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密雲幹部的赤峰扶貧故事

一名密雲幹部的赤峰扶貧故事

王永福(左一)在赤峰市喀喇沁旗錦山鎮上灣子村走訪建檔立卡貧困戶

阿魯科爾沁旗——“北方弓箭手”

克什克騰旗——“親兵衛隊”

喀喇沁旗——“守衛者”

一個個美麗的名字,就像草原之於內蒙、玉龍之於赤峰,在無垠草原中、沙漠戈壁間講述著自己的戎馬歲月,飽經歲月仍熠熠生輝。然而,璀璨的歷史並沒有給這片土地帶來繁榮,貧困卻給這裡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霾。

王永福是土生土長的赤峰人,經過自己的努力,他安家在了北京密雲,但他的家鄉寧城縣卻是國家級貧困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放不下對家鄉掛念的王永福,終於在組織的安排下,於2017年3月掛職到了他熱戀的家鄉——赤峰,這一干就是兩年。兩年裡他走遍了赤峰12個旗縣區,走過90多個蘇木鄉鎮,進村入戶,調研走訪,深入開展京蒙扶貧協作工作。經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全市2個區貧縣、4個國貧縣摘帽,貧困人口從2017年初的18.8萬人減少到2019年初的5.3萬人。最讓他欣慰的就是看到一貧如洗的老鄉脫貧後的笑顏。

一名密雲幹部的赤峰扶貧故事

主戰場

2017年3月3日,對於北京市密雲區幹部王永福而言,是一個特別值得銘記的日子,這是他離開妻子、兒子掛職赤峰市扶貧辦副主任的日子。初回家鄉,往事一幕幕從他的腦海中掠過。

“到2020年,我們一定要同全國人民同步進入小康!”

一位寧城縣普通農民的話至今讓他難以忘懷。他的家鄉寧城縣是個國貧縣,而赤峰全市12個旗縣區中,有國家級貧困縣8個、自治區級貧困縣2個,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8.8萬人,佔全自治區的34%,扶貧工作之艱鉅可想而知。

“歡迎來到咱們全區脫貧攻堅主戰場!”

扶貧辦馮樹鑫主任的一句“主戰場”,讓王永福的心緒久久難以平靜。沒有主抓過扶貧工作的他深知,留給自己適應和學習的時間並不多,他需要儘快熟悉並適應新崗位的工作要求,迎接挑戰。

有人說:“掛職幹部,工作差不多就行了,混兩年完事了!”但王永福從上崗的那一天起,就沒把自己當成“掛職幹部”,而是一名建設家鄉的“任職幹部”。為了儘快摸清赤峰的貧困戶情況,瞭解貧困戶致貧原因,王永福總是抽時間儘量到貧困戶家中走訪調研。從劉家營子村貧困戶蘇鳳忠家,到三寶山村貧困戶段忠會家,再到元寶山區內蒙古大牧場公司,王永福的腳步從未停歇,他看到“雨露計劃”正幫助貧困戶靠讀書擺脫貧困,瞭解到健康扶貧工作讓被疾病摧毀的家庭正重燃希望,意識到電商扶貧對於幫助貧困人口創業就業、拓寬致富渠道的重要意義。短短几個月時間,王永福就從扶貧工作的“門外漢”變成了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的“行家裡手”。

一名密雲幹部的赤峰扶貧故事

王永福在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鎮巴罕村走訪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7年7月,由中國國際扶貧中心主辦、赤峰市扶貧辦承辦的“2017發展中國家完善精準扶貧機制與縮小收入差距官員研修班”將在赤峰市舉辦,從沒有外事活動組織經驗的王永福,被擬定為這次研修班的牽頭負責人。外事活動、零經驗、人手不足……面對種種困難和挑戰,王永福意識到,越是遇到困難的工作,就越要挺身而出。接到工作任務後,王永福沒有猶豫,迅速啟動了各項籌備工作,和分管科長賈保清兩個人就把研修班籌備組的架子搭了起來。

