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您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

紫夢飛舞


看了很多人的回答,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其實很多人把行萬里路理解為狹隘的旅遊並不可取,我認為行萬里路可以理解為各種磨練見識閱歷,而不僅僅只是旅遊,就我個人來說,40年前我父親每次出差都會有意識的輪流帶著我們幾個姐弟一起出差,有時帶一人有時帶兩人,到達目的地後方便時就帶到客戶廠裡談生意,不方便就寄託在當地朋友家裡,其實每次出去他都是以談生意為主,很少到景點玩,但他就是認為應該帶出去讓我們長長見識,我父親觀點就是讀書不一定最好,但是做人一定要懂得感恩善良正直孝順上進要有人生目標,當我高中畢業後我父親不管高考如何,馬上安排我跟廠裡財務出差,曾經80年代末工廠之間三角債很嚴重,他讓我到全國各地合作的客戶要債,上海南京重慶河南等等很多國營化工廠化肥廠化妝品廠,我就是獨自跟他們廠長打交道的,這些書裡可是沒有教過的,都是平時我父親帶著出差耳染目睹學習的,每次出去一個多月,每次都得花費1萬以上,可是我父親認為這樣是值得的,孩子就是要這樣培養。我兒子4歲開始,我也是有意識全國各地帶他玩,曾經6歲時他姑姑香港回大陸,帶了親戚代買的進口沐浴露去油汙等洗滌用品,有次帶我兒子送到親戚家裡,結果女親戚不在,男親戚在,包了100元紅包給我兒子,出門後他姑姑說今天本來還想多做些其他生意結果女親戚不在都沒賺到錢真是掃興,我兒子馬上回他姑姑,我們今天出來是對的,你看我們不是收了100元紅包嗎,如果我們今天不出門呆在家裡,連100元都沒有,當場說的他姑姑啞口無言,一個6歲孩子都能說出這樣的金玉良言有這樣的感悟,何況是現在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成年人天天呆在家裡,高不成低不就做啃老族,所以有條件的在孩子幼兒時期就要開始多帶他出去走走,真的可以長很多見識,我覺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更適合青年期之前的年齡段,行萬里路就類似一種無形資產,也許一下子看不出來什麼作用,可是在人生中會慢慢積累很多經驗很多閱歷,並且情商也會得到很大提高,從而對以後事業發展更有幫助


上善若水HML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古時的一句諺語。它指一個人要想自己才識過人,就不僅僅要讀萬卷書,還得行萬里路。只有兩者相輔相承,緊密結合,解決好讀萬卷書到底讀什麼?想學什麼?行萬里路到底要走什麼路?想實現什麼?方才能更有效打開我們心靈,提升我們境界。

所以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解決我們知與行的過程。

如果說,讀萬卷書是知。首先就得從我們主觀意識去思考,想知什麼?然後再選擇去學什麼。常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包括上學學的知識,包括自己大量閱讀得來的知識。上學教會了你學習的方法,讀書豐富了你的大腦。不管哪種方式的知識獲得都是讓你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不管是主動接受也好、被動接受也好,都是接受的過程。從某種角度講,讀書更是通往夢想的一個途徑,讀一本好書,讓我們得以明淨如水,開闊視野,豐富閱歷,益於人生。

那麼,行萬里路就是解決行的問題。我們大腦裡擁有了豐富的理論知識了,掌握了某種技能,就好比已煅造出了一把鋒利劍。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去思考如何讓自己利劍出鞘,思考規劃我們今後人生道路,如何去實現自己夢想。通過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去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不斷去豐富自己。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形成良好的文化修養,能儘快化解人生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增強自信心與自制力。


飛楫揚帆


這裡有一個前後關係,行萬里路之所以在後面是起到一個強調的作用,所以先讀萬卷書方可以領會行萬里路的必要。

假如你讓一個還沒讀過書的人去行萬里路,除了一路上的抱怨幸苦之外,他很難理解一路上遇到的種種,很有可能半途而廢。遇到壯麗的風景也只能用一句“臥槽”來表達。

古代詩人,比如李白,杜甫等人,哪一個不是寒窗苦讀後才有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震撼,才有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心胸氣魄。

所以只有心中有積累,有大丘壑的人才可以抵抗住路途中的幸酸苦楚,才可以體會到行萬里路的重要。我因為讀了沈從文的《湘行散記》《邊城》才有了去鳳凰古城的想法,那和單純的旅遊是不一樣的,體會和看到也是不一樣。

如果想要登喜馬拉雅山,你必須知道它的地理位置,最起碼你得知道有這座山的存在,這才是行萬里路的前提。一個連遠方最基本輪廓都不知道的人是沒有方向的,“遠方”不過只是一個詞罷了!


木水bo


有人說過,

不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不過是個郵差而已。

有人說過,

讀萬卷書,不行萬里路,只不過是個書呆子而已。

在我看來,

讀書意味著很多,他可以消磨你的時光,可以帶你領略別人的人生,可以帶你參觀世界的景觀,可以帶你瞭解一個人內心的波濤洶湧,也可以帶你哀悼絕望的世界與悲慘的人生……

它可以豐富你的精神世界,給你精神上帶來最直觀的轟擊。

行萬里路,看的再多,也是來源於別人的傳授,想更進一步,就需要自己領悟,那麼就需要你自己來見識這些你所見過的和那些你所未見過的。

讀書給我帶來了那些我所未見過的人心險惡與生活美好;行萬里路讓我領略了民族的風情與國家的繁榮。

他們都使我受益良多,但是如今的風氣

我們仍要面相太陽,嚮往生活

圖片出自《平凡的世界》 第三十五章



冰之吻冥


這是理論結合實踐的一個過程!

