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學歷不高,為什麼文化功底那麼深?

娛樂刀鋒A


個人愚見,文化功底深厚與否和學歷高低是沒有直接關係或者說是因果關係的,我舉兩個例子就知道了。

第一個是作家、導演、賽車手韓寒,他1982年出生,1999年也就是他17歲的時候,以《杯中窺人》一文獲得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比賽一等獎,在2000年的時候,在上高一的韓寒選擇了退學,後出版首部長篇小說《三重門》。那個時候很多人都拿韓寒做反面例子,甚至一度成為萬千家長談之色變的對象。2001年,他出版文集《零下一度》,該書獲得當年全國圖書暢銷排行榜第一名。2010年,韓寒登上美國《時代週刊》封面。2014年7月導演的《後會無期》在中國內地上映,2015年擔任青春電影《沙漏》的監製,2017年1月28日,韓寒編劇並執導的第二部電影《乘風破浪》。這樣的成就試問哪一個高學歷的人才能達到這樣的高度,所以你們說韓寒沒有文化底蘊嗎?

第二個就是前段時間被爆出論文造假抄襲的演員翟天臨,公開資料顯示,他2010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06級表演本科班;同年,在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碩士研究生班就讀,並擔任表演本科班助教。2014年,考取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專業博士研究生。2016年9月,獲得北京電影學院2016-2017年度博士研究生學業獎學金。2018年6月30日,完成博士學位的全部學習,正式獲得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研究生學位。2019年1月10日,正式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錄用為工商管理學博士後;2月14日,因學術事件致歉,申請退出北大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2月19日,被北京電影學院撤銷博士學位。翻閱他的學習經歷絕對是好學生的榜樣,可就是這樣一個優等生卻被發現連個學術論文都寫不了,引發學術界的口誅筆伐,這樣的人我問你他哪裡能配的上他的學歷,又能有什麼文化底蘊,完全是花錢混學歷而已罷了。

綜上,我覺得不一定學歷高就知識多,這兩者沒有必然的聯繫,謝謝!


AI星座


在網絡發達的當今,有一幫子網絡食客確實十分必要,時不時的拋出一個議題,發出一個舔肛動員令,組織一幫子舔肛蟲子大吹大擂,儘管有厚顏無恥之嫌,但畢竟能保持炒作的熱度,至少能夠起到霸屏的作用。這個道理古人也懂,孟嘗君食客三千,要的就是這種效果。中國有句古話說是三人市虎,外國也有句話說是謊話說千遍就成了真理,這些道理某社是非常明白,所以才有一會兒一個關於某肛的提問,一會兒一個關於某社的話題,就是在踐行著三人市虎和謊話 千遍成真理學說。

郭啥綱有多深的文化功底沒看出來,但是郭很聰明是肯定的,楊志剛教了郭啥綱七年,肯定教了不少與相聲有關的傳統文化的東西,也教給了郭一身吃飯的能耐。郭是個聰明的孩子,總是能創造性的發揚,楊志剛教他文化人要會書法,郭就下苦功夫練書法,最後仿冒領導簽字都能達到亂真的效果;楊志剛教他防身術自救術,郭就能勤學苦練,可以不用鑰匙打開存放劇團行頭的房間的門,解放自己,取走劇團行頭換酒喝;楊志剛教他做人要低調,郭就想方設法去給別人當狗;楊志剛教他要博採眾長,郭就轉投侯家懷抱,師爺是白全福,師父倒成了趙佩茹的徒弟侯耀文,成了名副其實的三姓家奴;楊志剛教他要多才多藝,郭就學會了私刻公章;楊志剛教他不要作孽,郭就鸚鵡學舌說出了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的千古名句;楊志剛教他要謙卑,郭就能擺出碰瓷反三俗的受虐狂的姿態,逢人便說反三俗就是反郭啥綱,就是打壓郭啥綱,郭啥綱就是相聲界的祥林嫂;楊志剛教他做事要高調,郭就高調炒作,大罵姜昆,以能造謠汙衊中國曲藝家掌門人為榮,為了光大影響力,郭罵遍相聲界,充分彰顯了一個藝痞無賴的優勢;楊志剛教他要文明、要有教養,不能像下三濫那樣齷齪,郭就對女鋼絲非常文明的說,女鋼絲笑的那麼甜,是因為郭有糖尿病的原因,這句話說的多麼像有文化的啊,還有,給逝者送喜字這種齷齪行為也充分反映了郭啥綱的文化功底。

