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产业驱动江西“振翅高飞”

南昌航空产业驱动江西“振翅高飞”

航空城大部件厂房正在生产C919部件

在我国航空史上,南昌的地位举足轻重。南昌航空产业发展,历史积淀必不可少,而发展机遇更加重要。近年来,乘着C919大型客机研发的春风,底蕴深厚的南昌航空产业链不断完善,为助力全省人民的“航空梦”而再度启航。

航空发动机整机研发实现“零”的突破

22日上午,记者来到南昌航空城江西中发天信小型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基地,现场施工建设如火如荼。“今年3月,一期项目9个厂房开工建设,预计5月厂房陆续封顶,8月设备进厂,计划年底完成验收并投产,年产量预计可达50台ZF850涡轮喷气发动机。”江西中发天信航空发动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潘宁民说。

据悉,ZF850涡喷发动机填补了国内航空发动机产品线的空白,是国内第一款进入量产阶段的小型涡轮式发动机,对于南昌航空城来说,在航空发动机整机研发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不仅完善了南昌航空产业链,还进一步推动了航空产业集聚发展。

“南昌依托洪都航空工业集团的高科技制造产业,拥有良好的航空发展基础,但缺乏相应的维护保养及发动机产业技术支持。公司在这方面正好能补齐此类短板,与洪都公司形成配套合作,在企业用地、厂房建设、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政府部门也给予了政策支持。”潘宁民说。

航空产业链不断完善

南昌航空工业城规划建成定位大飞机零部件研发、制造、装配洪都集团新厂北区和南区,以及定位大飞机接泊与后续科研试飞的瑶湖机场、定位多机种研发制造的通航产业区、定位飞行员培训与产业运营的通航运营区、定位航空博物馆与主题公园建设的滨湖生态区、定位生活配套与科研实验的综合配套区共7大板块。

目前,高新区已引进航空企业项目27个,其中整机制造企业7家,航空运营企业2家,通航飞行服务2家,无人机制造企业3家,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1家,航空新材料制造企业2家,机场辅助设备制造企业1家,航空科研机构1家,航空产品配套制造企业8家。

随着中发天信等高端制造企业的落户,南昌航空产业链不断完善。“目前,高新区已初步形成了以航空制造技术为依托,集设计、研发、制造、测试、运营、配套为一体的航空产业链,并规划建设了10平方公里的军民融合产业园,国内一流的航空研发制造中心基本成型。”高新区航管委委员周小平表示,高新区将充分利用瑶湖机场资源,力争将南昌航空城打造成一个国际航空产品拆解、维修、交易、展示、交付基地,助推南昌航空产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航空产业产值将达500亿元

在瑶湖之滨,航空工业洪都制造的新中国首型飞机,至今保存完好;在九龙湖畔,南昌军事装备展示中心的“南昌造”教练机,显得格外耀眼……南昌在全国航空产业研发和生产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初步形成了以大飞机制造研发为主要支撑,以整机和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为一体、以航空航天科研和公共服务等配套为补充的航空产业基地格局,向中部一流航空城阔步挺进。

瑶湖机场建成启用、国产大飞机C919在南昌瑶湖机场成功试飞、全国第五个适航审定中心落户高新区、首架“ 民企造”自主知识产权通用飞机GA20在高新区制造并实现首飞,中国商飞ARJ21飞机完工交付中心项目签约,众多相关配套企业落户……追逐航空梦,南昌软硬件条件逐步完善,正推动航空产业资源不断集中,预计到2020年,高新区航空产业产值将达500亿元。

(杨玲玲 南昌晚报全媒体记者聂俊鹏 文 马悦 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