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强起来 农村美起来 农民富起来,嘉荫县走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作者:王晓微 记者 仉庆华 来源: 黑龙江经济网/在实施乡村振兴进程中,嘉荫县坚持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文明新风向农村辐射,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春暖花开时节,行走在龙乡大地,农业变强、农民变富、农村变美的图景徐徐展现。“只有把产业做起来了,才能帮助群众增收致富,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在嘉荫县红光乡燎原村,村党支部书记、龙乡福地食用菌生产合作社理事长王景全正忙着与哈尔滨“家得乐”超市联系富硒木耳销售的事情。今年,龙乡福地食用菌生产合作社新投入使用90栋木耳挂袋大棚,种植木耳200万袋,其中富硒木耳30万袋。“如果能在省城超市上架,我们的木耳还能卖上更好的价钱,百姓的收入就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王景全高兴地对记者说。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面对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嘉荫县给出的答案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在“巩固、深化、提升”上做文章,推进乡村振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展现新气象,彰显新作为。

兴产业促增收。发挥该县“黑土、净土、冻土”优势,大力发展大豆、玉米、水稻等高值高效作物,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益。全县种植大豆85万亩、玉米25万亩、水稻2.5万亩、其他经济作物5.9万亩。落实国家耕地轮作试点,推广农业“三减”面积5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13万亩。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打造省级示范园2个、市级示范园5个、县级示范园2个。培育绿色品牌,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4个。全县种植食用菌4000万袋,新建乌云镇大沟口村、红光乡燎原村液体菌种菌包厂2处,升级改造沪嘉乡黎明村、向阳乡育才村等4个村黑木耳菌包厂,在红光乡燎原村、青山乡结列河村建设吊袋大棚园区2处,新建吊袋大棚290栋,挂袋菌包占比由3%提高到15%。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组建成立嘉荫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达标率保持100%。以“两牛一猪”为重点,继续扩大肉牛养殖,建成千头标准猪场一个、规范化牲畜屠宰场2处,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畜牧业产值比重年均递增7%,让嘉荫百姓吃上放心肉。抓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实行“百企千户”行动,培育龙头企业,扶持壮大保兴镇、向阳乡水稻主产区加工合作社,积极引进大豆加工企业,引导合作社和养殖户建立饲料加工厂,实现就地加工转换增值。加强“沪嘉知青”品牌培育,形成区域特色品牌带动效应。

固成果促脱贫。2018年,共投入扶贫资金7390万元,实施扶贫产业项目37个,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项目平均覆盖率达到231%。现行标准下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65户1078人实现精准脱贫,4个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出列,圆满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整体脱贫退出、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的目标。

2019年,按照政策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的工作思路,重点在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上下功夫,通过产业项目、公益性岗位、政策性补助等措施带动,争取实现每个贫困户至少有2个以上增收项目,年人均收入预计实现8250元,同比增长10%,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户也不能少、一个也不掉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