……


彎彎的太陽80134124


為什麼說郭德綱文化功底深,當然大多數人對郭德綱瞭解甚少,先不談郭德綱說的相聲、唱的太平歌曲和京劇。

去年在網絡電視搜到郭德綱說的《濟公傳》。連續看了幾場。每一場開頭都來一段詩詞歌賦。雖然不是專業說書的,神情表演,咬文嚼字。聲音的抑揚頓挫。堪稱和大師級相比。

其實郭德綱相聲說的不是葷段子。只是偶兒調侃一下。調解一下現場氣分。為什麼電影、雜誌上那麼多葷段子,卻視為經典,如馮小剛自導自演的電影《老泡兒》,戲中的老泡兒,白白的屁屁,和狗狗交配一樣,站著抱著女主角的後腰。也許人們會說那是真實生活的再現。而相聲也是娛樂的一種,偶兒調侃一下就是漕泊了呢!

北大教授孔慶雲在評郭德綱讀書學習時說:〞郭德綱的文化已超過教授級了。〞客觀的總結一下,郭德綱應該是導師級別。





娛樂刀鋒A


回答了:

這個問題有點貶損郭德綱了。誰說郭德綱學歷不高呢?誰要說郭德綱學歷不高的話,他的那些肛蟲們就會像跳蚤一樣立馬跳出來咬人蜇人的。

據我所知,郭德綱從小就對科學文化不感興趣。他一見到語法修辭、數學公式、物理定律、化學符號就不知所云,十分頭痛。君不見,當上海交大博士、北京北大博士拿出公式相聲、說出化學元素相聲後,郭德綱因為看不懂和聽不懂,竟一臉的無奈與尷尬。也許他們不知道,坐在他們面前的這位相聲“大師”和權威評委,竟是一個文化方面的小學生啊!

說郭德綱是個小學生,這有點委屈他了。嚴格的說,他是一個初中肄業生。進一步說,就是念了幾天初中的書後,由於太難了、太頭痛了,就乾脆不讀了。在這一點上,他的兒子郭麒麟跟他一脈相承,繼承了他爹的作風。也是初中沒讀幾天,便被學校開除了。

郭德綱其實是很有天賦的。經常掛在他嘴邊上的口頭禪,就是說相聲的人必須有天賦。

的確,郭德綱雖然讀書是個劣等生,但他因為有著極高的天賦和心氣,卻以分數第一的優異成績,幸運的考上了另外一個國家——夜郎國的夜郎自大大學。在這個大學,郭德綱選修了“三俗”系的“流氓”專業。畢業後,郭德綱又來到了生他養他的國家。並開辦了一個俱樂部——德雲社。把“三俗”和“流氓”專業十分巧妙的融入與運用到了相聲中去。從而他的“三俗”專業和“流氓”精神得到了充分而深入的發揮。可謂是一箭雙鵰、名利雙收啊!

對於這麼一個非常成功而又富有成就的人來說,誰能否定他的“文化”呢?

最後作者聲明,凡有不同觀點者,無論交流、切磋、辯論、反駁、還是批評與論戰,文武均可,一律歡迎。但如果是出口成髒、只會罵街的社會渣子,就滾遠點!否則我將以牙還牙、以毒攻毒以及其它報復措施。


自由鳥671


郭德綱學歷不高,眾所周知,他小學畢業,可能連初中都沒上完,但看他相聲表演過程中,顯得很有文化,知識淵博,這是與他辛勤努力分不開的。

郭德綱自知學歷不高,但所從事的相聲行業又要求必須包羅萬象,無所不知,要想在相聲領域有所成就,必須集百家之所長,融百家之所思,業餘時間,他熱愛讀書,待在書房,一看就是一天,長年累月嗜書如命,自然就提高了自身文化修養,形成了豐厚的文化底蘊。


郭德綱的例子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和他本人的人生閱歷、性格愛好有較大關係,哪怕只有小學畢業,哪怕充滿平凡坎坷,只要有堅持的毅力,不懈的追求,就能成就不平凡的自己。關注我,一起交流哦。


成哥聊娛說影


郭德綱學歷不高,為什麼給人文化底子很深、說話很有文化的感覺?