研修班共有來自墨西哥、蒙古、南蘇丹、老撾、土耳其等19個國家的53名國外官員參加,計劃考察寧城、敖漢、翁旗、林西、克旗5個旗縣的12個扶貧項目,人員多、組成複雜、行程密集,這都給組織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為了保證活動質量,從制定方案到實地踩點再到協調調度、統籌銜接,每一個環節王永福都要自己先走一遍,查缺補漏。從策劃到實施,整整兩個月時間,王永福沒有回過一次家。有一次,王永福驅車8個小時回京開會,第二天還要到研修班參觀地踩點,散會之後就急忙往赤峰趕,行駛在京承高速上隱約就可以看見自己的家,但繁忙的工作讓他根本無暇回家探望。

整個活動調動了負責外事、公安、交通、食藥、衛生、翻譯、後勤等工作人員80多人,工作到深夜是家常便飯。然而,再周密的安排也難免出岔子。研修班首日,已經晚上10點鐘了,仍然有幾個學員沒有回酒店,這讓王永福心急如焚,萬一學員在外發生意外,後果不堪設想。他立即組織會務人員及酒店工作人員外出尋找,經過幾番尋找才發現,原來是幾位外國朋友在酒店周邊吃飯聊天忘了時間。雖然沒出意外,但這個小插曲讓王永福驚出了一身冷汗,當晚就連夜起草制定了嚴格的學員出入登記制度,安排專人在酒店門口分組值班,同時全面加強外圍安保措施,從遵守秩序、活動範圍、歸宿時間提出明確要求,後來研修班的學員稱這些規定為“王三條”。兩年間,經王永福著手籌辦的各類培訓近700人次,其中赴京培訓100人次,為赤峰打造會創業、能致富、帶不走的扶貧幹部人才隊伍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名密雲幹部的赤峰扶貧故事

王永福在赤峰市敖漢旗黑毛驢產業園與國際減貧研修班學員合影

挑重擔

2018年4月,北京市與內蒙古自治區簽署了全面深化京蒙扶貧協作三年行動框架協議,明確北京援助內蒙古扶貧協作資金將從原計劃的縣均1000萬元增至縣均3000萬元,三年扶貧協作資金從原計劃的9.92億元增至29.75億元。隨後,內蒙古自治區召開了全區脫貧攻堅推進會,將京蒙扶貧協作工作由發改部門調整至扶貧部門牽頭負責,而這份重擔自然落到了王永福的肩上。

這可是涉及幾個億扶貧款的大事,牽扯到赤峰市十幾萬貧困人口的未來。每當想到如何保證扶貧款項用在脫貧攻堅的“刀刃”上?如何把首都人民的深情厚誼變成貧困戶手裡的“搖錢樹”?王永福總會輾轉難眠。

“萬事開頭難!”面對困難,王永福總是這樣鼓勵自己。在沒有特設科室和人員的情況下,他與市扶貧辦主任馮樹鑫溝通探討了多次,在方案和工作思路基本清晰後,立即著手籌備交接工作,連夜起草相關方案材料。涉及協調政府調整部門職能、明確工作思路形成全市一盤棋、理順工作機制、加強推進力量、落實工作責任五大方面內容,形成了可靠實用的交接方案和工作計劃。為了確保工作順利開展,王永福還提議成立赤峰市京蒙扶貧協作專項工作推進組,市扶貧辦主任為組長,4名京蒙對口幫扶掛職幹部為成員,確保幫扶成效。從無到有,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方案完善了,王永福也瘦了一圈兒。5月,赤峰市政府召開辦公會議,按計劃落實市發改委和市扶貧辦交接工作並向各旗縣區政府下發通知。

