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乱必治 严打私挖盗采白鳝泥乱象

扫黑除恶 | 有乱必治 严打私挖盗采白鳝泥乱象

名山区多部门联合整治私挖盗采白鳝泥乱象取得成效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名山区委政法委、区扫黑办按照“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的要求,在深挖彻查黑恶案件的同时,在乱象整治上狠下功夫,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白鳝泥

扫黑除恶 | 有乱必治 严打私挖盗采白鳝泥乱象

名山区一处盗挖白鳝泥后留下的水坑,计划将于案件结束后进行修复

白鳝泥是一种非金属类矿产资源,常用于陶瓷原料等,白鳝泥在我市名山区较为丰富,且分布广、易开采。因开采贩卖白鳝泥利润高,不少犯罪分子受利益驱使,在名山区非法采挖白鳝泥。私挖乱采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还产生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违法犯罪行为。

截至2018年7月,在对白鳝泥私挖乱采整治中,名山区依法处理无证开采、运输违法采出白鳝泥案件10宗,其中立案查处8宗,移送蒲江县国土管理部门处理2宗。同时,通过广泛开展法治宣传、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形成了对白鳝泥全方位管控,再未发现一起非法开采白鳝泥案件,白鳝泥私挖乱采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专项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多措并举治 理盗采白鳝泥现象

名山区有着丰富的白鳝泥资源,随着众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开展,乱挖盗采白鳝泥现象也日益突出。

2018年5月,名山区召开严厉打击盗采白鳝泥矿产资源领域黑恶势力犯罪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集合多部门力量,对乱挖盗采白鳝泥乱象部署开展严查严惩整治行动。并成立了区级领导挂帅,由公安机关、国土管理、交通运输等部门组成白鳝泥规范处置联合执法队,进行多部门协作,严厉打击不法分子私挖、盗采、盗运白鳝泥行为,进一步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

扫黑除恶 | 有乱必治 严打私挖盗采白鳝泥乱象

工作人员指导施工单位按指定位置堆放白鳝泥

“我们分成3个组,每天两个组分主、副班值班。主班的工作组人员是24小时值班,在每个可能出现乱采乱挖白鳝泥的地方进行情况收集。”联合执法队相关负责人余廷辉表示,针对不法分子常常选择在深夜甚至凌晨对白鳝泥进行乱挖盗采的实际情况,联合执法队员加班加点、通宵达旦,对可能发生白鳝泥盗采的区域进行巡视,在主要路段、主要路口设卡检查。

名山区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原国土分局)向群众广泛发放宣传资料,公开检举、揭发私挖乱采白鳝泥违法犯罪的举报电话,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积极举报揭发案件线索。“群众举报一经查实,将给予一定奖励。”余廷辉表示。

从强管控到严查处,再到广泛发动群众……在严打高压态势下,乱采盗采白鳝泥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并取得明显效果。

依法严打 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扫黑除恶 | 有乱必治 严打私挖盗采白鳝泥乱象

市公安局名山区分局民警开展白鳝泥整治工作

名山区公安分局立足职能职责,多措并举,严厉打击私挖盗采白鳝泥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强化乱象治理,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案件办理中,名山区公安分局成立由分管案侦的副局长为组长的专案组,对举报、排查出的案件线索进行甄别,组织精干力量开展案侦;专案组成员加班加点,先后多次往返乐山、成都等地调查取证,追捕嫌疑人。经过周密部署,缜密侦查,查清犯罪嫌疑人石某等七人自2016年7月以来,在名山区中峰乡境内非法开采白鳝泥58900吨,价值200余万元的犯罪事实,目前涉案的嫌疑人已被依法移送起诉。

查处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深挖“保护伞”的行动也在同步展开。通过深挖该案背后的“保护伞”,发现了原名山区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倪某、戴某,在明知石某等人开采白鳝泥问题后,故意不查处,受贿及滥用职权案件。目前,两人因涉嫌犯罪问题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在白鳝泥的专项整治工作中,名山区公安分局在重要路口设置卡点查缉,定期与不定期的组织民警开展防范巡逻,一旦发现私挖盗采行为,坚决依法予以打击,切实把私挖盗采白鳝泥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特别是交警在道路交通执法检查时,一旦发现运输白鳝泥的车辆便立即查扣,移交名山区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执法大队进行处理。”名山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高强表示。

据了解,名山区公安分局建立长效机制,对辖区内合法开采企业加强安全巡逻,制定巡逻防控工作方案,切实将维护合法企业安全与打击违法行为有机结合,确保企业依法合理经营。

此外,名山区还通过悬挂横幅、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白鳝泥私挖盗采整治的意义,充分利用“名山公安”微信公众号平台等媒体平台,宣传整治白鳝泥成效,号召大家保护生态。

记者:李晓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