有學歷不等於有文化,學歷更多的是一種知識教育,而文化的內涵更豐富。所以,我們常聽到一句話:有知識,沒文化。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通俗的解釋一下這句話:

1、有知識----知識是可以學到的,或者可以說只要是正常的人,突擊突擊就能學到的內容。比如十幾歲的學生,如果勤奮努力,可以拿到碩士、博士的學位,可以掌握很多專業的內容,這就是知識,只要有人教,你願意學,一般都能掌握。

2、文化----文化包羅萬象,可以是教養,可以是素質,可以是經歷,可以是品德。文化需要人生的積澱,需要時間的打磨,需要人去感悟。這就像從鄉下苦讀數的十幾歲學生可以讀到博士,但卻未必能表現出雍容華貴的貴族氣質一樣。

郭德綱本身學習的就是中國傳統曲藝文化,裡面的內容就是包羅萬象的,所以給人以有文化,有底蘊的感覺。

所以,光有知識是不夠的,一定要去認真感受生活,增加閱歷。很多高分的學生,為什麼在國外不是歡迎,因為他們缺乏人生的經歷,身上沒有帶所在環境的文化氣息,只是一臺掌握知識的學習機器而已。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搞清楚一個思維怪圈,有文化首先要有閱歷,真是這樣嗎?

請問孔子,孟子是什麼學歷?蘇秦,張儀又是什麼學歷?別查了,中國科舉從隋唐時代才有。

學歷和文化二者並沒有必然的關係。而學歷本身是作為人才選拔的一種方式,通過專業知識的訓練作為具體方法。但是知識和文化還是有區別的,

知識是指人類在社會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也就是對世界的認知。而文化則是指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象與群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甚至是指一個人內在的修養。

文化與學歷沒有必然關係,有文化的人不一定有學歷,有學歷的人也不一定有文化。

比如相聲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標誌,而郭德綱作為民間藝術學過評書,講過相聲,一直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所以成為一個有傳統文化的人,並不奇怪。

一是想說好相聲,講好評書就要對古典的詩詞歌賦傳統文化有了解。

二是他本人喜歡這個,喜歡研究和琢磨傳統文化。

所以雖然郭德綱沒學歷,但是文化水平的確高於很多人。就好比郭德綱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俗話:

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

文化和學歷無關。什麼是文化?根植於內心的修養,其次,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相聲本來就是一種文化,在學習和表演過程中積累了文化底蘊,對語言的掌握,表達技巧,駕輕就熟。所以在嘴皮子功夫上他難遇對手。

郭德綱學歷不高,但他卻能出口成章,佳句詩句張口就來!被老郭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演員拼到最後拼的是文化。”我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這話沒錯,可知識不代表文化。

考了一堆學歷在家中,也不能說明這人一定有文化,那是應試教育的合格證書,而文化,是沁到骨子裡的東西。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別看老郭學歷低,有幾個高學歷的比他家的藏書多?老郭家的書房簡直就是一個小型圖書館,藏有很多瀕臨失傳的評書手抄本。

郭德綱8歲就開始評書前輩高慶海學習評書,後轉隨相聲名家常寶豐、侯耀文等學習相聲。為了能學習到傳統相聲的精髓,他還專門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姊妹藝術。轉益多師,最終創造出了一條郭氏相聲之路。

近年來,他除深研相聲之道外,還在詩書畫上有所涉獵,儘管他的詩是打油詩,畫是兒童畫,字是自由體,但也體現了自己的靈性,和在相聲中需要的幽默風格很相搭。郭德綱之所以出口成章,與他深研中國傳統文藝有很大的關係。

其實很正常,因為一個人的文化積累並不能完全靠學歷來堆砌,換句話說,就算學歷再高,也不一定真正有文化,所謂“高學低能”便是如此

博學和學歷沒有直接關係。相聲作為一門語言的藝術,需要的更是旁徵博引,真是做到了“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郭德綱的成功一定不是僥倖的。

相聲分為貫口、文哏、平哏、子母哏、倒口、柳活;說白了就是“說學逗唱”(說的不對別罵人)。而這些都需要大量的傳統文化積累,社會經驗常識,人情倫理道德經驗。郭德綱作為現階段最成功的相聲演員,這是必備的素質!