我先闡明一下個人觀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出自 明·董其昌《畫旨》“畫家六法,一曰‘氣韻生動’。‘氣韻’不可學,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成立郛郭,隨手寫去,皆為山水傳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有詩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卷二》中有“昔人評大年畫,謂得胸中萬卷書。更奇,又大年以宗室不得遠遊,每朝陵回,得寫胸中丘壑,不行萬里路,不讀萬卷書,欲作畫祖,其可得乎?”

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卷二》畫訣中:“畫家六法,一氣韻生動。氣韻不可學,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立成鄄鄂。”

董其昌《畫旨》中有“畫家六法,一曰‘氣韻生動’。‘氣韻’不可學,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成立郛郭,隨手寫去,皆為山水傳神。”

釋義

萬卷原指:皇帝的試卷,讀萬卷書意為:讀書為了進京趕考,金榜題名。行萬里路意為:走入仕途,為皇帝辦事。

現解釋為:讀萬卷書:是指要努力讀書,讓自己的才識過人。行萬里路:是指讓自己的所學,能在生活中體現,同時增長見識,也就是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

如果說讀萬卷書為了金榜題名,那麼行萬里路,就是大展宏圖,學為所用。

行萬里路跟讀書是互補的,讀書是靜態的,行路是動態的,書中知識有限,只有行路眼觀耳識才能補其不足。

“行路”理解為在實踐中學習。人類進化是從行路開始的。從樹上到了地面,首先學會的是行走。行走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的食物,為了尋找安全的憩息地,同時也開闊了眼界,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

把“讀書”與“行路”關係作個比喻:“讀萬卷書”好比人們通過一個窗口看到了知識和能力的金山,但要想真正得到知識和能力這個金山,還要靠走出門去“行萬里路”。只有“行萬里路”,走出去親自看一看,體驗一下書中描述的情景,才會發現書中所說的不及體驗的千分之一,同時也理解了作者對這種情景的感受並同自己的感受加以比較,從而放大知識層面,只有這時讀書的效果才能體現出來


正覺奇門與科學預測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並不贊同。

行萬里路重要,但讀萬卷書更重要。如果二者只能選其一,那應該選讀萬卷書。

錢鍾書說過這樣一句有意思的話:如果不讀書,就算行了萬里路,也只是個郵差。

行萬里路之所以重要,這都是建立在已經讀了萬卷書的基礎上。讀書的知識是死的,讀書帶給我們的世界是理論上的,如果我們要真正深切瞭解這個世界,就需要我們行萬里路去看看。

行了萬里路,我們才把能眼前的一切,和書本中的知識作為對比,形成屬於自己的世界觀。

所以古人才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就說明了實踐的重要性。

但如果一個沒有讀過書的人,在走萬里路的時候,他會直接接受眼前的一切,沒有思考,沒有對比,他的世界觀依然很狹窄。

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看過世界,僅僅靠讀書,可行嗎?

答案是:可以。事實上歷史上很多偉大的哲學家文學家等,他們很多終生沒有遊歷過,全靠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描繪了這個世界。


綠色農村劉哥


讀萬卷書指的是理論。行萬里路指的是實踐。我是這樣理解的。

至於哪一個最重要,我覺得都重要。

讀萬卷書可以讓我們找到方向,行萬里路則可以證實方向的正確與否。

在生活中,讀萬卷書指的就是所謂的“白領”,行萬里路就是所謂的“藍領”。一項工作的完成,兩者缺一不可。

同時,“行萬里路”給“讀萬卷書”提供理論依據。“讀萬卷書”則為“行萬里路”提供方式和方法。兩者互相依存。

因此,討論兩者的重要性就像討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是無法選擇的。


華哥彈情


讀萬卷書就是說我們人獲得知識,首先要從書本上吸取別人的經驗和見識。因為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又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知識,所有的事又不能親力親為,獲取知識和技能的最佳途徑就是一通過讀萬卷書來獲得,同時也可以使我們的、精神世界更牛富,使我們內心更強大。

讀書可以開闊眼界,陶冶情操,增長見聞,開發智力。

行萬里路,這就是親力親為。通過親身經歷體驗,經過實踐,更能使我們獲得的知識得到檢驗,去偽存真,吸取營養和精華。

如果只讀萬卷書,不經實踐檢驗。有可能會成為書呆子,或者成為複印機之類,不能很好的去運用。

當然,行萬里路可以獲得知識經驗。可想而知,視野狹窄,獲得的知識和經驗也相對很少。

對於任何事情,必須全面辯證地去看。


淼焱94731


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我兒子就是個鮮活的例子,以前不愛看書,很多東西都覺得稀奇見識的東西太少,理解能力也不行,現在在老師的要求下,看書慢慢成了他的一種習慣,相比以前,現在的他言談舉止,閱讀寫作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辰羽171281388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

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

名師指路,不如自己有覺悟。。。

還有最經典一句?你懂的,我會怎麼才告訴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