“徒法不足以自行。”完善的制度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礎,而工作執行的怎麼樣同樣左右著這場戰役的走向,開展實地督查,是做好京蒙扶貧協作專項推進工作的重要手段。6月,在自治區扶貧辦第二督查組來到赤峰進行督查之際,王永福提議開展一次自治區與赤峰市共同進行的聯合督查,深入瞭解全市8個國貧縣扶貧工作開展情況。經過研究,由王永福和自治區及赤峰市共4名幹部組成聯合督查組督查國貧縣京蒙扶貧協作工作開展情況。7天、8縣、4人,他們一路馬不停蹄,通過實地查看、查閱資料、入戶走訪、座談交流等多種方式尋找工作落實中存在的問題,對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反饋給縣政府並提出整改時限和要求。在擔下京蒙扶貧協作重擔的同時,王永福又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抓扶貧協作成效的努力當中。

勝負手

該怎麼發揮北京幹部的優勢幫助貧困戶?在完成自己分管工作的基礎上,王永福經常自己琢磨。利用掛職幹部團隊討論的機會,掛職幹部們達成了一致“發揮北京人才優勢,將輸血向造血轉變!”說幹就幹,王永福和掛職幹部們積極協調北京方面,組織赤峰市相關幹部到北京考察企業、對接項目,掛職團隊引進了北京德青源、大北農、京東方等諸多項目,現已全部發揮了減貧帶貧效益。開展交流幫扶和培訓教育活動,幫助打造赤峰高素質人才隊伍,培養致富帶頭人。兩年時間,通過產業扶貧、健康扶貧、勞務協作等手段,帶動了一大批貧困戶脫貧致富。失業貧困戶有了收入、大病貧困戶有了保障、貧困地區資源得到了科學開發,脫貧攻堅也進入了最後一個關鍵環節——貧困退出,這也是檢驗脫貧攻堅成功與否的“勝負手”。

一名密雲幹部的赤峰扶貧故事

王永福在赤峰市寧城縣帶隊開展貧困縣退出初審工作

根據工作安排,王永福負責赤峰市第二初審組,對松山區、寧城縣、喀喇沁旗開展貧困縣退出初審工作。貧困退出不是簡單的看資料聽彙報,審查組需要進村入戶,一戶戶地轉,一家家地訪。寒冬塞外,王永福一行59人一干就是18天,白天入戶走訪,晚上探討研判,18天的“白加黑”“5加2”。在走訪喀喇沁旗一個貧困戶的時候,資料顯示該貧困戶已經達到脫貧標準,可是王永福注意到貧困戶家的山牆隱約有修補過的痕跡,經過問詢才得知,原來是房子破舊沒錢修理,牆縫用白灰補上了。在當晚的研判會上,王永福就提出了他的這個發現:“連可靠的住房都保證不了,還談什麼脫貧!”問題也很快得到了轄區政府的處理,貧困戶的安全住房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貧困戶脫貧、貧困村退出、貧困旗縣區摘帽,18天的辛苦付出終迎碩果,3個區縣旗具備了“摘帽”條件。

2019年春節剛過,上班第一天,王永福就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是一段來自赤峰市委副書記、市長孟憲東在赤峰市脫貧攻堅工作簡報上所作的批示:“看了永福同志的事蹟,很受觸動也很受教育。永福同志雖是掛職幹部,但是沒有臨時心態和過客思想,始終傾情投入,專心致志於扶貧一線的工作,體現了很高的政治覺悟和思想境界。我們要衷心感謝永福同志的積極貢獻,更要認真學習永福同志甘於奉獻的精神,切實用心、用情、用力把下一步的脫貧攻堅工作做得更好。”

兩年的時間不長,縱然放心不下沒錢上學的孩子、忘不了重病貧困戶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舍不斷心底的絲絲鄉愁,但組織需要王永福到新的崗位繼續他的工作。此時,北京派駐到內蒙的掛職幹部團隊已由兩年前的36人變為100人,未來還將有更多像王永福一樣的幹部踏上這片土地,懷揣首都人民的深情厚望,與內蒙古同胞攜手奔向小康,邁向富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