郭德綱曾說他自學了《二十四史》《四書五經》甚至中外名著都有涉獵。這是和學歷沒有關係的。知識的積累在於後天的勤奮,而不在於課堂。

我們看現在比較火的脫口秀知識傳播類節目,無論郭德綱,馬未都,高曉松…如果只是單純按學歷來評價他們,其實都不夠的。真正的學者一定是後天努力的,就算是易中天,王立群,于丹這些學者,也不是一蹴而就!

所以,我們要看到郭德綱成功後面的努力,並非僥倖!大家覺得呢?歡迎吐槽!

由用戶 十年寒窗還鑿壁偷了光 提供的知識:

從問題看,你是認為很有文化是跟學歷有必然關係嗎?學歷不高又給人很有文化的感覺的人很多啊。學歷跟文化高關係不大。

梁簌溟,國學大師,中學畢業,還在北大教授過哲學。

錢穆,國學大師,被稱為中國當代大儒,然而中學都沒畢業,著有《論語文解》。

沈從文,著名作家,小學都沒畢業,可他創作發表了《邊城》《長河》《湘西散記》《沈從文小說選集》《沈從文散文集》等五十多部文學著作和《唐宋銅鏡》《戰國漆器》等6部文物論著。他還先後在武漢大學、青島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北京大學任教講學,並進入諾貝爾文學獎的終審名單。

還有很多學歷低,文化卻很高的人,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再看郭德綱,同樣,學歷雖低,但別人後天努力啊,讀的書肯定不少,只是沒有給他頒發個類似於學歷的證書而已。

再看看人家的經歷,1979年投身藝壇,先拜評書前輩高慶海學習評書,後跟隨相聲名家常寶豐學相聲,又師從相聲大師侯耀文。其間又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劇種,輾轉梨園多年。

什麼是文化,讀書固然不可或缺,但經歷也必不可缺,文化是一種綜合素質的表現,書呆子可不是評定文化的標準。文化不止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

郭德綱自小學藝,跟過不少曲藝大家學徒。雖確實沒有什麼高學歷,但從他的學藝過程來看,其學識見解早已達到專家水準。

我們可以把郭德綱的求學歷程看作一種傳統專業教學模式。郭德綱文化來源在於他的專業,事實上二十多年的專業學習是一種捷徑的專業學術模式。

傳統教學模式

所謂的高學歷無非就是十二年的文化課,加上七八年的專業課。而郭德綱跳躍了這十二年的文化課,試問我們大學後專業學習二十年早已成為博士後教育階段。而一畢業或為畢業就已經成為了某領域的專家學者。不得不說的是郭德綱在曲藝方面的理解有著過人之處。

曲藝天才

這種言傳身教在歷史當中是有經驗借鑑的。鬼谷子門徒各個國家棟梁之才,他們都是這種言傳身教的捷徑專業模式。

郭德綱的說話的文化底蘊,來自他專業知識的精髓。俗話說心中有藝嘴不虛,他的專業知識又是文化傳統曲藝,所以文化底蘊不低。事實上所謂文化課語數英化物在曲藝專業知識上並無太大關聯。

這也和我們看到某些專業領域曠世奇才不是那些高中階段的學霸一個道理。

苦難是學者的實習所

苦難是學者的實習所,郭德綱二十幾歲北漂,前半生並無華光異彩。甚至經歷過為活計奔波的階段,吃飯租房這生活的苦和奔波的難讓郭德綱有了一筆不小的收穫。他懂得人間冷暖,知道生活不易。比起一些捧著金碗飯從藝的人可謂倍加珍惜學習的機會。這也是郭德綱能成為一代相聲大家的基石。

文化從實踐中來

德雲社早期郭德綱一場演出幾個小時,三百六十天天天如此。這也讓他從本子裡不斷的摸索出不一樣的心得看古仿今,也學會不少道理。

郭德綱的最高學歷是小學,因為初中他沒讀完,但學歷跟文化是兩個概念。學歷高的人未必真有文化,文化高的人也未必一定是高學歷的人。

一個人有沒有文化,首先看談吐,其次看他的知識儲備。郭德綱顯然在這兩方面都有過人之處,所以給人的感覺是他很有文化。他寫的詩,很多人看不懂,他說的話寫下來就是一篇文章。

