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成效顯著中科院6年來累計投入經費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六年來,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從倡議到現實,已經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最受關注的公共產品。而各領域全方位聯通,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

  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在“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建設中的支撐引領作用,不僅能夠為加快推進“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建設提供重要技術保障,也有助於全面提升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科技創新合作的層次和水平。

  4月19日,國新辦舉行科技支撐“一帶一路”建設成果情況發佈會,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會上介紹,6年來,中科院科技支撐“一帶一路”建設累計投入經費超過18億元,與沿線國家的科技交流合作規模超過12萬人次。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中科院為打造“創新之路”、“綠色絲綢之路”、促進“民心相通”和建設“一帶一路”創新共同體做了多項工作。

  牽頭成立“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聯盟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由沿線國家科研機構和國際組織共同組成。目前,聯盟秘書處與聯盟首批37家成員單位協商形成了《2019-2020年ANSO行動方案》,包括設立獎項和獎學金、搭建專題聯盟和協會、聯合開展培訓項目等。

  為沿線國家和地區培養培訓科技人才。初步統計,中科院已為沿線國家和地區培養近5000名高層次科技人才(包括1500多名科學和工程碩士、博士研究生),他們中的許多人已學成歸國,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生力軍。

  建設海外科教中心。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率先在非洲、南美和中亞、南亞、東南亞等地區創建了9個海外科教中心,第10個正在籌建中。

  積極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中科院前瞻佈局了100多個科技合作項目,支撐“綠色絲綢之路”建設。2018年初,設立了“泛第三極環境變化與綠色絲綢之路建設”專項。最近完成的專項研究報告圍繞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系統闡述了沿線地區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的背景與特點,揭示了沿線地區的總體特徵和發展態勢,為沿線地區探索綠色發展途徑提供了重要科學認知。

  加強科技成果在沿線國家的落地應用。中科院設立了“一帶一路”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金,聯合院內外百餘家科技型企業和研發機構,發起成立了“一帶一路”產業聯盟,還建立了曼谷創新合作中心。為推進科技成果在沿線國家的應用示範和轉移轉化,服務區域、次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良好效果。

  白春禮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了“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的特點。他表示,首先,ANSO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首個由“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研機構、大學與國際組織共同發起成立的綜合性國際科技組織,是科技支撐“一帶一路”建設及全球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合作平臺。

  其次,ANSO是打通科學研究與技術應用的障礙,圍繞科學、技術、創新和能力建設,開展四位一體聯合行動的綜合性、實質性的國際科技組織。此外,ANSO是最佳配置全球資源來推動科技合作和創新的平臺,也是與世界共享中國科技成果的平臺。

  “與其他國際組織相比,ANSO更注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需求,更注重通過科技手段解決發展中國家的氣候、生態、環境、民生、福祉的實際問題。”白春禮同時強調,ANSO非常重視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能力建設,通過獎學金計劃、人才交流計劃、培訓班計劃等一系列具體行動,紮實地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和全球的可持續發展。

  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泛第三極環境變化與綠色絲綢之路建設”專項負責人姚檀棟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該專項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

  姚檀棟指出,目前應用前沿科學技術知識與整個地區已經出現的重大環境問題結合,提供科技支撐產品。“比如亞洲水塔,由於氣候變冷,一系列環境、災害問題不斷顯現。根據這一情況,把科技前沿的支持和已有的科技產品結合,對於青藏高原地區、青藏高原邊緣的南亞地區和青藏高原邊緣的中亞地區有很重要的科技產品形成,為當地提供了應對重大環境問題的措施和技術手段。”

  智庫引領產品,這是在沿線地區最重要、長期發展戰略規劃的指引性產品。據瞭解,第一批產品就是《共建綠色絲綢之路:資源環境基礎與社會經濟背景》這本書。書裡面的圖表、數據是多年積累的成果,也有專項成立之後新的研究成果,有十多位院士、幾十名專家經過不斷論證、不斷確認形成的研究報告。

  姚檀棟強調,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成果,就是各個地區的示範平臺問題,通過“絲路環境專項”支撐沿線地區以後的發展。(本報記者 郭航報道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