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人有術!4種整治“老好人”的手段,別讓“老好人”拖垮企業!

點擊右上角 【關注我】 每天帶你看看管理這點小事兒 滿滿乾貨!把管理揉碎了說給你聽

執行就是有結果地做事,要的是結果,如果內外部環境理論上都在可控範圍內,沒有達成預期結果都可以稱之為執行不力。如果發生執行不力,首先需界定清楚是執行者個人原因,還是公司原因。

在執行者個人層面,執行不力大多不是因為工作能力,而是因為工作態度,或者說在既定工作環境下對工作的綜合看法,其中“老好人”問題絕對是一個造成執行不力的“毒瘤”

“老好人”的突出特徵就是,為了避免得罪人、搞好人際關係,不願主動推進上下游工作、不願及時把問題暴露出來,不願為結果負責,消極等待,等到必須面對時就相互推諉、不願承擔責任,甚至講義氣“背黑鍋”,而犧牲的卻是工作效率、公司利益。

管人有術!4種整治“老好人”的手段,別讓“老好人”拖垮企業!

那問題又來了,既然“老好人”實際上並不是真的好反而是公司一害,嚴重影響公司執行力,那該怎麼治呢?

1.明確責任,結果導向

公司給個人安排一項工作,若雙方達成一致意見,那執行人須為結果負責。為了完成工作,執行人有責任自行跟進上下游環節,以及努力協調各種資源向前推進。

如果部門條件不成熟,部門領導要帶領團隊根據自己的業務情況,制定策略,設計、優化相關的流程、標準、工具等,想辦法解決問題、提升效率;

涉及到多部門運作的,部門領導可以提案或提建議,然後由公司負責協調、推動。請記住,公司只負責宏觀層面的指導,其它細節完善主要責任還是在部門,若要求或等待公司完全安排好各個執行細節,那也不現實。

管人有術!4種整治“老好人”的手段,別讓“老好人”拖垮企業!

如果工作目標最終沒達成,執行人可以解釋,但第一責任推不掉;公司願意聽解釋是為了分析原因,找出解決辦法,找出次要責任者,避免下次再犯同類問題,但絕不是沒完成工作、執行不力的藉口。

2.定期跟蹤、監督

對於常規工作的跟蹤監督,公司可要求總經辦或企管部嚴格行使相關職責。於專業性較強或涉及多部門的工作,公司可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由其負責跟蹤落實。

需要強調的是,監督者更不能當“老好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結果可能就是給執行者“沒人管,不用為結果負責”的錯覺,執行不力的問題也將更加普遍、嚴重。

當然,跟蹤、監督畢竟是被動式管理,有些還屬於事後監督具有滯後性,主要還要靠執行者的自覺性,畢竟公司把執行者放在這個位置給予相關權利與資源,執行者也就有義務把工作做好。

管人有術!4種整治“老好人”的手段,別讓“老好人”拖垮企業!

3.獎罰分明,獎優罰劣

獎罰機制是對員工執行效果的有力牽引,重在獎罰分明、尺度得當。獎罰的尺度包括三個層面:誰應該獎,誰應該罰;該怎麼獎,該怎麼罰;獎多少,罰多少。

具體而言,就是公司的薪酬機制、績效考核機制等相應獎罰機制要完善起來並充分發揮其價值。“無利不起早”,大家常說的責任心太難界定也不穩定,規範的管理機制更為客觀、可靠。

試想,沒有經濟上的激勵與約束,誰會持續認真工作?若干好乾壞一個樣,誰還能負責任的工作?如果常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好的人才誰願意進來?由此可見,獎罰不分明、不合理,沒有約束力,很難保證員工及公司有執行力,甚至是危害到公司的發展根本。

管人有術!4種整治“老好人”的手段,別讓“老好人”拖垮企業!

4.明確不提倡“老好人”文化

公司需徹底明確不提倡、不同情做“老好人”者,而是鼓勵、表揚真正產生卓越績效、解決問題的好人。鼓勵敢於擔當,主動發現問題、持續解決問題的行為。

反過來,定要懲罰那些因做“老好人”而耽誤公司高效運作、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公司不否認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但必須建立在良性範圍內,不得以犧牲公司利益為代價。

試問,只做“老好人”,人際關係搞得好工作卻做不好,對公司而言有什麼價值呢?請記住:公司請你來是做事的,不是來搞人際關係交朋友的。在這一點上,除了常見的文化宣貫手法,各級管理者需言傳身教把此思想傳遞下去,尤其是企業老闆和高管要以身作則。

管人有術!4種整治“老好人”的手段,別讓“老好人”拖垮企業!

執行就是有結果地做事,要的是結果。如果“老好人”問題是造成公司執行不力的重要原因,那就旗幟鮮明的先拿這個“毒瘤”開刀吧!

成功的管理經驗,需要一點一滴的慢慢積累!藉此,推薦一款個人成長課程:涵蓋"運營、銷售、營銷、管理、商業、文案"等,都是實用的工作方法和優秀經驗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