我看過兩張照片,拍的是郭德綱家的書房,書架上的書的確不少。書中自有黃金屋,愛讀書的人有文化,這一點應該沒啥異議。書看得多,至少他的知識儲備比不看書的人多。

此外,郭德綱還有一個別人不具備的優勢。他是先學的評書,後學的相聲。7歲時,他就開始學評書。起先,他在師父高慶海家端茶倒水乾雜活。每到週末,高家都要來好些位評書藝人,大家在一起交流切磋。這些人要是活到現在,應該都是國寶級的人物,可惜當時沒人重視他們,但對郭德綱來說卻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邊幹活邊聽書。小孩兒記性好,聽多了也就記住了,而且能記上一輩子。這就是郭德綱能出口成章的最主要的原因。

當然,有文化的人還得有懂道理,明是非。我們常說的德在前,才在後,德才兼備才能德藝雙馨。

首先應該肯定郭德綱,郭德綱文化水平確實厲害,將傳統的相聲曲藝救活了,讓更多的人愛上了相聲。郭德綱應該說是厚積薄發的典型,按照他自己的說法,他是六歲學相聲,八歲學評書,十三歲就登臺演出。其實有的時候這是一種悖論,倘若郭德綱沒有這麼早進入社會積累社會經驗,而是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那麼郭德綱也就未必能火。但是郭德綱又非常尊重傳統文化,傳統曲藝。在社會里面不斷學習。

郭德綱喜歡學傳統的曲藝,什麼梆子、大鼓、越劇、評劇無一不會,也都唱得非常好。此外,郭德綱也喜歡看書。據說,早年的時候,郭德綱一有時間,就站在中國書店裡面看書。有的時候,晚上有演出,他就會把看的東西立即用到自己的段子裡。所以,我覺得有的時候學歷不能代表有文化,學歷高只是一種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要看這個人對文化的態度,生活中是否願意提高自己的文化。郭德綱在相聲裡面,也一直說,相聲演員一個是要有文化,一個就是要長壽。可見,郭德綱對於文化的看中。郭德綱既注重傳統,也不忘融合當下流行的因素,所以郭德綱才有現在的成就。

不過郭德綱文化水平高,但有人說郭德綱的素質不高。究其原因,可能是說郭德綱與很多人的關係不好,慘遭排擠。

其實,這與郭德綱自己敢說敢言意氣用事有關。郭德綱早年的確受到了太多的白眼,也嚐盡了人世的艱辛。他曾三次到北京闖蕩,前兩次都以失敗告終。有的時候,甚至連坐火車的錢,吃飯的錢都沒有。郭德綱那個時候,不斷的希望一些主流的相聲演員可以提攜他,讓自己可以演出“掙飯轍”。可惜沒人搭理他。後來,郭德綱火了之後,一些主流相聲演員就開始對他指手畫腳,說他相聲品格不高,違背了相聲創作理念等等。

所以,郭德綱就自然有了一種逆反的心理,也慢慢覺得很多人都跟他做對。其實,這是人類的劣根性。不只是相聲這個行當,所有圈子都有這種現象。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你不出名的時候,沒人理你,一旦暴得大名,就開始有人指手畫腳,甚至趨炎附勢者也就接踵而至。這種一夜之間成名,也讓郭德綱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他早年看了多少白眼,現在也就有了多少憎恨和憤怒。

所以,當有人批評他的時候,他就直接回懟。不論是懟姜昆,還是後來懟北京臺。這其實是他的一種報復,也是他的一種自我確認,對多少年來吃的苦的一種發洩。孔子曾說,要以直抱怨,而不是以德報怨。這個直就是按照你自己的感覺對待怨恨,有些人被欺負,他就願意相逢一笑泯恩仇。有些人被欺負,他就是要直接回擊。我覺得這兩種都沒錯。如果都是以德報怨,那麼這個社會將沒有人願意做好人。因為好人吃了虧,還得給人陪笑臉。如果都是以怨報怨,那麼這個社會將不再太平。所以,還是從自己的內心出發。只不過社會應該讚揚以德報怨的人,但對以直抱抱怨的人也不必太苛刻。

