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条”变“金柳条” ,造地插柳成为兰西的“绿色银行”

“小柳条”变“金柳条” ,造地插柳成为兰西的“绿色银行”

黑龙江经济网讯(董云峰 许壮 记者 高晶)4月16日,记者在兰西县康荣镇荣岗村见到县委常委、县人武部部长米继贤,他正带着人武官兵、基层民兵和乡村干部群众在康荣镇的沟筒子、壕边子等废弃地弯腰插柳。在现场,运苗的、挖坑的、栽柳的、浇水的,分工明确,整个流程衔接一致,十分默契,当天就完成了50亩地的“造地插柳”任务。

今年,兰西县利用沟筒子、壕边子、河套子、坝楞子等农村废弃土地,实施“十子造林”,把造地插柳作为农业生产的第一硬仗,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号重点工程,在抓好现有苗圃、地块管护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利用农村废弃地增加“造地插柳”面积,重点启动呼兰河沿岸10公里护河林建设,为三年内村集体年均收益超过100万元打通实践路径,让“小柳条”变为“金柳条”,使造地插柳成为兰西农村的“绿色银行”。

“小柳条”变“金柳条” ,造地插柳成为兰西的“绿色银行”

据了解,50年前兰西县遍地“柳条丛”,伴随着持续开发,“柳条丛”变成了万亩良田,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该县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改善生态环境当做县委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经过反复调查研究,选择了易成活、生长快,能够反复采伐,一次造林长期受益,适合兰西气候环境的柳树来进行栽种。

有了生态效益这笔“大账”,还要算一算经济效益这笔“小账”,销售上有“出口”,效益上有账算,才能真正做到插柳“成荫”。该县围绕生态立县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依托辰能发电等生物质企业,辰能发电的原料主要是农林废弃物,年消耗量30万吨,目前该县已与辰能发电达成协议,解决插柳薪炭林销售问题,实现双赢。

“小柳条”变“金柳条” ,造地插柳成为兰西的“绿色银行”

“企业收购柳条薪炭林每吨价格400元,每亩地可产柳条5吨,亩产出2000元。如果用于柳编,红柳每斤0.4元,每吨800元,亩产4000元。柳树削片每立方160元,每吨约4立方就是640元,亩产出3,200元。全县造林插柳20万亩,3年后可产效益4个亿左右。这么算下来,小柳条可真成了金柳条了!”县林业工作总站站长赵勇向笔者介绍说。

在兰西“造地插柳”不仅是富村工程,更是益民、扶贫项目。该县要求各乡镇和村屯“造地插柳”尽量多用贫困户,让贫困户出工,村集体出钱,增加贫困户收入。如果按照每人每天100元计算,可解决全县600名贫困户就业问题,加上后期管护,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3000元左右。同时全县培育柳苗圃1575亩,每村15亩,产权为村集体所有,实现明后两年自育自造、自给自足,每个苗圃带动2个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实现富村富民目标。

据了解,今年兰西县将预计落实造地插柳面积达到15000亩,重点抓好兰西镇、榆林镇和河口林场10公里呼兰河两侧100米范围内河堤、沟岔、滩涂3000亩造地插柳,通过挖掘农村废弃地、清理“空心房”,在5月1日之前全面完成插柳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