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聚焦冤假錯案電視劇,能否憑口碑逆襲?

前段時間,叨叨寫過四月份開播新劇介紹,其中劉濤、楊爍主演的《我們都要好好的》定檔4月14日接檔《青春鬥》於北京衛視播出,宣傳工作相當到位,觀眾的關注度也頗高,然而,這部劇卻遭到臨時撤檔,讓觀眾大失所望。而頂替播出的電視劇《因法之名》,在開播之前,卻沒有任何的宣傳和造勢,甚是低調。

首部聚焦冤假錯案電視劇,能否憑口碑逆襲?

其實,《因法之名》和《我們都要好好的》並不衝突,原本《因法之名》就定檔4月14日播出,但是由於一些部門審核尚未通過,所以電視臺臨時決定把《我們都要好好的》提檔,但就在馬上播出之時,審批手續通過,所以這才有了咱們看到的撤檔一說,但是劉濤的新劇應該是接檔《因法之名》於5月9日播出。

該劇是中國第一部反映冤假錯案平反的法治題材電視劇,由趙冬苓編劇,沈嚴、劉海波聯合執導,李幼斌、張豐毅、李小冉領銜主演。因為題材比較敏感,《因法之名》自2017年殺青之後沉浸了兩年,定檔後也一再延播,終於還是和觀眾朋友們見面了,然而讓人意外的是,這部劇幾乎是零宣傳,但是依然坐穩收視前三的位置。

首部聚焦冤假錯案電視劇,能否憑口碑逆襲?

這部劇如此受歡迎,離不開兩個重要因素:第一,演員陣容相當強悍,李幼斌老師當年《亮劍》的表現還讓觀眾記憶猶新,這次挑大樑出演,更是讓觀眾期待不已,而同樣是老戲骨的張豐毅老師在《人民的名義》中貢獻了相當精彩的演出,同樣讓觀眾期待,除實力派老戲骨的加持外,青年演員李小冉、王驍的演技也是可圈可點;第二,題材比較吸引人,可以說是中國首部聚焦冤假錯案平反的電視劇,是一個非常新鮮的題材,與現實貼近,能走進觀眾內心,想不受歡迎都難。

首部聚焦冤假錯案電視劇,能否憑口碑逆襲?

除題材和演員陣容外,這部劇的幕後班底更是銅牆鐵壁,編劇趙冬苓擅長塑造人物,她的影視作品都是反應現實生活的,對於所塑造的人物,更注重剖析筆下人物的心靈深處,因此能把筆下人物寫的生動、感人、發人深省;趙冬苓編劇數次入圍白玉蘭最佳編劇獎,更是斬獲了華表、金雞、飛天獎的最佳編劇殊榮;而導演沈嚴、劉海波,已經不是第一次搭檔,曾搭檔執導《中國式關係》共同獲得白玉蘭最佳導演獎,兩位導演從劇本挑選、演員甄選開始,都嚴格進行把控,一路下來“鐵杵磨針”的功夫活兒,讓觀眾紛紛為他們一以貫之的認真情懷點贊。

《因法之名》取材與真實案件改編,該劇講述了由李幼斌飾演的部隊轉業刑警“葛大傑”,因好友在追捕嫌犯時不幸犧牲,因此以公報私,間接導致冤假錯案的形成,而由張豐毅飾演的檢察官對此案件起了疑心,但由於當年司法制度的構建並不完善,所以只能妥協。多年後,李小冉飾演的檢察官“皺桐”與王驍飾演的律師陳碩共同努力翻案,多年冤案終於沉冤得雪的故事。

首部聚焦冤假錯案電視劇,能否憑口碑逆襲?

首部聚焦冤假錯案電視劇,能否憑口碑逆襲?

正如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著名文藝評論家李準說的:“《因法之名》是前所未有的第一次如此集中、鮮明地表現我國司法歷史性的跨越和巨大進步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意義。”

有網友說《因法之名》可以重現《人民的名義》的輝煌,但叨叨覺得會有一些難度,《人民的名義》中有數十位老戲骨同臺飆戲,故事情節也是非常龐大的,從這一方面來看,《因法之名》稍顯遜色,開播前此劇幾乎零宣傳,加之北京衛視的受眾面可能略比湖南衛視要窄,所以能否重現輝煌目前還不好說,但如果此劇能保持質量口碑的話,大爆逆襲成收拾黑馬也不是不可能的,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