看得出,郭德綱也在有意識的進行調整,但是骨子裡的東西有的時候很難改,所謂秉性難移。

“可以沒文憑,但不能沒文化”——郭德綱

進入正題之前先來看看郭老師的書房

文憑≠文化

文憑只是一個結果,而文化才是長期的積澱和內涵。

我們都會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可又有多少人能說得清它深在何處。當記載了祖先智慧的四書五經擺在我們面前時,恐怕連受過高等教育的名校碩士也會傻了眼。

是啊,我們受過高等教育,我們有著名校光環,我們從小就能熟讀並背誦魯迅的經典段落。我們迷戀於‘床前明月光’的景色時,小學文憑的郭同學在做什麼?噢,在讀《清史稿》;我們沉浸在‘大漠孤煙直’的感傷中時,德綱同學又在做什麼?嚯,在讀《二十四史》,在我們解決了讓人頭疼的寒假作業時,他竟然又學習了京劇豫劇河北梆子,反手還寫了兩段單口相聲。

這和說好的不一樣啊,我不應該才是別人家的孩子嗎?

上學≠學習

郭德綱的兒子郭麒麟退學的時候,郭德綱也對他說過:“你可以選擇不上學,但你必須要堅持學習。”

學習是一件長期並且主觀的事,每天在學校度過八小時,並不意味著充分的接受了知識的洗禮。而真正能做到學無止境持之以恆的,怕是也能成為行業翹楚。

郭德綱的前三十年正是這樣,身邊有各種相聲、曲藝、評書的老先生,其中也不乏才高八斗的角兒。而如他所說的一般,那段時間的他就像海綿一樣,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瘋狂地吸收知識,並且是學校裡未必能學到的知識。

從大數據普遍來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比幼年輟學的人知識量要豐富,這無可厚非。

當然,低學歷高文化的人也有一部分群體,郭老師就是其中的代表。

依我拙見,不要為了學歷而學習,如果付出的青春、耗費的精力,僅僅只是為了那一紙文憑,那才是真的沒有文化。

郭德綱的學歷是不高,學習成績也一般,但為什麼講相聲文化底子好,我認為是:

興趣+天賦+勤奮。

天賦

郭德綱父親郭有源曾回憶:他8個月的時候,就會說話,看電視看一遍就能記住,到兩三歲的時候,會很多別的孩子都不可能會的事情,比如能夠看報紙、查字典、念拼音等等。到了五六歲的時候,別人家辦喜事,喊郭德綱來一段,他毫不畏懼,開嗓子就唱。

興趣

郭德綱小時候,父親常把他撂在劇場裡,戲曲、曲藝各種演出,沒想過郭德綱相當著迷,逮著什麼看什麼,耳濡目染。

從小對戲曲很著迷,他會把被單披在身上,臉上綁了一個枕巾,別人都不知道他在幹什麼,結果他說他在學唱戲,被單就是披風,而枕巾就是他的鬍子。

父親郭有源曾說,郭德綱小時候對於文化相關的書籍抓住就不放,可以一直看一天不挪地,連飯也不吃。他對於相聲之外的東西不大感興趣,但只要是有關相聲的,他就是不吃飯不睡覺也要鑽。

勤奮

郭德綱父親郭有源回憶說:我騎車帶著他的時候,他總是念念有詞的,我問他在唸什麼,他說是在背(相聲)段子。

郭德綱拜師求學時,給老師收拾屋子,抄過從常九爺(天津著名相聲演員常寶豐)那借來的內部資料“四大本兒”。連續三年,每天四五點鐘起床,不管颳風下雪,順著河邊練習基本功夫,評書、戲劇、曲藝、相聲,什麼都學,多累多苦,絕無懈怠。

郭德綱的小學中學學習不算好,他學相聲都是業餘時間自學。母親回憶說:那時候我們經常看見他拿著一摞摞的本子回來,然後一個勁兒地抄,後來才知道他抄的是相聲本子,本子積攢了幾乎滿滿一櫃子。

