐尚且處於產業互聯網發展的初級階段,無論是信息化進程和價值挖掘,均尚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報告》認為,團餐信息化發展未來有三個趨勢:

1、前端+後端

團餐行業前中端信息化的滲透率或將快速提高,後端生產工藝流程的標準化及信息化將成為推動行業深層變革的最關鍵力量。

1.2萬億團餐市場接下來如何前行?解讀首份團餐信息化報告!

《報告》判斷,前端+後端的信息化是團餐行業大勢所趨,隨著甲方及頭部團餐企業對信息化的認知及投入加大,團餐信息化的滲透及成熟只是時間問題

2、內容+平臺

信息技術將推動團餐行業實現全流程的數據化、精細化及專業化運營,團餐業態中亦將出現最具流量及數據價值的“內容+平臺”型企業,平臺型企業或具備推動行業顛覆式變革的系統化、全局化能力。

1.2萬億團餐市場接下來如何前行?解讀首份團餐信息化報告!

當前,單個的團餐智能化設備服務商服務於分散的甲方或團餐企業客戶,其

系統封閉,積累的檔口商戶及用戶數據規模小,維度單一,價值有限。

這類服務商與團餐服務平臺打通,可在流量、數據等方面獲得協同效應,為甲方、團餐企業以及消費者提供更有價值、體驗更優的服務。

3、團餐+零售

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商業變革使得餐飲與零售逐步融合,未來團餐企業有望以食堂為圓心打造智慧化的“團餐+零售”生態圈。

1.2萬億團餐市場接下來如何前行?解讀首份團餐信息化報告!

新零售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形態,未來不會存在純線上或純線下的零售形態,線上線下商業和物流將結合在一起。

在團餐業態,未來可通過引入一些新零售的智能設備,或通過利用食堂空閒時段進行即時配送/無人配送,打造以食堂為服務圓心、整個園區為服務半徑的“智慧團餐+零售”生態。

總結:

中國正在進入互聯網時代,各大傳統行業紛紛投入信息化、擁抱互聯網,餐飲行業也不例外。

互聯網對傳統餐飲甚至團餐產業的改造從信息化起步,先有信息化,才有集成化、智能化

對比社餐成熟的標準化、市場化、信息化建設,消費基數龐大的團餐仍是“信息窪地”。未來,團餐企業的三大核心能力:生產標準化、管理精益化、經營數據化

連接起前臺消費數據和後端的生產計劃數據,形成團餐經營的大數據系統。在數據基礎上,則可以更進一步實現消費行為分析、產品相關性分析、食品安全追溯分析等功能。

信息技術將推動產業鏈分工更加精細化,隨著未來產業鏈各環節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團餐信息化的滲透及成熟只是時間問題

1.2萬億市場規模的中國團餐接下來如何前行?歡迎評論留言!

想要了解《中國團餐行業信息化發展報告》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團餐謀”獲取。

- END -

作者 | Lilo

來源 | 餐飲O2O(id:coffeeO2O)

整編 | 小貝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選址 | 運營|產品|股權|營銷|組織

外賣|快餐| 茶飲 |燒烤|日料|小吃

創新故事會|匠心故事會 | 行知研習社

西貝 | 滬上阿姨 | 胡桃裡|松哥| 八合裡

大腕鰻|姚酸菜魚|黑白電視| 蛙小俠

信息化系統 | 餐飲投資 | 智能營銷牆

珍意美堂空間設計| 全案策劃:熊貓設計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合作/投稿/諮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