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5G商用訂單數超40,卻沒有中國內陸的,三大運營商在等什麼

截止到目前為止,華為已經接到了超過40個5G商用訂單,但是卻沒有一個是來自中國內地的,唯一一箇中國的訂單是來自中國香港的。其實,現在5G網絡通訊技術在各大通訊商用發展已經成熟,其實已經可以開始商用部署,

中國內地的5G網絡運用的相關報道也非常的多,但其實大部分的都是三大運營商在進行5G網絡的測試,並沒有開始真正的商用部署。

華為5G商用訂單數超40,卻沒有中國內陸的,三大運營商在等什麼


而華為在中國內地沒有訂單的原因主要還是在於,中國大陸地區的5G牌照遲遲沒有發放,也是這個原因使得三大運營商沒有辦法與華為簽訂訂單。目前所能夠看到關於5G的新聞報道運營商和各大通信公司的小範圍測試,無需5G相關的牌照信息。而最近中國移動也開始競標尋找通訊商承接5G的訂單隻不過沒有正式簽訂訂單,已經中標的通訊商也不止華為一家,還有中興、愛立信、諾基亞等等,單中國移動要建立的5G基站就有500個,可見中國的5G通訊網絡想要鋪設完整還需要一段時間。

華為5G商用訂單數超40,卻沒有中國內陸的,三大運營商在等什麼


與所有的市場營業牌照一樣,對於5G這樣的網絡也需要得到國家的經營許可,才能已發進行商業活動為用戶提供5G服務。不同於一般的經營牌照,機動車牌照是為了方便管理車輛,5G的牌照是為了合理安排5G網絡所需要的頻段。網絡無線電設備從開始之初並沒有這樣的牌照、頻段設置,但是隨著無線電設備的普及,產生的電磁干擾越來越多,嚴重的影響了設備的正常使用,各國政府因此才幹預無線電的管理,建立頻段授權的機制。

華為5G商用訂單數超40,卻沒有中國內陸的,三大運營商在等什麼


國外的5G牌照發放是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統一進行5G頻段的拍賣,參與拍賣的運營商價高者得。4月17日剛剛結束的美國5G牌照拍賣,成交總價超過19億美元。而中國的移動通訊牌照一直是工信部安排發放,對於新的網絡形式,工信部一直在觀察5G網絡終端的測試結果,才能個運營商做好頻段的安排。對於牌照的收費形式,目前工信部給出的方案是“前三年全免,後三年逐步到位”。相比較國外運營商的拍賣壓力,聯通、移動和電信的競爭壓力相對較小,但是資金壓力依然存在。

這樣看來5G的普及除了需要華為、中興等通訊商對終端技術的完善,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三大運營商的態度。目前,中國的這三大運營商雖然已經按部就班的對5G通訊網絡進行測試,但是對於5G商用業務的開通還是處於比較模糊的態度的。畢竟,現在已經建設完善的4G網絡也可以很好的滿足大眾的網絡需求,4G的投入資金還沒有完全的收回。

華為5G商用訂單數超40,卻沒有中國內陸的,三大運營商在等什麼


從近期已經開始5G商用國家的使用狀況來看,消費者對5G網絡的反饋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個時候就對5G網絡建設投入大量的資金,過早的開展5G商用模式對於運營商們而言壓力也非常巨大。因此,5G網絡的使用對於三大運營商來說也是一種博弈的行為,而中國內陸想要使用5G網絡可能還需要等上很長的一段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