任何行當裡,有唱主角的就有跑龍套的,全在自己用功不用功。郭德綱小時候就如此用工,還有當年三上北京那時受得苦,郭德綱的文化底蘊都是靠他長年累月學習積累下來的。






一隻傻白雪


學歷高的人不一定真有文化,文化高的人也不一定是高學歷。郭德綱學歷低好像小學都沒有畢業,但是他詩詞典故張口就來,小曲小調也是隨口便唱,評書京劇梆子主持功力都令人刮目相,相聲創作能力在業內有口皆碑,一些所謂的主流相聲名人很難望其項背。一個人的文化積累並不是靠學歷來堆砌, 學歷不代表文化,上海交大的李宏燁博士 學歷再高,在郭德綱面前不論是真心佩服還是假意客套,都要喊聲郭老師。

相聲是門民間非物質文化藝術,過去都是口口相傳,到現在有150年的歷史了, 郭德綱七歲學評書九歲學相聲,在師父高慶海家端茶倒水乾雜活,高家常常都是高朋滿座,評書高手雲集,大家在一起交流切磋表演,郭德綱人小記性好,邊幹活邊聽書,聽多了也就記住了,這段經歷成了他一生的財富,說學逗唱基本功底就在這段時間開始打下的,沒有相當結實的知識儲備和歲月的積累,怎麼會有才思泉湧出口成章呢?

我們在電視看到郭德綱是談笑風聲妙語連珠,其實在現實中是個無趣的人,抽菸、喝酒、打牌、交際、遊戲、跳舞都和他絕緣,他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他在曲藝界歷練了39年,單論文學雜史儲備的廣度,他可以碾壓一多半語言研究工作者,他是相聲界隱形藝術家,是現在中國相聲界的一座山峰,任何一位相聲從業者想翻越過去都十分的艱難,相聲是他的生命,他振興了一個產業,若干年以後,註定會是相聲界一代宗師。

  

 

  

  


小俠影話


文化的定義是一個複雜的結構。

狹義地看文化,從時代上有傳統文化、現代文化,從地域上可分東方文化、西方文化,從民族也能分出各種文化。

廣義的文化涵蓋的領域非常龐大,可以說,世界上物質與非物質相關形成的被人類自覺或自發遵從、喜歡、繼承、延續、記載的一切形式、習慣、傳統等等,都可以算得上文化。

相聲是傳統文化中的代表之一,郭德綱是相聲名家,不但對傳統相聲造詣很深、且順應時代發揚改良,成為可與流行文化比肩的文化項目,這不是可以輕易完成的事。

只有深諳時代變化、洞察文化趨勢的人,才可能獲得如此成功。

郭德綱雖然學歷不高,但其專業涉足非常深,傳統文化往往歷經考驗、洞察人性與社會百態,其間人文歷史政商法典風俗藝術都能窺斑見豹,所謂一脈相承、一通百通,郭德綱的文化修為自然不會低。


右腦學霸e大毛老廝


德綱文化功底那樣深,地攤文化?這個世界,讀不好書,沒學歷,但能掙錢的人很多,也非常值得人們尊敬。但是,沒學歷還敢自稱文化高深的人就少了。什麼都可以有,你需要用一種方式證明,是你相聲體現的文化厲害?還是你的言論,或文章,或出了相關的書籍?但是,郭德綱不僅說的相聲,愛好的名言,無一不體現一個市井老漢粗糙,且混亂的思維。只不過用互罵互諷討觀眾一笑,娛樂而矣。他的德雲社,他的鐵粉中又有幾個有文化的?

人類為什麼要讀書要考試,從而領一張文憑?因為,這證明他認真地學習了一些知識,並且這種知識較全面,較系統,並有相當程度的理解和運用。

古代科舉制度就是一個人類重大的發明,雖有不利,卻把眾多有識之人送上仕途,並把一些無知無腦之人拒之門外。

德綱,怎麼證明自己有文化?讀到初二即退學了,也就沒有初中生具有的各類較全面的基礎知識,包括語文,數學,化學,物理,英語……德綱不知三角函數,一個簡單的物理化學現象都不理解,只能幹一些體力活了。好吧,他是文科人才,學那沒球用!雖然他可能也讀不懂初中的一些文學或文章。但他會用計算器收錢,哦,會寫名字,還會點書法,哦,還背了一些古詩,還讀了一堆地攤上的發毛書——就說明他有文化?數學物理沒學過,就一定解不了題!吹牛逼沒有用,一揭就穿。文化具有一定開放性,啥都可叫文化,這為天才,也為蠢才提供藉口。

所以,人文或文化天才的假人滿大街都是!自吹物理化學天文數學天才的鳥人卻極少!

德綱文化功底深到底體現在哪?一箇中文系大學生要系統性地學中外哲學、美學,心理學,藝術概論,語言學……這些基礎理論,它決定了一個人站的高度和視野的寬度。

他沒機會在大學學過,可是,他有意識自學一下嗎?他會地上吐一口沬,同樣認為讀那些書無球用,可讀什麼書才有用?一些亂七八槽的地攤書——百家姓?民間諺語?秦漢唐宋野史?這些東西對人對社會……的理解既不全面,也不繫統,甚至極為偏頗,能指望德綱讀了有文化深度?加生活閱歷,憑小聰明,編了一些故事,說了幾句調皮話,主要依靠罵于謙娛樂大眾,人們笑了,你就自稱文化修養深厚,就一頭土牛,土得掉渣,牛逼哄哄啥?還套用文化人的名句,聲稱相聲最終也靠文化,裝吧,不裝你會死?

當然,一個說相聲需要懂這些嗎?這不吹毛求疵嗎?對啊,可以不需要,可是,別自吹文化修養過人啊,這樣,就沒事了。

好好說相聲,別吹牛逼,就一個初二水平,別裝文化人!

雖然一個文化人並不意味著能說好相聲,但是,這也並不說明文化有罪,去嘲笑學歷高的簡直就更是反人類了。無能的高學歷者有一些。但是,試想,這個世界,如果全是德綱一樣,初中文化水平都沒有,離奇的是他還為此自豪。那麼,這個世界是多麼的悲劇,首先,德綱的車不見了,要騎著毛驢,光著屁股說相聲了。因為,初中生肯定造不了汽車,連織布機也製造不出來的。

不要再為自已是初中生自豪了,學可不上,但書一定要讀,要系統性地讀,理論是對知識和經驗的總結,可是,你讀了嗎?否則,就一草根,憑經驗憑感覺做事,成功了,可以,也值得吹牛逼,也值得人們尊重,但不要吹自己多有文化,這讓人噁心。


九點行動


風語者來回答吧。正如郭德綱自己說過的“學歷不代表什麼。如同你過來買的車票,用人單位不管你坐飛機來的還是騎自行車來的,看的是能耐……你博士學歷就當是坐飛機吧,下了飛機還能怎樣,不能老在飛機上待著吧?”

郭德綱本人沒啥學歷,而且說書與說相聲的人,大多數都沒有啥高學歷,侯寶林大師就是最好的例子,沒有文憑,卻能成為北大客座教授。郭德綱八歲學藝,說書和相聲,專業性很強,光是背那麼多文史類知識都極不容易,還要融會貫通,出神入化地調用,其一生都在與時俱進,海納百川……也應該看到文化知識這東西,未必就是學校能如何如何,學歷證明你從某某名校畢業,也僅僅是說你有這學習經歷,至於水平如何,誰都知道,名校也出大量庸才! 民間藝人不同,是靠本事吃飯的,行內話叫“祖師爺賞飯”,能耐不是忽悠人的,完全是真本事,而且要及其紮實,不然怎麼能“平地摳餅”養家餬口。論文化,郭德綱等人的文化儲量絕不低於大學教授,而且文化底蘊還在於知識面及其寬泛,過去人說相聲藝人肚子裡就是雜貨鋪,要啥有啥,你去看看那對博士夫妻搞的什麼“公式相聲”貽笑大方,那麼多文化知識都成草包了……所以,我們要看到,真學問是不看學歷證明的,要看管用不管用。郭德綱本人也說過“藝術這兩字得分開說,藝是你的個人能耐,術是怎麼把能耐賣出去……你能耐再好,觀眾不買賬也全是白搭”。郭德綱本人多次公開講“藝人最終拼的是文化”,沒有文化積累,無法滿足觀眾日日增長的文藝需求。風語者個人原創觀點,點讚的謝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